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以下选文,完成下题 《孝猴》 ①古壮乡崇左村,住着个热心肠的叶婆婆,她粗通医...

阅读以下选文,完成

《孝猴》

古壮乡崇左村,住着个热心肠的叶婆婆,她粗通医理,能为乡邻治跌打损伤,平时摊上谁家有红白事需要帮忙,叶婆婆总是第一个到达。

这天,叶婆婆帮乡邻忙完一场白事,刚想回家歇息,忽见有人跑来说:“不好了,出殡队伍遭到猴子袭击了!”原来,全身缟素的出殡队伍正往山里走,突然从山坳里窜出一群猴子,冲上来就撕扯孝服孝巾,把孝子贤孙们的脸和手臂都抓破了。送殡的人们不得不暂停躲避,直到泼猴们闹腾够了才上路。

“造孽呀!”叶婆婆听了连声感叹。

第二天清晨,叶婆婆就背着药篓进山了。刚走进山坳口,迎面跑来一只小猴子,望见是叶婆婆,吱吱尖叫了几声,掉头就跑没影了。不一会儿,小猴子拉着一公一母两只大猴子回来了,猴子一家三口扑倒在叶婆婆脚下,纳头便拜。原来,上个月叶婆婆进山采药草,遇到这只小猴子跌断了腿,便主动上前为它医治。在叶婆婆眼里,这些顽皮的猴子就像自己的孩子,虽然淘气却不失可爱。有时,她会带些苞米棒子、花生之类的,故意丢在猴子出没的地方,哪曾想猴子吃完之后,竟摘了些山桃野果悄悄放进她的背篓里。谁说异类不可教化?猴子也懂得人情往来呢。

叶婆婆看到猴子全家对自己感恩,不禁欣慰地伸出手去,摩挲着猴子的头,就像拍抚着儿孙的脑袋。这时候,又有无数只猴子围上来,撒娇似的冲叶婆婆叫着闹着,乱作一团。有的猴子头上还顶着昨天抢来的白孝巾,模样滑稽得很。叶婆婆笑着说:“好啦好啦,我的乖孩儿们,以后不许再抢人家的孝衣啦!都要听婆婆的话,婆婆自然会疼你们的,明白吗?”说也奇怪,这些猴子似乎听懂了她劝诫的话,此后果真一次也没再骚扰过送殡队伍。

叶婆婆更高兴了,出入大山也更勤了。每天在她采药草的时候有群猴做伴,累了歇息的时候就顺便为它们一一检查伤病,更多时候,叶婆婆也会情不自禁地把隐埋心底的那些孤寂愁烦,一股脑儿全都倾诉给猴崽子们听。一位老人与一群猴子,相处得非常融洽。

后来,叶婆婆生病了,好多天没进山。有几只胆大些的猴子,竟然跑到婆婆家里来了。邻居们见猴子进村,还以为它们要祸害庄稼,没承想这些猴子根本没有到处乱跑,只在叶婆婆家里进进出出。好奇的人们隔着窗棂往里一瞅,好家伙!猴子们不但为叶婆婆端茶倒水,还有的正为她干杂活呢。当它们察觉到有围观者在指指点点的时候,霎时像个害羞的小孩子,屁股一扭一扭地跑远了。

十多天后,叶婆婆的病情骤然加重。好心的邻居们纷纷前来,为她抓药熬药、陪她拉呱解闷。忽然之间,只听窗外由远而近,传来了一阵吱吱哇哇的叫声。邻居们打开房门,一下子惊呆了:只见院里站满了大大小小的猴子,每只猴子的手上,都捧着一大把药草。它们一见房门打开了,都齐刷刷地将药草投掷了进来,地上霎时堆起了一座小山。病床上的叶婆婆感激得满脸是泪,她多想伸出手去,再抚摸一下这群可爱的猴崽子,她那虚弱至极的身子似乎想往起挣,努力地往起挣……所有的猴子都无限悲伤地吱吱尖叫着,一个个急得抓耳挠腮,上蹿下跳个不休。这场面,这情景,在场的人没有一个不落泪的。

这天半夜,叶婆婆悄然走了。天亮后,赶来送葬的村民们惊讶地发现,院里的猴子或蹲或趴,全都出奇安静地守在那儿,竟然一只都没走。只不过,仿佛一夜之间,它们头上的毛发全变白了,仿佛个个头上都顶着一方孝巾。

每个人都在感慨:你们看,猴子多么有情有义呀!它们莫不是在为叶婆婆戴孝吗?从此,人们都管这群猴子叫“白头叶猴”。

(选自《少年作家》2015年第4期)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从选文可以看出叶婆婆这一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

3.请赏析选文第段画线句子加横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叶婆婆看到猴子全家对自己感恩,不禁欣慰地伸出手去,摩挲着猴子的头,就像拍抚着儿孙的脑袋。

4.选文第段采用了插叙,请说说它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5.阅读完选文,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感受。

 

1.本文讲述的是叶婆婆关爱猴子,猴子知恩感恩,两者和谐相处的感人故事。 2.叶婆婆这个人物的主要特点是粗通医理,热心善良,慈爱、视猴如子。 3.请赏析选文第⑤段画线句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这两个动词,生动地写出了叶婆婆对猴子的怜爱以及猴子在叶婆婆身边的温顺。 4.选文第④段采用了插叙,请说说它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①交代了猴子一家纳头便拜的原因,丰富了文章内容。②表现出了叶婆婆善良的性格。 5.能依据“善良”“知恩感恩”“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等方面,联系自己生活,言之成理即可。示例①: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心怀善良之心,与人为善,与自然为善,营造良好的生活氛围,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尽力。示例②:人格化的猴子,受人恩惠,便知恩图报。叶婆婆一片慈爱,感化猴群。文章以理想化的笔调,为我们勾画了一幅人与动物亲密相处的和谐图,引人入胜。 【解析】 试题分析: 1.1】通读全文,根据主要人物“叶婆婆”的活动,梳理故事情节,从“叶婆婆”与“猴子”之间发生的事情来概括事件,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2】分析人物形象,要根据文中故事情节及人物的言行描写具体举例,从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品质方面分析概括。阅读本文,了解故事情节,从“叶婆婆”关爱猴子的行为上来分析概括叶婆婆的形象特点。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赏析句子,要根据句子的内容和语言表达从写作手法、表现的情境(景物特点)、表达的情感(作品中人物或作者)几个方面来分析,点评生动的字词,句子中两个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的特点。本句是写“叶婆婆”与猴子之间亲密关系的,从表现人物和猴子的心理状态来理解词语的表达作用。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记叙的顺序有四种:顺序、倒叙、插叙、补叙,根据所叙情节发生先后的安排来判断。本题所示文段是插叙,可从推动情节和丰富人物形象的方法方面作答。阅读文章,了解插叙内容与有关情节的联系,即可知道插叙的内容即是交代猴子“纳头便拜”的原因,也反映了叶婆婆善良的品质。 考点:分析记叙的顺序。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内容,谈启示,在符合文本表达的内容的前提下,可以多角度地自主选择,本题中共能依据“善良”“知恩感恩”“人 与动物和谐相处”等方面,联系自己生活,言之成理即可。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少年爱因斯坦》选段,完成题。

①五岁那年,父亲见他智力还好,便把他送到附近的一所学校。

②由于语言发育很迟缓,表达能力很差,再加上总愿意独自慢慢思考,因此,当老师提问时,他反应总是很迟钝,就像没听见一样,老师很生气,总是狠狠地喝道:

“爱因斯坦,出去!”

③他只好默默地走出去,在走廊里一站就是两小时,老师时常在背后说他笨,什么功课都跟不上。

④其实这不怪阿尔伯特,他并不笨,只是他喜欢思索,不能立即回答出来,而老师只求现成的答案,并不要求他的学生去独立思考。

⑤十岁那年,爱因斯坦进了中学。这时正是普鲁士军国主义在德国泛滥的时期,学校充斥着军国主义的影响。许多孩子羡慕挎着马刀、骑着战马的军人,呼喊着狂热的口号。

⑥生性羞怯的阿尔伯特对这些格外反感。每当他看到有人在军乐队的伴奏下怡然自得地操练步伐的时候,他不是掉过头去,便是愤愤地说:让这些人长脑袋是多余的,只给他一根脊梁就够了。小小年纪,已经是暴力专制制度的反对者了。

……

⑦他独自关在屋子里,双手支在桌子上,在琢磨:这是为什么?怎么证明呢?他一动不动地坐在自己的小书桌前 ,翻着所能看懂的代数书,练着证明这道难题的方法。

⑧三周过去,他终于证明出来了,他高兴得跳了起来。当他把这个结果拿给那位叔叔看时,那位叔叔几乎惊住了。他对这个小孩子的数学天才产生极大的兴趣,接着又出了一些难题,他都一一做了出来。

⑨也就是这一年,阿尔伯特偶然看到一本欧几里得平面几何学,他手捧着这本“神圣”的小书,读得如醉如痴。那一个个严密的几何定理,竟使人不能产生半点怀疑。他对其中所包含的许多严整规律和宽广的世界肃然起敬了。

⑩现在对科学和真理的好奇心,已经使他变得雄心勃勃,他要振翅起飞了。

1.概括选文所反映的少年爱因斯坦的特点。(至少写出四点)

2.有人认为,少年爱因斯坦是个笨小孩。请你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来证明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3.文中划线句子记叙那位叔叔的反应有什么作用?

4. 第⑨段哪些词语表现出少年爱因斯坦对科学和真理的热爱和敬佩。另,第⑩段“振翅起飞”指的是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文言文,完成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番。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节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 敦颐至一讯立辨 。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 手版 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节选自《宋史》) 

【注释】

委:抛弃、丢掉。

手版:笏,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见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

仕:指做官。

媚:取悦、巴结。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横线的词。

①可爱者甚   

晋陶渊明爱菊   

清涟而不妖    

久不决(     )

2.找出下列与“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染”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A.于厅室之东北角

B.蔽林间窥之 

C.孔子云:“何陋之有?”

D.无丝竹之乱耳

3.翻译下列语句。

(1)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

4.用“/”画出【乙】段画线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

敦颐至一讯立辨

5.黄庭坚称周敦颐“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结合【甲】文,谈谈【乙】文中的周敦颐是一个怎样的人?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1.请从下面的材料中提取三条最主要信息。

闽南文化是包罗万象的,历史上举世闻名的海上丝绸之路引发中外文化在此互动。闽南文化是开放进取的,明清以来,大量闽南人向海外迁徙,将闽南的民系文化,扩展到台湾、东南亚及世界各地。闽南文化又是富有凝聚力的,数百年来,台湾乃至全球的闽南人,无不回乡寻根祭祖。它蕴含着闽南人爱国爱乡、团结统一、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也蕴含着闽南人冒险犯禁、勇于拼搏和积极开拓的人文精神。

主要信息一:                  

主要信息二:                 

主要信息三:                 

2.请从下面提供的海西名人中选择一个,仿照示例为其写一句赞颂语,或概述其主要事迹,或赞扬其精神品质。

备选名人:李贽 俞大猷郑成功 弘一法师

例句:鲁迅——一个用笔作武器,与庞大的黑暗势力战斗一生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结庐在人境,                  。(《饮酒》)

(2)                  ,风正一帆悬。(《次北固山下》)

(3)念天地之悠悠,                   。(《登幽州台歌》)

(4)                  ,甲光向日金鳞开。(《雁门太守行》)

(5)夕阳西下,                  。(《天净沙·秋思》)

(6)予谓菊,                   ;(《爱莲说》)

(7)《陋室铭》中描写室外环境之幽雅的语句是                                    

(8)天上也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                  ,平贴于空中,就如一个女郎,                                     。(《海燕》)

 

查看答案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鲁迅自传》中,作者在其人生道路上作出了多次选择,如:他从考入南京水师学堂到“改进矿路学堂”,走实业救国之路;再如,他                                  ;这些启示我们学会慎重选择人生道路,要把个人的发展同国家的需要结合起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