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题。 稻草的姿势 樊建军 ①我熟悉稻草的姿势,就像熟悉父亲...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题。

稻草的姿势

樊建军

①我熟悉稻草的姿势,就像熟悉父亲的姿势。父亲的姿势是劳累压弯的弓形,稻草的姿势也是弓形,不过是谷粒坠弯的弓形。相同的生活表面透视着相同的生活本质,我就是父亲枝头的一粒稻谷,父亲的脊背因我而弯曲。因此,有时候我会暗暗担心自己被田野遗弃,被父亲遗弃。

②从小时候到现在,我都习惯于在田野上漫步,并乐此不疲。我行走于稻田的中央,听蛙的鸣叫、土狗子的吟唱,看阳光在稻穗上燃烧的样子。有时,我会在一块稻田边静立着,为它的饱满和慈爱而感动。我曾多次幻想,自己就是一株水稻,在属于自己的田园默守着自己朴素的梦想。

③收获过后的田野空旷、寂静,它的博大、孤独、悲怆,彻底在那一刻裸露。似乎土地没有边缘,树没有叶子,眼睛里没有绿色。了无生机的旷野里,我走动着,来来去去,像一阵风,更像一个飘浮的梦。

④在晚秋的黄昏里,稻草变换了一种姿势,散落在空荡的田野里。父亲把散乱的稻草扎成一小捆一小捆,树在田野上,田野上便突然多了一群调皮的娃儿。一个农人,一群稻草,那样忘情地嬉戏着,有关稻草的片断,不知不觉生动起来。好像起风了,父亲又把那一个个乐不思归的娃儿唤拢来,聚集起来。还有一些乱蓬蓬的稻草睡在泥地里,父亲便划燃一根火柴,点燃一根纸烟,然后把那火光随手扔在稻草上。顷刻,那火光便辉煌起来,就像一颗跳动的心脏。那是乡村的心脏呵!

⑤就在我沉恋的时候,冬天悄然来临。在雪没有降落之前,我就倚在稻草树下,眺望沉寂的田野。有时我也会用稻草将自己彻底覆盖,体会稻草赐予的温暖和舒适。几只麻雀栖在稻草上,寻找一粒或者两粒谷物。有几只老鼠从稻草中钻出来,同我一样享受着烂漫的阳光。一头老黄牛卧在不远处的稻草上,静静地反刍着稻草的滋味。我没有动,我也不想惊动它们,此刻我和它们共享着稻草的恩惠,感动在同一个家园。

⑥我同样沉醉雪后的田野。在雪野中行走,我会抛却秋日里那种孤独的沉思,心情就像美丽的雪瓣一样飘扬起来,自由地做着纯洁的遐想。那被雪覆盖的稻草堆就像一座座童话中的小木屋,我知道,那里面肯定有着不曾谋面的朋友,静静地站在窗前,欣赏着这壮美的雪景。我真想走上前去,同它们握手,互致问候。但是,我怕它们不喜欢我的脚印,特别是不喜欢我踩破它们窗前的那片雪景。我更担心自己不小心踩破了它们的憧憬和梦想,那就真是罪过了。我只能在远处站着,凝望那些童话的小屋,为稻草优美的姿势而颤栗,为它们和谐相处而祝福。

⑦而现在,在又一个冬天快要到来的时刻,我静坐于斗室之间。稻草、火光、灰烬、雪、童话的小屋,一次次覆盖我的想象。特别是回想起那片绚烂的火光,内心就会充满刻骨的温暖。在命运的晚秋季节,能有一片温暖来烘干濡湿的灵魂,那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情。也许有一天我会迷失于那条回乡的路,那就顺着稻草走吧,顺着稻草伫立的原野走吧,稻草是我永恒的路标。

(选自《中学语文·学生版》2014年10期,略有删改)

1.文章线索有着串联全文、贯通文脉的作用。纵观全文,贯穿本文的一条叙事线索是什么?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2.第③段描写了什么内容?是否背离标题“稻草的姿势”?为什么?

3.文章第⑥段画线句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请简要分析。

在雪野中行走,我会抛却秋日里那种孤独的沉思,心情就像美丽的雪瓣一样飘扬起来,自由地做着纯洁的遐想。

4.请结合语境,简要分析第⑦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稻草、火光、灰烬、雪、童话的小屋,一次次覆盖我的想象。

5.认真阅读【甲】【乙】两个片段,并联系片段所在的文章,试从情感的角度比较【甲】【乙】两个片段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甲】就在我沉恋的时候,冬天悄然来临。在雪没有降落之前,我就倚在稻草树下,眺望沉寂的田野。有时我也会用稻草将自己彻底覆盖,体会稻草赐予的温暖和舒适。几只麻雀栖在稻草上,寻找一粒或者两粒谷物。有几只老鼠从稻草中钻出来,同我一样享受着烂漫的阳光。一头老黄牛卧在不远处的稻草上,静静地反刍着稻草的滋味。我没有动,我也不想惊动它们,此刻我和它们共享着稻草的恩惠,感动在同一个家园。

(樊建军《稻草的姿势》)

【乙】人,本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人们仿佛走进了一个怪圈,一个悖论:一方面,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同时,因为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又日渐与自然界相分离,于是,人们在精神上便有了一种失落感。那一年,我去内蒙古草原参加一个笔会,当汽车进入茫茫草原的深处时,但见草原无际与长天相连,天地相接处,依稀传来牧羊人的歌声,一群群绵羊在蓝天下移动,分不清哪是白云,哪是羊群。远离了车流、高楼和霓虹灯的我们,竟情不自禁地趴在地上,大声喊着:“我回来了!”

(杜卫东《明天不封阳台》)

 

1.叙事线索是稻草的姿势。理由是:文章先后写到稻草谷粒坠弯的弓形姿势、稻草扎成一小捆一小捆树立在田野上的姿势、被雪覆盖就像童话中的小木屋的稻草堆的姿势等内容,整个文章都是围绕“稻草的姿势”展开描述。 2.(1) 第③段写收获后的田野的空旷、寂静、悲怆、了无生机。(2)不背离主题,因为第④段写到父亲把稻草扎成一小捆一小捆树立在田野上,田野上便“生动起来”;父亲把乱蓬蓬的睡在泥地里的稻草点燃,田野“便辉煌起来,就像一颗跳动的心脏”。显然,第③段是为第④段写稻草给田野带来生机、辉煌做铺垫。(不背离的理由只答“为下文做铺垫”只得1分,答到“为第④段写稻草给田野带来生机、辉煌做铺垫”得2分。) 3.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我”的心情比作美丽的飘扬的“雪瓣”,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沉醉于雪野中的浮想联翩、自由畅快的美好心境,流露出了作者对乡村雪野的喜爱之情。 4.“覆盖”一词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稻草、火光、灰烬、雪、童话的小屋等温暖、美好的记忆不断地涌进我的脑海的情状,充分表现了那些美好记忆的刻骨铭心。 5.相同点:都表达了作者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自由、畅快、激动之情。 不同点:【甲】文中“稻草”是故乡的象征,是精神家园的象征,流露出了作者对故乡、对精神家园的依恋之情;【乙】文还表达了对人们日渐与自然界相分离的遗憾之情。 (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 【解析】 1. 试题分析:中考中经常考查的叙事线索有以下几种类型:人物线索即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者事迹。2、物品线索即某一件有特殊意义的物品。3、感情线索即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感情变化。4、事件线索即中心事件。还有时间线索。寻找线索,要看标题及各段反复出现的事物、文中的议论抒情的句子等。学生判断正确即可。 2. 试题分析:中考中记叙文经常出现分析文章某一段在内容或结构上的作用。内容上有:点明文章中心主旨、画龙点睛等作用;而结构上通常有:总领全文、承上启下、照应前文等作用。此处第③段内容上写收获后的田野的空旷、寂静、悲怆、了无生机。不背离主题,因为第④段写到父亲把稻草扎成一小捆一小捆树立在田野上,田野上便“生动起来”;父亲把乱蓬蓬的睡在泥地里的稻草点燃,田野“便辉煌起来,就像一颗跳动的心脏”。显然,结构上第③段是为第④段写稻草给田野带来生机、辉煌做铺垫。 3. 试题分析:这里是从修辞角度来对语言进行赏析,学生应了解常用修辞的特点及作用如: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学生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4. 试题分析:赏析词语表达作用的一种考查形式,学生先说出词语的含义和效果,再进行分析表达效果,具体解答方法是:(1)词的意思或内容。(2)结合语境谈表达效果。这里“覆盖”一词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稻草、火光、灰烬、雪、童话的小屋等温暖、美好的记忆不断地涌进我的脑海的情状,充分表现了那些美好记忆的刻骨铭心。 5.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半开放题,只要有一定的道理,有理有据,文通句顺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选文,回答题。

  

①林肯总统对政敌素以宽容著称,后来终于引起一议员的不满。议员说:“你不应该试图和那些人交朋友,而应该消灭他们。”林肯微笑着回答:“当他们变成我的朋友,难道我不正是在消灭我的敌人吗?”一语中的,多一些宽容,公开的对手或许就是我们潜在的朋友。宽容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待人处世的准则。

②宽容就是承认差异。每个人的个性,所受过的教育,以及后天的经历和遭遇都不尽相同。如果你苛求身边的人的思想言行都和自己一致,那么你会活得很累很痛苦。宽容的人都懂得,当别人的观点言论与自己相悖时,依然用一种体谅理解的心态去包容对方,而不是要求别人做别人不愿做的事。

③宽容就是让别人赢。与人相处,如果你一味地表现自己,而不顾他人的感受,这样,别人就会觉得你是个争强好胜,虚荣心很强的人。你的同类也就自然的疏远了你,对你敬而远之,而当你需要别人帮助时,却只能落个孤立无援的下场。反之,当自己与朋友或同事有了利益冲突,或是都有表现机会的时候,宁可自己吃点亏,让利于他人。抑或在适当的时候,给他人表现的机会,如此才能让人更加钦佩你,自然的亲近你。那么你亏的只是利益,赚的却是友谊,输的只是可有可无的虚荣,赢的却是一位地久天长的朋友。

④宽容就是原谅伤害过你的人。如果对方曾伤害于你,那么对他最好的报复就是宽容,宽容是对伤害过你的人最文明的惩罚。试想一个整天带着报复、仇恨、嫉妒心理的人,又怎会活得幸福呢?愤怒,在没有伤害到别人之前,首先就伤害了自己。保护自己的最好方法就是不生气,不生气需要时刻保持宽容的心态。原谅他人,其实就是宽恕自己。

⑤宽容就是多自我反省,少指责他人。许多人对于别人的过失与错误,往往是评头论足,说这也不行,那也不对。但你有没有想过,难道自身就没有问题吗?一个对别人的过失津津乐道的人,首先自身就有着人格上的缺陷。夫妻间若是在起争执的时候,能够多一分自我反省,少一句指责对方,那么三天大吵,两天小吵的势态又怎会一浪接一浪呢?遇事先冷静,而不是一味地埋怨他人的过错,懂得宽容的人都知道,出了问题并不是先指责他人,而是多自我反省。

⑥想要快乐并不难,难就难在拥有一颗宽容的心。幸福的人生需要宽容,宽容的人才会幸福。

——摘自朋友“微信圈”

1.文章的开头从林肯总统的故事写起,有什么作用?

2.选文第③小节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请简要分析这篇文章的论证思路。

4.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再结合文章内容,联系自身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宽容的理解。

链接:我们所讲的宽容并不是无原则的迁就,并不是主张善恶兼容,与不良的思想和行为和平共处,而是要在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基础之上相互理解和关爱,尽量多一些宽容。面对违反原则的言行,不姑息放纵。这样,我们才能保持宽阔的心胸,建立纯洁的人际关系。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选自《墨子·公输》的文段,完成题。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子墨子曰:“请献十金。”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墨子起,再拜,曰:“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注释】①公输,名盘,也作“般”或“班”又称鲁班,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能工巧匠。②郢(yǐng)。③荆国楚国的别称。④胡:为什么。⑤短褐(duǎn hè)。

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

2.请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公输盘不           (2)  

(3)然胡不乎(          (4)舆也(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

(2)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4.墨子抓住公输盘的哪句话批驳的?(用文中原句回答)

5.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墨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这首诗,完成下题。

村行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 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馀忽惆怅?  村桥原树似吾乡。

【注释】①野兴:指陶醉于山村美景,怡然自得的乐趣。②籁:大自然的声响。③棠梨:杜梨,又名白梨、白棠。落叶乔木,木质优良,叶含红色。④原树:原野上的树。

1.此诗颈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加以描述。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几种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至少写两点

 

查看答案

用课文原句填空。

(1)                    ,在河之洲。(《诗经》)

(2)浮光跃金,                       。《与朱元思书》

(3)                    ,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5)王静安在《人间词话》中引用宋代词人柳永的词句“                     

                      ”,来形容学习的第二层境界——勤奋。

(6)《岳阳楼记》中“进亦忧,退亦忧”具体指:“                                       。”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题。

我愿意,择一日,披一身清晨之光,去深山,或去古寺,让心与一段时光xiāng róng。那里很静,光像从刚作完的画里liú tăng 出来的,一缕缕,清新得让人    A    (无可适从   无可厚非)。偶尔有风,同样很轻,树叶沙沙,从高处qīng xiè下一支支神奇的乐曲,幽幽飘渺,B是天上的云弦,被飞过的鸟鸣缓缓拉奏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

 

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成语填在A处的横线上。

A处的成语是:

3.依照B处画横线的句子仿写一句话。

                                           

4.阅读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为了解中学生阅读的实际情况,某学校开展了以“读书与交流”为主题的一系列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下面是一部分活动情况,请根据要求完成以下活动任务。

(1)为了解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活动小组就此对35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表

读书计划情况

读书笔记情况

有无计划

百分比

是否做读书笔记

百分比

有计划

10.1%

每读必做

0%

有时有计划

31.3%

凭兴趣做

24.6%

没有计划

58.6%

从不做

75.4%

 

从上表可以看出,中学生在课外阅读上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学生阅读的方便,学校提议在同学间开展“图书漂流”活动。面对这一提议,学生反应不一,展开激烈辩论。反方认为没有必要。理由是现在学生学习任务重,根本没有时间阅读;“图书漂流”容易造成图书的遗失和损坏;另外,如果一旦让低俗图书在同学间“漂流”,将会影响更多同学。假如你是正方,请你针对反方的观点和理由进行反驳。

正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好书大家读”环节,请你从以下名著中选择一部作品向同学推介。

《格列佛游记》、《水浒传》、《西游记》、《朝花夕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