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从下面两个作文题中,任选其一,按要求作文。 (1)拥抱,对我们来说是那样熟悉,她...

从下面两个作文题中,任选其一,按要求作文。

(1)拥抱,对我们来说是那样熟悉,她曾经伴随着我们生命的成长,我们在一个个拥抱中渐渐长大;拥抱,有时又是那样陌生,离我们仿佛很遥远。拥抱,她无言,然而我们从中可以读到温暖,读到希望,读到歉疚,读到包容……太多太多的内涵,都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请以“拥抱”为题,写一篇文章。

(2)在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们时常会萌发出许许多多的“渴望”,如渴望得到一种心爱的东西,渴望有位好朋友,渴望得到父母师长的关爱或理解,渴望“个性”得到保护和发展等。

请以“我渴望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题,写一篇文章。

作文要求:

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名等。

3.书写优美,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例文: 给自己一个拥抱 给自己一个拥抱,让那懊悔的泪水化为乌有,让那自责的的心沉睡在甜梦,让那失意的昨天悄悄溜走。 给自己一个拥抱,何必再让自己活在他人主宰的世界中?何必再为自己的错误而深深自责?错了就错了吧,你总不想因为这次错误而耽误接下来所要做的事情吧!它早已成为过去时了,何必还耿耿于怀呢?只要你努力地去挽救它了,就应该给自己一个释放的机会了。 给自己一个拥抱,让那紧张的心放肆地违规一回吧!去看看那婀娜多姿的小溪,去抚慰那娇滴滴的小鹿,去听听那清脆的鸟声,去环抱那粗壮的树干,与蓝天亲吻,与白云蜜语,在草地上打两个滚,在花丛中转两个圈,让那久违的笑容盛开在脸上。听听!那银铃般的笑声在山谷回荡,听起来是多么地美妙! 给自己一个拥抱,不要再为一次的退步而烦恼,记住“失败是成功之母”。你想想啊,爱迪生经过了三千多次的实验才找到了适合做灯丝的材料。当他做到第一千多次试验时,有人劝他放弃,但他却说:“我至少知道了一千多种材料不能做灯丝。”你听,多么自信而坚定的言语!你又为何不给自己一点宽容?一点自信?何必要苛刻地要求自己呢?“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次错误造成的失败是可原谅的,为何不把目标放低一点?楼梯是一步步踏出来的。当你一次次的成功,是不是有一丝丝的兴奋?如果你想一步登天,一次小的失误,就可能摔得粉身碎骨! 给自己一个拥抱,让心中的委屈都宣泄出来,生活总不可能十全十美,总有一些事惹你伤心,为何不给自己编个谎言,让那伤疤重新愈合呢?你要知道,谎言有时会像一个美丽的安琪儿,把你心中的不快都变为销声匿迹,把原属于你的那片蓝天寻回来,让你继续过着桃花源般的生活„„ 后记:给自己一个拥抱,让自己快乐的成长,不要让那颗天真的童心悄悄溜走,不要让长大后的自己感叹那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竟这么短暂! 我渴望长大 渴望,一提到这两个字眼,就有许许多多幼稚的想法从我脑袋里萌发,但有一种渴望是我从以前到现在直到未来都不会改变的——渴望长大。记得五六年前,还坐在奶奶脚边听故事的我就对奶奶说:“奶奶,我想快点长大!”奶奶听了,笑着问:“长大干吗?”“我长大了要给奶奶买套大房子!”奶奶怔住了,一会儿又给我讲起了故事:以前有只小白兔,对老兔子说…… 渴望长大。现在的我不会再说“我要给奶奶买套大房子”这种话了。但我依然渴望长大,我盼望着长大的那一天。我也问自己长大要干吗?我知道,我也明白。长大后我要去山区,去支教。每当在电视里看到那些贫困的孩子,总有一种温热的液体湿润了我的眼睛,更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冲击着我的心灵。看着那些被寒风刮红的脸,被冰雪冻红了双手却依然坐在教室里努力学习的孩子时,更加重了我的使命感。身为同龄人,每天穿着名牌,在环境优美的校园里学习生活的我们,又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只有深深的罪恶感罢了,活在这种环境中的我们和他们,能拿什么进行比较,用金钱只会玷污了他们幼小而纯洁的心灵。我渴望长大,长大后去阻止都市人们平时红灯绿酒的生活,而在捐款时却只有几张零钱的行为。当然社会上并不都是只有这些人。更多的是愿意付出爱心去帮助贫困地区人们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爱心去温暖冬日里山区孩子们冰凉的手。 是的,我渴望长大,长大后去山区,去帮助那些孩子走出贫穷的阴影,用我的一切去改变那些孩子的命运。有一件事,让我感触很深,一个记者去采访一位十分贫困的女孩时,女孩说了一句:叔叔,别拍我,我不想让大家知道我穷,我长大后会赚很多钱,会变得很有钱,到那时候,你再来拍我,好吗?就是这几句话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是啊那些人的命运本不应该如此,但贫困阻挡了他们通向光明的道路。 可能有一天,我真的站在了山区学校的讲台边,我心中的罪恶感会一点点地被消磨掉,但它绝不可能消失在世俗人们的心中…… 我渴望长大,我真的渴望长大,渴望长大后能够帮助到那些需要我的人,使世界更美好!让那些贫困的孩子们知道,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人关心他们,爱他们! 【解析】 试题分析:文题(一)审题的要义在于对“拥抱”的理解。“拥抱”是个比喻形象的说法,情景不同,内涵各异。“拥抱”是一种具体的“爱”的举动,是一种友善的行为;“拥抱”是一种处世态度,是一种和谐友好的精神;“拥抱”是一种人生观和世界观的表现,是尊重信任;“拥抱”背后是体现人对社会的认识,一种向别人展示善意的方式;“拥抱”的实质是开放、容纳、信任,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处理“个人”与“社会”,“自我”和“他人”关系的典范。“拥抱”有层次之别,有个体群体的差异,选一角度,既可以写“拥抱”是什么,或写记叙文,记自己对他人的“拥抱”,也可写他人对自己的“拥抱”,即关爱的行为,或写议论文,倡导关爱自然、关爱他人,关心社会。 文题(二)为半命题作文,这个作文题的关键词在于“渴望”,正因为是“渴望”,所以习作要写的肯定是想得到而尚末得到的,从内容上来看,所填入的词语是作文反映的主体——渴望理解,渴望友情,渴望关注,渴望温暖,渴望成功,渴望丢失的东西重回身边,渴望战争消失,世界和平……这些都是可以的,还可以细一些,如渴望有一个弟弟、妹妹,渴望得到爸爸(妈妈、老师、同学)的理解,渴望得到语文老师(数学老师、英语老师等)的赞扬,渴望得到游玩的机会,渴望得到休息等等,都可以成为你写作的内容。从文体的选择角度来说,这个题目写记叙性的文章比较适合。 其实,题目本身已是立意,只要是所写的是自己最渴望的,流露出真情实感,文章就会写的不错。 考点: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漫谈信息

近年来,一些国家把今天的社会称为“信息化社会”,把高度信息化作为向未来进军的目标。

那么,什么是“信息”呢?所谓“信息”,就是对收信人(人 、生物或机器)来说,是一种希望得到的、具有某种意义的表示形式。这里所说的“某种意义”,指的是能为收信者所感觉到、理解到的东西(信号或符号),反之,收信者所无法感觉和理解的,就不叫信息。

鸟语,是鸟类所能感知和理解的,因此,可以说是鸟类的信息;蝶舞,也是蝶类的一种信息。但对人类来说,由于它们都不能被理解,因而也就不认为它们是信息了。又如,来自宇宙其它星体的电波,目前还没有收信机能接收它,即使有办法接收,收信者也无法理解,因此严格地说,它仍然不能作为人类的“信息”。

对于人类来说,由于不断地研究和探索一些昔日不认为是信息的东西,今天也可能成了信息。例如,公元前在巴比伦和阿西利亚等地广泛使用的楔形文字,过去由于没有人能理解它,所以它对我们来说不是信息。现在由于许多语言学家的努力,已经可以阅读和理解这种楔形文字了,于是它也就开始具备作为信息的条件。

如果将信息与人类接受信息的五官相对应,可以把信息分为听觉信息、视觉信息、味觉信息、嗅觉信息和触觉信息等。讲话和音乐之类属于听觉信息;图片、文字、照片、景物等属于视觉信息。在这五类信息中,视觉信息所占的比重最大。这也就是图像通信作为一种新的通信方式而异军突起的原因。

信息在人类生物的生存上具有和物质、能源同等重要的地位它们都是人类生物生存的基本要素。在人类社会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人类的信息活动经历了五次革命,第一次是语言的获得,第二次是文字的创造,第三次是印刷术的发明,第四次是以莫尔斯电报(1844年)为起点的电信技术的开拓,而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一个以计算机和通信相结合为特点的第五次信息革命阶段。

在现代社会里,信息的生产、加工和流通所产生的价值,已经超过物质生产、加工和流通所产生的价值;整个社会已经出现了所谓的“信息爆炸”状态。因此“信息社会”这个名词也应运而生。

1.本文属于        填类型——事理性或事物性说明文运用的说明顺序是       

2.本文是依次从哪些方面说明“信息”的?

3.下面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原文相符的一项是(    

A本文开头从概述现象入手,引出所要说明的对象

B第三段的三句话都是具体说明上段最后一句话。

C鸟语、蝶舞以及来自宇宙其它星体的电波对我们人类来说也是信息。

D最后一段中加着重号的两个词“生产”、“加工”可以互相位置,因为它们是并列的关系

 

查看答案

现代文阅读

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周国平

⑴我们活在世上,不免要承担各种责任,小至对家庭、亲戚、朋友,对自己的职务,大至对国家和社会。这些责任多半是应该承担的。不过我们不要忘记,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项根本的责任,便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⑵每个人在世上都只有活一次的机会,没有任何人能够代替他重新活一次。如果这惟一的一次人生虚度了,也没有任何人能够真正安慰他。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怎么能不产生强烈的责任心呢?在某种意义上,人世间各种其他的责任都是可以分担或转让的,惟有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每个人都只能完全由自己来承担,一丝一毫依靠不了别人。

⑶不止于此,我还要说,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一个人惟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建立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他才可能由之出发,自觉地选择和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正如歌德所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因为这种爱,所以尽责本身就成了生命意义的一种实现,就能从中获得心灵的满足。相反,我不能想象,一个不爱人生的人怎么会爱他人和爱事业,一个在人生中随波逐流的人怎么会坚定地负起生活中的责任。实际情况往往是,这样的人把尽责不是看做从外面加给他的负担而勉强承受,便是看作纯粹的付出而索求回报。

一个不知对自己的人生负有什么责任的人,他甚至无法弄清他在世界上的责任是什么。有一位小姐向托尔斯泰请教,为了尽到对人类的责任,她应该做些什么。托尔斯泰听了非常反感,因此想到:人们为之受苦的巨大灾难就在于没有自己的信念,却偏要做出按照某种信念生活的样子。当然,这样的信念只能是空洞的。这是一种情况。更常见的情况是,许多人对责任的关系确实是完全被动的,他们之所以把一些做法视为自己的责任,不是出于自觉的选择,而是由于习惯、时尚、舆论等原因。譬如说,有的人把偶然却又长期从事的某一职业当作了自己的责任,从不尝试去拥有真正适合自己本性的事业。有的人看见别人发财和挥霍,便觉得自己也有责任拼命挣钱花钱。有的人十分看重别人尤其上司对自己的评价,谨小慎微地为这种评价而活着。由于他们不曾认真地想过自己的人生使命究竟是什么,在责任问题上也就必然是盲目的了。

⑸所以,我们活在世上,必须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一个人认清了他在这世界上要做的事情,并且在认真地做着这些事情,他就会获得一种内在的平静和充实。他知道自己的责任之所在,因而关于责任的种种虚假观念都不能使他动摇了。我还相信,如果一个人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那么,在包括婚姻和家庭在内的一切社会关系上,他对自己的行为都会有一种负责的态度。如果一个社会是由这样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成员组成的,这个社会就必定是高质量的有效率的社会。

1.作者要通过本文表达一种什么观点

2.第⑶段划线句使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你能再写一条有关“责任”的名言吗?

3.如何理解第⑸段中划线的句子。

4.阅读下面链接材料,结合文章谈谈你的认识。

【链接材料】我国9000万网民中82%为青少年,其中未成年网民就有1650万。而这些未成年人中的148%,也就是说有近245万未成年人不仅爱上网,而且着迷上瘾,难以自拔。

 

查看答案

现代文阅读

爱的旅程

黄昏时分,马车抵达这座百里外的小镇。

“要在这里住一夜了。”父亲看着儿子,拍了拍“栗子皮”浓密的鬃毛。妻子病故,除了十二岁的儿子,这匹马是他生命中的一份儿珍宝。

“行。”儿子从车上抱下铺盖卷儿。乡村学校也放暑假了。他跟父亲出门拉脚儿,锻炼锻炼。西望行程,落日在群山之间驾起独轮车,如炭火中烧着的铁块,大片的红与大片的黑辉映一体,透射出苍茫和沉重。

“拿些料喂喂它。”父亲吩咐。儿子拖下条麻袋。里面沙沙作响,是寸步不离的麦糠。就在他向外掏麦糠的时候,一只大刺猬滚了出来,扎疼了他的小手。“哎哟!爸爸你看——”

“什么啊?”父亲走过来,发现地上花白的刺猬,“哎,怎么连它也带来了?”家中有堆麦糠,里面住着一窝刺猬:母刺猬和它的三只才出生的小刺猬。这就是那只母刺猬。一定是装麦糠时没注意,将它装了来。“怎么办啊?”儿子停下手。

能怎么办呢?父亲摇摇头:“不好,家里还有三只小刺猬哩。一天了,那么小。”

“我们要明天才能回去。”儿子脸朝西转,叹了口气。

“最快也要这个时候到家。”父亲扫视夕阳。

“它们会饿死吧?”

“一天一夜。很有可能,也不一定。先把它装进去,明天咱早点回家。

月出东南,像墨绿的麻地钻出个光脊梁,呈现铜的色泽和质感。“粟子皮”静静地嚼吃麦糠,有时也打响鼻。那迷人的沙沙声,散发出一股幽幽的气息。

父亲坐着,一口接一口咝咝地吸烟,吸得满腹苦香。妻子临走,抓住他的手说:“你要照看好孩子。”这还用说吗?我的儿子!可他当时什么也没说出,只一个劲儿地掉泪。现在想想,多遗憾。“放心吧!我,你还不放心吗?”他时常这样自言自语,似面对暗中的她。让儿子跟着出来,并不是叫他干活,主要是怕孤单、省牵挂。看到儿子,他就浑身是劲,仿佛看到了美丽的妻子。

儿子也没睡着。他仰卧席上,盯着父亲的背出神。母亲去世后,父亲胡子长了,话少了,但对他却温柔百倍,有时“柔”得让他不习惯,受不了。“多好的爸爸啊!这么累,这么疼我。我要听话,多帮他干活。”他默默地想,跟父亲出门,是他乐意的。一来能帮父亲,二来呢,他觉得父亲在哪里,家就在哪里。“你饿了吗?”父亲问。

“不饿,你呢?”

“我也不饿。”

“那就睡觉吧,翻山越岭跑了一天,挺累,睡吧,明天还得早起。”疲倦如同烈性白干,使他们沉睡了过去。

第二天清晨醒来,儿子想起麻袋里的刺猬,打开一看,刺猬没了。“刺猬呢?爸爸,刺猬呢?”

“跑了吗?找找。

车上车下没有,四下里找找还是没有。“跑哪儿去了?这个家伙。”父亲不打算再找了,“耽误事儿吧?你看!小刺猬是白搭了。”

“胡乱跑!”儿子有些愤恨,对那只刺猬骂。停了一会儿,他问“小刺猬好吧?”

“问那个干什么?也可能没事儿。”

儿子点点头,怀着一腔惋惜,不再说话。黄昏时分马车终于返回小村。儿子跳下车,跑去看那三只小刺猬。

“爸爸!”儿子惊叫道,“大刺猬回来了!”

“是吗?”父亲慢慢走近,“哪儿呢?真是它吗?”

“是!是它。”

“像!”父亲伸手捧起刺猬,“咦?它怎么回来的?百十里山路啊!了得!”

“血!爸爸你看它肚子上有血。”

“对,它是爬回来的,磨破了。也不知道回来多久了。百十里地,翻山越岭,连滚带爬啊!这家伙真厉害。”

“它怎么认得路呢?这么远,还在麻袋里。”

“就是呀,怎么认路呢?奇怪,就是人,也没这种好记性。它牵挂着几个孩子——小刺猬啊。想它们,想着想着,就回来了。”父亲边寻思边解释。

“再远它也能认得路吗?”

“嗯。当娘的就这样,真不孬。”父亲只顾感叹,没留意儿子俊秀的双眼已波光粼粼。

1.文章题目“爱的旅程”有哪些含义?请你写出来。

2.这篇文章交织着两条线索,一条是关于          的故事;一条是关于         的故事。

3.赏析下列句子。

(1)西望行程,落日在群山之间驾起独轮车,如炭火中烧着的铁块,大片的红与大片的黑辉映一体,透射出苍茫和沉重。

(2)“嗯。当娘的就这样,真不孬。”

4.文章最后“父亲只顾感叹,没留意儿子俊秀的双眼已波光粼粼。”儿子为何流泪?谈谈你的看法。

5.人们说母爱是伟大的,读完此文,我们感到父爱同样伟大。谈谈你对父爱的认识和感受。(不少于50字)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①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青萝为墙援②,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红榴白莲,罗生池砌。大抵若是,不能殚记。每一独往,动弥旬日③。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不唯忘归,可以终老。此三泰④也。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⑤,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其余事况,条写如后云云。

微之⑥微之!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封题之时,不觉欲曙。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⑦尘念,此际暂生。(选自白居易《与元微之书》⑧)

【注释】①东西二林:指庐山的东林寺和西林寺。②墙援:篱笆墙。③动弥旬日:常常满十天。④泰:安适。⑤忧望:挂念,盼望。⑥微之即元微之,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好友。⑦瞥然:形容时间短暂。⑧此信写于白居易在唐代元和年间被贬江州(今江西九江市)时期。

1.下面加横线词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猛浪若(飞奔的马)             (长长的)竹千余竿

B.负势竞(向上)                 流水(环绕)于舍下

C.在昼犹(夜晚)                 手把笔(书信)

D.窥谷忘(通“返”,返回)       我万里(距离)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2)大抵若是,不能殚记。

3.文中横线上应填写的句子是:

4.根据文章的内容,回答问题。

(1)文中哪一个字最能概括两文所描写的山水之景的共同特点。

(2)甲、乙两文都是情景交融的美文,但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请作具体分析。

 

查看答案

诗歌阅读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诗歌首联“        ”和“         ”这两个词写出了作者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也表达了作者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心情。

2.诗歌颈联已经成为流传千古的佳句,你认为理由是什么?(提示:可从其哲理性及表情达意方面来思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