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作文。 出发,可以说是人生常态。一种期待,一次召唤,一个承诺……凡此种种都可能成...

作文。

出发,可以说是人生常态。一种期待,一次召唤,一个承诺……凡此种种都可能成就一次出发,让你去经历,去收获……

请以“记得那一次出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②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③不要少于600字。

 

例文: 记得那一次出发 我已记不得那天有多少人来送别,我只记得那天天气不好,阴阴的。 那年,我十岁。爸爸在邻镇找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全家要搬迁过去。这是一件大喜事,但我的心却像被揉皱的纸团一样,被扔在角落里,独自纠结。 这事还得从一个多月前说起。期中考试后学校召开了一次家长会,那次期中考试,我数学意外考砸了。晚饭后,我做完作业,照例拿起了小人书《杨家将》,一头扎进去。 爸爸什么时候进房,我几乎全不知道,我只感觉手中的小人书突然被一只大手抓走,就像一只毛茸茸的小鸡突然被一只恶狗咬进了嘴里。等我反应过来,爸爸已经将我床头的十多本小人书全部掳起来。一言不发,爸爸狠狠地划起了火柴。在泪光中,我看到一团火焰闪动,模糊…… 这些小人书是我向邻家老伯租借的,老伯的书摊离我家就百十米,我今后怎样面对老伯?……那以后,我选了一条远路绕开老伯。 但是,今天,运载行李的卡车就停在路边。相信老伯早就知道我家要搬家了。他过来讨要小人书怎么办?他会不会把这些天的租费全部算上?爸爸会不会将我一顿狠揍?……我不敢再想下去,只留在屋里,帮着做十岁孩子能做的事,一心盼着天快黑,我们好早点出发。 “准备一个人留在这里吗?”是爸爸严厉的声音。我这才发现,屋里已搬空了。 现在,我不得不出发了。 我低着头出了门,外面有一些街邻来送我们,我很害怕见到那张熟悉的脸。 距离那辆卡车大概有五十步的距离,我的小心脏快要蹦出来。我只是小步快走着,六步,五步,四步……还有三步,我就可以永远摆脱这件不光彩的事了。 奇怪的是,一直到我上了车,都没有听到老伯的声音。难道他今天没有过来?难道他忘了这件事?还是已经原谅了我?…… 卡车的引擎已经发动,我们就要出发了,我轻轻吁了口气。但奇怪的是,我突然有一种失落,心里空空的。 老伯没有出现,成了一个永远的问号,常常逼视着我的内心。我知道,面临同样的境况,我会重新出发。 【解析】 试题分析:本文题的题眼是“出发”,“记”是要求写记叙文,记一件与“出发”有关的事。可以实写一次离开某处去进行一次重要的活动,可以虚写从一个生活阶段走现另一生活阶段时的某一件事。比如,毕业了,自己离开母校,就是一次“出发”,踏上新的系征途。从毕业季中选一事来写,把事件写完整写清楚,把自己“出发”的感受和感想写丰富。出发,意味着什么,在文章的结尾不妨引申一下,展望出发所向的前景,表现自己出发时的精神状态,这样文章则更充实更有色彩。 考点: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助人为乐是我们的优良传统,“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也是我们信奉的口号。但是路人主动去帮助跌倒的老人却反被诬陷,时有耳闻;出于善心捐了钱,捐了物,而这些慈善款项被某些人中饱私囊也常见诸报端……有人认为现在好人不好做,就图个自身安康吧。请你就此谈谈看法。

要求:①清楚地表达观点②作简要分析③字数在100字以内。

 

查看答案

根据课文默写

               ,浅草才能没马蹄。

②不畏浮云遮望眼,                        

               ,一览众山小。    

④与君离别意,                         

               ,化作春泥更护花。

⑥人生自古谁无死,                  

               ,铁马冰河入梦来。

⑧烽火连三月,                         

               ,天涯若比邻。    

⑩烟笼寒水月笼沙,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现代文

孤独的守望

①在穿越了一条条宽阔马路,躲过来来往往的车辆以及川流不息的人群,准备走进那座高楼大厦的时候,却忽然被不知藏在什么地方的孤独感袭击。于是,我飞离城市,开始找寻那些遗失在远处的疼痛或者温柔,来到那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山村。

②转过一道山梁,又穿过一道峡谷,眼前豁然开朗。那是一种惊诧!仿佛一下子掉进了一幅最浓艳的油画里。一朵秋阳,斜挂山腰,被染红的山风成了最随心的画家。一笔画山,山披灿烂,一笔描水,水放金光,一笔泼在山沟里,沟里成了五彩的天堂。

③拨开路边密密麻麻鲜嫩的细叶,下面,竟藏有一弯清溪。凝神敛息,闭目细听,一股山泉之清凉,潺潺之清音,朗朗之清虹,刹那间沁过心田,直达肺腑,更是说不出的爽朗。寻着水声一路走来,水却似多羞的少女般犹抱琵琶半遮面,一会被浓阴掩翠,一会儿环佩叮当,一会儿弯成一枚碧玉,一会儿又不知躲藏到哪里去了。细看那水宁静之极,无波无痕,柔润如美玉。那是谁家女儿悬挂于颈间的玉璞?押着唐韵,携着汉风,一点点的走近,走近,将心清凉成一片温润的水域。

④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世外桃源”,是在尘世苦苦寻求而不得的心灵的栖息地。

⑤我在进入小村的那一瞬,突然变得很宁静。我用了很大的努力,才从这幅静默的油画中走出来,一路跋山涉水而来的疲倦和烦躁一扫而光。一处处低矮的农舍以最简单的装束站立在我面前,而它后面是五彩锦缎装扮起来的山坡,像一首天地之间的赞歌,我看见纯朴与艳丽和谐的统一。

⑥田园,多么美妙的字眼,它让许许多多流浪的心灵找到了家的温暖。袅娜的炊烟,鸡鸣狗叫,满山遍野的牛羊,子孙绕膝,我多么希望看到曾经在这里上演过的那些温暖和最原始的一幕幕生活图景啊。然而这里拥有的除了安静还是安静。看不见炊烟,听不见鸟语,也听不见动物的欢鸣,就连风都停驻在不知什么名字的山那边。

⑦物竞天择,时代犹如一列火车,轰鸣着滚滚向前。贫困终被繁华取代,宁静总被喧哗掩盖。那些没了主人的房屋,虚掩的房门,荒凉的院落,都似在诉说着一种久已淡去的生活。房前屋后的柿子树上,挂满红艳艳的小灯笼,就连地上也落了许多熟透的柿子。这些原本代表丰收的累累果实,在这里忽然受到冷落。

⑧一方石碾,丰碑一样默默地站在时光的怀抱里。深深的皱纹里记载着多少酸甜苦辣的过往?它在怀念那些五谷丰登的日子吧,还有那吱吱唱着的远去的歌谣。我看见空地上的水井里面装满了生活的百般滋味。

⑨所有的土地都荒芜着,那些被收割的玉米秸杆,怀抱成一堆坐在秋阳里,哀伤而无助。曾几何时啊,仿佛还看到它们挺拔着腰杆,向上生长着浓浓的丰收和喜悦。一些被开垦的梯田就那么闲散地敞着怀,留着斑驳的印记,像是刻满了主人点滴的心事。几垄白菜,几颗萝卜成了这些被弃置土地的最后守望者。

⑩我停下探访的脚步,对着一片宁静和绚丽沉默。

我不知道繁华在身后隐退的时候,是不是一些东西也会随之消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村庄就这样被遗弃在远离尘世的地方,在时光的隧道里独自演绎着一场兴衰与荣辱。美丽与孤独同在,寂寞与哀愁共存。

在村庄的深处,终于见到了真正的主人。一位老人,就那么安然地倚在门口,身后巴掌大的小院里,两棵参天的老槐,像硕大的两把巨伞,卫士一样地护着庭院。树是老人出生时爷爷种下的。

老人手捧山里红,热情地招待我们这些远方来的客人,她说家里没什么好吃的,只有这些山里的果子。问她为什么不和儿女一起走,老人只憨憨地一笑:“舍不得啊,几十年的家!”

⒁已是夕阳西下,那些山、那些树、那些落寞的房屋都开始变得暗淡起来。我最后一次回望山村的时候,老人正被金色笼罩,仿佛坐在一片灯影里。

⒂她在守望着一个人的山水,守望着一个她自己的家么?

1.第②③自然段作者极力渲染“世外桃源”般的自然美景,有什么作用?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③自然段中画线的文字。

3.第⑦自然段说“贫困终被繁华取代,宁静总被喧哗掩盖”,结合全文探究这句话包含了作者哪些感情?

4.文章的题目为“孤独的守望”,从全文看包含哪些含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现代文

碘盐是否会导致甲状腺癌

通过流行病统计调查,有学者认为,长期摄入过量的碘可使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增加,二者之间可能有一定关系。因为,随着人体在足量碘或高碘状态下持续食用加碘食盐补充碘的摄入量,1999年以后,确实有一些问题出现了,生活在高碘地区的人口约为3098万,国内一些沿海地区省市辽宁、浙江、福建、上海等地甲状腺疾病发病呈上升趋势,这一现象被认为与补碘过量有关;我国高碘地区的河北省黄骅歧口乡,甲状腺癌患病率显著高于国家的平均患病率。

国外也有类似报道,澳大利亚自1963年实行全民加碘食盐后,甲状腺癌的发病率由每年的307/10万上升为78/10万,研究者认为甲状腺癌的患病率增加与碘摄入量增加可能有一定的关系。美国科学家在高碘地区夏威夷和爱尔兰,对甲状腺癌进行了病例对照研究,通过定量测定海产品碘的摄入量发现,过多的碘摄入对患有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不全的妇女是危险因素之一。国内外报道一致认为,无论高碘地区还是适碘地区,女性,特别是处在生育期的年轻女性,甲状腺癌的发病率近年来明显上升,且远远高于男性。

甲状腺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从全球范围看,近年来包括甲状腺癌在内的多数肿瘤都呈上升态势。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现代化仪器、技术的广泛使用,如甲状腺闪烁显象,超声和细针活体组织检查大大提高了甲状腺癌的检出率。另外,甲外腺癌的发病机理迄今并不清楚,发病因素较多,与遗传、自身免疫、吸烟饮酒、精神状况、社会心理等因素有关。因此,单纯从碘盐一个因素研究对甲状腺肿瘤发病的影响是不够的,也要考虑到环境污染等因素对甲状腺肿瘤发病的影响。

1.自然段划线句除举例子外还运用了哪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自然段中加横线的“”字表达有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诗歌

村夜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1.首句中运用了叠词“苍苍”“切切”,好在那里?

2.联系全诗的景物描写,说说作者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