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我们一样爱他们 张春风 天堂村小学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偶尔才有慈善家跑来捐款...

我们一样爱他们

张春风

天堂村小学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偶尔才有慈善家跑来捐款。每次,全校师生都会倾巢而出:学生站在山岭上,手舞鲜花一路欢迎;而校长方子儒会亲自带队,用一个树藤扎成的土轿子抬客人上山。

这天,天堂村小学迎来了一个特别的客人。这个年轻人不声不响,独自走了两个小时的山路。由于道路崎岖,他沿途还摔伤了膝盖。当他一瘸一拐地出现在方子儒面前时,完全没有了城里人的光鲜形象。

“对不起!”年轻人显得有点尴尬,“我......想资助你们10名特困生。”

方子儒特别高兴。这里是全县出了名的贫困乡,这送上门的好事,正求之不得呢!可是,他为什么要说对不起呢?方子儒殷勤地招呼道:“要不,您先去洗漱一下?我让学生们列队欢迎?”

年轻人慌乱地摆摆手:“千万不要......我不想耽搁,捐了款就走!”

方子儒点了点头。

15分钟后,方子儒恭敬地送上一份资助名单。

年轻人看也没看,说:“校长,我想您误会了!”

方子儒愣了愣,以为他突然变卦了,着急地说:“可是,这是我们千挑万选出来的学生。他们品学兼优,将来一定是国家的栋梁之材!”

年轻人沉默了一会儿,说:“校长,我能亲自挑选资助对象吗?”

“当然!”方子儒长舒了一口气,“这是您的权利!但......他们绝对是最好的学生!倘若您不信,可以翻看他们往年的成绩单!”

年轻人笑了:“我当然相信,但请给我所有贫困生的名单!”

方子儒虽然感到奇怪,但还是找来所有30名贫困生的名单。年轻人要了一张白纸,小心地撕成一条条小纸条。然后,年轻人开始在小纸条上写上每一位贫困生的名字,写完一张,就揉成团丢在一个盘子里。

方子儒终于看出了端倪,疑惑地问道:“您.....是想抓阄决定资助的对象?”

年轻人点了点头:“是的,我觉得那样才公平!”

方子儒着急地说:“不行,那样你会不小心抽到坏孩子的。他们生性顽劣,整天爬树打架,几乎每门功课都不及格!”

年轻人停下手中的笔,问:“那他们逃过学么?”

方子儒想了想,说:“这......倒没有!他们只是功课不好,其他,没什么两样!”

年轻人坚定地说:“在我眼里,从来没有一个坏孩子,我们一样爱他们。谁又能知道,调皮捣蛋的孩子将来就一定不会有所作为呢?他们一样天真无邪,他们的心里一样编织着最美丽的梦想......”

3分钟后,年轻人抽出了10个人的名字。果不其然,其中有4名学生原本不在方子儒的推荐之列。

方子儒执意要举行一个公开的捐赠仪式,这是学校的惯例。年轻人却摇了摇头,说:“校长,能否替我向其他的20名学生道歉?”方子儒满脸惊愕,以为自己听错了。

年轻人的眼睛有些湿润,满怀歉意地说:“对不起,我没有能力资助所有的贫困生。他们之所以没被选上,并不是因为不够好,只是运气差了一些!总有一天,我会回来弥补他们的遗憾!”

年轻人没有告诉校长,在15年前的一个穷山沟,他也是这样幸运地得到一位老华侨的捐助。当时,他是村民眼中不折不扣的坏孩子。可是,老华侨的一句话改变了他的一生:“在我严厉,从来没有一个坏孩子,我们一样爱他们!”

1.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10个字以内)。

2.题目中的“他们”在文中指哪些人?

3.第一段属于小说三要素中的哪一种?作用是什么?

4.在确定“资助名单”上,方子儒和年轻人的标准和方式有什么不同?

方子儒:

年轻人:

 

1.年轻人资助(捐助)贫困生。或年轻人抓阄资助(捐助)贫困生。 2.生性顽劣,整天爬树打架,几乎每门功课都考不及格的贫困生。或:调皮捣蛋,天真无邪,心里编织着最美丽梦想的贫困生 3.环境(环境描写),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为主人公的出场做铺垫(埋下伏笔)。 4.方子儒:标准:品学兼优的贫困生(成绩好的贫困生)。方式:千挑万选。 年轻人:标准:所有贫困生(贫困生;答出“贫困生,包括那些生性顽劣,调皮捣蛋的贫困生”亦可;若只答“生性顽劣,调皮捣蛋的贫困生”,则不得分)。方式:抓阄决定(意思接近即可)。 【解析】 1. 试题分析:对故事情节的概括,是近几年中考小说阅读的热门考题之一。学生能按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应避免的是前后相互交错,力求做到前后一脉贯通。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学生筛选并提取文章阅读语料中的信息,是建立在文章理解基础上的考查方式,促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达到理解的目的,能够用原文的材料来解决问题。此处“他们”指“调皮捣蛋,天真无邪,心里编织着最美丽梦想的贫困生”。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小说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其作用通常有:推动推动情节发展;渲染一种气氛;烘托人物心情;交代故事背景等作用,学生能根据具体环境来进行分析。此处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为主人公的出场做铺垫。 考点: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学生筛选并提取文章阅读语料中的信息,是建立在文章理解基础上的考查方式,促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达到理解的目的,能够用原文的材料来解决问题。这里方子儒:标准:品学兼优的贫困生。方式:千挑万选。年轻人:标准:所有贫困生。方式:抓阄决定。 考点:筛选原文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语言拓展 ——仿写

人生需要理想的呼唤。你慵懒时,它呼唤你勤奋;你昏睡时,它呼唤你;你高傲时,它呼唤你;你莽撞时,它呼唤你;你跌倒时,它呼唤你。

 

查看答案

语言运用 ——请给下列方框内打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你有爱国之心吗□我零零后的朋友们?”老师顿了顿说□“你们是时代的宠儿,祖国母亲的多方眷顾,你却认为是理所当然□名正言顺,或许还会大声疾呼世道太不公平......这真是我们民族的悲哀□

 

查看答案

语言运用——阅读下面片段,回答下列问题

有一首五言绝句:“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你知道这是名著《               》的开篇词吗?这部名著的作者是

 

查看答案

篇段积累—— 默写《过伶仃洋》中的颔联和颈联

 

查看答案

句子积累 ——默写句子

(1)生活中总会遇到坎坷和困难,但只要你不气馁,一定会达到一个美好的境界,这正如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所说,             柳暗花明又一村。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由己推人,忧国忧民之情的句子是:安得广厦千万间,,风雨不动安如山。                        

(3)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以落花为喻表明心志的名句是:          ,化作春泥更护花。

(4)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直抒胸臆,以死明志的诗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