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迂叟①平日多处堂中读书,上师圣人,下友群贤……所病②者学之未至,夫又何求于人,何待③于外哉!志倦体疲,则投竿取鱼,执紝④采药,操斧剖竹,临高纵目,逍遥相羊⑤,唯意所适⑥。明月时至,清风自来,行无所牵,止无所柅⑦。耳目肺肠,悉为己有。踽踽⑧焉,洋洋焉,不知天壤之间复有何乐可以代此也。因合而命之曰独乐园。

或咎⑨迂叟曰:“吾闻君子之乐必与人共之,今吾子独取足于己不及人,其可乎?”迂叟谢曰:“叟愚何得比君子,自乐恐不足,安能及人?况叟之所乐者,薄陋鄙野,皆世之所弃也,虽推以与人,人且不取,岂得强之乎?必也有人肯同此乐,则再拜而献之矣,安敢专之哉!”                         

(节选自司马光《独乐园记》)

注释①迂叟:司马光自称。②病:担忧、忧虑。③待:等待、期待。④执紝:学习纺织。⑤相羊:亦作相佯”、“相徉”,徘徊盘桓。⑥唯意所适:只凭自己意愿行事。⑦止无所柅:止息无所羁绊。⑧踽踽:小步慢行的样子,洋洋:自得、喜乐的样子。⑨咎:责备。

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意思。

颓然乎其间者                   颓然:

②虽推以与人,人不取            且:

2.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于负者歌于途                      所病者学之未

B.禽鸟知山林之乐,不知人之乐        因合命之曰独乐园

C.醒能述文者,太守也                虽推与人

D溪而渔                            高纵目

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4.《醉翁亭记》中作者的“乐”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山水之乐、□□□□、乐人之乐,三乐归一,都是与民同乐。《独乐园记》中也写到了三种乐:□□□□、游艺之乐、自由之乐。

5.这两篇文章都是作者在被贬之后写的。但他们却一个要“同其乐”,一个要“独乐”请简要分析这两种不同的情怀。

 

1.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形容醉态;尚且。 2.D 3.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乐啊。 4.宴酣之乐;读书之乐。 5.前者表达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后者则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愤世嫉俗(不同流俗)的情感。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字词的含义,先要梳理文字,读懂文章,根据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本题中“颓然”: 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形容醉态。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句子的出处,分析其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进行比较。可用排除法,将明显不符合答案的项先行排除。A:连词,至于,于句首,表示两段的过渡,提起另事。\到;B:表转折\表修饰;C:用\给;D:来到。故选D。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疏通两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翻译要要做到三点,原意不能改变,关键字词要译准确,句子要通顺。本题要解释清楚关键词语有:“从”“ 而”“乐”,翻译后要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4.4】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文本内容的理解,甲选文的第一段中“宴酣之乐,非丝非 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写出了宴酣之乐。乙选文开头“迂叟①平日多处堂中读书,上师圣人,下友群贤……所病②者学之未至,夫又何求于人,何待③于外哉!”写出了读书之乐。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5】 试题分析:疏通两文,把握文章内容,通过文本信息理解欧阳修“同其乐”是表达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司马迁 “独乐”则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愤世嫉俗(不同流俗)的情感。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翻译】 【甲】至于背负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应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在出游。来到溪边捕鱼,溪水深,鱼儿肥;用酿泉的泉水来酿酒,泉水清,酒水甜;野味野菜,错杂地摆在面前的,那是太守在宴请宾客。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弹琴奏乐;投壶的人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人们时坐时起,大声喧哗,是宾客在尽情欢乐。容颜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夕阳落到山顶,(于是)人的影子散乱一地,这是宾客们跟随着太守归去了。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阴,鸟儿到处啼鸣,游人离开,鸟儿快乐。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乐趣,却不知道人们的乐趣。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叙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是庐陵的欧阳修。 【乙】我平日大多在读书堂中读书,上以先哲圣人为老师,下以诸多贤人为朋友,究查仁义的源头,探索礼乐的开端,期望在未曾获得成就之前就达到进入无穷之外(的境界),把事物的原理,全部集中到眼前。所担忧的是学未有所成,对人又有什么祈求,对外又有什么期待呢?神志倦怠了,身体疲惫了,就手执鱼竿钓鱼,学习纺织采摘药草,挖开渠水浇灌花草,挥动斧头砍伐竹子,灌注热水洗涤双手,登临高处纵目远眺,逍遥自在徜徉漫游,只是凭着自己的意愿行事。明月按时到来,清风自然吹拂,行走无所牵挂,止息无所羁绊,耳目肺肠都为自己所支配。一个人孤独而舒缓,自由自在,不知道天地之间还有什么乐趣可以替代这种(生活)。于是(将这些美景与感受)合起来,把它命名为独乐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完成后面小题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这首词上片描述            ,下片前四句描写             。种种情境极勇猛、雄健,表达了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

【小题2从 】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但结语“可怜白发生”,还能算“壮”吗?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学们,让我们到襄阳民间去“采风”,一起去关注平常习焉不察的民风民情,搜寻日常生活背后的“学问”,相信每位同学都能有自己的收获!

①襄阳的乡村旅游越来越红火。在207国道旁的一个农家乐院外新挂了一副不工整的对联:“君尝农家私房菜,小菜薄酒任尽觞。”请从宾客品尝后让他们回忆起儿时故乡野味香的角度重新拟一下联使之更工整。

君尝农家私房菜,              

②班里要开展一次端午节民俗调查活动,请将下面的活动步骤补充完整。

A.安排小组,分配任务;       B.通过网络、         等途径开展调查;

C.汇总、整理、研究收集的材料;D.通过撰写论文、办报、表演等形式展示成果

③在这次采风过程中,我们发现太平店镇的何根富在农家乐里办根雕展、字画展、奇石展等,有文化味道的农业产业让他成为“赚钱能人”。水星台社区则在淘宝网上开起了网店,让民间艺人、民风民俗爱好者将自己的作品上网售卖。受此启发,请你为襄阳大头菜这一特色产品推广提一条建议。

④研读下列四则材料,说说你的研究结果。

A.无论你在天涯海角,如果你某天突然在远离家乡的地方听到有人跟你说同一种方言,你们素不相识,但彼此都会觉得很亲近——牛首一中学生江梦婷

B.方言是文化多元性的表现,保留语言的多样性与生物多元性一样重要,多元的文化是产生新文化的基因,如果方言死掉了,多元文化也就无从谈起。——社会学教授陈新剑

C.荆州街小学要求学生“六必会”,其中“一会”就是会说方言。

D.4月19日,襄阳市正式启动方言建档工作,用乡音留住乡愁。

你的研究结果是:                           

 

查看答案

主持人高博开玩笑地问佳宾大鹏:“你为什么在拍《煎饼侠》的时候没有请我呀?”大鹏故作庄重地说:“这是我的第一部电影,我不想搞砸了。”(观众笑)高博立马又问:“那你第二部电影准备搞砸吗?”(大鹏、观众大笑)观众两次笑是因为大鹏和高博说的话都有言外之意,大鹏的言外之意是:                 。高博第二句话的则不仅“执着”地表达了要参演大鹏电影的愿望,更是嘲讽大鹏话里有除第一部电影之外可以搞砸其他部的歧义。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     ,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3)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4)“凡景语皆情语”。年轻的杜甫胸怀大志,登泰山则“会当凌绝顶,         ”;襟怀旷达的刘禹锡,即使被贬依然从景物中看到希望         ,病树前头万木春”;晏殊春愁难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李贺在战斗气氛凝重而惨烈之际,看到“      ,甲光向日金鳞开”;周敦颐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于是他笔下的莲花就“出淤泥而不染,      ”了……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却说真君与大圣变做法天象地的规模,正斗时,大圣忽见本营中妖猴惊散,自觉心慌,收了法象,掣棒抽身就走”。这段话出自《西游记》第六回,段中的“真君”是       ,在这一回结尾处写到了真君与大圣相斗的结局:悟空最终被      扔下的‘金钢琢’,又名‘金钢套’击中倒地,又被细犬咬住而被抓住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