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中加横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在刚刚结束的中考体育测试中,我班的李明同学发挥超常,考试成绩十分理想,无独有偶,王新也获得了令人满意的号成绩。
B.刚打完这场比赛,队员们又赶往下一个赛场,有人趁乘车时间小憩一会,以休养生息。
C.2014年4月16日韩国“岁月号”客轮沉没海底,只要身临其境地想一想,我们能理解遇难者家属此时的伤心和愤怒。
D.上海曾是中国的国际都市,是中国向世界敞开的窗口,也是中国的主要港口。他至今仍是中国的样板城市,在许多方面她甚至使北京相形见绌。
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谩骂 端详 中流抵柱 周道如砥
B.简练 浮躁 随声附和 不省人事
C.喑哑 幅射 芸芸众生 鞠躬尽瘁
D.取缔 签署 处心积虑 心弛神往
下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蜷伏(quán) 簇(cù)新 断壁残垣(yuán) 吹毛求疵(cì)
B.阴霾(mái) 诘(jié)难 呱(guā)呱坠地 味同嚼(jiáo)蜡
C.看(kān)护 号(háo)啕 浑身解(jiě)数 惟妙惟肖(xiào)
D.凫(fú)水 粗犷(guǎng) 文采藻(zǎo)饰 销声匿(nì)迹
“感恩之心,感谢有你!”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在我们的周围,很多人曾给我们关心、帮助和鼓励,使我们鼓起了的勇气,充满信心地面对学习和生活。这些,我们都应该铭记,应该感恩。请以“谢谢你,我的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将题目补充完整;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4)不少于600字。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当清明节来临之时,人们都要为革命英烈和逝去的亲人举行纪念活动。
今年的清明节又将来临了,某校九(1)班准备开展举办一次“文明祭扫,拒绝塑料祭品”主题班会等活动,请你完成以下几项任务:
1.以班长(主持人)身份在主题班会上讲一段简短的开场白(100字左右)
2.围绕“文明祭扫,拒绝塑料祭品”这个主题,你认为还可以开展哪些教育活动?
3.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谈骨气 吴晗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当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但是,就坚定不移地为
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南宋末年,首都临安被元军攻入,丞相文天祥组织武装力量坚决抵抗,失败被俘后,元朝劝他投降,第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他选取了后者,要把这片忠心纪录在历史上。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受尽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劝他,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坚决拒绝,终于在公元1282年被杀害了。
孟子说的几句话,在文天祥身上都表现出来了。他写的有名的《正气歌》,歌颂了古代有骨气的人的英雄气概,并且以自己的生命来抗拒压迫,号召人民继续起来反抗。
另一个故事是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喂,来吃!)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很有名,传说了千百年,也是有积极意义的。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吆喝一声“喂,来吃!”这个味道是不好受的。吃了这碗饭,第二步怎样呢?显然,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那位穷人是有骨气的:看你那副脸孔、那个神气,宁可饿死,也不吃你的饭。
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还有个例子。民主战士闻一多是在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枪杀的。在这之前,朋友们得到要暗杀他的消息,劝告他暂时隐蔽,他毫不在乎,照常工作,而且更加努力。明知敌人要杀他,在被害前几分钟还大声疾呼,痛斥国民党特务,指出他们的日子不会很长久了,人民民主一定得到胜利。毛主席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高度赞扬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孟子的这些话,虽然是在2000多年以前说的,但直到现在,还有它积极的意义。当然我们无产阶级有自己的英雄气概,有自己的骨气,这就是绝不向任何困难低头,压不扁,折不弯,顶得住,吓不倒,为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的胜利,我们一定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奋勇前进。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中引用孟子的话起了什么作用?
3.文中用作论据的三个事例能否调换位置?为什么?
4.给文章补充一个事例论据证明中心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