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浇花 妈妈提来喷壶,哼着歌儿给杜鹃花浇水。她在看花儿的时候...

阅读下文,完成题。

浇花

妈妈提来喷壶,哼着歌儿给杜鹃花浇水。她在看花儿的时候,眼里漾着笑,她相信花儿们能读懂她这份好感,她还相信花儿会在她的笑容里开得更美——她用清水、微笑和歌声来浇花。

儿子也学着妈妈的样子,拎了喷壶来给花儿浇水——呵呵,小小一个男孩子,竟也如此懂得怜香!

一天,妈妈仔细端详她的花儿,发现植株的旁侧生着几株茁壮的杂草。她俯下身子,拔除了那杂草。

儿子回到家,兴冲冲地拎了喷壶,又要给花儿浇水。但当他跑到阳台上,却哭叫起来:“妈妈,我的花儿哪去了?”

听到哭闹,妈妈一愣,心想莫非杜鹃插翅飞走了?待她跑过来,却发现杜鹃举着笑脸。妈妈说:“宝儿,这花儿不是在这儿吗?”

儿子哭得更厉害了:“呜呜……那是你的花儿!我的花儿没有了!”

妈妈见儿子绝望地指着原先长草的地方,顿时明白了。说:“宝儿,那哪儿是花儿呀?那是草,是妨碍花儿生长的杂草!妈妈把它拔掉了。”

不想儿子却说:“我天天浇我的花儿,它都开了两朵了!呜呜……”

妈妈疑惑地把那几株杂草从垃圾桶里翻拣出来,发现那蔫蔫的叫不上名的植物上确实开着两朵比叶片颜色稍浅的绿色小花儿。妈妈想说:“这也配叫花儿,你看它们多丑啊!”但是,不知为什么,妈妈没有说,她的心温柔地动了一下,俯下身抱起了孩子。

“对不起,妈妈不该拔掉你的花儿。妈妈要替这两朵小小的花儿好好谢谢你,谢谢你眼里有它们,谢谢你一直为它们浇水!”

后来,妈妈惊讶地发现,这个世界上原先被她忽略的花儿可真多!柳树把自己的花儿编成一个个结实的绿色小穗,杨树用褐色的花儿模拟虫子逗人……上帝爱他的花园,大概,他也会用清水、微笑和歌声来浇花吧?并且,他会和孩子一样,不会忽略掉哪怕是最不起眼的一株植物的一抹浅笑……

1.文中两处破折号的用法分别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画线句中用“茁壮”来形容“杂草”恰当吗?说明你的理由。

                                                                      

                                                                       

3.“她的心温柔地动了一下”,妈妈的心里此时可能想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4.文中两次出现了“用清水、微笑和歌声来浇花”,请分别指出其不同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5.文章写了母子二人浇花的故事,他们浇花的对象分别是什么?作者是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6.妈妈眼中的杂草却是儿子心中的花朵。你有过与文中相似的经历吗?请你谈谈应该怎样对待自己心中的“花朵”。

 

1.补充说明;话题转换 2.恰当;因为这几株杂草是儿子用心来浇灌的,“茁壮”写出了这几株杂草在儿子的细心照料下长势很好。 3.儿子眼中有自已的花朵,不能熄灭他爱美的心灵。 4.第一次是指妈妈满怀喜悦地给自己喜欢的杜鹃浇水;第二次是指大自然无私地滋润着世界上所有的生命,不会忽略掉哪怕是最不起眼的一株植物。 5.妈妈浇的对象是杜鹃花,儿子浇的对象是杂草。故事是想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美丽花朵,我们不应该遗忘每一外细小的美丽。 6.示例:我们应该珍惜自己心中的美。当你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时,就应该努力去关心、爱护、珍惜它。 【解析】 1. 试题分析:示解释说明、表示语音的延长、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补充说明等,此文的破折号作用是补充说明;话题转换。 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2】 试题分析:“杂草”本身指的是草,但在儿子用心来浇灌下,茁壮起来,用意在于突出儿子的细心照料下长势很好。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3】 试题分析:理解文中句子的含义,结合语段,要“瞻前顾后”。为何会动心?再结合“温柔”一词的表现作用,可感知到是理解孩子,体会孩子的爱心。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4.4】 试题分析:理解文中句子的含义,结合语段,要结合语境来分析,第一次出现在开头,是指妈妈满怀喜悦地给自己喜欢的杜鹃浇水;第二次出现在结尾,是指大自然无私地滋润着世界上所有的生命,不会忽略掉哪怕是最不起眼的一株植物。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5.5】 试题分析:“妈妈提来喷壶,哼着歌儿给杜鹃花浇水”可知妈妈浇的是杜鹃花,“:“宝儿,那哪儿是花儿呀?那是草,是妨碍花儿生长的杂草!妈妈把它拔掉了。”指儿子浇的是草,联系结尾句子“不会忽略掉哪怕是最不起眼的一株植物的一抹浅笑。”来理解道理和寓意。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6.6】 试题分析:这是一种主观性较强题目。学生能谈出自己对文章内容、主旨的主观感受、领悟或情感的体验,或谈由选文引发的思考,获得人生启迪、审美情趣等。学生理解原文的内容、思想和情感,阐述自己感受,概括出自己的看法和体会,并能陈述理由。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2014年9月25日至28日,希腊爱琴海的罗德岛,汇集了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共同参加“文明对话­——世界公众论坛”的第十二届年会。今年论坛的主题是“全球团结起来避免重导一战的覆辙”。

材料二:2014年12月13日,习近平主席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强调指出:和平是人类最持久的夙愿。只有人人珍惜和平,维护和平,人人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

材料三: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国政府决定将每年的9月3日定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以表明中国人热爱和平的愿望。

1.探究以上三则材料,请写出它们表达了世界人民怎样的共同心愿?

                                                        

2.为了庆祝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学校准备召开以“热爱和平”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拟定两种活动形式。

示例:开展“热爱和平”主题征文活动

                                                           

3.假如你是班长,去邀请一位抗日老战士明天来班级为同学作报告,你将怎样说?

                                                                       

                                                                                  

4.历史告诉我们,和平是需要维护的。作为和平年代的青少年,你认为怎样才能维护和平呢?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1.下面是丰子恺先生为《朝花夕拾》画的一幅插图,根据画意和文字提示,写出与该图相关的文章的篇名与作者。

满分5 manfen5.com

文章篇名是《                          》 ,作者             

2.在“全民读书月”中,光明中学举行了“名著‘”评”活动,同学们写出了许多高度概括、语言精炼的书评。例如:

《伊索寓言》:简沽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道理,给人以思想的启迪。

请仿照上面书评的形式,为《骆驼祥子》写上精彩的短评。(可以从作品的主题思想、主要内容、艺术特色以及自己的阅读感受等方面来写)

《骆驼祥子》:                                       

 

查看答案

默写。

阅读诗歌就是感悟诗人的私人情感。秋日里,王绩在“树树皆秋色,           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绪;梅尧臣在“霜落熊生树,                   ”抒写山行的勃勃兴致;刘禹锡在“                     ,便引诗情到碧霄”中表达豪迈乐观的情怀……

王维《使至塞上》中以传神之笔,刻画出雄奇壮阔的大漠景象的诗是                                              

山随平野尽,                              (《渡荆门送别》)

感时花溅_________               ____  (杜甫《春望》)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记承天寺夜游》

 

查看答案

请仿照画线句子,根据上下文语意填写两个句子,使之与前文构成排比句。

一朵鲜花点缀不出绚丽的春天,一个音符谱写不了动人的乐章,                        

                              。只有万众一心,群策群力,才能建设好我们的家园。

 

查看答案

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这篇文章主要表达了作者对阿长的憎恶与讨厌之情。

B.《陋室铭》作者是刘禹锡,唐代诗人,有“诗豪”之称,在文中他采用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通过对陋室的环境及陋室主人的日常生活进行描写,表达了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C.《钢铁是怎样练成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凝聚了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D.《桃花源记》作者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文章寄托了作者美好的社会理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