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缓慢的力量 ①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当红作家麦家,颇有这样的风采。其长篇小说《解密...

缓慢的力量

①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当红作家麦家,颇有这样的风采。其长篇小说《解密》、《暗算》,写了10年,一推出便震撼文坛。麦家曾说:“虽然我花了十年才写成一部作品,但相对于那些10年推出5部作品,到最后一部都流传不下来的人而言,我比他们更接近成功。”可见,缓慢是有力量的。

②缓慢而有力量,然此功难持。浮躁难耐,繁华撩人,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没几年,人们觉得惬然快意。对于慢,则不屑一顾,以为慢慢吞吞就是窝窝囊囊,慢了无人可识君。他们信奉流星一划也耀眼,尽管闪得快,逝得也快;喜好昙花一现也风流,尽管开得快,败得也快。所以,持缓慢功夫,不是另类,却须得有大境界、大志向、大耐性的人才做得到。

③“人民艺术家”老舍的写作就是“慢慢写”。舒立撰文回忆,这个“慢慢写”包含两个步骤:一是落笔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打腹稿”,深思熟虑、构思妥当后才动笔;二是落笔时斟酌再三,每个字、每个标点符号都要仔细推敲。为了“图慢”,他特选择使用毛笔或蘸水笔写字,这样在写字时必须屡屡中断、频频蘸墨水才行。另外在字体上选择魏碑体,这种字的特点就是必须一笔一划地写,写得十分工整,很难写得快。由于这样“慢慢”地写,一天只写一两千字,但成功率几乎为百分之百,一遍就行,无需修改。他的手稿篇篇都是那样的整洁、干净,堪称艺术品。

④由此看来,快和慢是对立的统一。慢之力,在于目标如一,锲而不舍,滴水穿石,铁杵磨针;在于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慢工出巧匠,慢工出细活”。清醒的慢,不是故意的耍懒蹭滑,不是天生的愚笨迟钝,而是审时度势,顺理成章。众皆狂热躁进,你能清醒头脑,慢下来,便能独树一帜;众皆追名逐利,你能守住心灵,慢下来,便有独到的风采。现代人不能像无头苍蝇,嗡嗡乱撞,应把不定的思绪、焦虑的心情、复杂的生活,梳理好了再出发。清醒的慢,往往是快的起点。

⑤慢是执著、坚定和沉着。京剧《空城计》中,扫街的老军慢慢吞吞,抚琴的诸葛慢条斯理,慢的情调和气氛,弄得司马懿心中无底,直叫大军后退四十里。慢中乾坤大,慢中滋味长。人生需快也需慢,遇事“急急风”,“过把瘾就死”,人生岂不太潦草?该得慢时且得慢,从容、悠然、不慌不忙、不急不躁,慢有情调,慢有精彩。

⑥当然“慢”不是鼓励懒惰,不是倡导消极,不是拖延时间,不是降低效率,而是让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寻找平衡,在平衡里体会生活的意义。这样,和谐而舒适,进步得优雅,生活得惬意,有什么不好呢?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章的第③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3.说说第④段的论证思路。

 

1.缓慢是有力量的。 2.举例论证用老舍写作的事例论证了②段“持缓慢功夫,不是另类,却须得大境界、大志向、大耐性的人的才做得到”这一观点,同时引出了第④段对“快和慢是对立的统一”的论述。 3.首先提出“快和慢是对立的统一”这观点,其次阐明慢之力的关键所在以及“清醒的慢”的内涵,然后通过对比论证,告诉人们做到清醒的慢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最后得出“清醒的慢,往往是快的起点”这一结论。 【解析】 试题分析: 1.此文题目就是论点。 考点:理解文章内容,概括议论文要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学生在备考前要掌握一些常用的论证方法,包括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语言表述为:①举例论证:举出……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②道理论证:引用……的名言或引用格言、俗语等,充分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③对比论证: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突出地论证了……的观点。④比喻论证:以事喻理,形象生动地论证了……的观点,使论证浅显易懂,易被接受。有时一段文字中不止一种论证方法,答题时要找全。本题通过举老舍写作的事例论证了②段“持缓慢功夫,不是另类,却须得大境界、大志向、大耐性的人的才做得到”这一观点,同时引出了第④段对“快和慢是对立的统一”的论述。 考点:分析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要求在理解段意以及段落逻辑关系的基础上,写出对文章思路的分析。首先要扫读全文,把握文章全貌。 然后,逐段细读,寻找关键词语及中心句,然后用简明的一两句话标示段意,显露出文章的脉络。再分析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划分文章层次理清脉络,把握全文的结构。 考点: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和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注]:①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年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郎中,官名。

②古曲有《梅花落》。

1.诗歌的三四句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查看答案

阅读与赏析

薛憕传

薛憕字景猷,河东汾阴人也。憕早丧父,家贫,躬耕以养祖母,有暇则览文籍。时人未之奇也。江表取人,多以世族。憕既羇旅,不被擢用。然负才使气,未尝趣世禄之门。左中郎将京兆韦潜度谓憕曰:“君门地非下,身材不劣,何不数参吏部?”憕曰:“‘世冑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古人以为叹息。窃所未能也。”潜度告人曰:“此年少极慷慨,但不遭时耳。”

孝昌中,杖策还洛阳。先是,憕从祖真度与族祖安都拥徐、兖归魏,其子怀隽见憕,甚相亲善。属尔朱荣废立,遂还河东,止怀隽家。不交人物,终日读书。唯郡守元袭,时相要屈,与之抗礼。

及齐神武起兵,憕乃东游陈、梁间,谓族人孝通曰:“高欢阻兵陵上,丧乱方始。关中形胜之地,必有霸王居之。”乃与孝通俱游长安。侯莫陈悦闻之,召为行台郎中,除镇远将军、步兵校尉。及悦害贺拔岳军人咸相庆慰。憕独谓所亲曰:“悦才略本寡,辄害良将,败亡之事,其则不远。吾属今即为人所虏,何庆之有乎!”闻者以憕言为然,乃有忧色。寻而太祖平悦,引憕为记室参军。魏文帝即位,拜中书侍郎,增邑百户,进爵为伯。

大统初,魏文帝造二欹器。一为二仙人共持一钵,同处一盘,钵盖有山,山有香气,一仙人又持金瓶以临器上,以水灌山,则出于瓶而注乎器,烟气通发山中,谓之仙人欹器。一为二荷同处一盘,相去盈尺,中有莲下垂器上,以水注荷,则出于莲而盈乎器,为凫雁蟾蜍以饰之,谓之水芝欹器。二盘各处一床,钵圆而床方,中有人,言三才之象也。皆置清徽殿前。器形似觥而方,满则平,溢则倾。憕各为作颂。

(《周书》列传第三十)

注:①从祖:堂祖父。

1.下列各句中“以”的用法与“闻者憕言为然”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日始出时去人近

B物喜,不以己悲

C一战

D策之不其道

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江南政权选拔人才,多是世袭贵族入选。薛憕当时流亡在此,没有被选拔任用。

B薛憕借古人之言来表明自己志向,韦潜度认为他有志气,只是生不逢时而已。

C孝昌年间,薛憕策马回到洛阳,薛真度的儿子元袭见到了薛憕,对他非常友好。

D魏文帝制造了两件欹器,工艺制作非常巧妙,薛憕各为之作颂。

3.解释下列句中的加横线词。

未之也:                

才使气:                

不劣:                

而太祖平悦:                

4.翻译下列句子。

①憕早丧父,家贫,躬耕以养祖母,有暇则览文籍。

②吾属今即为人所虏,何庆之有乎!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节选的片段,完成填空。

戴宗喝道:“咄!你这厮如此犯上,直言叫唤,全不识些高低!兀自不快下拜,等几时!”

   “若真个是     ,我便拜下;若是闲人,我却拜甚鸟。节级哥哥不要瞒我拜了,

你却笑我。”…    拍手叫道:“我那爷!你何不早说些个,……”扑翻身躯便拜。

选文中的甲是           (人名),从选段中可见其性格特点是                      

选文中的乙是           (人名)。

 

查看答案

下列对名著有关的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进见少华山上三个匪首有些义气,便与之来往,终惹来家业销毁的结局。

B鲁达打死镇关西后出逃,巧遇金氏父女,在他们的帮助下,在大相国寺为僧。

C孙悟空名字是由他的师傅菩提祖师所取,七十二般变化、筋斗云也是师傅所传。

D孙悟空大闹龙宫和冥府后,玉帝原本想派人降服他,但太白金星建议招安。

 

查看答案

下面文段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至市,而忘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A坐:同“座”,座位

B之:到……去

C操:拿,携带

D度:量长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