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课内外对比阅读
【甲】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峡》)
【乙】①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②是日更定,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湖心亭看雪》)
1.解释下面加横线词的含义。
①虽乘奔御风( ) ②良多趣味( ) ③是日更定( )
④湖中人鸟声俱绝( ) ⑤岁以大穰( ) ⑥以钳搏之( )
⑦钱氏据两浙( ) ⑧人皆伏其精练( )
2.翻译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③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3.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第①段“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句,是通过侧面描写的方法,表现山远山高。
B甲文第③段“清荣峻茂”四字状四物,表现了“水之清澈,树之繁密,山之高峻,草之茂盛”,体现了本文语言简约凝练的特点。
C甲文布局巧妙,前后照应。如末段写“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巧妙照应了首段的“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D“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
4.甲、乙两文中的画线句,都是从什么角度写景的?这两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作用?
古诗赏析
田舍①【宋】范成大
呼唤携锄至,安排筑圃②忙。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
烟火村声远,林菁③野气香。乐哉今岁事,天末④稻云黄。
【注】①田舍:农家。 ②筑圃:修筑打谷场。③菁:水草。④天末:天边。这里是指稻田一望无际。
1.全诗洋溢着一种 “ ” 的气息。(请用原诗中的一个词作答)
2.请你展开想象,用生动的文字描绘出“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的画面。
下面语段空缺处可以填入的内容最得体的一项是( )
某著名作家在一次图书发行会上,喜逢一位虽然失去双臂、左脚却在图书发行业中取得巨大成绩的青年人,作家激动地握着青年人的手说:“____________是你架起了我们作者与读者的桥梁。”
A.你是一位残疾人,却取得了健全人所不容易取得的成绩。
B.你是一位残疾人,却取得了一般人所不容易取得的成绩。
C.你虽然是一位有缺陷的人,却取得了正常人所不容易取得的成绩。
D.你虽然是一位不健康的人,却取得了健康人所不容易取得的成绩。
下列句中加横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半山腰的松柏根深蒂固,才显得枝繁叶茂。
B我感到一种不言而喻的恐惧,一种同亲人隔绝、同大地分离的孤独感油然而生。
C他终于决定一改往日的心浮气躁,决定锲而不舍地完成那被荒废了好久的学业。
D.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新知识,使自己获得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①互联网作为人们互动交流、获取信息的新兴媒体,它的快速发展,满足了广大群众文化生活的需求。②然而,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同时,个别网站也存在着传播不健康信息、提供不文明声讯服务等危害社会。③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清除不健康信息,已成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
(1)第 句,修改意见:
(2)第 句,修改意见: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2) ,草色遥看近却无。
(3)《西江月》中“ , ”两句,通过嗅觉和听觉来捕捉夏夜景物特征。
(4)晴空一鹤排云上, 。
(5)《论语》中点明学习和思考的关系的两句是 ; 。
(6)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 ,好像日本看护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