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一)话题作文 在我们成长的历程中,有许多让我们感动...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一)话题作文

在我们成长的历程中,有许多让我们感动的人物、感怀的事情、沉醉的美景和启人心智的这里与我们相伴。这些点点滴滴如甘泉濡湿着我们成长的岁月,丰盈着我们年轻的生命。

请以“相伴”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二)半命题作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是一种美;“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是一种美;“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也是一种美......同学们,美无处不在,你认为最美的是什么呢?

请将题目《最美的              》补充完整后作文。

 

有爱相伴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发生8.0级地震,震痛了中国的每一根神经,无数人失去家园. 汶川不怕,因为有爱与你相伴,因为有我们与你同行.无论多么大的困难,除以13亿,都会变得微不足道;无论多么小的爱心,乘以13亿,都会变成爱的海洋.灾难面前,让我们携手共同走过,让那一幕幕爱的镜头化作心中的剪影,有爱相伴。 一个老师 他衣衫褴褛,衣服上布满了尘土,汗珠顺着他的脸颊淌下来,他放下手中刚救出来的两名学生,就又冲向了那所摇摇欲坠的教学楼.虽然他的身上有许多处伤口,但为了去救他的学生,他甚至来不及擦擦脸颊的汗.注视着他那焦急而渴望的眼神,我真的感受到了一股爱的暖流.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他明白自己职业的神圣之处----保护自己的学生.正是他对学生深深的爱支撑着他有跑进那么危险的地方.望着他的背影,我顿时感到他是多么高大,而在那片废墟中,爱的曙光正冉冉升起,我们会有爱相伴. 一个战士 他哭了,泪如雨下,泣不成声,他跪下了,大声请求:里边还有人,让我再去救一个人吧!因为强烈余震,倾斜的楼房即将再次倒塌,一个正在施救的战士,两眼熬得通红,两手磨出血泡,被强行拉了出来。人未救出,他心有不甘啊。在抗震一线,有多少这样舍生忘死拼命的战士,在他们心中,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只要有一个人没救出,就决不能放弃努力。正是他们对祖国、对人民的爱,哪怕只有一丝希望也要百倍努力。我们会有爱相伴。 一个乞丐 他,衣衫褴褛;他,食不果腹。在一个义卖捐款点,一位老乞丐向灾区捐出身上仅有的80元钱。他说:“向社会讨了这么多年,也该向国家捐点了。”钱,微不足道;话,更朴实无华。但这正是他的一片赤子之情,爱国之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大灾有大爱,我们会有爱相伴。 面对那么多真切的爱,我们怎不潸然泪下呢?我们都知道世界上有一种最伟大的东西——爱。而爱的天使在这次灾难面前降临了。 你不曾发现有一个天使伴在你的身边——我们始终有爱相伴。 最美的时光 最美好的时光 我心中默念,只觉得一阵空虚 好像上了初中以后,就没有在玩耍中感到美好了。那么现在,我就写出我那小世界中,最美好的时光吧。在我心目中,用心写一篇文章就是最美好的时光。我会用手一笔一笔用心写着,写出我心中所想,将我所有的思绪凝聚在每一笔每一画中,我会写出我的喜、怒、哀、乐,构成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我会写出我的梦想与幻想,创造出一个个另类的世界。那时候,我会沉浸在我的文章里。无比美好,满足。 在我的娱乐中,静静地听着一首首歌曲也是最美好的时光。我会把我所有的学习压力抛在脑后,用心倾听每一首曲子。我听出了歌手的心境,听出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我会感受没一支曲子的意义,静静地听着歌手的诉说,哼出自己内心深处的曲子。聆听生活的乐章,这也是物比美好的。在我生活中,望着夜晚的天空,看着星星、月亮是最美好的时光。我会放开我所有的思绪,抚摸夜晚的寂寞,聆听小草、大树的对话,聆听月亮、星星的欢笑也聆听自己的心声。待坐在夜空下,我会感受到生活的喜悦与美好。那时候,我会无限遐想:月亮在展现自己新买的纱衣,星星在天空调皮地眨眼睛,小草、大树在诉说自己的苦恼 。 夜空是那么的美好在我的梦想里,最美好的时光则是像小鸟一样飞翔,那样洒脱,那样无拘无束,有着最纯净的灵魂。我想像鸟儿一样,飞往 最美好的时光 在蓝天飞翔,在在田间歌唱。喜欢作文,喜欢音乐,喜欢夜空,喜欢小鸟。我,喜欢这样安静的生活。 【解析】 试题分析:题目一是一道话题作文。一要吃透材料,根据命题意图确立观点 话题作文的材料具有双重作用,它既是话题的引语,又是对作文的提示语。话题材料中总是隐含着命题者的某些意图,如对作文范围与立意的某种限定等。审题时,首先就要把隐含于材料中的命题者的意图读出来,并据此确立自己文章的观点。 二、要吃准材料,抓住关键问题思考立意。 读懂话题材料,不仅与能否确立正确观点有关,还与能否抓住关键问题构思文章,使文章的立意与表达的角度符合命题要求有关。如果抓不准材料中的关键问题,作文就难免或浅或偏。 三、要看清话题,避免脱离命题范围。 话题的文字总是很简短。但尽管这样,对话题也一定要看清,想清,否则也有偏出去的可能。 话题作文审题"三要":一要吃透材料明意图;二要吃准材料抓关键;三要看清材料抓范围。 题目二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想要写好此类作文,关键是要拟一个恰当、新颖的题目。一般地说,半命题作文要求补填的内容往往是写作的中心内容,一般半命题作文的补题以名词、形容词和动词居多,在完成补题的同时实际上也就是确定了写作的素材或明确了写作的中心。在拟题时,首先必须进行选材上的思考,然后根据所选材料再去拟定一个合适的题目。此后的构思写作同命题作文就没有什么两样了。 考点: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综合性学习

为进一步增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学校开展“废旧电池回收”的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关任务。

1.右图是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图,请用简洁的文字写出该图的主要信息。(不得出现数字)

 

2.校园内设置废旧电池回收箱,箱上有两句宣传语,请你紧扣“环保”主题,运用对偶知识补写下句。

上句:回

下句:

3.学校志愿者行动队到某小区发放有关废旧电池危害的宣传单时,看见一位小伙子正把几节旧电池扔到草坪上,你赶忙上前劝阻。针对小伙子下面这句话,请你对其进行规劝,规劝时语言得体,内容恰当。

小伙子说:小毛孩管什么闲事!我只是扔个破电池而已,有什么大不了的!

你说: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题。

点绛唇

陆游

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 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江湖上,遮回疏放,作个闲人样。

【注释】陆游:南宋爱国词人。这首词写于作者遭弹劾罢职还乡,闲居山阴之时。黏天浪:连天的波浪。遮回疏放:这一回,定要放浪山水,疏闲纵放。

1. “处处闻渔唱”中的“闻”字在词中的意思是

2.这首词写了作者闲居时的哪些日常生活片段?

3.从这首词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

 

查看答案

阅读【甲】【乙】文言文选段,完成题。

【甲】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节选自周密《观潮》)

1.请用“/”标示下面语句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

(1)至于夏水襄陵              (2)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2.解释下列划横线的词语。

(1)王命急宣(            (2)虽乘御风(           

(3)既而渐近(          )    (4)则玉雪岭际天而来(          )

3.下列各组语句中画横线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沿溯阻       往来而不

B.其千二百里   又何

C.其远出海门   今齐地千里

D湍绿潭       吴广爱人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5.填空。

甲段描写三峡的夏水,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突出其              的特点,描写春冬之水则紧扣其        的特点,以“素湍”、“回清”、“        ”的动态之美映衬“绿潭”的静态之美,动静相映成趣。乙段从     、色       等方面进行正面描写,由远及近地写出了钱塘江潮雄奇壮观的景象。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

人,要有五识

①人要有“知识”,这是毫无疑问的,知识来自于我们所受的教育,以及现实中的经验与教训。

②积累了一定书本与现实中得来的知识,你就应该拥有一定的“常识”了。一个普通人并不需要搞清登月火箭的燃料构成与DNA的结构图这样的知识,但他得知道基本的善恶与美丑这些常识。

③一个人只有在获得了一定的“知识”,也不拒绝“常识”时,才能更上一层楼,成为一名有“见识”的人。这见识就是你自己看问题的观点,你的思想与世界观了。我常常遇到一些人,由于知识有限,连基本常识也分不清,一见面就想发表一通“高见”,显得他很有“见识”,弄得你不听也不是,听也不是。当然,更让人难受的是一些很有知识的学者,却一点“见识”也没有。

④有了上面三种“识”,你就是一个有学问、有点看法的人了。不过,大多数有学问的人,也就停留在这个层面,而无法上升到更高一级的那个“识”——胆识。

⑤“胆识”是社会责任感和勇于承担的气魄。一个人哪怕学富五车,亦有“见识”,可因为种种原因,却闷声发大财,到了该出手的时候,还是不敢出手,缺乏的就是“胆识”。

⑥我要强调一点,“胆识”可不仅仅是指大胆,更不是“有勇无谋”。一个无知的人,一个连常识都没完全搞清楚的人,一个人云亦云的人,他即便再“勇敢”,也不能称他有“胆识”。

⑦最后还要加一个好像同前面几个“识”关联不大的“赏识”。大家在人生路上踽踽独行,都有偶遇他人赏识的时候,请问,你是什么感觉?我相信,有时他人的一两句赏识,往往成为你继续走下去的动力,造就了你的一生。我这里强调的“赏识”,就是你是否懂得赏识他人。

⑧那些拥有了“知识”“常识”“见识”,尤其是“胆识”的人,不少都有高傲甚至目空一切的毛病,他们失去了“赏识”他人的能力。而不会、不能、不愿赏识他人的人,往往也就开始固步自封、夜郎自大,这样的人能走多远呢?

1.作者认为“人,要有五识”,具体指哪“五识”?

2.本文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

3.第⑥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读了这篇文章,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赏识”的理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

原来你离我那样近

安宁

①那一年她到北京读书,父亲跟随她一起北上打工。

②她从没有去看望过父亲,亦无法找到他工作的地方。她只从父亲口中,模糊知道他在一个新开发的工地上当民工,风餐露宿。每个月领了钱,父亲便会定时地打到她的卡上。

③她知道自己在心底,其实并不希望父亲能来看她。她羡慕那些总能收到父母寄来的包裹或是打来电话的舍友,看她们故意大呼小叫地在她面前将漂亮的衣服、好吃的特产一股脑儿展示给她;或者听他们在电话里,温柔地朝父母撒娇,声音如一朵花儿,羞涩无比。她们与父母家人远隔千里,却如同近在咫尺;而她与父亲,明明同在北京,却好像远在天涯。常有舍友在挂掉电话后,漫不经心地问她:你父母什么时候来看你?她总是模棱两可地回答说:他们忙呢。

④这也是父亲曾给她的理由。他来到北京,只主动给她打过一次电话,听得出是在嘈杂的工地上,应该是借了别人的手机。他只匆匆地说,很忙,记得自己照顾好自己,我会每月给你寄钱。她还没有来得及问及父亲的情况,便听见那边有人喊:55秒了,快挂!之后,电话那端便只剩下嘟嘟的声音。她记得话吧的老板,怪异地看她一眼,那视线里鲜明的不屑如一把尖锐的刀子,瞬间刺入她的身体。

⑤她一直以为,在北京各个工地间辗转的父亲,与她不会有相见的机会,除非回家。但没有想到,她与他却以一种难堪的方式,看到彼此。

⑥那是学校社团组织的一次电影展,她的舍友临时有事,便让她在门口帮忙发放意见反馈表,并照顾嘉宾。就在她完成了所有工作打算回到座位上安心观看电影的时候,门口突然传来一阵争吵。她随着看热闹的人跑去围观,发现穿着制服的门卫正拉着一个明显是民工的男人朝外走。到台阶处的时候,门卫用力地将男人一推,男人一个趔趄,便重重地跌倒在台阶下的花池旁。周围一群同样衣着的民工,一哄而上,试图反击。一片混乱的叫嚷声中,她渐渐弄清了事情的原委,原来这群在学校建筑工地干活的民工,听人说晚上礼堂里有免费的电影,便纷纷涌了过来;被门卫拉着的那个民工,假说找自己的女儿,试图混进去看。门卫当然识破了他的伎俩,几番争执,便有了她最初看到的一幕。

⑦礼堂里的灯渐次暗了下去。她转身要走,背后突然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我就是要找我女儿,她叫陈叶,学外语的。她一下子怔住了。那一刻,她觉得似乎被一根钉子给钉住了,她想要挪动脚步,却发觉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而且,愈是挣扎着想要逃脱,心底的疼痛就来得愈是剧烈。

⑧最终,在人群的拥挤里,她没有回头,迅速地走开。但当所有的灯熄灭,电影在黑暗中开始时,她的泪水终于哗哗流了下来。

⑨从没有想到,父亲离她如此地近,近到不过是几百米,便可以从那片喧嚣的工地走到她的宿舍。可是,父亲却从来没有找过她。直到那天晚上,他喝了点酒,又被保安欺负,在一群民工的怂恿下,终于在礼堂门口喊出她的名字。她与父亲,原都是没有勇气的人。只是,她的怯懦,是因为卑微而父亲的躲闪,则是源自对她最深的爱。(有删节)

1.结合语境,解释文段③中的加横线词语。

模棱两可:                                                 

2.第⑤段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结合文章作简要分析。

作用:                                                                     

分析:                                                                     

3.从文找出与第⑨段画线句子相呼应的句子,结合文章谈谈这种写法的好处。

句子:                                                                     

作用:                                                                     

4.通读文章,谈谈你对她与父亲,原都是没有勇气的人。只是,她的怯懦,是因为卑微而父亲的躲闪,则是源自对她最深的爱一句的理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