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荣格认为,真正的美,其实是一种消失。嗅觉就是这样...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荣格认为,真正的美,其实是一种消失。嗅觉就是这样,它在现实里总要消失,却永远存留在我们的记忆里,和曾经温暖的岁月息息相关。父亲做的糖醋鱼的味道;妈妈身上护手霜的味道;奶奶晒过的被子上,阳光的味道;大雪天里,街角路灯下飘来的烤红薯的味道;下过雨,打伞回家时,路边青草和泥土的味道……

请以“那味道,缕缕温情”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文体自选,诗歌、剧本除外;

(2)文章中 不得出现校名、人名,如必须出现,一律用“×××”代替;

(3)角度自选,立意自定,字数不得少于600字。

 

那味道,缕缕温情 有人认为,幸福是茶,清淡醇香的味道;是鲜奶,纯正可口的味道;是咖啡,香酥浓滑的味道;是橙汁,酸中带甜的味道;是可乐,充满激情的味道。也有人认为,幸福是花,香气弥漫的味道,是春土,芬芳怡人的味道;是甘雨,甜润多汁的味道…… 而我认为,幸福是一杯水,简单而又清纯的味道。 每当学习至夜深人静时,父母总会悄悄进来,默默地放一杯水在我身边,这杯味道简单而又清纯的水,带着简单而又清纯的爱,幸福也是如此。灯光下,抬起头,看到摆在桌旁的那杯清水,心中总会温暖,感到温馨和美好;每当细细品味这杯简单而又清纯的水,心中总会感到幸福的无处不在,总会想到父母的关心和关爱,总会想到父母那鼓励的目光。那被简单而清纯的水,虽不及咖啡可乐那样可口,但给予我的是温暖,传递的是幸福。 水不知送过了多少次,爱不知传递了多少次,幸福不知让我感动了多少次,而那水的味道不会改变,爱的味道不会改变,那幸福的味道也不会改变,简单而又单纯。 用心感受幸福,用心品味幸福的味道,即使是一杯水,也洋溢着爱与关怀,我为这杯简单而又清纯的水而感动不已!一杯水带着爱与幸福流入我的心田。手中拿着水杯,杯中装着水,水中载着幸福,这水有多重,父母的关心与期望全部融于其中,心中的痛苦与烦恼被幸福取代。 有些人忽略了那杯不引人注目的水,他不会有爱;有些人忽略了爱,他不会有幸福;有些人没有幸福,因为他心中没有那味道平凡却极为重要的水。 原来,幸福的味道如水,简单而又清纯。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首写作时,注意三步走,1.写什么?(立意的问题)2.为什么写?(表达什么样的中心思想?)3.怎样写?(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的选择。)严格按照三步,作文不再难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2016年猴年邮票,请按一定顺序对这张邮票的图案及设计意图加以说明至少用一种说明方法,字数100字左右。

根据中国传统纪年法 2016年是丙申年。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2010年,电影《格列佛游记》在英国上映,影片中格列佛在出国前是一位窝窝囊囊的邮递员。结合你对格列佛游记》一书中格列佛形象的理解谈谈影片中形象的处理是否妥当

 

查看答案

下列对《格列佛游记》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利立浦特国用比赛绳技的方式选拔官吏。正在后补朝廷中的重要官职和希望得到皇帝信任的人都会来表演绳技,他们为了争宠,几乎是奋不顾身,格列佛就亲眼看见财政大臣佛林奈浦在一次表演中差点摔死。

B.飞岛国的三位教授准备改变本国语言。他们的第一个计划是简化言辞;第二个计划是取消语言中所有的词汇。作者借此用反语的方式讽刺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C.格列佛随“好望号”出海,不幸遇上风暴,船被刮大人国。一个当地农民把格列佛卖给了国王。面对国王,格列佛介绍了英国各方面的情况及近百年来的历史,得到了国王的赞赏

D.格列佛受聘为“冒险号”船长,再次乘船出海。途中水手叛变,被放逐到“慧骃国”。马是该国有理性的居民和统治者,而“耶胡”(人类)则是马所豢养和役使的畜生。作为人类,格列佛很不喜欢这里的生活,借机逃离了慧骃国。

 

查看答案

 

  

叶青才

这是人间四月天,这是草莓吐出酸酸甜甜气息的流翠时节。

我回乡看望一位老人,一位老了还能闻见麦香的庄稼人。

他是我的尊长,也是最关心我的人之一;他是那块麦地的主人,同时也是一棵熬过冬天的麦子。

我径直到他的麦地里,就像熟悉那棵苦丁茶那样,一眼就看见了他。我好久没有置身麦地了,好久没有闻见过这么浓郁的麦香。这味儿像槐花里掺进了蜜,像玫瑰里拌入了糖,还有点淡酒的余味。是的,麦粒成熟之后,渗入点水,发胀,抽芽,便是熬糖做酒的原料了。然而现在麦子正青,才抽穗扬花,这只能是麦花香。

在麦花香里,我细细打量着这位教我割麦的人。他满头银丝,胡须也渐白了。身子骨似乎依然坚实,只是笑起来,没有了管风的牙,没有了细细的皱纹。他的纹路粗了,深了,长了,像地边的沟道,纵横牵连,总想寻个出处奔去。人一老,这沟道就流淌着岁月的回声,你没法将它阻住,也没法把它拽回。我想到我不要多久也会是这个样子,岁月的回声满耳,光阴的脚步匆匆,我会停留在哪一截道上呢,抑或在哪一块地边呢?

他已经不是我印象中的荣伯了。你看他劳作的姿势虽然保留了过去一直有的那种利索和老到,但是明显力度不够,虚实交杂中虚的成分多了。剪除枯老的茶株,砍掉高高的茶桩,这样的活儿要是搁在前几年,荣伯是一抹不挡手的。他眼疾手快,手到心到,剪出的新茶棵像刚刚修剪的平头,齐崭崭,平覆覆,精神抖擞地立在麦地边上,衬托出四月特有的生机和活力。眼下,他似乎不愿在我面前显老,他动作的幅度很大却藏不住虚张的声势,吃力而现出连贯的破绽。那些他亲手种出的麦子,倒是一片青葱,仿佛荣伯的青春都让麦子给偷盗去了,这种活力与肤色的转移,直让我觉得一个人原来也不过是一棵麦子,一棵曾经锋芒毕露的麦子,走过了嗞嗞拔节的日子,走过了飞絮扬花的岁月,随后就走进了他枯萎与衰残的暮年。

在乡下时,我也收割过麦子,并且手指被麦秸秆割破,眼睛被麦芒刺中,我却在那种潜在的伤害中闻到了麦香,那股成熟的带着馒头和挂面香味的气息,它一点点渗透到我的鼻孔里、肺腑里乃至梦幻里,而我青涩的汗味和冒冒失失的语言气息,反倒自个儿一点都不觉察,只有身边的大人,比如荣伯,才准确地把住了我突突的腕脉,并且通过镰刀和锄头将我那些蒲公英一般的欲念摁下去,让我接近麦茬和犁头草,接近土地上最切实的部分。现在想来,麦花香里那些醉人的芬芳和诱人的味道都不过是四月天落下的槐荚与桑椹,它们其实结不了什么果实,虽然不乏甘甜,却只能徒增味觉的依赖和幻觉的空乏。

真正的麦香总是与镰刀在一起,与即将到来的梅雨在一起。不久,荣伯新剪的茶棵又将长出青幽幽的茶叶来,把大片萎黄的麦子衬托得分外衰老。然而,整个村子在这时才激动起来,就像荣伯在黎明俯身于麦地一样,天空晴朗而高远,大地芬芳而宽阔。当青春的梦幻醒来,我发现,一个距离大地最近的人就是一把镰刀或扁担,一声动情的呼喝就是一阵麦浪或槐风。时节正值端午,太阳正在背脊之上,村庄正在麦香之中,而我正在麦粒之外。

那时,成熟的麦子香气四溢,倘若旁边有梅子,它会落入梅香;旁边有李子,它会融进李馥。

熟麦的香味曾经把我的乡居整个地淹没了。荣伯揉开一穗麦朵,在掌心,他细细地吹掉麦芒和麦壳,让一堆鼓胀的新麦裸露在五月的太阳下。他拈起其中一粒,放入嘴里,然后嚼起来,这时候,我看见天空蓝得有些承受不住,而荣伯眯缝的眼睛却成了两穴幸福的陷阱

一个能被麦香陶醉的人,他的幸福简单得很,也悠远得很,他的祝愿有时就是他的遗憾,他的挽留同时也是他在送行。他不知道有很多东西都是留不住的,像滑溜的时光、逃跑的庄稼以及跟欲望一起私奔的人,像他手把手教了16年割麦技术的那个瘦小的身影,到底还是在五月的麦芒直视下溜之大吉……

一转眼30年,时光快得就如一地麦子从四月走进五月,从花香进入谷香。

老了的荣伯面对我的到来,只能欢喜地连声说:你回来了,回来了!你看今年的麦子……他哪里知道,我原本就没打算看望这一地青青麦子,我不过是在麦地里寻找他罢了,就像那年我回去寻找当年我爬过的一棵青桐树,结果却找到了一条我从来没有放在心上的幽幽小路。

是麦香帮了我的忙,让我找回了镰刀与麦茬旁边的自己,还有这位将庆幸和失望发酵在一起的荣伯。

1.第段中“他已经不是我印象中的荣伯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请赏析画横线的句子。

他拈起其中一粒,放入嘴里,然后嚼起来,这时候,我看见天空蓝得有些承受不住,而荣伯眯缝的眼睛却成了两穴幸福的陷阱。

3.说说你对第⒁段的理解。

4.文章为什么以“麦香”为题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的城市大多是因政治功能而形成并生存的,基本上都是从国都至县(邑)的各级行政机构驻地。这些城市往往也是全国的或地区的经济中心、文化中心,甚至是军事中心。但随着政治中心的转移,一座城市的其他功能也可能随之消失。一旦城市的功能改变,即使自然条件依然如故,相应的硬件和软件都会随之改变。否则,这些硬件和软件不是过剩就是不足,或者只能废弃,城市就会失去生命力。

城市功能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城市的文脉上。所谓“城市文脉”,就是指一座城市的文化及文化传统——不仅仅是指当时存在的文化,还包括过去的文化。因此与城市的功能是否延续有密切的关系,如果这两者是延续的,那就形成了一种传统;如果两者是不同的,或者以往有过这样的不同,这种传统就中断了,难以形成文脉。

只有形成了自己的文脉,并且得到延续,城市的功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才有可能推到极致。文脉不仅是城市的基本设施、名胜古迹、文物遗址的积累,更是一代代城市人的文化和智慧的结晶,足以保持城市的记忆,提供调节人地关系和适应变化发展的经验。

但是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并非所有的城市都能保持不变的功能,特别是在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受到天灾人祸的摧残,一些城市的功能被强制改变,城市被破坏殆尽,延续数百上千年的文脉就此中断,幸而不绝如线,也已岌岌可危。例如,三国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的都城建康(建业)作为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存在了三百多年,其功能基本不变,文脉得以延续。但到隋灭陈时将建康城彻底毁灭,将地区行政中心迁往别处,当地人口几乎全部外迁,这座六朝古都便从地图上消失了。尽管以后的南京是在这片土地上重建的,但除了战火毁灭不了的古代遗址遗物外,还有多少六朝遗风?

但为延续文脉着想,一座城市需要保存最低限度的古物、旧物,才能保持城市的历史记忆。因为这些物件曾经是城市多数居民的住所或活动场所,也是当时的文化和传统赖以存在和延续的物质基础。如果让城市的后人仅仅凭着文字和图像去想象,大多数人是不可能理解生动的历史,留下深刻记忆的。何况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居民的精神生活要求会不断提高,对国家和城市的记忆正是他们所需要的。这些记忆中还包含着我们今天不一定知道或理解的抽象的智慧和价值观念,原物的保存才能给后人以破解或汲取的可能。即使是属于封建、迷信、腐朽、反动、罪恶的旧物,也有必要适当保留一些,以便让后人了解历史的另一面。                               (选自《环球人文地理》)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2.请你说说本文第②段的论证思路。

3. 说说文章第④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