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

文言文阅读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节选自《出师表》)

【乙】绍兴①戊午秋八月望前,过南阳,谒武侯祠②。遇雨,遂宿于祠内。更深秉烛,细观壁间昔贤所赞,先生文词、诗赋及祠前石刻二表③,不觉泪下如雨。是夜,竟不成眠,坐以待旦。道士献茶毕,出纸索字。挥涕走笔,不计工拙,稍舒胸中抑郁耳。(岳飞《书〈出师表〉后记》)

[注释]①绍兴:这里指宋高宗的年号。  ②武侯祠:祭祀诸葛亮的祠庙。

③二表:指诸葛亮的《前出师表》与《后出师表》。

1.下面各项加点的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挥涕/录毕,送之                  B. 先帝不臣卑鄙/待旦

C. 至于斟酌损 /香远清,亭亭净植       D. 不求闻达诸侯/遂宿祠内

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2)是夜,竟不成眠,坐以待旦。

3.理解文意,用原文语句回答:

诸葛亮出师的目的是“                                ”(选用甲文中四个四字词语填空),岳飞书写《出师表》的目的是“                 

4.岳飞夜读《出师表》,“不觉泪下如雨”?请结合【甲】文诸葛亮的形象和你对岳飞的了解,分析岳飞“泪下如雨”的原因。

 

1.D 2. (1)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且忠心于陛下的职责本分。 (2)这一晚,我竟然再也睡不着,一直坐着到了天亮。 3.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稍舒胸中抑郁。 4.诸葛亮是一位知恩图报、忠诚坚贞、尽心尽职的贤臣,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同样精忠报国的岳飞心生共鸣,为此感动落泪。(意思对即可。)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文言虚词的词义,平时应多积累、牢记,那么回答此题就很容易。注意不要用现在的意思解释,解释时结合所在句子进行。D项都是“在“。故选D。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句子翻译,一般以直译为主,注意不要用现在的意思解释,省略的成分应补充上。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原文语句填空,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诸葛亮出师的目的”“ 岳飞书写《出师表》的目的”,再结合句子理解,选择原句。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岳飞“泪下如雨”的原因。 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全词抒发了诗人                                           思想感情。

2.对这首词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上阕中“八百里分麾下炙”一句描绘了将士们饱餐烤牛肉的热闹场面。

B.下阕中“马作的卢飞快”一句表现了将士们勇往直前、势不可挡的锐气。

C.“沙场秋点兵”一句写阅兵场景,“秋”字为阅兵场景增添了悲凉之气。

D.“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一句呼应题目,是词人与陈同甫的共勉之词。

 

查看答案

学校开展以“合理消费健康成长”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在学校组织的中小学生调查活动中,通过统计得到“某市中小学生消费状况抽样调查表”,内容如下:

阶段

学习消费

人情消费

时尚消费

其他

小学生

28%

44%

15%

13%

初中生

30%

46%

19%

5%

高中生

28%

46%

20%

6%

 

(1)请仔细分析表格,提取概括主要信息:

(2)针对现在中小学生的消费状况,请你为大家提出培养良好消费习惯的倡议。

(3)李放同学经常组织好友开生日宴会,请你想两个好办法帮他改掉这个习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鲁达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

(1)选段出自《水浒传》的精彩故事“                                   ”,

选段表现了鲁达                                     的性格特征。

(2)请将下面与鲁达相关的故事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

①倒拔垂杨柳   ②落草二龙山   ③大闹五台山   ④大闹野猪林

 

查看答案

按提示或要求默写填空

(1)          ,不宜异同。(《出师表》)

(2)          ,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3)白居易在《观刈麦》中用                            ”描写了劳动人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烈日下刈麦的艰辛,饱含无比的同情。

(4)诗词中运用典故,使得诗词语言既含蓄又能表明作者的用意,从而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如苏轼的诗句“                              ”(《江城子·密州出猎》)借“冯唐持节”的典故含蓄地表达自己渴望被重用的心情。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北京精神是一个有机整体,爱国是北京精神的   ,创新是北京精神的   ,包容是北京精神的   ,厚德是北京精神的   

A.精髓  品质  核心  特征      B.核心  精髓  品质  特征

C.核心  精髓  特征  品质      D.精髓  特征  品质  核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