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诗歌。 扬州送人 桂楫木兰舟,枫江竹箭流①。故人从此去,望远不胜愁。 ...

阅读下面的诗歌。

扬州送人

桂楫木兰舟,枫江竹箭流。故人从此去,望远不胜愁。

落日低帆影,归风引棹讴。思君折杨柳,泪尽武昌楼。

竹箭流:似竹箭一样在水中穿行,形容极为迅速。

②归风:柳麻子说书

1.第二句“枫江竹箭流”说的是什么意思?这样写对表现主旨有什么作用?

2.第五句“落日低帆影”是历代传诵的名句,请说说它的妙处。 

 

1.友人乘的船似竹箭一样在水中穿行,极为迅速。这从侧面反衬了诗人对友人的惜别之情,船越是快,诗人越是难受。 2.这一句借景抒情,巧妙地传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友人乘船离去,诗人在岸边送行,直到太阳西下,船帆的影子逐渐远去低下,视线仍不肯离开,可见惜别情之浓之深。 【解析】 试题分析: 1.1】阅读诗歌,理解诗句的意思,首先要翻译,把诗句翻译为现代文的句子,结合诗歌内容,理解诗歌表达的主旨,分析其作用。本题这从侧面反衬了诗人对友人的惜别之情,船越是快,诗人越是难受。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2】阅读诗歌,鉴赏诗句,赏析句子,要从内容、写作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分析评析,要点析其中生动的字词,说明其精妙的作用。本题首先要点明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巧妙地传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友人乘船离去,诗人在岸边送行,直到太阳西下,船帆的影子逐渐远去低下,视线仍不肯离开,可见惜别情之浓之深。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建设的宽马路与大立交引发了人们的热议,结合下列几则材料,分别探究这种规划设计的初衷与负面影响。

材料一:不少城市景观大道、主干道越拓越宽,动辄“百米大道”。立交桥、高架桥林立,成为中国大城市在宽马路之外更具“特色”的景象,被广泛宣传为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不过,城区内道路越拓越宽越拥堵,几乎成了大中城市的一个普遍现象。

材料二:大空间才有大视野,宽马路上车水马龙,两侧高楼林立,白天绿起来,晚上亮起来,此等新景观是何等的气派!不过,此种一哄而上的“现代化”演化成了“千城一面”,真正传统性、地域性、人文性的城市景观特色,反而被隆隆推土机铲除了。

材料三:宽马路阻断了城市支路的相互连接,宽马路两侧联系不便不畅,沿街商铺人气和营业效益降低,城市空间被切割成一块块的“孤岛”。车行道大大拓宽,而将自行车挤上人行道与行人争道,使步行活动变得越来越不够安全舒适。城市框架拉得更大更散,城市建设占地更多而使用效率降低。

 

查看答案

阅读选段,回答问题。

这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因为那会是全县中最盛的会,东关又是离我家很远的地方,出城还有六十多里水路,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1.这段文字选自散文集        ,这里的“全县中最盛的会”指的是      ,父亲要我拿的书是      

2.在这篇文章中我的心情变化是怎样的?你对文中的父亲的教育方式如何评价?

 

查看答案

下面名著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鲁滨逊在荒岛上从一群野人手中解救了一个俘虏,并将他带回住处做自己的仆人,还给他取名叫“星期五”。

B祥子在混乱中逃出了军营,顺手牵走了大兵们丢下的三匹骆驼卖给了一个老者。

C阿廖沙对布料变色一事充满好奇,又受到表哥萨沙的怂恿,将一块白桌布投进染缸染成了蓝色,事后遭到了外祖父的一顿毒打。

D白骨精在白虎岭一变村姑,二变老翁,三变老妇迷惑唐僧赶走。

 

查看答案

下面一段场面描写的文字有好几处毛病,请按照要求加以修改。

1)换用号:   2)增补号:   3)删除号:  (4)调位号:

李老师锐智的观点,激发了同学们对老师、家长的感激和爱戴,风趣幽默的语言,强烈刺激着每一位在场的听众。同学们勇敢地举起手,走上讲台,大声说出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并且表明自己将为之赴汤蹈火。他们主动和在场师生互动,得到了全场师生的支持。不过,也有个别同学说他们疯了。随着整个演讲活动达到了高潮,越来越多的同学奔上讲台。

1.删除语段中与整个场面的氛围不一致的一句话。

2.语段中还有几处毛病,请选择3~4处用规定的符号在原文上直接修改。

 

查看答案

古诗默写。

            ,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阳楼》)

③安得广厦千万间,            ,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⑦了却君王天下事,            ,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⑧子曰:“巧言乱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