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人把那些只知读书而不假思索的人称...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有人把那些只知读书而不假思索的人称为“书橱”,也有人称这种人为“书虫”、“书迷”、“书呆子”。

B.虽然计算机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但拥有了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会那

么轻而易举,一挥而就

C.她一向是我行我素,为所欲为,对我们的警告充耳不闻,结果迷失了方向。

D.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极大冲击,曾经富庶的大西洋某岛国如今经济状况已如履薄冰,濒临“国家破产”的边缘。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成语的理解与运用。A项“不假思索” 假:借助;假借; 依靠。思索:思考探究。不用思考就作出反应。形容做事、说话敏捷、迅速、熟练,用不着考虑。也指不认真地随便乱说。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B项“一挥而就” 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D项“如履薄冰” 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这三项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C项“充耳不闻”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故选C。 考点: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杯盘狼籍白璧无瑕陈词滥调耳濡目染

B.不知所措、并行不悖病入膏肓、卑躬

C.肝脑涂地方枘圆凿变本加利翻云覆雨

D.苦心孤诣明辨是非平心而论、良莠不分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中加横线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气/弃、战/断、精/希、义愤填/歌燕舞

B.诈/制、免/鞠、租/泥、连篇牍/果实

C.雾/和蔼、咤/痛、记/钢、呼天地/铿有力

D.妒/妒、怨/阴古/好、泽而渔/一丘之

 

查看答案

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请以“书香伴我成长”为题,写一篇文章。

(2)以“雨后的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如彩虹、灿烂、微笑、阳光……)

要求:①、选第一个题目避免套作,选第二个题目的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班名;④、字数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选段,做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选自《三峡》)

【乙】六里, 渡一溪,颇大。又南,有峰东环而下。又二里,盘峰冈之南,乃西向觅小径入峡。峡中西望重峰掩映最高一峰当其后,有雪痕一派①,独高垂,如匹练界②青山,有溪从峡中东注,即清碧③之下流④也。……从其后西二里,蹑⑤峻凌崖。其崖高穹⑥溪上,与对崖骈⑦突如门,上耸下削,溪破其中出。(选自《游大理日记》)

【注释】①派:量词。②界:隔断。③清碧:溪水名。④下流:河流的下游。⑤蹑:踩、踏。⑥穹:隆起。⑦骈:并列。

1.请解释下面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

溯阻    绝:              

王命急宣。                

③不以也。   疾:               

④有峰东而下。环:               

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渡              通计舟,为人五为窗八

B.即清碧下流也      水陆草木

C峰东环而下        为字共三十

D耸下削            苔痕阶绿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乃西向觅小径入峡。

4.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峡中西望重峰掩映最高一峰当其后

5.请分别写出【甲】【乙】两文中表现水流湍急的句子。(用原文语句回答)

 

查看答案

带套袖的孙犁先生

①我产生要当作家的妄想是在初中阶段。为了验证我成为作家的可能性,父亲还领我拜会了《小兵张嘎》的作者徐光耀老师。记得有一次徐光耀老师对我说: “在中国作家里你应该读一读孙犁。”我立即大言不惭地答曰:“孙犁的书我都读过。”他又问:“你读过《铁木前传》吗?”我说:“我差不多可以背诵。”

②一九七九年,我从插队的乡村回到城市,在一家杂志社作小说编辑,业余也写小说。秋天,百花文艺出 版社准备为我出版第一本小说集,我被李克明、顾传箐二位编辑热情请去天津面谈出版的 事。行前已故作家韩映山嘱我带封信给孙犁先生。

③一九七九年秋日的一个下午,由李克明同志陪同,终于走进了孙犁先生的“高墙大院”。这是一座早已失却规矩和章法的大院,孙犁先生曾在文章里多次提及,并详细描述过它的衰败经过。如今各种凹凸不平的土堆、土坑在院里自由地起伏着,稍显平整的一块地,一户人家还种了一小片黄豆。那天黄豆刚刚收过,一位老人正蹲在拔了豆秸的地里聚精会神地捡豆子。我看到他的侧面,已猜出那是谁。看见来人,他站起来,把手里的黄豆亮给我们,微笑着说:“别人收了豆子,剩下几粒不要了。我捡起来,可以给花施肥。丢了怪可惜的。”

④他身材很高,面容温厚,语调洪亮,夹杂着淡淡的乡音。说话时眼睛很少朝你直视,你却时时能感觉到他的关注或说观察。他穿一身普通的灰色衣裤,当他腾出手来和我握手时,我发现他戴着一副青色棉布套袖。接着他引我们进屋,高声询问我的写作、工作情况。我很快就如释重负。我相信戴套袖的作家是不会不苟言笑的,戴着套袖的作家给了我一种亲近感。

⑤其后不久,我写了一篇名叫《灶火的故事》的短篇小说,篇幅却不短,大约一万五千字,自己挺看重,拿给省内几位老师看,不料有看过的长者好心劝我不要这样写了,说“路子”有问题。我心中偷偷地不服,又斗胆将它寄给孙犁先生,想不到他立即在《天津日报》的《文艺》增刊上发了出来,《小说月报》也很快作了转载。

⑥我再次见到孙犁先生是次年初冬。那天很冷,刮着大风。他刚裁出一沓沓粉连纸,和保姆准备糊窗缝。见我进屋,孙犁先生迎过来第一句话就说:“铁凝,你看我是不是很见老?我这两年老得特别快。”当时我说:“您是见老。”也许是门外的风、房间的清冷和那沓糊窗缝用的粉连纸加强了我这种印象,但我说完很后悔,我不该迎合老人去证实他的衰老感。接着我便发现,孙犁先生两只袄袖上,仍旧套着一副干净的青色套袖,看上去人就洋溢着一种干练的活力,一种不愿停下手、时刻准备工作的情绪。这样的 状态,是不能被称作衰老的。

⑦我第三次见到孙犁先生,是和几位同行一道。那天他没捡豆粒,也没糊窗缝,他坐在写字台前,桌面摊开着纸和笔,大约是在写作。看见我们,他立刻停下工作,招呼客人就坐。我特别注意了一下他的袖子,又看见了那副套袖。记得那天他很高兴,随便地和大家聊着天, 并没有摘去套袖的意思。这时我才意识到,戴套袖并不是孙犁先生的临时“武装”。

⑧多年之后,有一次我把友人赠我的几函宣纸精印的华笺寄给孙犁先生时,收到他这样的回信,他说 :“同时收到你的来信和惠赠的华笺,我十分喜欢。”但又说:“我一向珍惜纸张,平日写稿写信,用纸亦极不讲究。每遇好纸,笔墨就要拘束,深恐把纸糟蹋了……”如果我不曾见过习惯戴套袖的孙犁先生,或许我会猜测这是一个名作家的“矫情”,但是我见过的戴着套袖的孙犁,见过了他写给我的所有信件,那信纸不是《天津日报》那种微黄且脆硬的稿纸就是邮局出售的明信片,信封则永远是印有红色“天津日报”字样的那种。

⑨我相信他对纸张有着和对棉布、对衣服同样的珍惜之情。他更加珍重的是劳动的尊严与德行、人生的质朴和美丽。

摘自《从梦想出发》,原文略有改动

1.“我”三次见到孙犁先生时的情形如何?三次相见,他分别给了“我”什么印象?

2.作者借助“套袖”想要表达什么?

3.第①段作者为什么用“妄想”“大言不惭”这两个词?

4.徐光耀老师为什么先让“我”读孙犁而非他的作品?并谈谈你的感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