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看自行车的女人》,完成小题:
看自行车的女人
梁晓声
①想为那个看自行车的女人写点什么的念头,已萌生在我心里很久了。
②第一次见到她,是在北京一家医院前的人行道上。一个胖女人企图夺她装钱的书包,书包的带子已从她肩头滑落,搭垂在手臂上。身材瘦小的她双手将书包紧紧搂在怀里,以带着哭腔的声音叫嚷:“你不能这样啊,我每天挣点钱多不容易呀!”。
③她40余岁,穿着一套旧迷彩服,戴着一顶旧迷彩单帽。那身衣服一看就是地摊货。脚下是一双老式旧布鞋,没穿袜子,脚面晒得很黑。帽舌下,她的两只眼睛,呈现着莫大而又无助的惊恐。
④我从围观者的议论中听明白了两个女人纠缠的原因:那胖女人存车时,忘了拿放在车筐里的包,包丢了。她认为这个看自行车的外地女人应该负责任,并且怀疑是被她藏起来了。
⑤胖女人一用力,终于将看自行车的女人那书包夺了去,她将一只手伸进包里去掏,却只不过掏出了一把零钱。“当”的一声,一只小搪瓷碗抛在看自行车女人的脚旁,抢夺者骑上自己的自行车,带着装有一把零钱的别人的书包,扬长而去。
⑥看自行车的女人追了几步,回头看看一排自行车,慢慢走回原地,捡起自己的小搪瓷碗,瞧着发楞。忽然,她把头往身边的大树上一抵,呜呜哭了……
⑦第二次见到她,是在一家商场的自行车场。我因没买到合适的东西,带着的一百元钱也就没破开。取自行车时,我歉意地说:“忘带存车的零钱了,一百元你能找得开吗?”我以为她会朝不好的方面猜疑我,因为一个人从商场出来,居然说自己兜里连几角零钱都没有,不大可信的。她望着我怔了怔,然后一笑,很不好意思地说:“那就不用给钱了,走吧走吧!”她当时那笑,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我们许多人,不是已被猜度惯了吗?偶尔有一次竟不被明明有理由猜度我们的人所猜度,于是我们自己反倒觉得很稀奇了。每每的,竟至于感激起来。我当时的心情就是那样。应该不好意思的是我,她倒那么不好意思。
⑧后来我又去那家商场,付存车费时,我说:“上次欠你两毛钱,这次一起付给你。”我之所以如此主动,是我觉得她肯定记得我欠她两毛钱的事,若由她提醒,我会尴尬的。不料她又像上次那样怔了怔,然后一笑,很不好意思地说:“不用啊,不用啊!”硬塞还给了我两毛钱。我将装东西的纸箱夹在车后座上,忍不住问她:“来北京多久了?”“还不到半年。”“家乡的日子怎么样?”“不容易啊……再加上我儿子又上了大学……”她将“大学”两个字说出特别强调的意味,一脸自豪。我推自行车下人行道时,觉得后轮很轻,回头一看,她正替我提着后轮呢。骑上自行车刚蹬了几个,纸箱掉了,她跑过来,从书包里掏出一截塑料绳……
⑨这年寒冬的一天,那个雪后北风呼啸着席卷着这北方的城市的晚上,纷纷扬扬的大雪在风中肆意飞舞。单位一位退休摄影师给我打电话,让我替他写一封信。他要表扬的,就是那个看自行车的女人。“我到那家商场去,遇到熟人聊了一会儿,竟忘了取自行车,拎兜也忘在车筐里了。拎兜里的几百元钱倒没什么,关键是我洗的三百多张老照片啊!干了一辈子摄影,那些老照片可都是我的宝呀!天黑了我才想起来急忙赶去,你猜怎么着?就剩我那辆车了!商场早关门了,看车的女人在冷风中站着,抱着我的拎兜,守着我那辆旧自行车。人心不可以没有了感动呀,是不是?人对人也不可以不知感激呀,是不是?”他在电话里言辞恳切。
⑩不久前我又去那家商场,见看自行车的已经换成一个男人了,我想问原先那个女人到哪里去了,张了张嘴,却什么也没问。我祈愿她永远也不会再碰到什么欺负她的人,比如那个抢夺了她书包的胖女人。
⑪阳光底下,人与人应该是平等的。弱者有时对这平等反倒显得诚惶诚恐似的,不是他们不配,而是因为这起码的平等往往太少,太少……
1.本文写了“看自行车的女人”的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她知道我没零钱时,免收我的存车费。
③她不要我补给她的存车费,还帮我抬车、捆纸箱。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品读第③自然段和第⑥自然段,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结合相关语句进行赏析。
3.本文表现了作者的理性思考。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请以第⑦自然段为例进行分析。
4.请分析文章⑨段划线句子的作用。
5.从全文看,“我”为什么想为“看自行车的女人”写点什么?
文言文比较阅读。阅读甲乙两文,完成小题。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河中石兽》)
(乙)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比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节选自《史记》)
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
①尔辈不能究物理 物理: ②秦悉坑之
2.句中加横线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寻十余里 寻病终 B.而括易言之 沿河求之
C.其反激之力 尝与其父言兵事 D.遂反溯流逆上矣 数十万之众遂降秦
3.翻译下列句子。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文可以提炼出一个成语:____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乙两文围绕着一个话题,说说你从中明白了怎样的道理?
诗歌赏析。阅读杜牧的《赤壁》,完成小题。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这首绝句,前两句写_____________,后两句发_____________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千百年来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某校八年级(3)班准备开展一次“背起行囊走四方”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四个学习任务:
1.拟写标语。走四方,先要爱家乡。为提升家乡谷城的知名度,请根据对联常识,以谷城一处山水美景或一位名人作为宣传语内容,拟写一个对句,要求易记易颂。
上句:双雄相会人杰地灵 下句:_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项目。在活动准备阶段,为丰富活动形式,请你根据示例帮忙再设计两种不同的活动形式。
示例:演唱“走四方”的歌曲
我的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探究。为方便襄阳市民更便捷游玩我市景观,近年来市政府推出了“旅游年卡”,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说说你从中得出的主要信息是什么?
材料一:旅游年票是为了丰富襄阳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方便市民旅游出行,在2012年5月推出了旅游“一卡通”, 80元的旅游年票可畅游19个景区。。据年票办介绍,旅游年票发行四年多来,有数百万人次持年票进入景区,让更多的市民得到实惠,也带动了襄阳本地的旅游市场。
材料二:进入2016年春季,市年票办在古隆中、黄家湾等年票景区发现有部分游客冒用他人年卡出游,在景区检票处被查扣。据了解,被查扣的年卡,有些是儿子借用爸爸的年卡,有些是女士借用男士的年卡,甚至有“90后”游客借用“70后”年卡的。对此情况,检票人员当场对年卡予以没收,并上报市年票办将年卡持有人列入黑名单。
我的理【解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意见建议。为提升襄阳旅游品牌形象,根据你的出行体验或所见,给当地景区或主管部门提一条有价值的建议。
我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谐美好环境需要你我他的共同参与,在创建国家级文卫生城市过程中,你看见一位同学正在乱扔垃圾,想过去提个醒,你会如何说?
默写。
① ,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②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③诗抒怀。古往今来,仁人志士或表节操,如辛弃疾在《破陈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表明一统天下,建功立业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或激励梦想,如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大型展览时说,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 “ ___ __ , __ ____ ” (语出李白《行路难》)把自己的信心满满,说得淋漓尽致;或表白抱负,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达了作者“ _ , ___ ”的旷达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