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胡智慧的《父亲的信》,完成小题。 ①父亲来信了,内容非常简单:“慧:你已经离...

阅读胡智慧的《父亲的信》,完成题。

①父亲来信了,内容非常简单:“慧:你已经离家归队多日,也没有写信说你平安到达,你妈非常担心。每次归队后都应先写信。父。”

②于是,一种深深的愧疚慢慢弥散在心头。

③到远离家乡的辽北当兵,有了写家书的必要。但现在老了点,当军官了,潜意识中总认为与做农民的父亲无话可说,而所谓家书其实只是例行公事地报平安而已。父亲却认真得很,不但对我每次报平安的信仔细答复,隔一段时间,还会主动给我写信。父亲的信很短,一般不超过一页纸,有时只有三五句话,无非是告诉我家中一切都好,要学会照顾自己等等。

④父亲的信是很随意和马虎的,有时写信的纸好像是随手捡来的,正面还有无关的字迹,反面才载有几句嘱托。而且家中好像也没有一支真正能用的笔了,父亲能找到什么样的就用什么样的,所以给我的信中常常有各色笔迹。我曾提醒父亲不要用红色笔写信,但父亲“顽固”依旧。战友们读到家书的时候,往往都是激动异常,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而我读父亲的信却很少有这种感觉。父亲像在无意中写了这些信,从信中我似乎读不到家的温馨,也读不出家里人是否对我有想念之意。我总是平静地读父亲的来信,像读一些与我无关的语句,然后收起来,留意一下这是父亲的第几封信。

⑤探家的时候,我开玩笑般对母亲提起父亲的信,想让母亲告诉父亲,如果没事就不必经常写信了。在我看来,父亲那些没有多少意义的信是不值那几角邮费的。而母亲的回答却出乎我的预料:“你爸写这些都成习惯了,到时候如果不给你写信,他就觉得像把你丢了一样。”像把我丢了一样?我不禁一怔,一种不可名状的东西在心中升起。

⑥偶然翻看父亲专用的那个抽屉,意外地发现一沓信封,每个信封都贴好了邮票,而且都写上了我的名字。我随手把信封一字排开,形成了一条长长的线。此时此刻,我不由泪流满面:我已是高空中的风筝,或许永远没有回归的那一天;而父亲却在用信拉起一根长长的线,以便知道他的孩子在何处飞翔啊!

⑦到部队后,                                                           

1.“到部队后”,“我”会怎样做?请发挥想象,用叙述性语言补写在下面。(不得超过50字)

2.本文第③节写父亲来信“认真得很”,而第④节却说父亲的信“很随意和马虎”,这是否矛盾?为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回答)

3.本文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但是有很多感人的地方。写出你最受感动的一处,并简要说明理由。

 

1.①我也买了许多信封,写上父亲的名字。②我将会经常给父亲写信,③告诉他我在部队的一切都好(或答“我也像父亲那样……) 2.不矛盾。写父亲“认真得很”,是从父亲来信的“仔细答复”和及时、主动的角度来说的;写父亲“随意马虎”,是从父亲来信的信纸和笔迹来说的。角度不同,所以不矛盾。 3.找到自己认为最受感动的一处给2分,说明理由的给3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结合原文,“我”开始不理解父亲写信的行为,可是回家后得知父亲写信成了一种习惯,“我”理解了父亲并体会到了父亲的一片深情,因此续写部分应该表现出“我”对父亲的理解,并也会给父亲写信,和他说自己的事,不让他担心等,语句通顺即可。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2.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理解父亲写信“认真”是从父亲来信的“仔细答复”和及时、主动的角度来说的;而写父亲“随意马虎”,是从父亲来信的信纸和笔迹来说的。因为角度不同,所以不矛盾。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能按要求找出自己认为最受感动的一处,并能说明理由,语言简洁、连贯即可。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

核舟记

魏学洢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 、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

(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二黍许  (2)神情与苏、黄不

(3)卧右膝,右臂支船             (4)珠可历历数也

2.下列各组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A.箬篷覆             能以径寸

B.为人五               宫室、器皿 、人物

C.计其长曾不盈寸     启窗

D.得              船背稍夷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2)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4.从本文段看,雕刻家的高超技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题。

田家

郑獬

田家汩汩流水浑①,一树高花明远村。

云意不知残照②好,却将微雨送黄昏。

【注释】①浑:这里是满的意思。②残照:夕阳。

1.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流水汩汩、高花满树之景,其中“      ”字尽现田园清朗意境。

2.云本无知,诗人却怨云“不知”。这看似无理的抱怨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查看答案

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浩浩长江,巍巍长城,山川形胜,风俗人文……中华之美,异彩纷呈:中华之美,美在武术,刀枪剑戟,舞出雄健风姿;美在音乐,鼓瑟笙箫,演奏美妙旋律;                              

 

查看答案

填空

(1)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

(2) ___________________,孤帆天际看。(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3)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4)_____________________,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

(5)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填空

《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本    集,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其中有一篇     ,记叙儿时要去看难逢的盛大庙会却被父亲命令背书。另外,我们学过的        等文章也出自于这本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