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赵且①伐②燕。苏代③为燕谓惠王④曰:“今者臣来过...

阅读下段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赵且①伐②燕。苏代③为燕谓惠王④曰:“今者臣来过易水⑤, 蚌方出曝⑥而鹬⑦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⑧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⑨,以弊⑩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选自《战国策》)

【注释】①且:副词,将要。伐:讨伐,攻打。③苏代:战国时期的辩士。④惠王:赵惠文王。⑤易水:河流名。在河北省西部。⑥曝(pù):晒太阳。⑦鹬(yù):水鸟名,常在水边或田野捕吃小鱼、小虫和虾类。⑧禽:同“擒”,捕捉,抓住。⑨相支:相持,对峙的意思。⑩弊:同“蔽”,蒙蔽。

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

(1)蚌出曝而鹬啄其肉               (2)蚌合而拑其            

(3)今日不                          (4)乃               

2.翻译下列句子。

(1)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2)人皆伏其精练。

(3)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3.这则故事后来演化为成语:                      。文中苏代借用故事劝说赵惠文王有什么好处?

 

1.正;(鸟的)嘴;下雨;停止 2.B 3.(1)鹬鸟和河蚌都不肯放开对方,渔翁就把它们俩一起捕抓住了。(2)人们都佩服喻皓技艺精熟。(3)十天后,子方虫全被消灭,这一年因此而获得大丰收。 4.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形象生动,让赵惠王能够清楚地明白当前的形势和自己国家所处的境地,从而比较容易接受苏代的劝谏,放弃攻打燕国。 【解析】 1. 试题分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字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注意“雨”是动词,“下雨”的意思。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和用法。平时要注意对重点字词的积累,对特殊句式和用法中的词语要在理解句子的前提下进行判别。本题中B项“其”都是“它的”,作代词使用。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就可以拿满分了。注意“禽”是通假字,同“擒”,“捕抓”的意思。“伏”在这里通“服”,是“佩服”的意思。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文言文表达内容的理解。本文实际上是一篇讽谏的文章,臣子采用委婉的方式对帝王进行规劝。故事生动,寓意深刻,在理解时可以抓住关键语句“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体味妙处。 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

早梅 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1.从全诗看,“梅”的开放是在          季节,首句中的“白玉条”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并与下文的        字前后呼应。

2.全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查看答案

默写

(1)            ,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

(2)今夜月明人尽望,           。    (王建《十五夜望月》)

(3)但愿人长久,                。         (苏轼《水调歌头》)

(4)稻花香里说丰年,                。    (辛弃疾《西江月》)

(5)              思而不学则殆 。       (《<论语>八则》)

(6)              ,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

(7)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查看答案

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内

风儿吹过,商朝的雨轻轻地敲打着窗棂。血色黄昏,苍凉大漠,孤烟袅绕,冰雪初róng。从爬满青藤的栅栏望去,红叶烂màn,层林rǎn,暗香浮动。江淮之滨,西湖散人静静地倾听1987的xuán律……

 

查看答案

下面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鲁迅的小说《社戏》一文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回忆了作者“看社戏”这段往事,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B.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这首诗借助联想和想像,描绘了天街美好的生活图景,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C.朱自清的散文《春》构思精巧,情景交融,末尾三个比喻句赞美春天蓬勃的生命力,依次强调它的“新”“美”“力”,深化题旨。

D.《斜塔上的实验》是一篇人物传记,表现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的探索精神。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而衰黄了的叶片却给田野着上了凋敝的颜色。

①山脚下片片的高粱时时摇曳着丰满的穗头,好似波动着的红水

②晚秋的澄清的天,像一望无际的平静的碧海

③强烈的白光在空中跳动着,宛如海面泛起的微波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②③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