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选项中加横线字注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编撰(zhuǎn) 歉疚(jiù) 恻(cè)隐 心惊胆颤(zhàn)
B.肖(xiào)像 发酵(jiào) 荧(yíng)屏 借花献佛(fò)
C.横亘(gèng) 上溯(sù) 分泌(mì) 拾级而上(shí)
D.空暇(xiá) 解剖(pōu) 决(jué)择 风雪载(zǎi)途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字数不少于600字。
(1)人生是一次远航。起锚时的林林总总,那岸上的斑驳,那港湾的纷杂,深深烙进你的心底。人生历程像一本本日历,不同的时间段折合成册。初中毕业在即的你,在装订你的这段历程时会梳理出怎样的册页呢?
请以“总有一种记忆值得珍藏”为题完成作文。
要求:除诗歌处,文体不限;字数600左右
(2) 情境作文
围绕下列三个情境要素,发挥联想和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节日 我 掌声
语文实践
传承传统美德,弘扬民族文化。请参加以“孝”为主题的综合性活动。
【猜“孝”义】参考图片及“孝”的古文字,猜猜“孝”的本义。
本义:
【感“孝”心】传统的“孝”比较强调长幼有序、顺从父母,新时代,“90后”孝顺观有了新的特点。阅读以下材料,写出你的两点发现。
A.节日里我会给爸妈写小卡片,感谢他们的付出,告诉他们“我很爱你们”。
B.我认为“孝”跟“顺”不是一码事,爸妈也有错的时候,比如,我一用电脑,我爸就不高兴,但需要的时候我还是会偷偷用的。
C.我偶尔会和妈妈聊聊明星的八卦,这是有科学一句的哦,专家证明现代人压力很大,适度地八卦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心理调节方法。
特点一: 特点二:
【说“孝”理】孙萌向好友倾诉自己的烦恼,他觉得妈妈管得太多,为此还和妈妈吵了一架,现在甚至想离家出走。如果你是他的好友,将怎样劝阻孙萌?引用以下《论语》中的一句名言进行劝说。(60字左右)A.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意思: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必须有一定的去处。)
B.事父母几谏。(意思:侍奉父母,如果他们又不对的地方,得轻微婉转地劝阻。)
诗歌《镜子》,完成后面的小题:
镜 子
艾青
仅只是一个平面 或是鬓如霜雪
却又是深不可测 有人喜欢它
它最为真实 因为自已美
决不隐瞒缺点 有人躲避它
它忠于寻找它的主人 因为它直率
谁都从中发现自己 至有的人甚
或是醉后酡颜 恨不得把它打碎
(1)诗歌中的“镜子”是怎样的一个艺术形象?请结合原诗简要赏析。
(2)诗歌中划线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阅读下面现代文
草 莓
①时值九月。但夏意仍浓。天气反常地暖和,树上也见不到一片黄叶。葱茏茂密的枝柯之间,也许个别地方略见疏落,也许这儿或那儿有一片叶子颜色稍淡;但它并不起眼,不去仔细寻找便难以发现。天空像蓝宝石一样晶莹璀璨,挺拔的树生机盎然,充满了对未来的信念。农村到处是欢歌笑语。秋收已顺利结束,挖土豆的季节正碰上艳阳天,地里新翻的玫瑰红土地,有如一堆堆深色的珠子,又如野果一般的娇艳。我们许多人一起去散步,兴味酣然。自从我们五月来到乡下以来,一切基本上没有变,依然是那碧绿的 树,湛蓝的天,欢快的心田。
②我们漫步田野。在林间草地上我意外地发现了一颗晚熟的硕大草莓。我把它含在嘴里,它是那样的香,那样的甜,真是一种稀世的佳品!它那沁心入脾的气味,在我的嘴边久久地不曾消逝。这香甜把我的思绪引向了六月,那是草莓最盛的时光。
③此刻我才察觉到早已不是六月。每一月,每一周,甚至每一天都有它自己独特的色调。我以为一切都没有变,其实只不过是一种幻觉!草莓的香味形象地使我想起,几个月前跟眼下是多么不一般。那时,树木是另一种模样。我们的欢笑是另一番滋味,太阳和天空也不同于今天。就连空气也不一样,因为那时送来的是六月芬芳。而今已是九月,这一点无论如何也不能隐瞒。树木是绿的,但只须吹一阵寒风,顷刻之阎就会枯黄;天空是蔚蓝的,但不久就会变得灰惨惨;乌儿尚没有飞走,只不过是由于天气异常的温暖。空气中已弥漫着一股秋的气息,这是翻耕了的土、马铃薯和向日葵散发出的芳香。还有一会儿,还有一天,也许两天……
④我们常以为自己是妙龄十八的青年,还像那时一样戴着桃色的眼镜观察世界,还有着同那时一样的爱好,一样的思想,一样的情感,一切都没有发生任何的改变。简而言之,一切都如花似锦,韶华灿烂。大凡已成为我们的禀赋的东西都经得起各种变化和时间的考验。
⑤但是,只需重读一下青年时代的书信,我们就会相信,这种想法是何其荒诞。从信的字里行间飘散出的青春时代呼吸的空气,与今天我们呼吸的已大不一般。直到那时我们才觉察我们度过的每一天时光。都赋予我们不同的色彩和形态。每日朝霞变幻,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心情和容颜;似水流年,彻底再造了我们的思想和情感。有所剥夺,也有所增添。当然,今天我们还很年轻——但只不过是“还很年轻”!还有许多的事情在前面等着我们去办。激动不安、若明若暗的岁月之后,到来的是成年期成熟的思虑。是从容不迫的有节奏的生活,是日益丰富的经验,是一座内心的信仰和理性的大厦的落成。
⑥然而,六月的气息已经一去不返了。它虽然曾经使我们惴惴不安,却浸透了一种不可取代的香味,真正的六月草莓的那种妙龄十八的馨香。
1.文章第①段描写了秋天的景色,作者笔下的秋天有什么特点?
2.文章第②段中有一个由写草莓到写季节更替的过渡句,写出这个句子。
3.请根据上下文,具体说明第⑤段中“有所剥夺,也有所增添”的内容。
(1)“有所剥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有所增添”的是________________
4.六月应是一种什么景象?
5.第⑤段中说“这种想法何其荒诞”,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6.过了年轻的时光,一个人将有什么特点?
阅读下面现代文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①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显然,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
②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然而,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可耕地的开发已近极限,但地球上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③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他的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一些海洋学家指出:仅仅是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就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
④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仅以我国沿海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它们在人工的精心养殖下,产量正在不断增加。其中仅海带一种,目前年产量就比早先的野生状态下提高了2000多倍,可见增产潜力是多么巨大!在国外,人们还培育出一种藻类新品种,据说在1公顷水面上生产的这种藻类,经加工后可获得20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这相当于陆地上耕种40公顷土地生产的大豆所能提供的同类营养物。
⑤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有人作过计算,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可满足300亿人的需要。当然,前提是,不破坏生态平衡。
⑥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尽管近海的鱼虾捕捞已近极限,但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例如南极的鳞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50亿吨,我们只要捕获其中的1亿—1.5亿吨,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1倍以上。何况,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综上所述,说大海是人类未来的粮仓,一点儿也不夸张。
1.第①段中加点的词“之一”能否去掉?为什么?
2.第②段中提到了“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其实,“资源短缺”的表现还有很多,作者为什么没有具体加以说明?
3.第⑥段中划线部分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形象地说明了 。
4.本文是从哪几方面来说明“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的?
5.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去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海洋存亡,匹夫有责”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