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课外文言文阅读 日喻(节选) 生而①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

课外文言文阅读

日喻(节选)

生而①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②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③龠,以为日也。

日之与钟、龠亦远矣 而眇者不知其异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④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⑤达也,无以异于眇。

注释:

①眇(miǎo这里指双目失明。

②扪:摸。

③龠(yuè)古代竹制的管乐器,像笛,比笛短。

④道:道理、规律。

⑤达:通达、懂得。

1.解释加横线词。

告之曰(      

其未尝见(      

2.翻译句子。

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

3.本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1.有的人;因为 2.抽象的道理难认识的情况比太阳难认识的情况更严重,而人们不通晓道理的情况与生来就不认识太阳的瞎子没有什么不同。 3.告诉我们求知不可脱离实际,自以为是,而应从学习和实践中求得真知。(或学习上只有通过自身不断实践,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和技能,不能偏听或凭主观臆测) 【解析】 试题分析: 1.1】先要梳理文字,读懂文章,根据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或古今异义,有的人。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2】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翻译要要做到三点,原意不能改变,关键字词要译准确,句子要通顺。本题要解释清楚关键词语有:“道”“异”,翻译后要疏通句子。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3.疏通全文,把握文章内容,本文告诉我们的道理,通过文中的比喻,告诉我们求知不可脱离实际,自以为是,而应从学习和实践中求得真知。(或学习上只有通过自身不断实践,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和技能,不能偏听或凭主观臆测)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语言实际运用:

世上有一部永远写不完的书,那便是母亲;世上有一种最香醇的茶值得永远品味,那便是母爱。母爱是一种最无私的感情,它像春天的甘霖,洒落在我们的心田,虽然悄无声息,却滋润着一棵棵生命的幼苗。在2016年5月8日母亲节前,某中学八年级⑴班开展了以献给母亲的歌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踊跃参加吧!

1.【板块栏】

(1)、为营造活动的氛围,请你拟一条标语,张贴在教室里。

(2)、在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先分成不同专题活动小组搜集资料、筛选整理,然后将开展全班交流,下面请你完成全班交流的步骤。

步骤一:主持人致开场白并宣布活动开始。

步骤二:                                

步骤三:                                

步骤四:主持人致结束语并宣布活动结束。

2.【表达栏】

(1)在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对中央电视台这样一则公益广告很感兴趣: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看见妈妈正在给奶奶洗脚,于是也端着不断溢出的半盆热水走到他妈妈面前,用欢快、稚嫩的声音说:妈妈,您洗脚。请你谈谈同学们为什么对这则公益广告感兴趣?

(2)2016年母亲节马上就要到来,请你用短信的方式给自己的妈妈,发一段祝福,来表达你对她的爱。要求:语言精练,用上一种修辞手法。

 

查看答案

请在下面的题目中任选一题

(1)命题作文:

请以“与你一起走过的时光”为题目作文。

(2)半命题作文:

生活是七色板,其中蕴含着追梦的艰辛,成功的喜悦,挫折的苦痛,孤独的寂寞。此时,你需要看看周围甜蜜的微笑,听听身旁温馨的话语,请以“生活需要             ”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线上可填适当的词语,如互助、欢乐、掌声、阳光、理智、感动、激情……

要求:

①、若选择半命题作文,请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③、不少于 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查看答案

文学作品阅读

已是凌晨三点,当他从网吧里出来时,满脑子仍然充满游戏里的刀光剑影。他如网游中的大侠般麻利地翻过校园墙头,突然一个黑影横亘眼前,他意识到:这次真要挂了。

班主任只冷冷地丢下一句话:回去收拾收拾,准备卷铺盖回家吧。

他慌了:“再给我一次机会吧,我保证今后改。”班主任冷笑:“你还好意思求我,这已经是第11次了,上次我已经在全班面前宣布你只有最后一次机会。”

父亲来了,穿着布满灰尘的破棉袄,在充满现代气息的校园里显得分外扎眼。父亲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哀求道:“农村孩子考上重点中学不容易,如果被开除了,他一辈子就完了。”

“给他机会够多了,而且我不希望班里有个害群之马。”班主任断然拒绝。父亲踉跄了一下,“扑通”跪倒在地,所有人都惊呆了。他心如刀割,仿佛在滴血,终于爆发了,一把扶起父亲,口气凛然地说:“爸,别求了,我们走。”

班主任轻蔑地说:“对,回你的乡下撒网吧,只要有我在,就永不录用你这个无可救药的人。”

回到家,他躺在床上睡了三天,感觉前途渺茫,世界一片灰暗。可怜的父亲,仍不愿放弃,

又出去四处求人,希望能有个学校接受他。他心里更加难受,一个被开除的学生,哪个学校还愿意要呀。

但父亲却真办到了。父亲兴高采烈地跑回家,告诉他,镇中学同意让你插班旁听了。他顿时泪眼滂沱,可以想象,这些天父亲低三下四地四处求过多少人呀!他哽咽地说:“爸,您受苦了,都是儿子不孝。”父亲憨憨地笑:“只要你能改就好。”他下跪起誓:“一定痛改前非,考上大学。”

毕竟底子不错,加上刻苦攻读,他的成绩进步很快。转眼一年过去了,他已升至高三,书本和大学占据了他所有的心灵空间,偶尔想到曾经的网游岁月,恍若隔世。

一天晚上,父亲突然对他说:“告诉你个好消息,你以前的那个班主任调到省附中了。”他毫无兴趣:“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孩子,你不知道,你还保留了学籍,就是因为他你才回不去的。”停顿了片刻,父亲又说:“我今天又到学校去求校长,他答应让你回去读书。”

一切简直难以置信,但当他重新跨入那个熟悉而陌生的校门时,他狠狠地对自己说:“我不仅要从这里爬起来,还要从这里起飞,证明给那个家伙看看我是否无可救药。”

转眼一年过去了,他实现了诺言,考上了省里的重点大学。上学前的那个夜晚,父亲拿出珍藏多年的老酒。

他恭敬地敬了父亲一杯,又敬了母亲一杯,然后父亲为他斟满第三杯,说:“孩子,这杯你该敬敬当年的那个班主任。”

他不可思议地望着父亲,父亲回忆起三件事。

那天,父亲跟班主任去办理相关手续。班主任悄悄告诉他:“老大哥,学校那晚查到了您儿子又去上网,因屡教不改,要强行开除他。我做得绝情,一是迫于学校的制度,二是想让他的心灵有所触动,真真地戒掉网瘾。更重要的是,我先以他主动休学的名义上报校方,可以为他保留学籍。”父亲似懂非懂,但隐隐约约感到,儿子还有希望。

几天后,父亲接到班主任的电话:“镇中学的校长是我的老同学,我和他说过了,让您的儿子暂时先到那儿插班。”父亲连连道谢,班主任又嘱咐:“暂时不要告诉他我做的事,这对激励他有好处。”父亲不是很明白,但相信老师的话必然有道理。

后来,班主任来到家里。“我就快调到省里了,走之前我会做通校方工作,让您儿子高三一开学就回来。”父亲感激涕零,班主任又掏出五百块钱,说:“知道你们家庭困难,这点钱给他买点学习资料。另外,还是让他继续恨我吧,因为现在他那口气还没下去呢,就让他一鼓作气考上大学吧。”

听到这,他的眼泪如洪水般倾泻而下。

火车到达省城的时候,接站的同学问他是否是某某大学的。他说是的,但是我要先去趟附中。

1.通读全文将故事的主要情节填写完整。

①沉迷网游,遣返回家→②                              →③                       

→④                           →⑤省城上学,先访恩师

2.联系文章内容,揣摩下面句子中人物的心理活动。

1)他顿时泪眼滂沱,可以想象,这些天父亲低三下四地四处求过多少人呀!

2)听到这,他的眼泪如洪水般倾泻而下。

3.文章结尾写到:“他说是的,但是我要先去趟附中。”请你写出这样结尾的好处。

4.文中班主任是一位怎样的老师?请结合文章内容举例分析。

5.甘作红烛的苦心人,回头是岸的有志者,共同演绎一段感人故事。这样的故事给你怎样的启迪?请你谈谈阅读后的感受和收获,不少于50字。

 

查看答案

阅读《雪》选段回答问题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1.请在第一段中找出你所喜欢的比喻句用横线在原文中完整的画出来,并简述你所喜欢的原因。

2.你怎样理解“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3.鲁迅将朔方的雪描写得如此磅礴和大气。让人感受到无以名状的勇气和力量。请用优美的语言来描绘一下你眼中朔方的雪。

 

查看答案

名句积累填空:

①人生自古谁无死,                                       

②不畏浮云遮望眼,                                       

                                   ,西出阳关无故人

④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中表现作者美好愿望的句子是:                      

⑤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当人们看到陈旧的事物日趋没落,新生的事物逐渐兴起时,自然而然地就想到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包含着新陈代谢规律的两句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