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几个中学生在放学的路上,发现了一只刚出窝、还不怎么会飞的小麻雀,他们好奇地围上去...

几个中学生在放学的路上,发现了一只刚出窝、还不怎么会飞的小麻雀,他们好奇地围上去。其中一个叫胡图的同学说:“我们把它的逮到,不让它吃喝,看看它能活多久。” 假如当时你也在场,你想劝阻他,你将怎样说?

 

答案示例:胡图同学:你看,它那么弱小,你怎么忍心再伤害它吗?再说了,麻雀也有生命,又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凡是生命我们都应该尊重,我们不能做违法的事。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考查劝解语的拟写,拟写时,要抓住胡图同学的行为:逮到刚出窝、还不怎么会飞的小麻雀准备做实验,然后围绕尊重生命、保护动物的角度进行劝解,表述时要注意场合和对象,做到简明、连贯、得体,意对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诗词默写填空。

登岳阳楼 

 

查看答案

下面两处画线句有语病,请逐一进行修改。可以调整语序,可以添加、删除或更换词语等,但不得改变原句的意思。

①最近我市发生的几起重大交通事故,原因都是行人不遵守交通法规、闯红灯引发的。②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深刻的启示,增强安全意识,认真学习交通法规,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切实做到文明出行。

(1)第①句,修改:

(2)第②句,修改:

 

查看答案

请你给下面这段话中的两个加横线字注音,并改正这段话中的两个错别字。

秋天又来到了山沟小树林的叶子变得红殷红好像里边着一个发出红光的太阳。 那位三叔像寻找太阳而不失败的夸父已经躺在病床上不能起来了……但他似乎没有忘记我托父亲给我捎回一件临别的赠礼——三棵红色枸杞豆。

注音:殷                         

改错:           应改为                               应改为      

 

查看答案

在生活中,在许多时候,我们总会不经意间被人提醒,可能是一个表情,可能是一个动作,可能是一句话……

请将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文章。

题目:      提醒了我

要求:1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2书写规范,字迹工整,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阅读牛汉《祖母的呼唤》一文,完成题。

①在一篇文章里,我说过“鼻子有记忆”的话,现在仍确信无疑。我还认为耳朵也能记忆,具体说,耳朵深深的洞穴里,天然地贮存着许多经久不灭的声音。这些声音,似乎不是心灵的忆念,更不是什么幻听,它是直接从耳朵秘密的深处飘响出来的,就像幽谷的峰峦缝隙处渗出的一丝一滴丁冬作响的水,这水珠或水线永不枯竭,常常就是一条河的源头。耳朵幽深的洞穴是童年牧歌的一个源头。

②我十四岁离开家以后,有几年十分想家,常在睡梦中被故乡的声音唤醒,有母亲急促而沉重的脚步声,有祖母深夜在炕头因胃痛发出的压抑的呻吟。几十年之后,在生命承受着不断的寂寞与危难时,常常能听见祖母殷切的呼唤。她的呼唤似乎可以穿透几千里的风尘与云雾,越过时间的沟壑与迷障:

“成汉,快快回家,狼下山了!”成汉是我的本名。

童年时,每当黄昏,特别是冬天,天昏黑得很突然,随着田野上冷峭的风,从我们村许多家的门口,响起呼唤儿孙回家吃饭的声音。男人的声音极少,总是母亲和祖母的声音。喊我回家的是我的祖母。祖母身体病弱,在许多呼唤声中,她的声音最细最弱,但不论在河边,在树林里,还是在村里哪个角落,我一下子就能在几十个声调不同的呼唤声中分辨出来。她的声音发颤,发抖,但并不沙哑,听起来很清晰。

④有时候,我在很远很远的田野上和一群孩子们逮田鼠,追兔子,用锹挖甜根苗甘草,祖母喊出第一声,只凭感觉,我就能听见,立刻回一声:“奶奶,我听见了。”挖甜根苗,常常挖到一米深,挖完后还要填起来,否则大人要追查,因为甜根苗多半长在地边上。时间耽误一会,祖母又喊了起来:“狼下山了,狼过河了,成汉,快回来!”偶然有几次,听到母亲急促而忿怒的呼吼:“你再不回来,不准进门!”祖母的声音拉得很长,充满韧性,就像她擀的杂面条那么细那么有弹力。有时全村的呼唤声都停息了,只我还没回去,祖母焦急地一声接一声喊我,声音格外高,像扩大了几十倍,小河、树林、小草都帮着她喊。

⑤大人们喊孩子们回家,不是没有道理。我们那一带,狼叼走孩子的事不止发生过一次。前几年,从家乡来的妹妹告诉我,我离家后,我们家大门口,大白天,狼就叼走一个两三岁的孩子。狼叼孩子非常狡猾,它从隐秘的远处一颠一颠不出一点声息地跑来,据说它有一只前爪总是贴着肚皮不让沾地,以保存这个趾爪的锐利。狼奔跑时背部就像波浪似的一起一伏,远远望去,异常恐怖。它悄悄在你背后停下来,你几乎没有感觉。它像人一般站立起来,用一只前爪轻轻拍拍你的后背,你以为是熟人跟你打招呼,一回头,狼就用保存得很好的那个趾爪深深刺入你的喉部。祖母常常警戒我:在野地走路,有谁拍你的背,千万不能回头。

⑥祖母最后的呼唤声,带着担忧和焦急,我听得出来,她是一边吁喘,一边使尽力气在呼唤我啊!她的脚缠得很小,个子又瘦又高,总在一米七以上,走路时颤颤巍巍的,她只有托着我家的大门框才能站稳。久而久之,我家大门的一边门框,由于她几乎天天呼唤我回家,手托着的那个部位变得光滑而发暗。祖母如果不用手托着门框,不仅站不稳,呼唤声也无法持久。天寒地冻,为了不至于冻坏,祖母奇小的双脚不时在原地蹬踏,她站立的那地方渐渐形成两块凹处,像牛皮鼓面的中央,因不断敲击而出现的斑驳痕迹。

⑦我风风火火地一到大门口,祖母的手便离开门框扶着我的肩头。她从不骂我,至多说一句:“你也不知道肚子饿。”

⑧半个世纪来,或许是命运对我的赐予,我仍在风风雨雨的旷野上奔跑着,求索着;写诗,依我的体验,跟童年时入迷地逮田鼠、兔子,挖掘甜根苗的心态异常的相似。

⑨祖母离开人世已有半个世纪之久了,但她那立在家门口焦急而担忧地呼唤我的声音,仍然一声接一声地在远方飘荡着:

“成汉,快快回家,狼下山了!……”

⑩我仿佛听见了狼的凄厉的叫声。

由于童年时心灵上感触到的对狼的那种恐怖,在人生道路上跋涉时我从不回头,生怕有一个趾爪轻轻地拍我的后背。

“旷野上走路,千万不能回头!”祖母对我的这句叮咛,像警钟在我的心灵上响着。

选自《中国散文小品鉴赏辞典》

1.“成汉,快快回家,狼下山了!”这一句在文中出现了两次,有何作用?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②段由“故乡的声音”、“脚步声”等引出对祖母呼唤声的回忆。

B.第④段写母亲“急促而忿怒”呼吼声,是以母亲的急躁陪衬祖母。

C.第⑥段描写呼唤声时虚实结合,真诚地表达了对童年顽劣的愧疚。

D本文对“狼”的叙写很有意味,它既拓宽了文章的意蕴,使整篇文章凝重、深邃。

3. 根据要求回答下列两小题。

1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第①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2 文章第③段画线句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4.本文第段划线的文字和链接材料都刻画了祖母的形象,请结合文章内容从修辞手法、塑造人物的方法、人物形象的特点等方面分析其异同。

【链接材料】她的腰弯得几乎成为驼背,肥肥胖胖,可是举动却像一只大猫似的轻快而敏捷,并且柔软得也像这个可爱的动物。高尔基《童年的朋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