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教养,就是要让别人舒服
①很多年前,余世维在《管理思维》课中讲过一个案例,他说他有一个习惯,每次要离开酒店,他都会把床铺整理一下,把摊在桌面上的东西整理好,尽量把房间恢复成进来时的样子。这样进来清扫的阿姨会对住过的客人刮目相看。
②也许客人和阿姨永远不会见面,阿姨高看这一眼也并不会对客人有什么影响,但这就是教养,在看不见的地方更显宝贵。
③研究生入学考试后等成绩的那段时间,我在一家麦当劳参加见习经理培训,培训的第一课就是倒餐盘。餐盘上有餐盘纸,只要不是被打湿或者故意破坏的很严重,清理餐盘是很容易的。只消把餐盘倾斜45度角插进垃圾桶的门帘,餐盘纸和餐后垃圾就会全部滑进垃圾桶,自己的手一点也不会沾上。
④可据我的观察,就是这简单的动作,国内大部分用餐者都不会做。父母更不太会鼓励孩子吃完麦乐鸡和开心乐园餐之后把餐盘清理了。用好习惯换别人高看一眼?很多人还做不到。
⑤有一次跟同事一起搭飞机出差,吃完飞机餐,看见他把餐盒、纸杯、废弃物都一样一样整理好,铺平,然后把擦过手的餐巾纸摊开,均匀的盖在餐盘上,再交给空姐。我坐在邻座,瞬间觉得自己之前是多么的粗鲁。垃圾本身不是美好的东西,但在丢弃时却可以有教养。
⑥看得见的教养是容易的。因为慑于群体的压力,但凡有些自觉力的人,都能发现自己跟文明的差距。在干净的环境里你不好意思乱丢垃圾;在安静的博物馆你不敢高声喧哗;在有序的队伍中你不好意思插队;在清洁的房间,你不会旁若无人的点燃香烟。所谓的教养,真实存在于环境感染力中。
⑦难的是看不见的教养。在乌合之众中谁能保持优雅和教养?在群体无意识中谁能保持清醒和判断?在舍生取义的时刻,谁还能像一个绅士,把生的机会留给妇孺老人?这不是作秀和异类,这恰恰是最能体现教养作为品德的可贵之处。
⑧更难的是那些“慎独”的教养。日本有一种文化,叫做“不给别人添麻烦”的文化。比如不小心把水洒在了地铁座位上,即使下一站就要下车,也要想办法擦干净,这样下一位乘客就不会觉得麻烦。
⑨虽然没擦可能也不会被人批评,虽然大部分时候并没有机会跟下一位乘客认识,但这种谨慎独处,保有敬畏的态度恰恰是最能考验真假教养的地方。
⑩再比如之前说到的整理房间,清理餐盘和盖上餐巾纸,听起来都是细节小事,难就难在明知道没有“好处”还依然保持,这就比“被称赞的道德模范”好的多,也可持续的多。
⑾教养不是道德规范,也不是小学生行为准则,其实也并不跟文化程度,社会发展,经济水平挂钩,它更是一种体谅,体谅别人的不容易,体谅别人的处境和习惯。
⑿不因为自己让别人觉得不舒服,这就是教养的简单道理。
(选自《读者》2015年12期)
1.“教养,就是要让别人舒服”,选文主要论述哪几个方面的“教养”?
2. 联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1)选文第⑥段加横线的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
(2)选文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观点?
3.下列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教养跟家庭教育有着密切关系,并不跟文化程度,社会发展,经济水平挂钩。
B.很多人还做不到用好习惯换别人高看一眼。
C.明知道没有“好处”而依然保持去做的细节小事是真教养。
D.教养,是存在于环境感染力中的,在看不见的地方弥足珍贵。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秦王谓唐雎日:“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日:“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日:“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日:“臣未尝闻也。”秦王日:“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日:“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日:“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日:“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乙】荆轲奉樊於期①头函,而秦武阳②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③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日:“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④假借⑤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⑥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⑦(zhèn)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⑧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⑨柱而走。群臣惊愕,卒⑩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⑪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选自《荆轲刺秦王》)
【注释】①[樊於期]秦国将领,因得罪秦王逊到燕国。 ②[秦武阳]人名,又名秦舞阳,充任荆轲出使秦国的副手。 ③[陛]殿前的台阶。 ④[少]通“稍”。 ⑤[假借]在文中是“原谅”的意思。 ⑥[发]打开。 ⑦[揕]用刀剑等刺。 ⑧[绝]挣断。 ⑨[还]通“环”,绕。 ⑩ [卒]“猝”,突然。 ⑪[郎中]宫廷的侍卫。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
(1)长跪而谢之( ) (2) 休祲降于天( )
(3)图穷而匕首见( )
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
B.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
C.休祲降于天 使毕使于前
D.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以故荆轲逐秦王
3.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甲】文所记叙的是强国和弱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最后弱国取得胜利的故事。
B.【乙】文所记叙的是荆轲刺秦王的经过:他拿着匕首,追赶秦王,而其余臣子则袖手旁观。
C.【乙】文中记载了秦国的一条法律:带刀的侍卫一般不上殿,上殿的臣子不能带刀。
D.【甲】【乙】两文在人物刻画上均用了对比的方法,其中【乙】文用秦武阳的“色
变振恐”衬托出荆轲的沉着冷静。
4.结合文章【甲】【乙】两文内容,简析作者分别主要通过什么手法来刻画人物的,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2)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按完成小题。
破阵子/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原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1.作者在词的上阕写出了那些意象?
2.词的下阕给我们描绘了一个怎样的少女形象?
在下面横线处按上文的结构样式仿写一组句子,使其上下文连贯。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志士无不成就在勤奋上:有勤,才有孔子“韦编三绝”的佳话,也才有了世界文化史上十大名人之一的美誉;有勤, , 。
将下面三个短句改写成一个长句。(不能增删内容,个别字词可调整)
①音乐是由旋律和节奏组成的。
②旋律能表达一定情感。
③节奏能变换旋律的强弱。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衣沾不足惜,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2) ,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
(3)吊影分为千里雁, 。(白居易《望月有感》)
(4) ,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6)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7)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
(8) 黔娄之妻有言:“ ,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五柳先生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