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请以“亮色”为题写一篇文章,来表达自己的心声。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请以“亮色”为题写一篇文章,来表达自己的心声。

要求:

(1)文体自定,诗歌除外;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必须出现,一律以“×××”代替;

(3)不少于600字。

 

亮色 亮色是闪耀在心中的一抹颜色,它时刻拨动着我们的心弦,触动我们的心扉,那绚丽夺目的色彩照亮了夜空,也温暖了我们的心…… 每天放学回家,总能看到街上有一些流浪猫、流浪狗,它们中有的断了一条腿,有的少了一只耳朵,都是被主人所遗弃的,它们用那可怜的眼神望向路边的行人,企图挽留他们那匆忙的脚步,可是人们有的只是不屑与厌恶,有的甚至逃也似的跑开了。 这时,你出现了,你身穿蓝色连衣裙,在微风中翩翩起舞,你蹲下身,用手轻轻的抚摸着它们的毛,一遍又一遍,你微笑着,眼神里充满关爱,口中还喃喃道:“小狗小猫们,你们为什么会在这里呀,是不是你们的主人不要你们了?没关系,以后我会照顾你们的。”我听着,怀疑地摇了摇头,就回家了。 可令我惊讶的是,一连几天放学后,你都会抱着书包飞也似地跑到它们身边,抚摸着它们,与它们说话,这看似乏味的工作你却乐此不疲,像是在完成一项神圣的使命。你牵着它们走了,我急忙赶上你的脚步,却发现了一个“秘密基地”,那里有许多流浪猫和流浪狗,它们看到你来了,顿时热闹起来,而你手里却多了一些骨头和猫粮,你微笑着把这些分给它们吃,一条狗狗扑到你身上,弄脏了你那蓝色的连衣裙,而你却不在乎的笑了笑,依旧把它抱在自己的怀里。我走过去问你为什么这样做,你却说:“它们也是一条生命,它们也需要关心和爱护,我们就是一个大家庭。”说完,你就灿烂地微笑着,阳光在你身后,照在你那灿烂的笑容上,也洒在你那蓝色的连衣裙上,它虽然脏了,但却依旧美丽,因为它散发着人性的光芒,散发着善良的品格,化作一幅美丽的图画,永远的定格在我脑海里…… 明月留给夜色是美丽的变幻,小河留给远方是无私的奉献,她留给我的是心中的一抹明亮。在柔柔的晨风里,幽幽的蓝天下,遥望着远空的一只风筝,在寻觅,在思索……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命题作文。“亮色”指的是明亮的色彩,围绕明亮的色彩来选材,一是选自己最熟悉的材料,二是选最有心意,作文贵在创新。 考点: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答题

3月29日发生的埃及航空公司客机遭劫持事件中,在对峙最紧张的时刻,一名叫因尼斯的26岁英国人质突发奇想,与劫机者合影留念,还用手机发给朋友,炫耀“一辈子只有一次的自拍”。面对先他获释乘客“你疯了吗”的质疑,因尼斯说:“我当时顾不上危险,而想险中求乐。”因尼斯的举动引发了争议,有人称赞他沉着镇定,有人批评他莽撞冒失。

对上面材料,你有什么看法,请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作简要论述,字数在100–120字之间。

 

 

 

 

 

 

 

 

 

 

 

 

 

 

 

 

 

 

 

 

 

 

 

 

 

 

 

 

 

 

 

 

 

 

 

 

 

 

 

 

 

 

 

 

 

 

 

 

 

 

 

 

 

 

 

 

 

 

 

 

 

 

 

 

 

 

 

 

 

 

 

 

 

 

 

 

 

 

 

 

 

 

 

 

 

 

 

 

 

 

 

 

 

 

 

 

 

 

 

 

 

 

 

 

 

 

 

 

 

 

 

 

 

 

 

 

 

 

 

 

 

查看答案

稻草的姿势

樊建军

①我熟悉稻草的姿势,就像熟悉父亲的姿势。父亲的姿势是劳累压弯的弓形,稻草的姿势也是弓形,不过是谷粒坠弯的弓形。相同的生活表面透视着相同的生活本质,我就是父亲枝头的一粒稻谷,父亲的脊背因我而弯曲。因此,有时候我会暗暗担心自己被田野遗弃,被父亲遗弃。

②从小时候到现在,我都习惯于在田野上漫步,并乐此不疲。我行走于稻田的中央,听蛙的鸣叫、土狗子的吟唱,看阳光在稻穗上燃烧的样子。有时,我会在一块稻田边静立着,为它的饱满和慈爱而感动。我曾多次幻想,自己就是一株水稻,在属于自己的田园默守着自己朴素的梦想。

③收获过后的田野空旷、寂静,它的博大、孤独、悲怆,彻底在那一刻裸露。似乎土地没有边缘,树没有叶子,眼睛里没有绿色。了无生机的旷野里,我走动着,来来去去,像一阵风,更像一个飘浮的梦。

④在晚秋的黄昏里,稻草变换了一种姿势,散落在空荡的田野里。父亲把散乱的稻草扎成一小捆一小捆,树在田野上,田野上便突然多了一群调皮的娃儿。一个农人,一群稻草,那样忘情地嬉戏着,有关稻草的片断,不知不觉生动起来。好像起风了,父亲又把那一个个乐不思归的娃儿唤拢来,聚集起来。还有一些乱蓬蓬的稻草睡在泥地里,父亲便划燃一根火柴,点燃一根纸烟,然后把那火光随手扔在稻草上。顷刻,那火光便辉煌起来,就像一颗跳动的心脏。那是乡村的心脏呵!

⑤就在我沉恋的时候,冬天悄然来临。在雪没有降落之前,我就在稻草树下,眺望沉寂的田野。有时我也会用稻草将自己彻底覆盖,体会稻草赐予的温暖和舒适。几只麻雀在稻草上,寻找一粒或者两粒谷物。有几只老鼠从稻草中出来,同我一样享受着烂漫的阳光。一头老黄牛在不远处的稻草上,静静地反刍着稻草的滋味。我没有动,我也不想惊动它们,此刻我和它们共享着稻草的恩惠,感动在同一个家园。

⑥我同样沉醉雪后的田野。在雪野中行走,我会抛却秋日里那种孤独的沉思,心情就像美丽的雪瓣一样飘扬起来,自由地做着纯洁的遐想。那被雪覆盖的稻草堆就像一座座童话中的小木屋,我知道,那里面肯定有着不曾谋面的朋友,静静地站在窗前,欣赏着这壮美的雪景。我真想走上前去,同它们握手,互致问候。但是,我怕它们不喜欢我的脚印,特别是不喜欢我踩破它们窗前的那片雪景。我更担心自己不小心踩破了它们的憧憬和梦想,那就真是罪过了。我只能在远处站着,凝望那些童话的小屋,为稻草优美的姿势而颤栗,为它们和谐相处而祝福。

⑦而现在,在又一个冬天快要到来的时刻,我静坐于斗室之间。稻草、火光、灰烬、雪、童话的小屋,一次次覆盖我的想象。特别是回想起那片绚烂的火光,内心就会充满刻骨的温暖。在命运的晚秋季节,能有一片温暖来烘干濡湿的灵魂,那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情。也许有一天我会迷失于那条回乡的路,那就顺着稻草走吧,顺着稻草伫立的原野走吧,稻草是我永恒的路标。

1.请分条概括稻草的四种姿势。

答:                                                                      

                                                                           

 

2.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③段写收获过的田野有什么作用?

答:                                                                       

 

 

3.简要分析第⑤段中加点“依、栖、钻、卧”四个词语的表达效果。

答:                                                                      

 

 

4.结合语境,说说第⑦段划线句的深刻含义。

答:                                                                      

 

 

 

查看答案

也说“颜值”

赵畅

  ①而今,似乎是一个创造新词的时代,比如“颜值”。何为“颜值”?简言之,即一个人的容貌“女漂亮男英俊”的阈值。本来说,出来一个“颜值”的新词也没有什么可稀奇的,可问题是伴随着这一新词出现的背后却隐藏着另一种值得警惕的价值观。

  ②不是吗?当人们把高“颜值”当作成功人生里占主导地位的东西之时,是否意味着除了“颜值”,其他就不那么重要以至于可以被轻视以至于可以被忽略不计了呢?于是,也就不难理解何以有那么多青年男女对整容趋之若鹜了。看到一个材料,上海地区暑期整容大学生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男生已经占到整容人数的25%,并以20%的年增长速度递增,增速是女生的两倍”。“颜值”当道,从中可见一斑。

  ③自然,我们不应简单否定“颜值”的作用和意义。“颜值”往往给人以第一印象,人若能长得五官端正,有何不好?毕竟,“爱美之心,人人有之”。但人之为人,绝非只有“颜值”一个标准,评价一个人,还得综合考虑道德值、文化值、智商值、情商值、健康值等。如果说,“颜值”可以作为一个其中的一个考量因素的话,那么,它所占的位置当在其后,其所占的份额也自小得很。比如汪精卫,曾被称为美男子,其高高的“颜值”并不能掩饰住他汉奸的可憎面目。由此观之,道德值、文化值才是最为重要的,丢弃了这些值,“颜值”再高,也是无济于事的。

  ④笔者并没有做过这方面的调查统计,究竟是“颜值”高的人容易成为杰出的人物还是“颜值”低的人容易成为杰出人物?似乎很难找到答案,但有一点可以确信:“颜值”低的人,通常愿意在其他方面比“颜值”高的人付出更多的努力。他们知道,只有如此,自己才有可能去赶超那些“颜值”高的人们。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在一些残疾朋友中,总是会涌现很多杰出的成功人士。“上帝关闭一扇门的同时,为你打开另一扇窗”,乃此之谓也。这并不是说一些残疾朋友真有什么“三头六臂”,而是一些残疾朋友看到了自己生理上的缺陷,为了维护自我的人格尊严,为了追求与正常人平起平坐以至而超越他们的人生目标,因而付出了比常人艰难得多的心血和汗水。

  ⑤那么,在其他条件差不多的情况下,“颜值”高一点的人是否能够多占到一点便宜呢?答案,也是显而易见的。据《环球》(第13期)报道,许多国家都做过有关“颜值”与职业相关性的调查,研究表明,“以貌取人”的现象普遍存在。美国德州大学的哈默梅什教授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美国,一个长相英俊的员工在其职业生涯中,能比一个长相平庸的员工多赚大约23万美元。于是,为了体现入职的公平,在美国,应聘简历附上照片是应聘者的大忌,因为美国人会认为,简历上的照片会产生就业歧视,而绝大多数的公司会把附上照片的应聘者直接淘汰掉。这样的做法,无疑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也是很值得国内借鉴和效仿的。

  ⑥记得一位哲人说过:“一个人只靠貌美出众时,其最多只能成为一个名人;当一个人业有所成时,其可能是一位功臣;而当一个人在人格上达到一定的价值高度,其就是一个好人。这时,如果他又能貌压群英,才出于众,他便是一个难得的伟人、圣人。这样的人历史所能奉献给我们的大约几十年或数百年才会有一个。但为人而求全,实在是太难了。

  ⑦所以,对我们芸芸众生而言,我们不妨丢掉“颜值”高低的包袱,从追求德行合格的人先做起。

1.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答:                                                                       

 

2. 第④段与第⑤段能调换顺序吗?为什么?

答:                                                                       

 

3.第⑥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答:                                                                        

 

 

查看答案

河湟旧卒

张乔

少年随将讨河湟,头白时清返故乡。

十万汉军零落尽,独吹边曲向残阳。

注:湟水源出青海,东流入甘肃与黄河汇合,合流的一带称“河湟”。诗中指吐蕃统治者从唐肃宗以来所进占的河西陇右之地。

1.最后一句中“独”字耐人寻味。联系诗句分析“独”字可能有哪些含义。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查看答案

阅读与赏析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①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游京师,献书于平章②不忽木,大之,辟为礼部令史,乃荐入御史台。一日病,不忽木亲至其家问疾,四顾壁立,叹曰:“此真台掾也。”及为丞相掾,选授堂邑县尹。人言官舍不利,居无免者,竟居之。罢旧盗朔望参者③,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英宗即位,命参议中书省事。会元夕,帝欲于内庭张灯为鳌山,即上疏于左丞相拜住。拜住其疏入谏,帝大怒,既览而喜曰:"非张希孟不敢言。"即罢之,仍赐尚服金织币一、帛一,以其直。

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闻民间有杀子以奉母者,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

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夜则祷于天,昼则出赈饥民,终日无怠。每一念至,即抚膺痛苦,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

——节选自《元史·列传第六十二》有删改

【注释】: ①楮chǔ币:元代发行的一种纸币。②平章:元代官职,职权类似宰相。③旧盗朔望参:有强盗前科的人每月初一、十五例行到官府接受审讯检查。

1.与“出私钱以济之”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祭以尉首                        B.以中有足乐者

C.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D.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2.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张养浩从小品行端正,拾金不昧,读书刻苦努力。

B.张养浩为官时两袖清风;调任陕西时,把家里的所有东西都送给了乡里贫困的人;还常拿自己的钱赈济百姓。

C.张养浩任堂邑县尹时,秉公执法,将盗贼都依法处决,深得老百姓景仰和称颂。

D.张养浩积劳成疾。去世之时,关中百姓十分悲痛,如同失去父母。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

之:                 

拜住其疏入谏          

其直              

④终日无怠: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⑴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译文:                                                        

⑵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

译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