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
欢①进至陕,泰②遣开府仪同三司达奚武等拒之。行台郎中封子绘言于欢曰:“混一东西,正在今日。昔魏太祖平汉中,不乘胜取巴、蜀,失在迟疑,后悔无及。愿大王不以为疑。”欢深然之,集诸将议进止,咸以为“野无青草,人马疲瘦,不可远追。”陈元康曰:“两雄交争,岁月已久。今幸而大捷,天授我也,时不可失,当乘胜追之。”欢曰:“若遇伏兵,孤何以济?”元康曰:“王前沙苑失利,彼尚无伏;今奔败若此,何能远谋!若舍而不追,必成后患。”欢不从,使刘丰生将数千骑追泰,遂东归。
泰召王思政于玉壁,将使镇虎牢,未至而泰败,乃使守恒农。思政入城,令开门解衣而卧,慰勉将士,示不足畏。后数日,刘丰生至城下,惮之,不敢进,引军还。思政乃修城郭,起楼橹,营农田,积刍粟,由是恒农始有守御之备。
【注】①欢:高欢,东魏丞相。②泰:宇文泰,西魏丞相。
1.下列句中的“以”与“孤何以济”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B.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C.可以为师矣 D.以其境过清
2.下列对文段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封子绘认为这次是统一东西两魏的大好时机,应该乘胜追击宇文泰。
B.高欢因为害怕有伏兵,始终不打算追击宇文泰,最后只派了几千人去追。
C.宇文泰原来是想让王思政把守虎牢关,后不得已只能让他防守恒农。
D.王思政用“空城计”成功吓退了追击而来的刘丰生,最终守住了恒农。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
①咸以为 咸: ②彼尚无伏 彼:
③将数千骑追泰 将: ④起楼橹 起:
4.翻译下列句子。
(1)不乘胜取巴、蜀,失在迟疑,后悔无及。
(2)今奔败若此,何能远谋!
对下面语段意思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也最有用的一门语言,学习者往往都期待能学成“第二语言”的效果——听说读写样样精通。如今国人对孩子掌握英语的期待,从幼儿就已经开始,总是希望孩子生下来就“浸泡”在英语环境中,以抓住英语学习的“关键期”。然而,在中国很难存在真正的“第二语言”环境,如果不能保证孩子能够持续地与说英语的人接触,那么“英语”终究不过是“外语”而已。各校的英语教育都很注重牢固地打基础,花很多时间力求使英语成为学生的一种“素质”。然而由于缺乏师资力量、语言环境,导致比起其他科目,学习英语的效率要低很多。日本孩子到小学高年级才开始学英语,到了大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专业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利用英文材料上得心应手。日本科学家用英语在世界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数量按比例也超过中国。
A.学习英语越早越好,否则会错过“关键期”。
B.我国学生学习英语的唯一软肋是没有英语环境。
C.把英语视作一项“素质”,国人投入太多且划不来。
D.日本孩子因为有“第二语言”环境,所以英语学得更好。
选出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 ( )
这一次来到黄山北海,早晨天还没有亮,就有人跑着、吵着去看日出。我一骨碌爬起来,在凌晨的薄暗中摸索着爬上曙光亭,那里已经是黑压压的一团人。我挤在后面,同大家一样向着东方翘首仰望。天是晴的。但在东方的日出处,却有一线烟云。
①一转眼间,它就涌了出来,顶端是深紫色,中间一段深红,下端一大段深黄。
②然而立刻就霞光万道,白云为霞光所照,成了金色,宛如万朵金莲飘悬空中。
③最初只显得比别处稍亮一点而已。
④须臾,彩云渐红,朝日露出了月牙似的一点。
A.①④③②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④②①③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需要采集50万朵花左右的花粉。
B.这天晚上,我睡得很香,梦中又见到了满山鲜嫩的蘑菇,闻到了蘑菇汤浓浓的香味。
C.我们要养成爱读书,特别是读经典,读名著,让书香满城成为江阴的城市特色。
D.住宿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都是宾馆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我市的教师队伍中,骨干教师逐年增多,呈现出人才济济的好景象。
B.突然有人横穿马路,这辆小汽车急忙戛然而止。
C.2009年的春晚,小沈阳惟妙惟肖、技惊四座的表演,获得全国观众高声叫好,从而一炮走红,身价百倍。
D.城北农贸大市场里,各种水果应有尽有,不胜枚举。
下列文段中加点字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心乐之(以……为乐) 卷石底以出(相当于“而”) 语时了不悲(完全)
B.叶徒相似(只) 以其境过清(凄清) 但少闲人(只是)
C.欣然起行(高兴地) 不可久居(居住) 凄神寒骨(寒冷)
D.坐盗(偷窃) 盖地有高低(因为) 后事可举(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