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鲁迅自传》选段。
①我于一八八一年生于浙江省绍兴府城里的一家姓周的家里。父亲是读书的;母亲姓鲁,乡下人,她以自修得到能够看书的学力。听人说,在我幼小时候,家里还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很愁生计。但到我十三岁时,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几乎什么也没有了;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我于是决心回家,而我底父亲又生了重病,约有三年多,死去了。我渐至于连极少的学费也无法可想;我底母亲便给我筹办了一点旅费,教我去寻无需学费的学校去,因为我总不肯学做幕友或商人,——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
②其时我是十八岁,便旅行到南京,考入水师学堂了,分在机关科。大约过了半年,我又走出,改进矿路学堂去学开矿,毕业之后,即被派往日本去留学。但待到在东京的豫备学校毕业,我已经决意要学医了。原因之一是因为我确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助力。我于是进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了两年。这时正值俄日战争,我偶然在电影上看见一个中国人因做侦探而将被斩,因此又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先提倡新文艺。我便弃了学籍,再到东京,和几个朋友立了些小计划,但都陆续失败了。我又想往德国去,也失败了。终于,因为我底母亲和几个别的人很希望我有经济上的帮助,我便回到中国来;这时我是二十九岁。
1.下面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能否换成括号里的词?结合上下文说说理由。
但到我十三岁时,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变化)。
2.第①段中,作者提到他们家乡衰落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分别指 。作者走这两条路了吗?从他的这一选择可看出他身上具有什么精神?
3.第②段,作者决意要学医的目的是什么?
4.第②段,作者决定弃医从文的原因是什么?
5.作者选择自己人生道路的出发点是什么?
6.从鲁迅对自己人生道路的选择,你可以得到什么启示,请简要谈谈.
阅读下面两段资料,从中你有什么发现?写出你探究的结果。
(1)一位美国黑人出身寒微,为减轻家中负担,在家汽水厂里当杂工,各种各样的杂活他都毫无怨言地去干。一次一位工人打碎50瓶汽水,弄得车间一地的玻璃碎片和团团泡沫,老板为节省人工要他去干,他想发脾气,但一想,这也是他份内的活,就把车间打扫的干干净净。过了两天,他被提升为装瓶部经理。后来他进了军校,衔领四星上将,官至欧洲盟军总司令,他就是美国现任国务卿鲍威尔。
(2)在建筑工地上,三个工人在挖沟。一个每挖一阵,就挂着铲子说他将来一定会做房地产老板;第二个嫌辛苦,总抱怨时间长、报酬低;第三个埋头干活,心里想怎样挖好沟让地基牢实。若干年后,第一个仍在挖沟;第二个找了个借口提前病退,每月领取微薄的退休金;第三个成了一家建筑公司的老板。
探究结果:
仿例造句:
爱雨的人是不想躲开的。让那清凉的雨丝,洗去你心灵上的尘;让那安闲的雨丝,抹去你思维上的俗;让那多情的雨丝, ;让那无声的雨丝, 。
名著阅读。
(1)一个经历太多困苦和灾难的丑小鸭,在好心人的爱护帮助下,终于变成了美丽的天鹅。上述故事来源于丹麦作家 (人名)的童话故事《丑小鸭》。
(2)创作“《繁星》、《春水》”的作者是作家 。
根据校长讲话的内容回答后面的问题。
离中考的日子越来越近了,老师们的辅导也越来越勤了,同学们的学习也越来越紧张了,大家都在作最后冲刺。据反映,大多数同学每晚伏案读书做练习直到12点钟,这种精神是可贵的。但也有老师反映相当一部分同学课堂上精神不振,恹恹欲睡,课堂学习效果明显降低了。
(1)校长肯定的是 ,否定的是 ;
(2)校长的目的是 。
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
①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的皓齿。( )
②见了它们,游子们能不引起至少是轻烟似的,一缕两缕的乡愁么?( )
③我们这屋实在太简陋,环境实在太荒凉,生活实在太岑寂了。( )
④开始大小如麻雀,转眼间有如蝴蝶,不久像飞蛾,最后小如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