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

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⑤不得抄袭。

(1)请以“那天,雨一直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2)病中的老王送的香油和鸡蛋,温暖了杨绛苦难的岁月,这是善良之美;阿长奔波于街巷买来的《山海经》,快乐了鲁迅的童年,这是慈爱之美;客忍受风霜苦旅的艰辛,传递着城市和乡村的期盼,这是诚信之美美,无处不在,只要你用心灵感受,生命的美丽就会绽放在你身边。

  请以“                之美”为题,写一篇作文,写作前先把文题补充完整。

要求:1.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4.不得抄袭。

 

题目一:那天,雨一直下 细雨甘霖般打湿了飞檐上的辟邪,水珠沿着黛瓦间沟汇集,没过丛丛瓦上草。小镇里的柏油路经过雨的洗礼,也变得光润了,倒映出街边各色房屋的轮廓。同学们涌出校园,沉寂的小街,顿时热闹起来,仿佛天然的素琴上跳动着音符。 无心赏景,只想赶快搭上客车。回家这段路,我不想和父亲同行。每个周末放学上学,父亲都会骑着他的“宝马”接送我。上个星期,我想问他买个手机,他板着脸狠狠地凶了我一顿,我没有要他送,怄着气冲出家门。今天雨就没有断过,他不会来吧。 “还不快上来!”冷冰冰的声音,是他,扶着一辆伴随他多年的摩托车。车上装着的遮阳伞显然挡不住迎面扑来的雨水,他使劲地眨巴着眼睛,雨水顺着皱纹流到嘴边,样子竟然有几分滑稽。我想笑,忍着低了头,坐上生了锈的后座。 一路颠簸,我们没有一句话,耳旁只剩下“啪啪”的雨声。听雨声落下,看雨珠跳起,恍惚间,又回到童年。小时候,每当下雨,我会冲向雨中的伞下,爬上父亲已弯好的背上。一路上,父亲的大手抓住我不断晃动的腿,我的身体紧贴在父亲宽厚的背上,胳膊搂住父亲的脖子,手里擎着一把雨伞。有时候,我的手酸了,父亲便会用温热的脖子夹住冰凉的伞柄,替我一会儿。父亲的身体随着脚步的节奏一晃一晃的,就像儿时躺过的摇篮。我的心也随着那节奏晃动,晃动着甜蜜,晃动着温馨。就这样,在父亲的背上,我度过了记忆中的那些雨天。就这样,我的路,在父亲脚下延伸;我的天空,在父亲的伞下明媚。后来,家里添置了这辆“宝马”,父亲骑着它接送我,骑着它四处打工赚钱,风里来雨里去。如今,父亲的背已被岁月压得有些弯了,它,也浑身锈迹斑斑。 “风吹得冷吧,你把手放到我口袋里,把我抱紧点……”是为了打破尴尬吧,他开腔了。我犹豫着,我已不再是小孩子,和父亲,争吵早多过亲昵。“还在为上个星期的事生气呀。不是爸爸舍不得,你一个学生,要手机做什么?”“我就这么一说,也不是非要不可……班上同学都有……”“但凡你想要的东西,只要是对你好的,爸爸什么时候亏欠过你?你好好想想,要是真觉得手机对你有帮助,那明天我们就去买一部。”父亲的话让我眼睛一潮,想起他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一直如细雨无声地滋润着我。我把头紧贴在父亲的背上,把整个身子都靠在父亲的背上。 雨还在下,水珠在遮阳伞上拨拉轻弹,敲出一个个玉石一样的音符,流淌到内心深处,将心花浇灌。 【解析】 试题分析:该命题的巧妙之处,在于寓“开放”于“限制”,在诗意的命题中,让考生在命题作文的“限制”下,“开放”构思,自由作文。 该作文题是“限制”性的命题作文。从整体来看,有以下一些“限制”:一是限定了字数(不少于650字)和文体(记叙文),二是“写作要求”上,“贴近生活,言之有物”的精神。从题目本身来看,限定了事情发生的时间(“那天”)和环境(“雨一直下”)。由于有了“那天”的时间限制及“记叙文”的文体限制,则“雨一直下”只能成为叙事文章的环境限制,即所写事情,只能是发生在“那天”的一天时间之中,而且是“雨一直下”的自然环境之中。 可以是一件事,也可以是多件事。有叙事空间上的 “开放”:所叙事情可以发生在同学们熟悉的学校、家庭之中,也可以发生于相对陌生的社会之中。有叙述方式上的开放:可以是顺叙或倒叙,更可运用插叙。有叙事结构上的“开放”:可以是“三段式”“镜头式”等常见结构,也可以是日记体、书信体等特殊结构。有叙事情感上的“开放”:可表现亲情、友情,也可表现师生情、同学情,甚至是陌生人的善良之情。有叙事主题上的“开放”:可以是人间情感的赞美,可以是成长路上的迷茫,甚至可以是不良现象的批判。该作文题富于诗意,适合写出文质兼美的文章。环境烘托作为一种基本的写作手法,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写作手法之一。“雨”作为叙事文章的环境烘托,在初中课文中也多次出现。这些文章,因为“雨”的出现,为文章增添了一份诗意之美。同样的,考生可以在作文中通过对“雨一直下”的诗意描写,来烘托所写人物的心情:或悲伤,或迷茫,或愤怒……甚至与所写人物心情形成对比:虽然“雨一直下”,但“我”的内心充满了阳光。“雨一直下”可以是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在对“雨一直下”的诗意描写中,展开故事情节。可以说,“雨一直下”为考生的作文提供了一个诗意的自然环境,考生应该对“雨一直下”进行多次的诗意描写,达到表现文章主题的作用,使文章富于诗意。 题目二:爱之美—平凡中的伟大 点的人生是平凡的,无数点的汇聚却能成就伟大。爱是美丽最温情的语言,在人世的滚滚长河中,那些人间百态,贪眕喜怒,悲欢离合,都随着那不成回头的洪流化作泡沫。而那令人感动点点滴滴,又如久经磨砺的珍珠,经历红尘几度洗涤,已绽放出夺目的光耀。那些感动,只为心中那一抹最真的柔情。 许多人在平凡中造就了伟大,正如那个在平凡不过的乡村女孩,本也应跟很多人一样,拥有着同样美好的校园生活,可是看着父母为弟弟的病不停操劳疲惫的身影,她毅然放弃学业,放弃自己美好的明天。就是为了对得起他那颗充满着对亲人满腔爱的朴实的心。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如萤火虫一般在黑暗中奋斗,寻找。爱是平凡,伟大的。当温情的甘露浇灌饥渴的大地,温馨的感动于空中流淌;当真情的落叶回归苍老的树根,静默的感动于心中飞翔;当涓涓的小溪奔向浩瀚的大海,绵密的感动于水中倘徉。感动,穿越那些红尘俗世,洗去自身的暗恨离愁。平凡的爱造就了感动,美丽的她如江上那静静漂浮的莲花灯,用古朴沉静的身姿告诉世人,岁月静好,风景犹在;情以深至,平凡弥真,感动深至。 生活中,很多人都在唱着平凡的歌。曾有一对夫妻,可是妻子多病,在离世前,让丈夫替她照顾自己年迈的父母,他答应了,让妻子放心的离去。很多年来,他用自己的毅力,照顾着两个家庭。本不富裕的他,也不抱怨,只是默默的履行着对妻子的诺言。他同样是平凡中的伟人。正如雨果说:“坚持对于勇气,正如轮子对于杠杆,那是支点的永恒更新。”他凭着自己的勇气造就了不平凡的人生,高出了一般人。 如果美丽是一袭华丽的袍,平凡就是那最耀眼的装饰;如果美丽是一条漫长的路,平凡美是途中的风景;一抹新绿,一阵清风,轻轻的敲打,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没有哪一种胭脂能涂抹“点”的平凡;没有哪一种服饰能掩饰“点”的平凡;没有哪一套古籍能装演“点”的平凡。 将层层叠叠的梦推到角落,捻亮那点点心灯,点点滴滴的平凡成就伟大。 爱之美,心之切;平凡的人生亦能成就伟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善良是心灵的灯盏

⑴风中夹杂着雪花,纷纷扬扬,如柳絮般飘落,小小山村,已经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显得那么晶莹、那么剔透、那么恬静。下了火车,他下意识地裹紧了棉衣,朝家的方向走去。简陋的家中,有他朝思暮想的妻子,有花骨朵般的女儿,有浓香的羹汤。想到这里,他的嘴角浮起一抹笑意。

⑵刚结婚那会儿,家里真的很穷,妻子爱意灼灼的眼神,让他心里升起阵阵暖意,女儿半岁时,他决定跟同乡一起外出打工,苦些累些都不怕,他只想多挣些钱,让她们过上殷实的日子。

⑶这两年,他披星戴月地干活,任城市的风尘皲裂了双手。他留下极少的生活费,其余的钱定期寄往家里,为了省下路费,连续两年没有回家。春节临近,思念更加煎熬着他的心,他决定怀揣积攒的血汗钱,回家过个团圆年。

⑷走进院落,房门紧锁。妻在信里提到过,家里门锁损坏,临时换了新锁。等了一会,有些着急,心想,干脆到外面走走,给女儿买些零食和玩具。离开家时,她还是襁褓中的小粉团,如今女儿长高了,会喊爸爸了吧?

⑸他挑了一兜蜜桔,又买了毛绒小熊。转身往回走,路过一家小诊所。诊所门口有个女人,抱着孩子轻轻地晃,急得泪珠直往下落。“怎么办?这可怎么办?”女人像是絮絮自语,又像是在对他诉说。

⑹他愣了一下,试着问:“怎么回事?”女人叹了口气,说:“孩子发高烧,带的钱不够。你看,烧得有些迷糊,真怕耽误了病情。”他低头一看,小女孩脸色红红的,偎在女人怀里嘤嘤地哭。

⑺摸了摸衣兜,闪过几分犹豫。他想起在外打工的艰难,每张钱都浸透着汗水。但转念一想,如果对面是自己的家人,面临这样的窘境,他多么希望能有一颗善心,一双温暖的手,帮她们渡过难关。

⑻他侧过身,从棉衣内兜里摸出钱夹,抽出一张50元,对女人说:“拿着,给孩子看病要紧。”女人望着衣着简朴、有些木讷的他,眼泪再次夺眶而出。他说:“快点取药去吧,先给孩子挂上针。”

⑼有些放心不下,他跟在女人后面,陪孩子打了退烧针,又挂上吊瓶,这才舒了口气。到底是孩子,烧刚退下一些,就有了精气神。柔嫩粉红的小脸上,大眼睛闪烁如星,对着他手里的小熊,咯咯地直笑。

⑽他把小熊递给女孩,说:“你是勇敢的孩子,叔叔奖励你一个小熊。”小女孩接过小熊,宝贝似的搂在怀里,女人低头望着孩子,眼里全是疼爱。看到女孩已无大碍,他转身离开了医院。

⑾回到家,妻子仍没回来。他倚在门口,又困又累,不知不觉睡着了。不知过了多久,他被轻柔的声音唤醒,揉揉惺忪的眼睛,看到站在眼前的妻。他咧嘴一笑,笑容突然凝固在脸上。原来,妻的旁边站着的小女孩,怀里抱着毛绒小熊。

⑿妻子笑吟吟地说:“女儿今天发起高烧,幸亏幼儿园老师带她看病,现在好多了。”他把女孩揽进怀里,亲了又亲,将几滴热泪蹭到女孩脸上,引得妻子莫名其妙。

⒀在外打工的日子,他遇到过各色目光,深感自身卑微如草芥。但无论何时何境,他的心里始终亮着“善良”的灯盏。正是这盏灯,让他固守内心的纯净,引领他回到温暖的家园。

1.选文中的“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2.请在选文第⑴段中找出景物描写的句子抄写在答题卷上,并分析它的作用。

 

3.⑵、⑶段是选文的插叙部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请赏析选文第⑾段 “他咧嘴一笑,笑容突然凝固在脸上。”一句中加横线词语“凝固”的表达效果。

 

5.分析选文结尾划线句“但无论何时何境,他的心里始终亮着“善良”的灯盏。正是这盏灯,让他固守内心的纯净,引领他回到温暖的家园。”的作用。

 

 

 

查看答案

 

①【A】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小火轮开得离苇塘远一些,鬼子们又偷偷地爬下来洗澡了。十几个鬼子在水里泅着,日本人的水式真不错。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从荷花淀里却撑出一只小船来。一个干瘦的老头子,只穿一条破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两只手却忙着剥那又肥又大的莲蓬,一个一个投进嘴里去。

②他的船头上放着那样大的一捆莲蓬,是刚从荷花淀里摘下来的。不到白洋淀,哪里去吃这样新鲜的东西?来到白洋淀上几天了,鬼子们也还是望着荷花淀瞪眼。他们冲着那小船吆喝,叫他过来。

③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圆圈,又回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 ),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⑥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⑦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B】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散。

⑧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

1.用一句话概括上文的故事情节。

 

2.第(4)段交代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有什么用意?

 

3.【A】句和【B】句都是景物描写,请任选一句分析其作用。

 

 

4.第④段加点的“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是表现老头子紧张、恐惧的心理吗?为什么?

 

 

5.老头子让二菱看他这场“英雄的行为”原因何在?表现了老头子怎样的性格特点?

 

 

 

查看答案

阅读《爱莲说》,完成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说《爱莲说》这篇文章在做人方面给了你哪些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横线词。

(1便还家(                 (2)便向路       

(3)男有,女有归           (4)其两膝相者(     

2.翻译下列句子。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____________ ___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填空。

(1)树树皆秋色,           。(《野望》)

(2)_____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晴川历历汉阳树,                 《黄鹤楼》

(4)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讲信修睦。(《大道之行也》)

(5)《陋室铭》中描写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6)《春望》一诗中将花鸟人性化,衬托诗人感时恨别之情的诗句                    

(7)《望岳》中表达诗人敢于攀登绝顶,满怀雄心壮志的两句诗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