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花儿盛开是绽放,梦想实现是绽放,战胜者我是绽放……绽放,需要阳光和雨露;绽放,也...

花儿盛开是绽放,梦想实现是绽放,战胜者我是绽放……绽放,需要阳光和雨露;绽放,也需要努力与坚持。花朵不分大小,目标不论高低,绽放了,就是美丽的。

请以“美丽的绽放”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不要少于600字文中不要出现本人的姓名、校名。

 

例文 美丽的绽放 水粉色的长长裙裾优雅地铺展开来,那婀娜的舞姿和水墨画般渲染开来的裙摆如同一朵盛开的桃花…… 我的心深深地颤动了,为那美丽的绽放。于是,一个念头在稚嫩的心田生根发芽。 那是七年前,我怀着对美丽舞姿的憧憬和无限热忱,踏上了舞蹈之路。可是事情并不像我想象那般顺利,练习了几堂课后,我在老师的眼里读到了清晰的失望,我低下头审视自己笨拙无措的动作,难过地问自己:“我要怎样才能像老师那般美丽地绽放呢?” 坚持了一段时间,爸妈见我学得很吃力,就试探着问我:“放弃吧?”本想坚定说不的我想到老师的摇头和父母脸上的不忍,在犹豫中沉默,心中有什么东西在一寸寸地崩塌,最终我什么也没说便休息了。 看到那一盆绿油油的植物时,我是惊讶的,不明白父母为什么突然送我一盆盆栽。“这是一株昙花。”爸爸告诉我。哦,我当然知道,那是一种花期极短又极度美丽的花。那平淡无奇的叶子似乎拂上了一层神奇的力量,对昙花好奇不已的我决定照料它。 一个星期转瞬即逝,昙花每日吸收充足的养分,虽一直没开花,但叶子愈发绿了,花骨朵儿正一点一点地膨胀,长得更加饱满。我知道,花儿开放就是今天了。 我目不转睛地盯着,那株昙花终于徐徐地伸展开,仅一两分钟,便如一个刚睡醒的少女带着惺忪开始绽放。粉嫩的颜色让我不由忆起之前在电视上看到的盛装的少女,在这种极致美丽的面前,我的心又颤动起来,似乎还夹杂着坚定的信念。一阵热浪拍打着心间,我心潮澎湃。 “它是一点一滴的积蓄后才绽放出‘昙花一现’的美丽啊!”这句话在我的耳边反复回响,我迈着有力的步伐又踏进舞蹈的训练场地。 一次次的努力、练习,一次次的失败、重振,一次次的受伤、康复……我终于在今日脱胎换骨,在一次次的精进中舞技愈发娴熟,也终于有了机会重现前辈当年比赛的情景。 我选了这首有点难度的舞曲,穿着粉色长裙,亭亭玉立于舞台中央,一种自豪感充溢在心胸。将所有紧张怯懦驱走,随着音乐,我自信地挥舞云袖。 在跃起的那一刹那,我悬在心中的渴望在音符中落下,脚尖似触到了云端,眼前隐隐约约的是昙花绽放时的幻影。我的舞蹈梦想绽放了。 没有持久的努力,就没有美丽的绽放。 【解析】 试题分析:写好这道题,需要走好如下两步:第一,审清题旨,准确炼意。整个命题由材料、题干和要求三部分组成。材料从三方面加以解说,不仅限定了立意的方向,而且提示了选材范围,创设出一定的写作情境。题干为一偏正短语,,写作对象是“绽放”,凸显题眼则是“美丽”。 “绽放”本指花开放,这里比喻“表现”“显露”等,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美丽”既可以视作“绽放”的修饰,更可看成他的领属。其范围应该很大,善良的性格、顽强的品质、奉献的精神、乐观的态度……可见命题的旨趣在于表现人的思想之光和心灵之美。第二,提炼材料,个性表达。命题需要紧扣“美丽”这一题眼,表达“绽放”这一动态过程。编故事,务必情节安排得跌宕起伏;阐发道理,务必以确凿的事例展开严密的逻辑。如果你具有“人无我有”的经历和非常独特的感悟,自然可以在笔下绽放出无限的“美丽”。 考点: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章

红豆树下

陈歆耕

绵密的江南细雨中,我伫立在古里红豆山庄的红豆树旁。当年钱谦益、柳如是共同生活的红豆山庄,已了无踪迹.只余一片废墟,“硕果”仅存的只有这一棵见证了当年钱柳缠绵情史的红豆树。

②废墟反衬出了红豆树的古老、沧桑、孤傲、孤独……

③我撑着雨伞,夹在数十位观者之中,听不清大家围着红豆树在窃窃私语些什么。有着近五百年历史的红豆树,躯干之粗须数人伸臂合抱;虽已经是初春时节,可是它仍然面容枯槁,似有满腹忧愁;它的枝丫挺立如利刃般直刺蓝天苍穹……

④唐代王维的咏红豆诗最有名:“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可是,江南春雨,却催不出这古老红豆树的新枝,它已经有80年未开花结果,到哪里去采撷红豆?远近的老百姓把它视作“神树”,逢年过节,有很多善男信女来树下烧香跪拜。这些善男信女在心中祈祷些什么呢?

⑤我收起了雨伞,索性让细雨淅淅沥沥地滴落在自己的面颊上。流连在红豆古树下,我想得最多的.还是写出传世史著杰作《柳如是别传》的国学大儒陈寅恪先生。在史海跋涉20年,用文言文写就80余万字、厚厚三大卷的《柳如是别传》,让很多人不理【解析】
一位史学大儒为何要耗费如许光阴,为柳如是这位曾经沦落风尘的女子作传?其实,只要熟悉柳如是全部人生经历的人就会明白,寅恪先生为柳如是作传,其意旨不在为钱柳姻缘留下翔实的历史记载,或传播一段轰动一时又为世俗所诟病的爱情佳话。他是要为一位生于国破家亡的乱世,却表现出超凡民族气节和风骨的奇女子作传,是为一种伟大的人格和魂魄作传。而柳氏这样一种“风骨”,与寅恪先生倡导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在血脉、心灵上则是相通的。寅恪先生以此大著“痛哭古人,留赠来者”。我们这些后来者,在面对先生的精神遗产时,是否存有几分愧疚呢?

⑥据记载,在钱牧斋80岁大寿时,柳如是为他做寿.恰逢红豆树二三十年后又一次花开满树,她从阁前的红豆树上觅得仅有的一颗红豆,作为寿礼呈上,使钱谦益大喜过望。红豆有情,可显然不是为钱某人开花结果的——钱氏在明灭后降清失节不说,又不愿过隐居生活,遂不听柳氏的反复劝说,非要到清廷去谋一官半职。柳氏则坚决不肯随同前往,做降臣命妇。没有想到,钱氏到京后不被重用,半年后只好托病回老家。他的仕途失意,成全了柳氏在田园山水间安享夫妻生活的愿望。我坚信,有生命的美丽的红豆之花.肯定是为从内而外皆美洁如玉的柳如是而开的。

⑦世间空余“钱牧斋”,“如是”风骨何处寻?

⑧从柳如是到陈寅恪,昂然挺立、傲视红尘的红豆古树,可以看作是他们人格的象征吗?

⑨我觉得.需要到红豆古树下跪拜的.倒是那些缺钙、惠软骨病的人……

⑩可惜的是,此刻,在红豆树的废墟周围,推土机正在发出轰鸣,施工车辆穿梭往来,一厘再造的红豆山压将在这里重现。令我忧虑的是:人工再现的雕梁画栋、小桥流水的红豆山庄,加上熙来攘往的红男绿女,反倒会把孑然孤傲的红豆古树给淹没了——我更欣赏它现在的模样,一副卓尔不群的身姿!  

不知道红豆古树何时能再发出新枝,何时能再开花结果。它那古老沧桑的面容,给我带来的是无限惘怅和忧思……

1.作者笔下的红豆树有什么特点?请联系全文分点归纳。

2.文中多次写到春雨,有什么作用?

3.作者为什么要花较多的笔墨叙写陈寅恪撰写《柳如是别传》这件事?

4.第⑩段写到,已成废墟的红豆山庄将要再造重现,作者为什么反而觉得可惜?

5.文章最后一段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

不容忽视的“镉大米”

人们总是在食品安全中学习化学知识,两年前“10%大米镉超标”的新闻让人们空前关注起“镉”。而最近“广州超过4成大米镉超标”的报道,在“ 谈食色变”的今天,更让公众群情激愤。

“镉”究竟为何物?镉是一种重金属元素,在冶金、塑料、电子等行业非常重要。它通常通过废水排入沟渠河流,再通过灌溉污染农作物,水稻是典型的“受害作物”。

根据不同的摄取方式来衡量,镉对人体健康有不同的影响。通过大米等食物摄取的,属于“长期小剂量”。这种情况主要危害肾脏和骨骼。目前,国际卫生组织对镉的安全标准就是基于它对肾脏的危害程度建立的,上限是每周每公斤体重7微克。这相当于一个60公斤的人,每天不超过60微克。

这个安全标准包括所有的镉来源,除了米饭,还有其他食物和饮水。对于大米,我国的安全标准是每公斤02毫克。但这只是一个“控制标准”,并不意味着高于这个值的大米才有害,而低于它的大米就“安全”。如果一个体重60公斤的人,每天吃500克镉含量为每公斤015毫克的大米——这样的大米是合格的,但也超过了国际卫生组织的“安全线”。如果只吃200克含量为每公斤025毫克的——虽然它超标了,但是总摄入量还没有超过“安全线”。此外,我们还要吃其他食物,还要喝水,其中也可能含有镉。对于“镉大米”产区的人来说,镉的其他来源就更不能忽视。

长期食用“镉大米”或其他含镉的东西,容易造成慢性镉中毒。它的症状被命名为“痛痛病”,日本在几十年前就注意到了它的存在。在日本的“镉大米”地区,统计了近两万名成人,出现了近二百病例和一百多“疑似”病例,以老年女性为主。目前,中国还没有详细的病例统计。根据目前的研究,痛痛病主要是由镉对肾脏和骨骼的破坏造成的。镉会在肾脏中累积,最后导致肾衰竭,也会导致骨软化和骨质疏松。长期接触剂量是国际卫生组织安全线3倍以上的镉还可能会导致消化道的障碍。在动物实验中,这种剂量的镉还显示了对生殖和发育系统的影响;对人类是否有同样影响,还没有可靠依据。

镉中毒更大的麻烦在于它的长期性,即使停止食用高镉大米,肾衰症状依然会持续。

中国人主食米饭。“镉大米”对国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根本的解决途径还是治理工业污染,也迫切需要广泛严格地检测大米以及饮水中的镉含量,并且及时公布与处理。对于消费者来说,保护自己的可行途径是增加食谱的多样化,减少对大米的依赖。此外,根据研究,钙和维生素D缺乏的人群,对镉过量也更加敏感。所以,保证自己的食谱中有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可能有助于增强对镉的抵抗力。 

(摘自新浪网有删改)

1. 根据文章的介绍,请给“镉大米”下定义。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去掉吗?为什么?

根据目前的研究,“痛痛病”主要是由镉对肾脏和骨骼的破坏造成的。

3.段画线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

4.下列推论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是(     

A.按照我国对大米的镉含量标准,只要长期食用镉含量低于控制标准线以下的大米,就不会造成镉中毒。

B.长期接触剂量为国际卫生组织安全线3倍以上的镉不仅可能导致消化道障碍,还会对人的生殖和发育系统有危害。

C.对中国消费者来说,预防 “镉大米”危害的可行途径有:要增加食谱的多样化,减少对大米的依赖;保证食谱中有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

D中国人主食大米,只要停止食用高镉大米,肾衰症、骨软化和骨质疏松症都会消失。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

甲文: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乙文上自为太子受《尚书》于桓荣及即帝位犹尊荣以师礼。尝幸太常府,令荣坐东面,设几杖,会百官及荣门生数百人,上亲自执业③;诸生或避位发难④,上谦曰:“太师在是。”既罢,悉以太官供具赐太常家。荣每疾病,帝辄遣使者存问,太官、太医相望于道。及笃,上疏谢恩,让还爵士⑤。帝幸其家问起居⑥,入街,下车,拥经而前,抚荣垂涕,赐以床茵、帷帐、刀剑、衣被,良久乃去。自是诸侯、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荣卒,帝亲自变服临丧送葬,赐冢茔于首山之阳。子郁当嗣,让其兄子泛;帝不许,郁乃受封,而悉以租入与之。帝以郁为侍中。

注:①〖上〗汉明帝刘庄。②〖幸〗驾幸,到。③〖执业〗听讲。④〖避位发难〗离开座位向皇帝提出疑难问题。⑤〖爵士〗爵位和封地。⑥〖起居〗此为病情。

1.写出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思。

趋百里外        

其欣悦(      )

③拥经而     

④抚荣垂(      )

2.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出 限划三处

上 自 为 太 子 受 《尚 书》 于 桓 荣 及 即 帝 位 犹 尊 荣 以 师 礼。

3.选出加横线文言虚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

A.当余从师也      四时景不同

B.无从致书      是人多以书假余

C  门人弟子填    真无马耶

D.余虽愚          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2)荣每疾病,帝辄遣使者存问。

5.用自己的话说说乙文通过哪些事情表现了汉明帝对桓荣的尊敬之情?

6.结合甲文乙文,说说古人哪些做法值得我们学习。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

江上       [宋]董颖

万顷沧江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

摩挲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

(选自《宋诗鉴赏辞典》)

1.前两句诗写出了“水”       、“天”            的特点。

2.诗歌的前两句描写了一幅样的画面?

3.诗歌的最后一句构思巧妙,前人称之为神来之笔,请对此作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综合探究

材料一  每年四月是我国“全民读书月”。一个爱阅读的民族,才能真正铸就过硬的软实力。

材料二  全国著名的百岁将军童陆生,他的健康经验有“三乐”,即心宽为乐,读书为乐,助人为乐。他深知读书可以陶冶性情,延缓衰老。至今,他除了读医学、文学杂志外,还整理出多个诗集和回忆录。

材料三  《语文课程标准》向中学生推荐了几十本经典必读书目,但遗憾的是,我们常常看到许多中学生的经典阅读只停留在根据古典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上。

1.请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概括出一个共同的结论。

 

2.针对材料三中的中学生读书现象,学校准备开展 “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的主题活动。

请你为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3.如果让你去请材料二中的童陆生将军到学校为全校师生作报告,你准备怎样对他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