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山村趣闻 颜东 已经是二十多年前的往事了。那天听到竹泉寺这个名字,我...

现代文阅读

山村趣闻

颜东

已经是二十多年前的往事了。那天听到竹泉寺这个名字,我心头一振,那一定是个美妙的地方啊,我去!

出县城向北,穿过一片平原,便开始爬山。破旧的公交车在蜿蜒的山道上喘息了一个多小时,来到了一座小镇,同行的说这就是竹泉镇。车到这里就是终点站,不再往前走了,于是只好掂着行李出小镇继续爬山。

过小溪,攀陡崖,穿密林,不知走了多少里山路,才终于登上了一道山垭口。眼前豁然开朗,群山环抱着几座小山村,北面山崖间有一座琉璃瓦寺院,那一定就是竹泉寺了。山村旁边是一片一片浓郁翠绿的竹林,弯弯的溪水清可见底,绕竹而过,溪水边唧唧喳喳的村姑们在洗衣、戏水。

在村人的指引下,我找到了村外一处破败的大院,院门口的木牌油漆斑驳,但“竹泉寺中学”几个字还是可以辨出。于是,我教书匠的生涯就从这里开始了。

还是来说说我的教书匠朋友“几何赵”的故事吧!

几何赵是我到竹泉寺中学后结识的第一个教书匠朋友。

当时的山区经济十分落后,交通也不便利。村民的土地很少,平均只有五六分耕地,且大都在山坡、山腰或沟河边。农民的收入也是靠养几只羊、牛或挖些山里的药材卖钱。虽然穷,但是他们供应孩子读书的劲头却很大,孩子们也认准了考上学是他们走出大山的唯一途径,学习特别勤奋。每天晚上都要上晚自习,有时停电,就点上蜡烛或油灯学习,满园烛光灿烂的夜景非常壮观。这样,每年的几十名毕业生总有三分之一以上能考上中专。优秀的学生一般不会考高中而考中专。中专一毕业就分配工作,就可以不回山里而成了“公家的人”了。

当时我教初二两个班的语文兼二1班的班主任,教这两个班几何和代数的就是几何赵。他因为在几何教学上独树一帜,成为权威,人称几何赵。几何赵看起来就像一位朴实的山区农民,五十上下,小个头,总是胡子拉碴的,不修边幅。他的胡子黄黑相间,还有几根白的深藏于那丛黄黑之间。

几何赵的名字叫赵春长,而学校所在村的村长也姓赵,赵村长和赵春长就经常被人叫混。一年开教师节座谈会,校长致辞后说:下面请赵村长讲话!此时几何赵正在思考着一道几何题,听到校长的话,忙红着脸站起来说:我还没有准备好,让别的同志先讲吧!引起哄堂大笑。赵村长也趁势说:既然赵老师还没有准备好,我就只好先讲几句了。几何赵是文革前毕业的老高中生,毕业时正赶上文革开始,没有了上大学的机会,就回到村里干农活。在家不到半年,生产队缺会计,他就当了会计,到年底时,大队会计到山外当了工人,他又接着当上了大队会计,几个月后山里几个村联办中学,没有数学教师,他就到学校当起了民办教师,一干就是三十年。

赵老师的爱人是个不识字的农民,身体又不好,赵老师虽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但他从小上学,后来又当生产队和大队会计,再当老师,干农活基本上是外行,犁地、扬场样样都得求人,加上农村计划生育不紧,他就有了一个女儿和两个儿子,这样日子就过得紧紧巴巴的。一次,我班的学生在写作文时这样描写赵老师:我们的印象中,赵老师一年只穿两双鞋。四五月份天都热了,他还穿着那双爱人做的布棉鞋,奇怪,后来他脱了棉鞋就穿上了夏天才穿的凉鞋。那凉鞋是从农贸市场上买来的那种粗糙的塑料鞋,半年过去了,天已经很冷了,他还穿着那双塑料凉鞋……原来赵老师只有这两双鞋呀!

学生们最喜欢听赵老师的课,他上课节奏非常紧凑,脚一踏进教室的门,便是一声洪亮的“上课”,当学生起立时,他已经快步跨上讲台站在了讲桌前。师生互相问好后,他接着便用几句话讲清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是什么,学好本节对以后知识点的衔接有什么重要意义等等,同时把课题端端正正地板书在黑板上方。

在讲授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一节时,他举例说:一只猎狗在山间发现了一只野兔,此时它该怎样去捕捉野兔呢?学生答:直接扑过去。对,它肯定是箭一样扑过去,绝对不会绕个大弯再扑过去。为什么呢?因为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最短呀!

年轻教师们上几何课时,总是教案、课本、圆规、三角板、量角器什么的,抱很多东西上讲台,做图时比比划划很费时间。而赵老师上课只带课本和教案。课本和教案是学校规定不带不行的,其实他带着也很少打开去看。他做图从来不用工具,只有一支粉笔。画圆更是绝活,只见他咔咔在黑板上点几个点,然后左右上下,几笔就做好了一个圆,又快又漂亮,叫学生们叹服。

一般情况下20多分钟时间他就讲完了课,然后让学生打开课本布置作业。他从不让学生做完书本上的作业题,只选其中的几道题做了就行。而赵老师根本就没有动课本,哪一页哪几道题他都在脑子里记得清清楚楚。十来分钟学生们就把当堂的作业做完了。剩下的时间学生们就自由了,复习或预习自便。这时候赵老师就会在教室里边走边看边说:如果哪位同学有兴趣,我这里还有几道难题,可以试一下。于是就有几个头脑灵便的抢着说:老师快说吧,我们早准备好了。于是赵老师就不慌不忙地一字一句地把题口述出来,或三题,或两题,有时候只有一题。题总是很简单的几句话,而学生们却要思考很长时间。当有难题做出来时,学生总是急于向老师报告结果。而赵老师总是不紧不慢地问:先说你的思路,思路错误,一错到底,溃不成军。

赵老师喜欢解难题,他把解难题特别是解几何难题当成了生活乐趣。学校开会、政治学习他都在思考难题。该他发言时他往往会讲出一些云里雾里的话,让人费解。了解他的人才知道他是在默默地解题呢。有时正在家里吃饭,忽然思路大开,他掂着筷子就往地上画图……一次全县数学竞赛,赵老师领去了三个学生,结果参赛的一百多名各校尖子生们都被赵老师的学生远远地甩在了后面。三个学生一个是第一名,两个是第二名。其他学校的只得了第三名和鼓励奖。惹得同行们纷纷怨言:几何赵,你要是再多带几个学生,这奖项恐怕就被你承包了!

后来我离开了那所山村中学,赵老师仍然在那里教数学。听说他在当了四十年民办教师后终于转为公办教师,转正后的第二年他就到了退休年龄,离开了他耕耘四十多年的讲台。退休后他不爱下棋打牌,更不爱听戏或跳健身舞,只喜欢解数学题。不少学生登门请教,他总是乐此不疲。

1.给下列加横线字注音。

①蜿(     ) 捉(    )③料(      ) ④不成军(      )

2.作者在正式讲述自己的教书匠朋友“几何赵”的故事之前,开篇用四段文字做了相关内容的交代与描写,请说说这四段文字在全文中的作用。

3.文中用很多笔墨描写“几何赵”,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分别说说下面句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写了几何赵怎样的特点。

①几何赵看起来就像一位朴实的山区农民,五十上下,小个头,总是胡子拉碴的,不修边幅。他的胡子黄黑相间,还有几根白的深藏于那丛黄黑之间。

②此时几何赵正在思考着一道几何题,听到校长的话,忙红着脸站起来说:我还没有准备好,让别的同志先讲吧!

4.“几何赵”上课有绝活,这是他独树一帜、成为权威的关键。但在文中,作者借学生作文的描写,刻画了赵老师真实生活的一面。从学生的作文中,你能读出什么?这段插叙在文中起怎样的作用?

5.学生最会甄别老师的优劣,赵老师的学生们最喜欢听他的课。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说说学生们喜欢赵老师的几何课的原因有哪些。

6.赵老师是一位优秀的教师,但轮到他发言时他往往会捡讲一些云里雾里的话,让人费解,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7.作者说:赵老师喜欢解难题,他把解难题特别是几何难题当做了生活乐趣。文中很多文字可以作为这一评价的佐证,请找出两处来。

 

1.① yán ②bǔ ③sù ④ kuì 2.介绍了“几何赵”的生活环境,描写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为下文情节的开展做铺垫。 3.①外貌描写,体现了几何赵不讲穿戴、普通、朴素的特点。 ②神态描写、语言描写,体现出几何赵潜心钻研、质朴内向的特点。 4.可以看出赵老师生活条件艰苦,家庭经济困难,生活得很艰辛。插叙作用:对刻画赵老师的精神品质起到必要的铺垫和照应。(或答使情节更加完整,对突出赵老师的性格起到了补充和完善的作用。) 5.①上课节奏紧凑,言简意赅;②生动活泼,深入浅出,用生活实例诠释数学概念;③基本功扎实,教学技术精湛;④自由民主,课堂效率高;⑤课业负担轻,教学效果好;⑥因材施教,讲求方法;⑦潜心研究,功底深厚。(答出三点即可) 6.利用学校开会、政治学习的时间默默解题,潜心学术研究,人在会场心在题,根本没有听发言的要求,所以往往会讲出一些云里雾里的话,让人费解。 7.①有时正在家里吃饭,忽然思路大开,他掂着筷子就往地上画图。②退休后,他不爱下棋不打牌,更不爱听戏或跳健身舞,只喜欢解数学题。不少学生登门请教他,他总是乐此不疲。 【解析】 1. 试题分析: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知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记、多写,才能够准确无误书写出来。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2. 试题分析:记叙文开头作用:1.总领全文,点明主旨。2.为下文作铺垫。3.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4.奠定全文感情基调。此题是介绍了“几何赵”的生活环境,描写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为下文情节的开展做铺垫。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考查人物描写,常用的描写方法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结合句子找出描写方法,然后从表现人物身份的特点和作者的感情两方面来分析理解句子的表达作用。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 试题分析:作文中写:赵老师一年只穿两双鞋。爱人做的布棉鞋和粗糙的塑料鞋,使所写的内容更加充实,情节更加充分,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使文章的主题(中心思想)更鲜明、更深刻。也可以起到补充主要事件或衬托主要人物的作用。 考点:分析记叙的顺序。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5】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是梳理。解答此题抓住“学生们最喜欢听赵老师的课”一下的段落,不难找出喜欢上赵老师课的原因,概括语言要简练。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6.6】 试题分析:此题的答题区域在倒数第2段中,有提示性的句子。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7.7】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提示语“把解难题特别是几何难题当做了生活乐趣”从文中找出不难,如学校开会、政治学习他都在思考难题。该他发言时他往往会讲出一些云里雾里的话,让人费解。有时正在家里吃饭,忽然思路大开,他掂着筷子就往地上画图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

呆者阿留

阿留者,太仓周元素家僮也。性痴呆无状,而元素终蓄之。尝试执洒扫,终朝运帚,不能洁一庐。主人怒之,则帚掷地,曰:“汝善是,何烦我为?”舍前植新柳数株,元素恐为邻儿所撼,使留守焉。留将入饭,则收而藏之。其可笑事,率类此。

元素工楷书,尤善绘事。一日,和粉墨,戏语曰:“汝能是乎?”曰:“何难乎是?”遂使为之,浓淡参亭①,一若素能,屡试之,亦无不如意者。元素由是专任之,终其身不弃焉。

  传者曰:樗栎②不材,祈者不弃;沙石至恶,玉人赖焉;盖天地间无弃物也。 

【注】①参亭:参互均匀。②樗栎chū lì:都指无用的木材。

1.解释加横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而元素终(      )    ②试之(       )

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3.本文出自陆容《阿留传》,传记的主人公往往都是立德立言的贤者,或特立独行的雅士。而本文的阿留却“痴呆无状”,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作者为其作传的原因。

 

查看答案

(甲)阅读《鱼我所欲也》回答问题

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③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孟子名     ,字子舆,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孟子》是      家经典著作之一。                       

2.解释加横线字的意思

①故患有所不也(                    尔而与之,(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    ④ 是亦不可以乎(         )

3.阅读全文我们发现作者在谈论的话题是关于“生与义”的,可开篇为什么要谈鱼和熊掌的问题?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文中第②段列举了不食“嗟来之食”的事例,第③段又列举了人们接受“万钟”的情形,两者对比,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态度?

5.结尾“此之谓失其本心。”照应了第一段中的哪句话?不“失其本心”有何重要意义?

 

查看答案

古诗文积累与应用

(1)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

(2)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己亥杂诗》)

(3)             ,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                    ,夕露沾我衣。(陶渊明《归园田居》)

(5)万里悲秋常作客,                     。(杜甫《登高》) 

(6)《饮酒》中表达诗人悠然自得、超然物外、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思想情趣的句子是:                                                        

(7)《使至塞上》描写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勾画出画面开阔,意境雄浑的句子是:

                                                      

(8)《无题》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情思缠绵沉痛,对爱情的忠贞不渝的千古绝唱的句子是:                                                   

(9)《水调歌头》中用反诘语气、埋怨口吻向月亮发问,体现“月圆人不圆是憾事,怨月引起人的离愁”的句子是:                                           

(10)《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中作者从反面证明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语句是:

                                                      ,国恒亡。

 

查看答案

给加横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细(                    梁(                    

④无精打cǎi               ⑤目dèng口呆         ⑥义不容cí    

 

查看答案

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有很多能触动我们心灵的力量:日月交辉、草长莺飞、蓓蕾初绽;父母的深情、老师的教诲、同学的关爱;一句话、一首歌,一本书、一个历史人物的故事……都可能在瞬间触动我们的心灵。

请以“触动心灵的力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