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对《水浒》的阅读体悟,甲、乙、丙所代表的人物,正确的应该是哪一项?( )
茅盾曾经对《水浒》中一些人物作过深刻的评价:“对于 甲 ,我们虽可怜其遭遇, 却鄙薄其为人;对于 乙 ,我们既寄以满腔的同情,又深惜其认识不够;对于 丙 ,我们却除了赞叹,别无可言。”
A.甲:宋江 乙:吴用 丙:林冲
B.甲:时迁 乙:武松 丙:戴宗
C.甲:杨志 乙:林冲 丙:李逵
D.甲:高俅 乙:李逵 丙:杨志
对下列语段意思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冯骥才写道:“一百年来,天津有两个截然不同的‘文化入口’。一个是传统入口—从三岔口下船,举足就迈入了北方平原那种彼此大同小异的老城文化里;另一个是近代入口—由老龙头车站下车,一过金刚桥,满眼外来建筑,突兀奇异,恍如异国,这就是天津最具特色、最夺目的文化风光了。”舟船与火车,是代表两种文明的最佳意象,前者悠缓、松弛,后者迅猛、强烈。然而,在二十世纪的后半叶,异质生活的空间秩序在大革命的狂欢与苦难中土崩瓦解。某种只能在洋房里滋生的生活被正式取缔,人与建筑的相互选择关系至此结束。欲望正以广场、商厦、立交桥、商品楼的形式瓜分着天津这座城市的有限空间,而老房子则只能成为它们的猎物。只有少数的幸存者,比如解放北路,但它们不会使我们感到幸福,相反,只能见证我们的伤感与哀恸。
A.冯骥才认为“传统入口”与“近代入口”是天津最具特色的文化风光。
B.天津的近代文明具有迅猛、强烈的特点。
C.天津有限的城市空间正被现代建筑瓜分着。
D.对城市传统建筑的消失,作者是伤感的,无奈的。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给人们多少正面的鼓励和积极的启示,相反,其中一些情节的负面作用倒是不少。
B.近日,团市委、市教育局决定在全市中学开办“与人生对话——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C.“魅力无锡”的打造,必须注重文化内涵和品牌建设,注重城市灵魂的塑造。
D.遭受挫折不仅可以积累经验,而且使人得到升华,但是我们更应该正视挫折。
对下面文段中加横线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A.过:犯过失。
B.衡:梗塞,指不顺。
C.喻:明白,了解。
D.拂:通“弼”,辅弼。
下列句中加横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日本政府公然制造事端编造谎言,指责我国海军的正常巡航,其目的是不屑置辩的。
B.上海华联超市出售染色馒头的恶性事件,实在是骇人听闻。
C.北朝著名的《张猛龙碑》苍劲古朴,而“南帖”名作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则灵动洒脱,两者大相径庭。
D.领导干部要对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实负起责任,决不允许马虎从事,敷衍塞责,玩忽职守。
下列选项中字形和注音全部正确的是( )
A.走投无路(tóu) 偌大 (nuò)
B.踌躇满志(chú) 笑靥(yè)
C.神采弈弈(yì) 惊骇(hài)
D.中流坻柱(dǐ) 菡萏(h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