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每年阳历十二月下旬初始,中国北方就进入了数九寒天。从①(霜降 冬至)那一天算起,以后每九天记为一“九”,经过九个“九”,共计八十一天,就到了春暖花开的时节。为了记录“数九”的过程,古人创造了“九九消寒歌”,俗称“九九歌”,生动形象地记录了数九期间的气候、物候变化情况,同时也总结了农事活动的一些规律。在中国北方流传最广的“九九歌”这样唱道:“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材料二】
“九九消寒图”是古人为了消磨漫长冬日而创造的一种既实用又雅致的数九习俗。
传说“九九消寒图”始于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他被关押大都(今北京)期间,正值数九寒天,于是他便在狱墙上绘八十一格,每日以墨涂一格,以此传达②(熬冬盼春 眷恋故国)的心境。《帝京景物略》则记载了与之类似的雅图:“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从中可以想见一幅素梅图完成之后的美好韵致。
杨允浮《滦京杂咏一百首》记载:“贴素梅一枝于窗间,佳人晓妆,以胭脂日图一圈,八十一圈既足,变作杏花,即暖回矣。”俊俏佳人,清晨起来对镜梳妆,以纤纤素手蘸胭脂画梅花,何尝不是画出了深闺里的柔情蜜意?待胭脂梅花铺满整幅,深闺之外,春光喜人,恍然间素梅变作正当时当令的杏花……这恐怕是只有中国才有的闺阁情趣吧?
普通人家也会悬挂消寒图,其中最简单的要数画铜钱。在纸上画出九格,每格内绘九个铜钱状的圆,共八十一个,并根据“上涂阴,下涂晴,左风右雨雪当中,圈中加圈半阴晴”的歌诀,每天用墨笔填涂,直至春天到来。
清代还诞生了“九九消寒迎春联”。如“春泉垂①春柳春染春美,秋院挂秋柿③”(秋闻秋语 秋送秋香 秋添秋思),上下联各为九个字,每字同为九画,每天在上下联各填一笔,冬尽则联成。
我们的先人在没有暖气、没有手机的古代,通过“画九”“写九”,将寂寞的寒冬过得有滋有味。
注释:①垂:“垂”的繁体字写作“垂”,九画。
1.从【材料一】和【材料二】横线后的括号内分别选择词语填入横线处。
2.根据材料内容,说说下面这种涂法所表示的含义。
答:
3.结合两则材料,说说“九九消寒图”为什么“既实用又雅致”。
答:
4.材料中介绍了“九九歌”“九九消寒图”“九九消寒联”等数九习俗,请任选其中一种,说说它是如何体现古人的智慧情趣的。
答: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小题。
【甲】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①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①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
【乙】
七月,戍卒陈胜等反故荆地,为“张楚”。山东郡县少年苦秦吏,皆杀其守尉令丞反,以应陈涉。相立为侯王,合从①西向,名②为伐秦,不可胜数也。谒者使东方来,以反者闻二世②。二世怒,下②吏。后使者至,上问,对曰:“群盗,郡守尉方逐捕,今尽得,不足忧。”上悦。
(节选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注释:①合从:联合②二世:指秦二世胡亥
1.【甲】【乙】两文中的“名”和“下”意思各不相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①名:名声②名:打着……的旗号①下:攻下 ②下:下放
B.①名:打着……的旗号②名:名声①下:攻下 ②下:下放
C.①名:名声②名:打着……的旗号①下:下放②下:攻下
D.①名:打着……的旗号②名:名声①下:下放②下:攻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⑴藉第令毋斩 翻译:__________
⑵以反者闻二世翻译:__________
3.【甲】【乙】两段文字都记述了陈涉起义军胜利进军和①的情况。【乙】文中秦二世表现出的②,印证了【甲】文中“三老、豪杰”对于统治者“无道”的评价。(用自己的话回答)
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完成小题。
1.刘备来到庄前,敲开门,要童子去通报。童子说孔明正在午睡。刘备急忙阻止他,叫他不要惊醒孔明。 | 2.刘备命关羽、张飞二人在门外等候,自己跟随童子轻轻地走进门去。 | 3.进门后,
|
4.张飞见刘备在阶前站着,不由火起,对关羽说:“这先生如此傲慢!等我去放一把火,看他还睡不睡!” | 5.张飞说着,便要动手放火,关羽连忙劝住他。 | 6.刘备却一直耐心等待。过了好久,孔明才睡醒。得知刘备来访,他整衣出来与刘备见礼。 |
1.
(1)上面连环画取材于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情节。
(2)连环画中第幅从侧面表现刘备的礼贤下士,对此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这样回顾:“”(用原文回答)
(3)结合前后内容,为第3幅画补写一段文字。(要求:30-40字)
2.如果将《红岩》改编成课本剧,你最想呈现原著中的哪一个片段?说说你的理由。
默写
(1)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
(2)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坐断东南战未休。(辛弃疾《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4)许多成语来源于古诗词,如“柳暗花明”出自“柳暗花明又一村”,请从下列备选成语中任选一个,写出相应的诗词原句。备选成语:万紫千红 悲欢离合 扑朔迷离 不拘一格 杳如黄鹤
成语“ ”出自“ ”
“2015年石景山区中学生戏剧节展演活动”吸引了全区师生广泛、积极地参与。围绕“演绎经典,体味人生”的主题,师生们阅读名著,改编剧本,排演剧目,不少学校还成立了戏剧社。各校共报送27个剧目,其中11个剧目参加了展演活动。
1.作为校报记者,你将采访参加展演的同学们。请你针对戏剧节的主题,设计一个有价值的采访问题。
2.下面是对参演同学的采访记录。请依据采访记录,用一句话总结同学们参加展演活动的收获。(要求:用“不但……而且……”的句式,限40字以内)
学生A:在改编、排练话剧的过程中,我们反复阅读原著,更深刻地理解了作品的
内容,更细腻地感受到了人物内心丰富的情感。
学生B:这次展演,我们看到了其他学校的很多优点,从中吸取了不少表演经验。
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2015年10月,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84岁高龄的屠呦呦,以表彰她对疟疾治疗所做的贡献。这位 之年的女药学家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中国科学家。她发现的青蒿素,对降低疟疾患者死亡率起到显著作用。《武汉晚报》和《新闻晨报》分别以“呦呦鹿鸣,一鸣惊人”“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为标题对此进行专题报道,将屠呦呦的名字与她的研究成果巧妙联系在一起。“呦呦”典出《诗经·小雅》中的名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根据朱熹的注释,这里的“蒿”指的正是青蒿。“呦呦”二字和这种植物,两千多年前就以奇特的方式结下不解之缘,为现代科学研究增添了几分诗意的遐想。
1.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笔顺的判断,全部正确的是( )
A.niè hāo “遐”字应先写“辶”
B.nüè hāo “遐”字应后写“辶”
C.nüè ɡāo “遐”字应先写“辶”
D.niè ɡāo “遐”字应后写“辶”
2.文中横线处填入词语恰当的是( )
A.不惑B.花甲C.弱冠D.耄耋
3.根据上文内容判断,“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中的“呦呦”指的是( )
A.鹿奔跑的样子B.鹿奔跑的速度
C.鹿鸣叫的声音D.鹿吃草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