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甲】 楚狂接舆①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甲】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乙】

楚狂接舆躬耕以食。其妻之市,未返,楚王使使者赉金百镒,造门曰:“大王使臣奉金百镒,愿请先生治河南。”接舆笑而不应,使者遂不得辞而去。

妻从市而来曰:“先生少而为义,岂将老而遗之哉!门外车辙,何其深也!”接舆曰:“今

者王使使者赉金百镒,欲使我治河南。”其妻曰:“岂许之乎?”曰:“未也。”妻曰:“君使不从非忠也从之是遗义也。不如去之。”乃夫负釜甑,妻戴纴器,变易姓字,莫知其所之。

【注释】①楚狂接舆:是春秋时楚国的隐士。②赉(lài):赏赐,给予。③釜甑(zènɡ):泛指炊具。

1.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三处)

使 也。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楚狂接舆耕以食(       2)其妻市( 

3)岂之乎(                4)乃夫釜甑(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4.楚狂接舆是历史上有名的隐士,[甲][乙]两文中哪些事例可以看出他是一个隐士?

 

 

1.君 使 不 从 / 非 忠 也 / 从 之 / 是 遗 义 也。 2.(1)亲自 (2)去,往 (3)同意(答应,赞同)(4)背 3.(接舆)快步避开,(孔子)没能和他说上话。 4.孔子想同接舆说话,他快速避开;楚王重金请接舆做官,他举家迁徙,隐姓埋名。 【解析】 1. 试题分析:注意培养语感,语感好了,自然断句准确。另外注意名词,动词,对称性结构等。“不 从”“ 从 之”是两方面, 是 遗 义 也。“非 忠 也”“是 遗 义 也”是两方面,由此断开即可。 2. 试题分析:(1)楚狂接舆躬耕以食(亲自 ),成语“事必躬亲 ”中 就用的此意 。 (2)其妻之市(去,往 )“之”作动词。(3)岂许之乎(同意,答应,赞同)“杂然相许”句的“许”就是此意 。(4)乃夫负釜甑(背),“负荆请罪”的“负”就用的此意。 3. 试题分析:要字字落实,注意关键字:“趋”“辟”“与” 4. 试题分析:找到两文中有关文字:[甲]中“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乙]“楚王使使者赉②金百镒,造门曰:‘大王使臣奉金百镒,愿请先生治河南。’接舆笑而不应,使者遂不得辞而去”,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楚王问其                         (2)公输盘

(3)在宋城上而待楚                 (4)杀臣,不能绝也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3.子墨子在与楚王的最后交锋中,为什么要提及“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的情况?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后面练习

(一)夏夜追凉

宋·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1.作者夏夜“开门小立”的原因是什么?

 

2.诗末说微微凉意“不是风”,那么是什么?请结合诗中内容作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谈《易水歌》

林庚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轲以此得名,而短短的两句诗乃永垂于千古。在诗里表现雄壮的情绪之难,在于令人心悦诚服,而不在嚣张夸大;在能表现出那暂时的感情后面蕴藏着的更永久更普遍的情操,而不在那一时的冲动。大约悲壮之辞往往易于感情用事,而人在感情之下便难于辨别真伪,于是字里行间不但欺骗了别人,而且欺骗了自己。许多一时兴高采烈的作品,事后自己读起来也觉得索然无味,正是那表现欺骗了自己的缘故。《易水歌》以轻轻二句遂为千古绝唱,我们读到它时,何尝一定要有荆轲的身世。这正是艺术的普遍性,它超越了时间与空间而诉之于那永久的情操。

“萧萧”二字诗中常见。古诗:“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风萧萧”三字所以自然带起了一片高秋之意。古人说“登山临水兮送将归”,而这里说:“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它们之间似乎是一个对照,又似乎是一个解释,我们不便说它究竟是什么,但我们却寻出了另外的一些诗句。这里我们首先记得那“明月照积雪”的辽阔。

“明月照积雪”,清洁而寒冷,所谓“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易水歌》点出了寒字,谢诗没有点出,但都因其寒而高,因其高而更多情致。杜诗说“风急天高猿啸哀”,猿啸为什么要哀,我们自然无可解释。然而我们不见那“朔风劲且哀”吗?朔风是北风,它自然要刚劲无比,但这个哀字却正是这诗的传神之处。那么壮士这一去又岂可还乎?一去正是写一个劲字,不复还岂不又是一个哀字?天下巧合之事必有一个道理,何况都是名句,何况又各不相关。各不相关而有一个更深的一致,这便是艺术的普遍性。我们每当秋原辽阔,寒水明净,独立在风声萧萧之中,即使我们并非壮士,也必有壮士的胸怀,所以这诗便离开了荆轲而存在。它虽是荆轲说出来的,却属于每一个人。“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我们人与人之间的这一点相知,我们人与自然间的一点相得,这之间似乎可以说,又似乎不可以说,然而它却把我们的心灵带到了一个更辽阔的世界去。那广漠的原野乃是生命之所自来,我们在狭小的人生中早已把它忘记,在文艺上乃又认识了它,我们生命虽然短暂,在这里却有了永生的意味。

专诸刺吴王,身死而功成,荆轲刺秦王,身死而事败。然而我们久已忘掉了专诸,而在赞美着荆轲。士固不可以成败论,而我们之更怀念荆轲,岂不正因为这短短的诗吗?诗人创造了诗,同时也创造了自己,它属于荆轲,也属于一切的人们。

【注释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出自谢灵运的《岁暮》。

1.第小节中“它虽是荆轲说出来的,却属于每一个人” 的“它”指代什么?

 

2.本文是围绕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两句诗进行赏析的,其中重点赏析了哪几个词?

 

3.作者为什么说“朔风劲且哀”与“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具有“艺术的普遍性”?请说说你的理解。

 

4.结尾将“身死功成”的专诸与“身死事败”的荆轲进行对比,有何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后面练习。

(一)父亲的大学

父亲到了上学的年龄,情愿盘腿坐在炕头帮祖母纺线,也不肯进学堂。父亲不上学,也就不识字,他连自己的名字也认不得。而读过书的大伯三叔四叔,无一例外地成了“公家人”,虽然几年才回来一趟,但都是春风满面,神采飞扬。相比之下父亲却显得委琐俗气。每当他们弟兄几个坐在一起,我甚至都不敢看父亲一眼。

父亲当年为什么不肯上学,父亲从未说过,我也没问过。倒是母亲每每与父亲闹翻,最后总是毫不留情地质问父亲:“那时你咋不上学呀,看看人家再看看你。”母亲这话一出口,父亲便像霜打的茄子一样低下头,只顾一口接一口地吸烟,一声不吭。

父亲不识字,闹了不少笑话。听说有一回父亲进城,直通通地就走进了女厕所,被一个女工骂了出来。父亲吓得魂不附体,苦苦哀求,后来甚至下了跪。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事很快就在村里传扬开了,有大半年的时间,父亲在村里走路,头总是垂得很低。

这事虽然与我无关,但既然发生在自己父亲身上,我也就很难为情。每当看到或听到村里那些长舌的男人女人饶有兴致、添油加醋地谈论这件事时,我无不转身落荒而逃。回到家,真想戳着父亲的鼻子问他当初为什么不上学不读书,而偏偏去做那些纺棉花的女人活。但看到父亲寂寞苍老的样子,又禁不住顿生怜悯,真想抱住父亲的腿大哭一场。

我上了高中,有一次,父亲怯生生地说想到学校来看我。听了这句话,我顿时感到一阵寒颤。我一而再,再而三地告诉父亲,学校共有几处厕所,男厕在哪一边,不厌其烦地给父亲讲解“男”字与“女”字的不同。父亲不说话,只低头默默地吸烟。返校后我忐忑不安地等父亲来,夜里偷偷地拿红粉笔去加重厕所上的那个“男”字。我的担心是多余的,父亲最终没来看我。现在想想,我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高考前夕,我回了趟家,到家时已近黄昏,但家门却还紧闭着。我坐在大门旁的石头上等父亲,看着黄昏一寸一寸地爬上泥墙。邻家婶子从家里走出来,抬头看见我,说:“梅子,你咋才回来?你爹犯胃病吐血了!”我“腾”地站起来,电击了一般。婶子又说:“现在好了,昨儿出的院,这会儿在地里忙呢!”我拔腿往田里跑,远远地看见父亲腰里扎着一根草绳子,那么瘦小枯干!我跑上去,默默地站在父亲身后,眼泪簌簌而下。父亲说,很晚了,咱回家吧。我与父亲拉着排子车往家走,一路无语。一抹晚霞在西边的天空灿烂地燃烧,映照着我羞红的脸。

终于等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天,父亲的话突然多了。我很难理解一向沉默寡言的父亲怎么就一时那么能说起来。凡是能想起来的,他都往外说。当年为啥不进学堂念书呀,那是因为家里穷呀,要是都上学,还不把你爷爷奶奶活活累死呀!你大伯三叔四叔都上过大学,就我没上过,现在好了,我闺女考上大学了,那就是我的大学!父亲每天都像复读机似的一遍遍地重复这些话。有时说得母亲烦了,就顶他:“你歇会吧,自己的肠子还用别人给你量么!”但父亲似乎已经不再怕母亲,仍是趾高气扬地说个不停。

临上大学的前一天,一向舍不得多花一分钱的父亲摆了满满两桌酒席,把村长、支书、我小学的老师连同村里有些许墨水的人,都请到家里来。父亲红光满面,大声地说着些谦虚里透看骄傲的话,与他们碰杯,与他们喝酒。父亲谈笑风生,神采飞扬,全没有了往日的卑下与委琐。我躲在灯影里,泪流满面……

1.父亲因为不识字,遭受过哪些委屈?

 

2.本文语言生动传神,按照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父亲便像霜打的茄子一样低下头,只顾一口接一口地吸烟,一声不吭。

 

说说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但父亲似乎已经不再怕母亲,仍是趾高气扬地说个不停。

 

3.作者花大笔墨写父亲的种种沉默,有何作用?

 

 

4.文章结尾说“我躲在灯影里,泪流满面……”,这句话蕴含着怎样的情感?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1)“假如你能掀动听众的感情,使他们如醉如痴,哭笑无常。而你自己屹如泰山,像调度千军万马一样的大将军一样不动声色。那才是你最大的成功,才是到了艺术与人生最高的境界。”

这段文字选自        (填书名),这段文字写给           (填人名),文中提到的艺术具体指的是             

(2)“黑熊般一身粗肉,铁牛似遍体顽皮。交加一字赤黄眉,双眼赤丝乱系。怒发浑如铁刷,狰狞好似狻猊。天蓬恶煞下云梯。”

这几句话写的是《水浒传》中的            (填写好汉名字)。

从下列选项中挑选出与他相关的情节:               (填3个序号)

放冷箭救主          元宵闹东京          斧劈罗真人

义释宋公明           大闹野猪林         打死殷天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