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作文。
女儿问:“为什么有的西瓜甜,有的西瓜不甜呢?”父亲说:“甜的西瓜是因为被阳光照耀的时间长。”“那地里的西瓜不是都在接受阳光的照耀吗?”女儿又问。父亲说:“是啊,阳光是公平的,它一视同仁的照耀着所有西瓜。可是有的西瓜怕热,躲在阴影里,不肯接受阳光的照耀。”
根据上述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根据你的理解和感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2)自选文体(诗歌除外),文章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阅读下面文言文。
水仙(清) 李渔
水仙一花,予之命也。予有四命,各司一时:春以水仙兰花为命;夏以莲为命;秋以秋海棠为命;冬以腊梅为命。无此四花,是无命也。一季夺予一花,是夺予一季之命也。
水仙以秣陵①为最,予之家于秣陵,非家秣陵,家于水仙之乡也。记丙午之春,先以度岁无资,衣囊质②尽,迨③水仙开时,索一钱不得矣。欲购无资,家人曰:“请已之,一年不看此花,亦非怪事。”予曰:“汝欲夺吾命乎?宁短一岁之寿,勿减一岁之花。且予自他乡冒雪而归,就水仙也。不看水仙,是何异于不反金陵,仍在他乡卒岁乎?”家人不能止,听予质簪珥④购之。
(节选自《闲情偶寄》)
【注释】①秣陵:指南京。②质:抵押。③迨:等到。④珥:用玉做的耳饰。
1.解释下列加横线词语。
(1)各司一时 (2)欲购无资 (3)请已之 (4)是何异于不反金陵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一季夺予一花,是夺予一季之命也。
(2)家人不能止,听予质簪珥购之。
3.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对于水仙,作者可谓“爱花如命”,文中哪些事充分表现了这一点?
阅读下面诗歌
春寒①
陈与义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②色,独立濛濛细雨中。
【注】①此诗写于建炎三年春,当时陈与义因“靖康之难”避难在巴陵,从太守王摭(字粹翁)那里借得后圃君子亭居住,自号“园公”。 ②胭脂:形容海棠花色。
1.诗歌一、二两句的写出了当时天气的恶劣,同时一个“怯”字交代了诗人 的心情。
2.请你自选角度对诗歌后两句加以赏析。
阅读《关于“中小学书法教育”的主题阅读》,完成后面小题。
【话题背景】
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义务教育阶段书法教育以语文课为主,也可在其他学科课程、地方和校本课程中进行。其中,小学3-6年级每周安排1课时用于毛笔字学习。普通高中可开设书法选修课。
【调查数据】
一项网络调查显示:
71.4%的受访者表示一个人的字代表着一个人的形象气质;
72.5%的受访者曾经有拿字帖练字的经历;
42.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字拿不出手;
74.7%的受访者认为,即便在互联网时代,写一手好字仍根重要。
(摘自《中国青年报》)
【精选案例】
书法是戴敏的第一项特长。她回忆,小学放暑假,天天呆在家里练字,开始也觉得苦,“但练着练着就练出感觉了,十分享受这过程”。戴敏练书法源于父亲一次不经意的鼓励,后来就渐渐爱上了书法,而老师也通常会在写得好的字上画圈,“每次看到自己字上的圈多了就会感到很开心”。
对于用依帆来说,少年时代的练字更多的是痛苦的任务,“老师布置的练字作业每次都拖到暑假的最后一个星期”。他认为,互联网时代,真正用笔写字的时候越来越少,“也就剩下在商场刷卡签名时会写写字了,我身边许多人都这么认为”。
(摘自中国教育新闻网)
【各方声音】
网友冰水椰子:我是教语文的,又兼着书法课,常常觉得力不从心。好在一个学期上的书法课不多,期中和期末考试前就偷偷地改上语文课了。
网友吞可吞:很喜欢书法教室和教室走廊陈列的名家作品。很羡慕写得一手好字的同学。但总是只有心动,没有行动。上了初中,作业多了,就更没有时闻练字了。
沈尹默(书法家):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出惊人奇迹,无色而具画图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引人欣赏……
郭振有(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书写,表达一种感情,与电脑写不是一种状态。如果一切都机械化了,就没有审美,变得贫乏而没有了想象力。
沙如(中国教育学会书法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到初中虽然学习压力加大了,但是练习书法能让我们静下心来,每天有半小时的时间练书法,之后学习效率会更高。
(摘自互联网)
【新闻现场】
本报讯 今天,“传承兰亭——绍兴市区中小学生‘兰亭雅集42人展’”在书法圣地兰亭右军祠启幕,这成为今年兰亭书法节的一个亮点。市内许多中小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前来参观展览。一位带队老师说,他们学校有很多书法爱好者,在征集作品和报名参观的时候,大家都很积极,他们是传承中国书法、传承中华文化的希望和未来。
(摘自《绍兴晚报》,有删改)
1.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与文意不相符的一项( )
A.教育部要求,小学3-6年级每周要安排1课时练习书法,普通高中要开设书法选修课。
B.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书法教育进中小学课堂有较好的社会基础。
C.有反对者认为,互联网时代,写字的机会越来越少了,也就没有必要学写毛笔字了。
D.中国书法是世人公认的最高艺术,它具有审美价值,能丰富人的想象力。
2.根据以上几则材料,分条概述中小学生学习书法的意义。
3.根据以上几则材料,分析中小学书法教育目前存在的不利因素。
4.就激发学生书法学习兴趣的问题,结合以上材料,给学校提几点建议。
阅读《五月的槐花》,完成后面小题。
五月的槐花
(1)母亲打来电话,告诉我故乡的槐花又开了。放下电话,轻轻推开窗户,一股晚风夹杂着城市特有的气味扑面而来。望着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我突然感觉心里空荡荡的。
(2)好不容易捱到天亮,随便装点了行囊,我便踏上了回乡的路途。
(3)刚走到村口,远远的我便看到了坐在门前老槐树下的母亲。
(4)“妈——”
(5)我的喉咙里涩涩的,A.母亲抬起头,摘下眼镜,眼睛里满是惊喜,随即放下手中的活,像个孩子似的拉着我的手问长问短。我觉得母亲好像又苍老了许多。我鼻子一酸,泪水差点流了出来。母亲好像觉察到了什么,便岔开话题:“云儿,快歇着去,妈去给你打水,洗把脸再说。”母亲顺手拿起毛巾和脸盆。我分明看到:母亲在转身的那一瞬间,迅速地拭去了腮边两行浊泪……
(6)捧起冰凉的井水洗完脸后,顿觉轻松了许多。摆脱了平日里繁多的应酬,此时只想美美地睡上一觉,就势躺在大沙发上,竟酣然入睡了。
(7)一觉醒来,母亲不知干什么去了,我信步走出了卧室。B.屋外,一树树槐花开得正艳,满树晶莹的花瓣如串串剔透的水晶,鹅黄的花蕊不时散发着醉人的清香。
(8)母亲颤巍巍地站在凳子上,踮着双脚,举着一根长长的竹竿,吃力地从树枝上打下串串的槐花。如血的残阳,母亲的身影显得格外瘦弱。不觉中淡淡的花香将我眼睛浸得湿润……
(9)晚上,母亲在闷热的厨房里,又是和面,又是洗槐花。忙活了大半天,才兴冲冲地端给我一碗馋人的槐花饭。我接过这似有千钧的“佳肴”,狼吞虎咽地吃个精光。母亲静静地坐在我的对面,满脸都是灿烂的笑容。
(10)临睡前,母亲从衣柜里拿出崭新的床单、被褥,铺好床后,再三嘱咐我盖好被子,乡下夜里寒气重。那晚,母亲将我的脚丫紧紧的搂在她温暖的怀抱。温馨的梦里,我拉着母亲的手,坐在开满槐花的山坡,听她讲《王子与母亲》的故事……
⑾第二天,母亲起得很早,走了四五里山路从镇上买来一瓶槐花蜜,硬是塞进了早已被她塞得满满的行囊。接着便又张罗着为我做早点。望着母亲忙碌的身影,刹那间我竟觉得自己就是故事中那位残忍的王子。
⑿临走时,母亲拖着疲惫的身子,将我送到村口,又是一番千叮咛,万嘱咐。
⒀坐在返城的客车上,窗外,一树树冰清玉洁的槐花一闪而过,我蓦然觉得,母亲的爱诚如这朴实而又圣洁的槐花,虽然平凡却又凝重而深沉,足以让我一辈子去细细品味。五月的风拂过脸庞,一缕醉人的幽香潜入心底,淡淡的花香中,我已泪流满面……
1.文章以“五月的槐花”为标题有什么作用?
2.第(1)段结尾“望着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我突然感觉心里空荡荡的”,请联系上下文,说说“我”为什么“心里空荡荡的”?
3.(8)--(12)段通过具体描述表现母亲对“我”的爱,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8)--(12)段的内容。(每点不超过10个字)
4.文章第(8)段“不觉中淡淡的花香将我眼睛浸得湿润…… ”,请简析“我眼睛湿润”的原因。5.请从文中划线的A.B两个句子中任选一句,作简要赏析。
A.母亲抬起头,摘下眼镜,眼睛里满是惊喜,随即放下手中的活,像个孩子似的拉着我的手问长问短。
B.屋外,一树树槐花开得正艳,满树晶莹的花瓣如串串剔透的水晶,鹅黄的花蕊不时散发着醉人的清香。
名著阅读。
A “救命!救命!”我喊着,两手拼命划着向林肯号泅去。我身上的衣服非常碍事。衣服湿了贴在我身上,使我的动作不灵。我要沉下去了!我不能透气了!……“救命!”这是我发出的最后呼声。我嘴里满是海水。我极力挣扎,我就要被卷人深渊中了……忽然我的衣服被一只很有力的手拉住,我感到自己被托出水面上来了,我听到,我的确听到在我耳朵边响着这样的声音:“如果先生不嫌不方便,愿意靠着我的肩膀,先生便能更从容地游泳。”我一手抓住他的胳膊。“是你呀!”我说,“是你呀!”“正是我,”他答,“我来伺候先生。”
①语段选自法国科幻小说家 (填人名)写的名著《 》,语段中的“我”是 (填人名),“他”就是 )(填人名)
②从语段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 的人。
③ 《名人传》叙述了( )国音乐家( )、( )国画家和雕塑家( )、( )国作家( )三位名人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崇高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