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许昌①士人张孝基,娶同里富人女。富人惟一子,不肖,斥逐去。富人病且死,尽以家财付...

许昌士人张孝基,娶同里富人女。富人惟一子,不肖,斥逐去。富人病死,尽以家财付孝基。孝基与治后事如礼。久之,其子丐于途,孝基见之,恻然谓曰:“汝能灌园乎?”答曰:“如得灌园以就食,何幸!”孝基使灌园。其子稍自力,孝基怪之,复谓曰:“汝能管库乎?”答曰:“得灌园,已出望外,况管库乎?又何幸也。”孝基使管库。其子颇驯谨,无他过。孝基徐察之,知其能自新,不复有故态,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注释】①许昌:古地名,在今河南境内。下文“同里”也是地名。②驯谨:顺从而谨慎。

从全文看,张孝基是一个怎样的人?

 

 

 

张孝基对妻子的不成材的兄弟如此相信,说明他是一个宽容的,有博大的胸怀,信任别人的人,心胸宽阔;有仁爱之心(恻隐之心)考查富家儿子有改过自新的意愿;是个懂得教育别人、不看重钱财的人。 【解析】 试题分析: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和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可以从原文中直接摘取对人物的评价性词语;也可以结合文章中描写的重点,自己概括总结;结合文本内容来进行具体分析能从原文中找出依据。在本文中,张孝基对妻子的不成材的兄弟如此相信,说明他是一个宽容的,有博大的胸怀;考查富家儿子有改过自新的意愿,说明他是个懂得教育别人、不看重钱财的人。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孙叔敖纳言

孙叔敖为楚令尹①,一国②吏民皆为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③。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④,使臣受吏民之垢⑤,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⑥。"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⑦,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注释】①令尹(yǐn):楚国官名,相当于宰相。②国:指都城。③吊:吊唁。④不肖:不能干,没有贤德。⑤受吏民之垢:意即担任宰相一事,这是一种谦虚的说法。⑥患处之:灾祸就隐伏在那里。⑦意益下:越发将自己看低。

文中孙叔敖是怎样一个人物?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

 

查看答案

禹钧恕人过

窦谏议禹钧①,为人素长者。先,家有仆者,盗用过房廊钱二百千,仆虑事觉,有一女年十二三,自写券,系于臂上,云:“永卖此女,与本宅偿所负钱。”自是远遁。禹钧见女子券甚哀怜之即时焚券收留此女,嘱妻曰:“养育此女,及事日,当求良匹嫁之。”及女笄②,以二百千择良匹,得所归  后旧仆闻之归,感泣诉以前罪,禹钧不问。由是父子图禹钧像,日夕供养,晨兴祝寿。          ——(选自《窦谏议录》)

【注释】①窦谏议禹钧:窦禹钧,五代燕山人氏。谏议,官名。②笄(jī):古代特指女子成年。

纵观全文,窦禹钧身上具有哪些美德?

 

 

查看答案

疑人窃履

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适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而以窃履进,楚人不知也。他日,友人来过,见其履在楚人之足,大骇曰:“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遂与之绝。逾年而事暴,友人踵楚人之门,而悔谢曰:“吾不能知子,而缪以疑子,吾之罪也。请为以如初。”                       

【注释】①固:本来。②踵:到,走到。缪:“谬”,错误,荒谬。

联系全文,你认为友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查看答案

阅读下边两个文言文语段,回答问题。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   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孟子《鱼,我所欲也》)

【乙】公孙仪(1)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2)受鱼,必有下人(3)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彼必不能常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注释:(1)公孙仪:春秋时鲁穆公的相。(2)即:假如。(3)下人:迁就他人。

从公孙仪对受鱼和枉法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出他有怎样的品质?

 

查看答案

阅读甲乙两文,完成小题。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醉翁亭记》)

(乙)业①不知书,忠烈勇武,有智谋。练习攻战,与士卒同甘苦。代②北苦寒,人多服毡罽③,业但挟纩④,露坐治军事,傍⑤不设火,侍者殆僵仆⑥,而业怡然无寒色。为政简易,御下有恩,故士卒乐为之用。朔州之败,麾下尚百余人,业谓曰:“汝等各有父母妻子,与我俱死无益也,可走还,报天子。”众皆感泣不肯去。

【注释】①业:即杨业,又名杨继业,山西太原人,宋代著名将领。 ②代:地名,治所在今山西代县。 ③毡罽(jì):毛织品。④纩(kuàng):丝棉絮。⑤傍:同“旁”。⑥殆僵仆:几乎倒下。(《杨业传》)

从乙文记载的“朔州之败”事件中,可看出杨业这个形象有哪两个特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