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罗圈腿的小猎狗 曹文轩 一条小猎狗,走在大街上,它为它的罗...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罗圈腿的小猎狗

曹文轩

一条小猎狗,走在大街上,它为它的罗圈腿感到害羞。

它的主人,也就是那个猎人,一共有十一条猎狗。但猎人在清点狗数时,却总是只数到十。小猎狗以为猎人没看到它,它总是挤到前面去,可是猎人把目光越过它,还是数后面十条狗。

主人的忽视,很让小猎狗伤心。它决定要让自己跑得最快,终于有一天,它跑着跑着,竟然发现自己的影子越来越短了。此时,它又突发奇想,要成为世界上跳得最高的猎狗,尽管那十条猎狗一个劲地笑话它傻瓜。

终于,有一天,它跳过一堵高墙,不料,高墙那面是养鸡场。当鸡的主人找到猎人时,它自然受到了惩罚。

猎人罚它去看守潭底的石头,不要让石头浮上来。他带着其他十条猎狗打猎去了。当然,每次捕猎回来,它也分得一块肉。但小猎狗并不满足,看到小河,它竟然说要成为这个世界上一条跳得最远的猎狗。它开始起跑……跃起,“扑通”,掉进了河里,激起一大片水花。

河岸上,猎狗们笑成了一团:“哇,我们看到了世界上头号大傻瓜!”小猎狗不为所动,一如既往地跳进河里。一次,正在飞跃河面的它,吓到了正准备上岸下蛋的母鸭,结果蛋全部生到了水里。

放鸭的老头非常恼火,一把揪住正在往岸边游的小猎狗,将它扔在了猎人面前:“好好管教管教你们家的罗圈腿!”

猎人没辙了,让它去看葵花田,说要看住这些葵花,不许它们跟着太阳转:

所有葵花都跟着太阳转动。小猎狗来回跑动着,向它们“汪汪”叫个不停,但是它们根本不理睬它。小猎狗累坏了,不过,等它疲倦回家时,还是能吃上肉。

又到了给村民表演的时刻了。猎人的另外十条猎狗皮毛光滑,神气十足;

突然,一条毛发发红的公狼,愣是在十条猎狗的眼皮底下,满不在乎地跑掉了!

众人发出“嘘——”声,这太丢人了!猎人觉得颜面扫尽。

这时,小猎狗突然窜出去,穿过狗群,直向山冈上的狼扑去。它快得像一团光,人们甚至都没看清楚它的样子,等反应过来的时候,才发现小猎狗正在一棵大树下休息,它的身边躺着那只雄壮的公狼,早已停止了呼吸。

从此,猎人最喜欢的一条狗,就是小猎狗。他特地做了一个漂亮的皮圈,套在它的脖子上,无论去哪里,都带着小猎狗。

人们见了,都会“啧啧啧”地赞叹:“瞧啊,那四条罗圈腿,弯曲得多美啊!”

一条小猎狗,走在大街上,它为它的罗圈腿感到骄傲。后面跟着那十条猎狗,学着小猎狗,一律走成罗圈腿。

(选自《曹文轩文集》有删改)

1.给下列加横线字注音:

    

    

    

(      )

2.罗圈腿的小猎狗经受了哪些风雨? 请用自己的话简洁概括。

3.联系上下文,体会下面语句中加点文字的表达效果。

小猎狗以为猎人没看到它,它总是到前面去,可是猎人把目光越过它,还是数后面十条狗。

4.写出使故事发生突转,并将故事推向高潮的一个情节?(用自己的话简洁概括)

5.第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6.“河岸上,猎狗们笑成了一团:‘哇,我们看到了世界上头号大傻瓜!’”一句运用了哪种人物描写方法?对于刻画小猎狗有何作用?

7.阅读小说后你获得了哪些人生启示?请具体阐述。

 

1.略 2.主人的忽视 同伴的嘲笑 3.“挤”这一动作表现出小猎狗希望猎人关注自己的迫切心理。“还是”则强调了猎人对小猎狗的忽视。凸显了小猎狗被忽视后的伤心失落。 4.公狼的突然地逃脱。(或出现) 5.内容:交代写作对象及人物特征。结构:引出下文,设置悬念。 6.神态、语言。作用:用伙伴的嘲笑奚落,侧面衬托突出小猎狗的努力和付出的可贵。(意思对即可) 7.【示例】小猎狗角度:①面对自己的缺陷,面对他人的嘲笑,内心必须强大。②不能满足于现状,要有自己的追求。③不要怕挫折,要坚持不懈地努力。④要敢于在关键时刻亮出自己。⑤相信只要努力,就会赢得别人的尊重。 猎人(人们)角度:①不可以貌取人,不要随意轻视一个人。②要看到别人的努力。③要客观地评价一个人。 十条猎狗角度:①不要嘲笑别人。②不要去轻视一个看似比你弱小的人。③不要盲从。 【解析】 试题分析: 1.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2.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此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语段作用的理解。解答该题要结合全文内容,尤其是结合文章主旨即作者思想感情。一般来说这样的题在解答时注意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在结构上的作用,一是在内容上的作用。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B。 6.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7.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齐人攫金

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金者之所,因攫其金而去。吏捕得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对曰:“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

——《列子·说符》

【注释】适:去。鬻:卖。

1.解释下列加横线词语的意思。

攫其金而         

(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昔齐人有欲金者。

3.此则寓言故事意在嘲讽怎样的人?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本文选自《        》,作者是明末清初文学家________(人名)。

2.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更定矣(      

②余一小舟(      

③拥衣炉火(      

④余强饮三大(       )

3.文章开篇“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4.“痴”与前文中哪句话相呼应?

5.结尾引用舟子的话有何用意?

 

查看答案

名句积累与运用

1.         ,耳中明月珠。(汉乐府《陌上桑》)

2.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月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

3.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曹操《观沧海》)

4.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白居易《观刈麦》》

5.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曹操《龟虽寿》)

6.《雁门太守行》中运用典故写为报君王的知遇之恩,誓死决战的诗句:                 

7.《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表明“云”与己都有凌云壮志的诗句是:                 

 

查看答案

请从以下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要求:书写整洁,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不得抄袭和套作。

①身边的风景也动人

②请晒出我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作。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现代文

红树林鲜为人知的生态功能

日前,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中国气象报社等单位组织的“绿镜头·发现中国”采访活动走进海南。笔者随采访团在东寨港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红树林并非一般人想象的红色,而是四季常绿,貌似寻常却生态功能丰富。以东寨港保护区为例,这里现有真红树植物1123种、半红树植物912种,占全国红树植物总类的97%,其群落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境多样性在国内同类保护区中为最高。放眼望去,海岸潮间带滩涂上,大片绿色植物,就是红树林了。

  那为什么叫红树林呢?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介绍,一方面,从红树林的组成来说,树种以红树科植物为主;另一方面,大部分红树植物富含单宁酸,当割开树皮后,其树皮和木材中的单宁酸与空气接触后,会被氧化而呈红色。

  与其他森林类型相比,除了维持生物多样性,红树林还具有许多独特的生态功能,鲜为人知。

  首先是防浪护堤。红树植物能够稳稳扎根于滩涂上,在海岸形成一道密实的天然屏障,是我国南方万里海疆的第一道防护林,具有巨大的防灾减灾作用。红树林还可加速滩地淤高和向海伸展,使海滩面积不断扩大和抬升,从而达到巩固堤岸的效果。

  其次,红树林具有净化环境的功能,包括大气净化功能、水体净化功能和土壤净化功能。单位面积的红树林沼泽湿地固定的“碳”,是热带雨林的10倍。红树林还可以大量吸收重金属、有机氯农药等。

  另外,红树林湿地见证了地球上海陆变迁的全部过程,是研究生物进化和海陆变迁的理想对象。比如红树林中的海蛙,是唯一能够生活在海水中的蛙类,在研究大陆变迁及如何适应海洋环境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再比如,弹涂鱼在身体结构及生活习性上具有海陆两栖性,是研究鱼类向两栖类进化的重要对象。根据红树植物花粉,还可以进行地层对比,判断滨海相沉积,推断海岸线变化,恢复古气候和古地理,在海洋地质勘探中具有重要作用。

海南东寨港是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但从1933年以来,不断有群众进入保护区砍红树、挖塘搞养殖,大片大片的红树林区成为荒芜的小泥塘。因此,保护红树林已经刻不容缓!

1.请简要概括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

2.请分析选文第五段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3.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红树林得名的原因,一是其以红树科植物为主;二是其树皮和木材中的含有的单宁酸与空气接触后,被氧化而呈红色

B.红树林可以防浪护堤,红树植物在海岸形成一道密实的天然屏障,是我国南方万里海疆的一道防护林,具有巨大的防灾减灾作用。

C根据红树林可进行地层对比,判断滨海相沉积,推断海岸线变化,恢复古气候和古地理,在海洋地质勘探中具有重要作用。

D1933年以来,人类进入保护区砍红树、挖塘搞养殖,大片大片的红树林区成为荒芜的小泥塘。因此,保护红树林已经刻不容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