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默写
情景交融是古诗文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作者往往把丰富的情感巧妙地融入到所描绘的景物中,如晏殊的《浣溪沙》中,“ ① , ② ”这两句表现了诗人的惜春伤感之情。刘禹锡笔下,描写 陋室环境清幽的语句是:“ ③ , ④ ”,从中我们能感受到他高洁的情操。《岳阳楼记》中,春天的洞庭湖鸟飞鱼跃:“ ⑤ , ⑥ ”,此情此景,使迁客骚人心旷神怡,感到无比舒畅愉悦。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农谚,是挂在农家四季墙上的钟表,准确有序地周而复始。布谷鸟开春的第一声啼鸣,便是一句农谚;老黄牛拉犁时眼角掠过的一道道鞭影,便是一串串农谚。
【甲】“正月十五雪打灯,一个谷穗打半斤”,人们刚从春节的欢乐气氛中走出来,便在又一个丰年的吉兆中开始了忙碌。庄户人浑身的力量要在此时释放,土地是他们一生的舞台。【乙】“过了惊蛰节,耕地不能歇”,田野是一块崭新的黑板,他们要在上面一笔一划书写丰收二字。还有哪畦地没有 ① ,还有哪条渠没有 ② ,他们要像给孩子洗脸一样慢慢地 ③ 。【丙】“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播种的人们是撒播希望的人,他们会用心把种子埋入田里,一行行,一垄垄,仿佛在织一匹布,不紧不慢,不急不躁,一抬手,一挪步都那样流畅与舒展。【丁】“谷雨寸不休,桑叶好饲牛”,大地得到了春雨的滋润,万物在蓬勃地生长。田间的庄稼也在茁壮地生长,它们浓缩着一年的希望,放大着一年的收成。
农谚是土里土气的诗歌,它是田园风光的写照,是乡村生活的注脚。
1.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打理 ②翻整 ③修理 B.①打理 ②修理 ③翻整
C.①翻整 ②修理 ③打理 D.①翻整 ②打理 ③修理
2.上面的语段的四则农谚中,明确地指示人们要把握农时、适时耕种的两则谚语是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乙】和【丁】
3.我国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我国劳动人民订立的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四季的物候变化。在历代的诗词作品中,我们都能感受到四季的气息,寻觅到二十四节气的踪影。请依据语境判断,下列诗句空白处应填入的节气名称是
①蒹葭苍苍, ____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
②微雨众卉新,一雷____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韦应物)
③野田黄雀自为群,山叟相过话旧闻。夜半饭牛呼妇起,明朝种树是____。(宋琬)
A.白露 惊蛰 春分 B.寒露 雨水 春分
C.白露 惊蛰 小暑 D.寒露 立春 立夏
4.双关”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或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从而达到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效果。巧妙使用双关语,能使语言表达含蓄诙谐。
洪承畴原是明朝重臣,后来兵败降清,官至大学士。传说他降清后,在谷雨那天与人下棋,随口吟出一句上联:“一局妙棋,今日几乎忘谷雨”,同弈者应声对出下联:“两朝领袖,他年何以别清明”。
这副对联中,运用双关,暗讽洪承畴失义辱节的词语是
A.妙棋 B.谷雨 C.领袖 D.清明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我们的国旗,自诞生以来,就激励了无数国人:中国科考队将国旗插向极风凛冽、一片荒芜的南极大陆;我国首位太空人杨利伟乘着神舟五号飞船,将国旗携入太空;运动员们在国际赛场上奋力拼搏,身披国旗登上领奖台;每到国庆日,国旗飘扬在北京的大街小巷;我们迎着朝阳,仰望国旗在操场上冉冉升起……请以“国旗”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请在“如果 是 ”中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构成你的题目。
要求:⑴将所选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⑵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⑶字数在600-800之间。 ⑷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学校团委拟于近日为社区福利院举行义卖活动。作为筹备组成员,请你从以下两个任务中任选一个,予以完成。字数150-200之间。
⑴代表校团委写一则通知,提醒所有与会的社团负责人携带好义卖方案于第二日中午参会。(要求:基本信息齐全,内容明确)
⑵为“户外社团”的户外用品义卖写一段吆喝词,以引起大家注意,达到促销的效果。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人不炼,不成器
杨绛
①人有优良的品质,又有许多劣根杂糅在一起,好比一块顽铁得在火里烧、水里淬,一而再,再而三,又烧又淬,再加千锤百炼,才能把顽铁炼成可铸宝剑的钢材。黄金也需经过烧炼,去掉杂质,才成纯金。人也一样,我们从忧患中学得智慧,从苦痛中炼出美德。孟子说:“______________。”就是说,如要锻炼一个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称心,才能养成他坚忍的性格。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
②这是我们从人生经验中看得到的实情。谚语“十磨九难出好人”,“人在世上炼,刀在石上磨”,“千锤成利器,百炼变纯钢”,“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说的都是以上道理。
③我们最循循善诱的老师是孔子。《论语》里孔子的话,都因人而发,从来不用教条。但是他有一条很重要的教训。他的弟子,怕老师的教训久而失传,在《大学》里记下老师二百零五字的教训。其中,最根本的一句是:“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不就是锻炼自身吗?
④修身不是为了自己一身,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平天下不是称王称霸,而是求全世界的和谐和平。有的国家崇尚勇敢,有的国家高唱自由、平等、博爱。中华古国向来崇尚和气,“致中和”,从和谐中求“止于至善”。
⑤要求世界和谐,首先得治理本国。要治国,先得齐家。要齐家,先得修身。要修身,先得正心。要摆正自己的心,先得有诚意,也就是对自己老老实实,勿自欺自骗。不自欺,就得切切实实了解自己。
⑥要了解自己,就得对自己有客观的认识,所谓格物致知。
⑦了解自己,不是容易的事。头脑里的智力是很狡猾的,会找出种种歪理来支持自身的私欲。得对自己毫无偏爱,像侦探调查嫌疑犯那样窥视自己,在自己毫无防备毫无遮掩的时候——例如在梦中、在醉中、在将睡未睡的胡思乱想中,或心满意足、得意忘形时,捉住自己平时不愿或不敢承认的私心杂念。在这种境界,有诚意摆正自己的心而不自欺的,则会憬然1.警觉:“啊!我自以为没这种想头了,原来是我没有看透自己!”一个人如能看明自己是自欺欺人,就老实了,就不袒护自己了。这样才会认真修身。修身就是管制自己的情、欲,超脱“小我”,从而顺从灵性良心的指导。能这样,一家子就可以很和洽。家和万事兴。家家和洽,又国泰民安,这就可以谋求国际的和谐共荣,双赢互利了。在这样和洽的境界里,人类就可以齐心追求“至善”。这是孔子教育人民的道理,孟子继承、发挥并充实了孔子 的理论。我上文所讲的,都属“孔孟之道”。
⑧修身——锻炼自身,是做人最根本的要求。天生万物的目的,该是为了堪称万物之灵的人。但是天生的人,善恶杂糅,还需锻炼出纯正品色来,才有价值。这个苦恼的人世,恰好是锻炼人的处所,好比炼钢的工厂,或教练运动员的操场,或教育学生的教室。这也说明,人生实苦确是有缘故的。
(选自《小品文选刊》,2009年第3期)
1.憬然:醒悟的样子。
1.根据语境,第①段划线处填写句子最恰当的是( )
A.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D.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2.为了达到“人成器”的目的,作者建议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第⑦段,简要说说作者是如何阐述人“了解自己,不是容易的事”的?
4.阅读文章,结合自己的体会,说说个人“修身”在国家兴旺发达、“世界和谐和平”中的作用。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的小题。
天一阁坐落在浙江省宁波市月湖之西的天一街,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它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始建于公元1561年(明嘉靖四十年),建成于1566年(明嘉靖四十五年),由当时退隐的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
天一阁主人范钦依据《易经》“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理论,取“以水克火”之意,把藏书楼定名为“天一阁”。书阁为木构的二层硬山顶建筑,通高8.5米。底层面阔、进深各六间,前后有廊。二层除楼梯间外为一大通间,以书橱间隔。此外,还在楼前凿天一池、通月湖,既可美化环境,又可蓄水以防火。天一阁的建筑布局后来为其他藏书楼所效仿。乾隆帝南巡时,命人测绘天一阁房屋、书橱的款式,以此为蓝本,在北京、沈阳、承德、扬州、镇江、杭州兴建了文渊阁等七座皇家藏书楼以收藏《四库全书》。天一阁从此名扬天下。
历代藏书家很多,其藏书能保存百年以上的并不多见,而范氏藏书却保存至今,这与范钦制定的管理制度密不可分。天一阁藏书制度规定:“烟酒切忌登楼”、“代不分书,书不出阁”,还规定藏书柜门钥匙由子孙多房掌管,非各房齐集不得开锁,外姓人不得入阁,不得私自领亲友入阁,不得无故入阁,不得借书与外房他姓,女性不能入阁,违反者将受到严厉的处罚。同时,还制订了防火、防水、防虫、防鼠、防盗等各项措施。正因为如此,天一阁的藏书才得以保存到今日。“外姓人不得入阁”一条,使得天一阁的藏书不为外人所知,直到1673年(清康熙十二年)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才有幸成为外姓人登阁第一人(允许黄宗羲登阁的是范钦曾子孙——四世孙范光燮)。自此以后,天一阁才进入相对开放的时代,但仍只有一些真正的大学者才会被允许登天一阁参观。黄宗羲翻阅了天一阁的全部藏书后,把其中流通未广者编为书目,另撰《天一阁藏书记》留世。
范钦原藏书籍7万余卷,其中以地方志和登科录最为珍稀。遗憾的是,虽然范钦为了保护藏书而订立了严格的族规遗教,但终因年代过于久远,藏书还是有很多的失散。公元1808年(清嘉庆十三年),阁内的藏书实有4094部,共53000多卷。鸦片战争时,英国侵略者掠去了《一统志》等数十种古籍。民国初,又有人指使盗贼潜入阁内,偷去了大量的藏书,运往上海倒卖。后来又经历了许多的变故,到1940年,阁内的藏书仅存1591部,共13038卷。保存下来的图书,绝大部分是明代的刻本和钞本,其中不少已是海内孤本,尤其是为数不少的明代地方志271种和明代科举录370种,是研究中国明代历史的珍贵文献资料。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为了保护天一阁,设置了专门的管理机构,探访得到了流失在外的3000多卷原藏书,又增入当地收藏家捐赠的古籍,现藏珍版善本达到了8万多卷。
现在的天一阁已成为一个以藏书文化为核心,集藏书的研究、保护、管理、陈列、社会教育、旅游观光于一体的专题性博物馆。2003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点,2007年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古籍保护单位。
1.相对《天一生水》一文对天一阁的管理制度的介绍,本文又作了哪些补充?
答:
2..结合《天一生水》和本文,推测钱绣芸和黄宗羲受到不同待遇的原因。
答:
3.假如你是天一阁博物馆的志愿者,这时一名外地学者向你咨询前往藏书区宝书楼的路线,请你结合上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为他提供相应服务。
【材料一】 | 【材料二】天一阁博物馆导游图
|
扩建后的天一阁博物馆分藏书文化区、园林休闲区、陈列展览区。以宝书楼为中心的藏书文化区有东明草堂、范氏故居、尊经阁、明州碑林、千晋斋和新建藏书库。以东园为中心的园林休闲区有明池、假山、长廊、碑林、百鹅亭、凝晖堂等景点。以近代民居建筑秦氏支祠为中心的陈列展览区,包括芙蓉洲、闻氏宗祠和新建的书画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