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题。 【甲】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题。

【甲】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徒,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乙】段太尉①在泾州为营田官②。泾州大将焦令谌③取人田,自占数十顷,给与农,曰:“且熟,归我半。”是岁大旱,野无草,农以告谌。谌曰:“我知入数而已,不知旱也。”督责益急,农且饥死,无以偿,即告太尉。太尉判状,辞甚巽④,使人求谕谌。谌盛怒,召农者曰:“我畏段某耶?何敢言我!”取判⑤铺背上,以大杖击二十,垂死,舆⑥来庭中。太尉大泣曰:“乃我困汝!”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⑦疮,手注善药,旦夕自哺农者,然后食。取骑马卖,市谷代偿,使勿知。

(节选自唐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注释】①段太尉:即段秀实,唐朝名臣,死后追赠太尉,谥“忠烈”。②营田官:掌管屯垦的官员。③焦令谌(chén):人名。④巽(xùn):同“逊”,这里指委婉。⑤判:状纸。⑥舆:抬。⑦衣:包扎。

1.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

而乡邻之生日蹙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汪然出

(2)竭其庐之

(3)谨之,时而献焉

(4)农饥死

3.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第①段画横线的句子。

君将哀而生之乎?

译文:

4.【甲】文第①段采用对比手法,反映了百姓的痛苦生活。请根据提示,用自己的话概括文中相关内容并填在ABC三处。(要求:每空不超过10个字)

乡邻                      蒋氏

不是死亡就是辗转迁移               A

B                    可以放心地睡下

C                    一年受到两次死亡威胁

5.【甲】文作者柳宗元和【乙】文中的段太尉都关注民生、同情百姓,请结合两文画波浪的句子,说说他们关心百姓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1.而/乡邻之生/日蹙 2.(1)眼泪(2)收入(3)喂养(4)将要 3.你要哀怜我,使我活下去吗? 4.示例:A.三代人六十年长居此地 B.受悍吏侵扰 不得安宁 C.天天面临死亡的威胁(符合题目要求,意对即可) 5.柳宗元用写文章的方式来反映沉重的赋税给百姓带来的痛苦,希望统治者能体察民情,革除弊端。段太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帮助百姓,他亲自给被打伤的农民处理伤口、早晚喂饭,还卖掉自己的马买谷子替农民还租。(意对即可)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句子朗读停顿的划分,要根据意义来划分停顿,不要把词义划破。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注意“食”在这里是动词“喂养”的意思。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注意关键字“生”是使动用法“使……生”。 4. 试题分析:读通两文,抓住问题,根据提示,在文中找到相关的信息逐一理解回答,符合题目要求即可。 5. 试题分析:比较一定要在内容上入手,首先读懂题干中的“关注民生、同情百姓”,然后从两文中找出柳宗元和段太尉在这方面的表现,进行比较。柳宗元以“我”与蒋氏对话的身份反映“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的社会现象,用以引起当政者的注意。由【乙】文画波浪线句子可知段太尉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帮助百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

山房春事其二

(唐)岑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梁园,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方圆三百多里。梁孝王曾在园中设宴,一代才人枚乘、司马相如等都应召而至。

1.诗歌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简要分析诗歌三四两句运用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用课文原名填空。

(1)                  ,鸡犬相闻。

(2)                  ,天山共色。

(3)                  窥谷忘反。

(4)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5)《与朱元思书》中侧面表现水清澈的句子                                

(6)《桃花源记》中表现桃花源人精神面貌的句子是:                                

 

查看答案

学校拟开展“阅读名著,走近经典”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为本次读书活动设计一则宣传语。(20字以内)

 

(2)请你在本次活动中,为同学们推荐你最喜爱的一本书并写出你的推荐理由。(30字以内)

 

(3)下面是两位同学在校园网上发表的关于“读书感受”的帖子。现在请你结合自身的阅读经验,运用比喻方法,生动形象地表达你的读书感悟,以跟帖的方式与他人分享。

探源人:读书如开窗,开窗可以清洁室内空气,读书能够净化人的灵魂。

采蜜人:读书好比饮食,有些只需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少数则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

①在许多智者看来,读书是与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交流,读孔孟之书,如品馥郁香茗,醒脑清心;诵唐诗宋词,若饮陈年佳酿,醇香无比;品四大名著,似回味往事,喻理醒世……在阅读中,使我们的心智得以增长,思想得到    A  启迪/启蒙),境界获得提升。

②读书的更高境界,是从阅读中领悟时代使命,进而笃行之。阅读不仅可以丰富一个人的生活阅历,而且可以hán yǎng()一个民族的灵魂性格,构建一个社会共同的精神家园,diàn dìng()一个国家的文化根基。在五彩斑斓的中国传统文化园地里,影响深远的诸子学说,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气象万千的诗词歌赋……令人推崇备至,惊叹不已,也感召着一代代人自强不息,奋勇前行。

③一个浅薄、浮躁的民族是无法崛起的,也难以 ()于世界民族之林,阅读决定了一个民族思维的深度,对文化传承、国家发展,意义非比寻常。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A处横线上。

A处的词语是________。

3.第①段中有一个句子有语病,请找出来并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成长的过程中,你或许曾因勤奋赢得个人的成功;或许曾因无私赢得他人的尊重;或许曾因坚韧赢得自我的提升……

请你以“赢得   ”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如可以填写“成功、尊重、肯定”等等;(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