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伤仲永》,完成文后小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

阅读《伤仲永》,完成文后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解释加横线的字

(1)稍稍宾客其父                      (2)指物作诗立         

(3)不能前时之闻                   (4)泯然众人          

2.翻译下列句子

(1)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2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3.回答问题

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用原文的句子)

 

1.(1)意动用法,以宾客之礼相待。(2)完成(3)相当(4)消失 2.(1)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2)他天生聪明,远胜过有才能的人。他最终成为常人,是因为它受于后天的教育没有达到要求。 3.(1)第一阶段:“仲永生五年”到“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写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具有诗作才能。 第二阶段:写十二三岁时的方仲永才能衰退,大不如前。 第三阶段:“写方仲永又过七年后完全变成了一个平庸之人。 或1.童年时期:才思敏捷,天资过人。2.少年时期:才思衰弱,大不如前。3.青年时期:才思平庸,与众无异。(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解析】 1.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本题中“宾客”是词类活用,名词用作意动用法,以宾客之礼相待;“称”为词类活用,形容词用作动词,相当,要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利”“扳”“环谒“受”“材”,最后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本文为所学名文,(1)梳理全文, “仲永生五年”到“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写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具有诗作才能。“不能称前时之闻”写十二三岁时的方仲永才能衰退,大不如前。 “泯然众人矣”写方仲永又过七年后完全变成了一个平庸之人。(2)从文中的“本问题为学习中老师重点讲解的问题,根据所学所记直接概括文中“不使学”一句或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作答即可。 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 【翻译】 金溪有个叫方仲永的百姓,家中世代以耕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认识书写工具。忽然有一天仲永哭着索要这些东西。他的父亲对此感到诧异,就向邻居那里把那些东西借来给他。仲永立刻写下了四句,并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和团结同宗族的人为主旨, 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事物让他作诗,方仲永立刻就能完成,并且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同县的人们对此都感到非常惊奇,渐渐地都以宾客之礼对待他的父亲,有的人花钱求取仲永的诗。方仲永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就每天带领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跟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我叫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去,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他的才能消失了,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了。” 王安石说:方仲永的通达聪慧,是先天得到的。他的天赋,比一般有才能的人要优秀得多;但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后天所受的教育还没有达到要求。他得到的天资是那样的好,没有受到正常的后天教育,尚且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本来就不天生聪明,本来就是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难道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语言运用

(1)根据拼音正确地填写汉字。

我站在高山之diān    ),望眼前由一朵朵色彩bānlán     的鲜花cuán(     )成的花海,不由得心旷神怡。

(2)请选择两个词语写一段话。

人迹罕至   人声鼎沸    花枝招展    澎湃    崎岖

 

查看答案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2)            ,云从窗里出。(吴均《山中杂诗》)

(3)             ,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4)             ,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5)            ,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6)《木兰诗》中写出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

                                                                

7成语“扑朔迷离”源于《木兰诗》中“                         ”一句诗文。

 

查看答案

作文

总有一些事、一些人让我们无法忘怀:或许只是一声轻轻的问候,就在自己的心头荡起了层层涟漪;也许只是琐屑到举手之劳,似乎不值一提,但走过多少个日子,依然温馨满怀……。请以“那一次,让我铭记”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

要求:①立意正确,中心突出;

 

查看答案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

(1)安 求 其 能 千 里 也 ?        (2)食 之 不 能 尽 其 材

2.解释下列加横线词语。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者马:____________________

(3)之: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其: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一食或尽粟一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找出文中描写“食马者”“不知马”具体表现的语句,并说明其所用的修辞方法及作用。

5.文中“呜呼”一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查看答案

向一棵树鞠躬

①我突然被一棵榆树惊呆了。说突然,是因为我在这条小巷的尽头住了十年,天天从它跟前走过,竟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那天早晨,我无意识地朝路边的砖垛上扫了一眼,一下子就看到了这棵树。

②这是一棵不同寻常的树。

③它长在一堆码起来的砖垛上。周围是林林总总的大树小树。砖垛有两米多高,我不知道它在那里堆了多少年,表层的砖被一层青苔覆盖着。砖们不规则地排列在一起,好像训练累了的老兵,歪歪斜斜地站在那里,勉强保持着一种队形。

④它其实只有一米来高。稀稀疏疏的枝杈恣意地伸展着,形不成高大伟岸的姿态,却展示了固执顽强的生命。它站在高高的砖垛上作俯视状,鸟瞰着这个喧闹的世界。它小心地经营着自己。它当然喜欢玉树临风般的躯体,哪怕是小家碧玉的亭亭玉立也可以呀!但命运却把它交付给一堆砖。当初,它选择了砖垛前面的那一片阳光地带,准备唱着歌儿向老榆树告别。可是就在瞬间,一阵微微的风,把它飘到砖垛上,它的命运因此而改变。它知道:躲避现实只能毁灭自己,安于命运,顺势而长,才是生命的根本。它只能压抑着蓬勃向上的内驱力,让饱满的激情化作一段朴实——它长成了灌木丛。

⑤即便如此,它也肯定受过不尽的苦痛。雷电轰击过它,狂风摧残过它,风雪侵蚀过它。最难耐的还是干旱和贫瘠。它有时想拦住匆匆而过的雨水,雨水却不屑一顾;也曾经挽留过晶莹的露珠,露珠只轻轻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脚下那座高原似的砖垛,却贫瘠得难以供应它起码的养料。它只得打自己的主意。让主干变粗变矮,让枝叶变小变少,尽量节衣缩食,减少消耗。尽可能挽留住雨露,拼命把根往下扎,这是它生存的策略。厄运使得它青筋突暴,浑身疤痂,身体佝偻,它没有屈服。无论生活怎样艰难,总得面对,总得应付,总得一步一步走过。我久久地站在那里,为一棵榆树而感动。

⑥一天傍晚,我下班回来,发现那砖垛已经不见了。一个老人默默地站在那棵树旁。老人告诉我,这垛砖堆了十八年。当初准备盖房子用,儿子突然得病死了。媳妇改嫁,他领着孙子孙女度日,房子就耽搁了。现在孙子孙女已长大成人,会挣钱了,政府又补贴了一部分钱,房子终于可以翻修了。在老人平静的叙述中,丝毫不见其悲凉,仿佛生活就是如此。

⑦我怔在那里。十八年,我不知老人是如何艰辛度过的。老人走了,他边走边自言自语道:“你看这棵树,咋就恁耐活呢?缺水少土的,竟活了十八年,真要活成精了!”蓦地,我仿佛觉得眼前的这棵榆树,就是老人的翻版。蓬蓬松松的枝叶,是老人稀疏的乱发;褶褶皱皱的干,是老人饱经风霜的脸;还有那地下柔柔细细的根,是老人冉冉飘飞的胡须。

⑧望着老人步履艰辛地走了,走在那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上。于是,那条被晚霞映红了的小巷,行走着一个永恒的雕塑。眼泪模糊了我的双眼。我默默地伫立,向老人、向那棵榆树深深地鞠了一躬。

1.阅读第④段,请说出这棵榆树是如何“小心地经营着自己”的?

2.第②段说:“这是一棵不同寻常的树。”这棵树的“不同寻常”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3.下面的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①它有时想拦住匆匆而过的雨水,雨水却不屑一顾;也曾经挽留过晶莹的露珠,露珠只轻轻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

②于是,那条被晚霞映红了的小巷,行走着一个永恒的雕塑。

4.文章写榆树,却为什么要花较多笔墨去写“老人”?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