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以《这,是一种修养》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根...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以《这,是一种修养》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根据题目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②文章结构要完整,要有真情实感;③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名和校名。

 

例文: 这,是一种修养 生活中有很多东西值得去欣赏。学会欣赏,这,是一种修养。 总以为贴上美丽标签的东西才叫美丽,其实不然。人生需要用一颗感恩的心灵去欣赏,而不只用一双忙碌的眼睛观看。人生如果缺少欣赏,就会缺少乐趣。 人生的步伐从不停歇,它真实的话语告诉我:学会欣赏生活,是一种修养。用一双充满爱的眼光看生活,会发现美丽氤氲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天空是那么蔚蓝,白云是那么柔软,人心是那么美丽。要学会欣赏,就要抛弃一切杂念私心及不公正,用心去爱,生活的一切都会美丽。否则那么多诗人描写过大漠的恶劣环境,而为什么独独王维却写出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观美景?天还是那片天,世界还是那个世界,但用欣赏的眼光来对待生活,将会少一些抱怨,多一些赞许。学会欣赏生活,是一个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世界、心胸豁达的表现,这,是一种修养。 人生的万花筒千变万化。它理智的语言告诉我:学会欣赏他人是一种修养。欣赏他人是一种气度,是一种理解,一种智慧,一种境界。欣赏他人是对他人的尊重,是对他人的鼓励,让其有勇气、有动力。聪明的人会在欣赏别人的同时悄悄提醒自己,完善自我。带着爱心和细心去探访这世界,从德国总统在以色列大庭的公开道歉中,我欣赏到了直面错误的“真”;从社会各界对“春蕾女童”的热心报道中,我欣赏到了团结互助的“善”;从聋哑演员的舞蹈《千手观音》中,我欣赏到了自强不息的“美”……学会欣赏他人,是一个人内心善良、做人宽容、追求完美的表现,这,也是一种修养。 欣赏的过程,是发现美丽、完善自我的过程。学会欣赏,你会发现乏味的生活闪现着耀眼的光彩,我们的人生的色彩将会是姹紫嫣红。 学会欣赏,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修养。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全命题作文,尽管全命题作文的限制性较强,但本题中除了给定的题目之外,再没有任何的提示或导语。这种形式对写作的限制较少,让考生有相当宽泛的选材范围。因此,这一全命题作文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在审题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抓住“题眼”,明确写作重心。《这,是一种修养》文章的“题眼”即是关键词“修养”,这也是文章的写作重心。题眼中的“修养”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养成的正确的待人处世态度。这是一种关注自我和他人的价值取向,也是最有代表性的写作趋向。第二层含义是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比如文学修养、艺术修养等。考生需要思考怎样通过具体的人、事、物,来具体诠释“修养”的内涵。 二是要抓住“限制词”,明确写作范围。题目中“这”照应“修养”,所选的材料应为具体事例或修养的具体内涵。要突出表现某种“修养”,无论是发生在别人身上还是自己身上的均可。“一种”限定了数量,只能写一种“修养”,不能写多种。 三是要选择“文体”,明确表达方式。题目对文体没有限制,考生可以选择记叙的表达方式来,通过记叙一件事来表现人物的某种修养,也可以通过议论里来阐明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对“修养”独特而深刻的理解。 这道试题具有鲜明的导向,它试图告诉我们,无论是自己还是他人,都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处理好与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做一个有修养的人。同时也传递出这样一个信息:在生活中,要留心观察,善于发现人性的美好。以记叙文的体裁写作,首先确立文章要表现的中心,即赞美人物的某种良好修养,比如“宽容”、“欣赏”等。然后,通过对某人的一件具体事例的记叙与描写,来表现人物的良好修养。最后,对事件的意义进行挖掘,升华文章主题。以议论文的体裁写作。首先是立论,提出中心论点,指出“宽容”是一种修养。然后,运用事实论据,列举古今名人宽容待人的事例来证明中心论点。再通过道理论证阐明“宽容”的意义以及怎样才能具备“宽容”这种修养。最后,提出结论,收束全文。 考点: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现代文

阳光的真谛

新春第一天,阳光灿灿的,搬了把椅子坐在老家门前的桂花树下,置身于温和的阳光中,心境格外舒坦平静。阳光从桂花树冠的叶子间漏下来,撒地成金,漏出一地秋光般的温馨想象来。在温暖之外,那是多么丰实的一种感受啊!

二十多年前,父亲扛着锄头将山中的野桂花树移栽到了家门前,日月轮回间,它们的主干,从曾经的拇指大小长到如今碗口粗细了,二十多年的日月光华,二十多年的风霜雨雪,将它们造就得根深叶茂,妖娆动人。身在异乡,老家门前的桂花树成了我生命中的风景,一想到它们,我的心中就装满了父母亲情。这二十多年的每一个春节,为了能够陪伴在父母身边,我总是没什么理由可讲地回到了乡下,正因如此,我甚至不知道在自己所在的城市里过春节是个什么滋味。

父亲站在门楣之下向远方眺望,他鬓如雪,发如霜,目光有些滞涩了。顺着他的目光看去,我看见了我熟稔已久的,那座属于我的家乡的最高山峰——白羊山。若是有云缭雾绕,在家门前看到的白羊山只能是若隐若现、扑朔迷离的。而眼前,白羊山是那样澄彻清朗,白色的山石如羊群撒落在山岭之上,甚至历历可数,那种山野牧歌般的氛围让人充满了对人生的念想。我坐在阳光下,坐在充溢着乡野气息的故土情愫中,阳光的手指静静地在我的发间,在我沾染着日月风尘的脸上、手上摩挲,沟渠之水带着春天的激情,唱着阳光的歌谣,在身边潺潺流淌。我收起目光,一片桂花树叶飘落在手中摊开的书页间,白纸黑字间那一叶葱绿,在阳光下泛着油亮的光泽;低眼处,满地是鞭炮的碎屑,阳光下喜庆的红色,将新春的气氛衬托得格外有神采。

父亲走进房间招呼母亲去了。去年,母亲因为一次意外,股骨骨折,不得不动换骨手术住院,母亲陷入了病痛的痛苦中。天各一方的儿女,偶尔回去探望一下,尽经济上的心力,呆一两天也就不错了。最终,呆在医院的,只有白发苍苍的父亲,他不分白天黑夜地守在病床边,悉心照看着病中的母亲。俗语说:少壮夫妻老来伴。这样的时候,父亲的行动是对这句话的最好诠释了。

一会儿,父亲将拄着拐棍的母亲从屋内扶了出来,我搬来一张椅子放好,扶母亲坐下。父亲说,有阳光多好啊,你妈妈可以好好晒晒太阳,这样,对她的身体恢复有好处。我看了看父亲,父亲的目光虽然滞涩,但对亲情依然执着固守,散发着慈爱的光芒。他搬来一把椅子靠母亲坐下,阳光下,桂花树影间,流淌着父亲母亲一生一世的亲情,那份化不开的情感,有如秋天来临时,那满树浓郁的桂花甜香。

阳光的真谛是什么呢?坐在父亲母亲身边,沐浴在阳光的氛围中,我想着这样一个问题。我知道,任何时候,阳光都是无私的,也是无畏的,所到之处,它总在驱逐黑寂和迷障,将遥远的距离拉近,使迷离的事物清晰,它可以让生活中失落失意的人,在刹那之间将生命看得百般珍贵,产生不舍的感觉;也可以让一颗冰冷的心复苏,燃起焰火般的渴望,透过沉郁的现在看到美丽的将来。亲情之爱呢,有如温暖的阳光,它可以让花香浓郁,生活明丽,日子香醇。

1.本文题目“阳光的真谛”的含义是什么?

2.文章开头第一段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3.赏析以下句子。

(1) 阳光从桂花树冠的叶子间漏下来,撒地成金,漏出一地秋光般的温馨想象来。在温暖之外,那是多么丰实的一种感受啊!

2我坐在阳光下,坐在充溢着乡野气息的故土情愫中,阳光的手指静静地在我的发间,在我沾染着日月风尘的脸上、手上摩挲,沟渠之水带着春天的激情,唱着阳光的歌谣,在身边潺潺流淌。

4.读了这篇文章,谈谈你有什么感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现代文

海燕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象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a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唱歌,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雷声轰响。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恨恨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b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

看吧,它飞舞着,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这个敏感的精灵,——c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狂风吼叫……雷声轰响……

一堆堆乌云,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象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d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1.本文运用了象征手法,下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海燕”象征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
B.“海鸥、海鸭、企鹅”象征了那些害怕革命会破坏他们的安乐窝的统治阶级。
C.“乌云、闪电、雷声、狂风”象征了凶恶的反革命势力。
D.“大海、波浪”象征乐观、坚定的反抗沙皇专制的无产阶级革命群众。

2.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a句写出暴风雨逼近的情景,“直压”“歌唱”“冲向”“迎接”等词暗示了反动势力日趋猖獗。

B.b句写出了海燕迅捷、豪放、勇敢搏击风浪的形象。

C.c句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海燕的勇敢和智慧,说明无产阶级革命者高度的预见性和敏锐的洞察力。

D.d句“胜利的预言家”“高傲”等词写出了革命者必胜的信心和勇敢的形象。

3.选文除了描写海燕还写了其他海鸟是怎么描写它们的?写出了它们哪些特点?有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

昔皖南有一农妇,于河边拾薪,微闻禽声,似哀鸣。熟视之乃鹜也妇就之见其两翅血迹斑斑疑其受创也。妇奉之归,治之,旬日创愈。临去,频频颔之,似谢。月余,有鹜数十来农妇园中栖,且日产蛋甚多。妇不忍市之,即孵,得雏成群。二年,农妇家小裕焉,盖创鹜之报也。

【注释】①鹜:野鸭子。 ②奉:用手捧着。 ③旬日:十天左右,古代的一旬为十天。④盖:大概。

1. 解释加横线词在句中的意思。

(1)频频之(        )      (2)妇不忍之(        )

2. 为以下句子划分句读。

熟 视 之 乃 鹜 也妇 就 之 见 其 两 翅 血 迹 斑 斑 疑 其 受 创 也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天下独  群响毕             B.蝉则千不穷  视积薪后 

C.鸟相鸣  为《梁父吟》       D.横柯上     重岩叠嶂,隐天

2.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生动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爱慕美好自然和避世退隐的情怀。

B.第①段的“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既是作者在富春江上所见所感的概括,也是本文所写山光水色的总体特点。

C.第②段主要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富春江清澈、湍急的特点。

D.第③段先描写群山的静态美,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动,显示山中热闹的景象。

 

查看答案

仿照下面例句写两句话,要求与例句格式相似,使之构成排比句。

我不是挺立在高山峻岭中的巨松,而是辽阔草原上的一棵小草——为壮丽的河山添上一笔绿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