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作文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根据要求作文。 还有一支春天的歌 汪国真 有片草地我们都...

作文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根据要求作文。

还有一支春天的歌

汪国真

有片草地我们都走过/ 有朵小花我们都记得/ 有个小愿望我们都曾有过/

有段往事我们都珍藏着/ 有过追求  有过失落/ 有过平坦 有过挫折/

我们有过许多许多/ 还有一支春天的歌

其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一支春天的歌。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或体验,以“那一支春天的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参考例文: 还有一支春天的歌 春天,是一个美好的季节;春天,是一个奇特的季节;春天,是一个神圣的季节。啊!春天,就让我为你而歌唱那美妙的赞歌吧! 听。远远地,远远地溪水开始解冻了,雁群开始北归了,乌龟将要苏醒了。美丽的春姑娘害羞而又快乐的演唱起春天的前奏。春雷响了,隆隆作响,像大自然那无言的诏书,宣布伟大的春天来临了。 嗅。闻一下槐花那独特清香,闻一下“贵如油”的春雨的鲜,闻一下迎春花瓣间久违的甜。春节餐桌上、炉灶旁,满汉全席。香味早已飘散在喜悦的空气中。一吸一呼之间,我们感觉到了春天的味道。它胜过香料、鲜鱼、甜汁,成为我们记忆中最为独特的味道。 视。看春姑娘蹦蹦跳跳地拉着小朋友的手,领着他们步入校园。看长江、黄河奔腾千里直入大洋。看嫩笋坚强地冲出土壤,感受阳光的温暖。看全国上下,喜气洋洋。小泉流水、小树发芽、小草生长、小鸟歌唱。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像绵羊、像恶狼。在朝阳那鲜红的映射下,色彩缤纷、形状各异,总使我们展开那丰富的想象。 说。我们的嘴边,好像被释了什么魔法,总是说出一些关于春天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历代诗人们,总在歌颂那美妙的春天。 我认为春天像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小平。邓小平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进行改革并打开了国门,吸引外商在中国的投资,发展中国的经济,为“国富民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春天也是一样。它结束了冬天的严寒,天气变暖,万物复苏,始得“草长莺飞”、“白鸟争鸣”,为夏天的繁荣做出了铺垫。 在这和绚的春光中,我又一次感到了春的气息。同学们,让我们用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唱出春的赞歌吧! 【解析】 试题分析:文章结构非常创新,分别从听觉、嗅觉、视觉以及语言来歌颂春天,让人眼前一亮。这样来写使得文章结构清晰,充分地体现出了春天的方方面面。本文堪称一篇佳作的另一个原因是在文章中作者将春天进行升华,将春天比作了邓小平,因为小平同志结束了严冬般的文革,为中国的繁荣打下基础;而春天也是这样,她结束严冬,给世界带来温暖和希望。这样使得本文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考点:考点: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后面题。

人间好时节

①小时候,没有电视和电玩,连电影也难得有机会看,我的游戏,就是唐诗。

②母亲不知道从哪里找到一本破破旧旧的《唐诗三百首》,教四岁半的我和一岁半的弟弟背诵。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是我生命里第一首诗。我还不识字,母亲念一句,就跟着念一句,像堆积木似的,把一首诗完整地堆砌在小脑袋瓜里。就是这二十个似懂非懂的字,敲开了一扇鸟语花香的诗意之门。

③那两三年,也是母亲很难得的一段家庭主妇生涯。我还清楚记得,背诗的时候,母亲在厨房里揉面,捏出一个个巧致的面娃娃,有豆沙馅的小兔包;芝麻馅的小鱼包,还有小鸟啦,花朵啦,各式各样的,放进蒸笼里去,就在我们背完一首五绝或七绝的时候,鼓膨膨的包子蒸好了。能够准确背出诗来,就能获得一个兔包或是鱼包的奖赏,热腾腾的包子捧在手里,却还瞅着别样的,恨不能多背几首诗。

④吃过晚饭,父母亲便牵着我和弟弟的手,出门散步。我们把白天里背熟的诗,背给父亲听,欲穷千里目,砰,我把一粒石子踢得远远的,更上一层楼,追上去踢得更远,痛快地,砰!

⑤常常,遇见不相识的路人,因为两个用着嘹亮童音,如同歌吟的孩子背诗的声音而驻足,听完之后,看见他们眼中的惊奇和赞赏,我和弟弟仿佛穿上了最华美的衣裳。

⑥少女时期,我曾在当时还没拆除的国际学舍举办的书展中,买下自己第一本词选,《三李词选》,选的是李白、李后主和李清照。规定自己,每天一定要背一阕词,这三位诗人的词选,统一是感伤的情调,这使我变得多愁善感,沉溺于眼泪与自怜。

⑦有个同学整日里是开心的,如同阳光下的银杏树,哗啦哗啦,一阵风过就闪着细碎的笑声。她很惊讶地注意到我的落落寡合,于是,有一次我生日,她在卡片上抄了一首诗给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⑧这里面的忧愁呢?追悔呢?感伤呢?为什么既不怀念远去的朋友?也不追忆逝去的情事呢?为什么没有年华老去的无奈?为什么没有时不我予的慨叹?为什么这首诗读完了,竟然对生活有了好多喜悦的情绪,让我忍不住想要出门去,感觉一年四季的风花雪月,感觉活着是一种幸福。

⑨从那时候我就意识到,诗词的世界何其广阔,绝不只是提供了多愁善感而已。

⑩我从没有什么座右铭,遇见困扰或烦恼的时候,也不求神问卜,我习惯翻阅诗。那些诗人从不吝惜,以他们的生命故事,给我们人生的启迪。

⑾“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喧闹歇,繁华过,往事如水流去,王维给我们的总是平淡悠远的禅意。山穷水尽之时也不是绝境,因为那正是新希望的开始。

⑿苏轼的“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广为人们称道。他一生历尽艰辛,但词中蕴含的超然物外的旷达人生态度却无不让人心生钦羡仰慕之情。

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远离纷扰喧嚣的尘世,过着一种悠然淡泊、从容自在的生活。他舍弃的是世俗的名利,收获的却是内心的宁静……

⒁这些诗词带给我们的,不只是多愁善感的情韵,更多时候还有心灵与智慧的启发。我们必须有一首,或是几首诗,要放进人生的行囊里,以抵御生命历程中可能遇到的坎坷甚至灾难。

⒂我常想到童年时,背着诗,踢着石子,在黑夜里畅快地奔跑场景。

⒃让我们一边念一首诗,一边把挫折和烦恼踢开,还给自己一个鸟语花香的好时节。

(作者:张曼娟,文章有删改)

1.文章记述了作者成长过程中与诗结下的不解之缘。阅读①—⑨段,将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1)                                                

(2)母亲用蒸包奖励“我”背诗。

(3)饭后散步时,“我”和弟弟背诗赢得路人的赞赏。

(4)                                                

2.根据⑾—⒀段的内容,概括作者从诗词中收获了哪些心灵与智慧的启发。

3.纵观全文,请你谈谈对文章题目中“好时节”含义的理解。

4.联系你积累的古诗词,想一想,你准备把哪两句诗“放进人生的行囊里”?请你写下来并说明理由。(文章中引用的诗词除外)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后面题。

为什么制度关不掉一盏灯

①首先分享一个故事:某企业有一个开放式的大办公室,有200人在一起办公。由于管理不到位,经常发生办公室的灯、空调彻夜未关的现象。最近,公司高层也知道了此事,指示行政部必须强化管理,尽快解决问题。

②为此,行政部想了许多办法。他们起初想到贴上一张“人走灯灭”的温馨提示,并在早会上强调了此事,效果不佳;后来,行政部发出了言辞恳切的通知,要求大家务必注意,效果也不好;再后来,干脆出台相关处罚措施,抓到“犯人”罚款100元等......总之,他们期望通过制度进行管理,而所有这些制度实施之后开始还能起到一定作用,但时间一长,由于惰性使然往往不了了之,老问题还会继续发生。看得出来,因为每每采取措施之后效果总是不如人意,管理者往往会在制度建设上不断加大力度......结果是,制度加码,管理复杂,效果不好,员工抵触。

③类似的问题也发生在酒店。酒店老板每当看到客人离开客房之后,电视和电灯都开着,很是心痛。他也曾想过用制度解决问题,但是他明白,客人不仅不会理会他的制度,甚至还可能因为这些制度坏了心情,酒店有可能因小失大。后来某酒店员工开动脑筋,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来:房间钥匙(IC卡)既可以开门,还可以插卡取电。客人离开的时候取走钥匙,电源立即被切断。酒店的这个联动方法,属于机制的范畴,是防呆机制的一种(傻瓜都能做对)。它源于智慧,优于制度,管理简单,效果良好。

④从故事中,我们懂得一个浅显而伟大的道理,制度固然重要,但机制比制度更重要,更可靠。所以管理者务必充分认知机制的力量,活用各种机制,把管理做简单,改善管理效果。大到国家或社会管理,小到企业或家庭管理,都要善用机制的力量。

⑤那什么是机制呢?所谓机制,就是一种牵一发动全身的结构化方法,它会对管理对象产生远大于制度的约束力。根据约束力大小,可分为硬机制、强机制、弱机制三种。顾名思义,硬机制产生硬约束,强机制产生强约束,弱机制产生弱约束。在具体管理实践中,各种机制并不是完全等同于三者之一,而更多地介于这三者之间。下面用个例子进行说明。

⑥在一家企业,为了防止员工在装配机器过程中漏装螺丝(最容易犯的错误),人们提出了这样几种机制。第一种是,在复数个螺丝盒上安装感应器和蜂鸣器,只要作业者未按规定顺序从螺丝盒中拿取螺丝,蜂鸣器就会报警。第二种是,设计了一只有复数个手指的机械手,手指末端装有只能吸起一颗螺丝的磁铁。每个装配节拍开始的时候,机械手会自动吸起规定数目的螺丝,操作者只要把机械手上的螺丝装完就行。第三种是,事先把每台机器所用螺丝分别配送在不同工位上,各个工位作业者只要把配好的螺丝装完即可。虽然以上三种机制的约束力不同,但是都能不同程度减少员工犯错的机会。试想,如果有人试图以诸如“每漏装一颗螺丝罚款100元”这样的制度来解决问题,是十分可笑的。

⑦在诸如反腐败、减上访、防犯罪等社会管理实践中,机制同样十分重要。只要我们能够转变观念,走出制度迷信和制度依赖的误区,善用机制的力量,就可以极大地提高社会管理效率,有利于建设和谐、平安社会。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3.简析1—4段的论证思路.

4.第6段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5.据新闻报道,武汉工程科技学院经管学院开始早晚自习制度,但学生迟到早退的现象较多,针对此现象,学校对于迟到早退的学生取缔传统的写检讨书的做法,而是写出自己的100个优点,还要其他同学作证是否属实,取而代之的新颖管理方式,令不少学生大呼“校会玩”,出勤率也大大增高。“以前犯了错就在网上百度一片检讨模板,稍加修改就能交差,现在犯了错还要夸自己,还得夸满一百条,真是太羞愧了。”该院的某学生说道。你觉得这种做法的好不好,请说明你的理由。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后面题。

【甲】魏武侯之居中山也,问于李克曰:“吴之所以亡者,何也?”李克对曰:“骤战而骤胜。”武侯曰:“骤战而骤胜,国家之福也,其独以亡,何故?”对曰:“骤战则民罢骤胜则主骄以骄主使罢民然而国不亡者天下少矣。骄则恣,恣则极物;罢则怨,怨则极虑。上下俱极,吴之亡犹晚。此夫差之所以自殁于干隧也。” (节选自《吕氏春秋》)

【注释】①罢:通“疲”,疲乏。②殒:死 ③干遂:地名

【乙】 “天时(1)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4),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给下列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使 矣。

2.下列加横线的字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魏武候居山中也    多助  B.吴之犹晚  国恒

C.骤战骤胜  夫环攻之        D.其独以亡,何  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3.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

(1)战而骤胜             (2)则极物 

(3)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4)寡助之至,亲戚

4.翻译下列句子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5.这两篇短文都从战争谈到了治国的道理,甲文侧重于哪一方面?乙文侧重于哪一方面?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题。

望月有感  白居易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1.         象征着人间的聚散,诗人在战乱时期兄弟离散,他所抒发的         也更见深切。

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本诗的颈联。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学校开展“走进小说天地,体会别样人生活动”,号召大家多看名著,在书中认识性格各异的人物。

(1)请从孔乙己、何大学问、一丈青大娘、奥楚蔑洛夫、淘金者中挑选一名人物,仿照示例写写你的心得。

示例:杨志,一个梁山伯英雄,挥着一把朴刀在刀光剑影中搏杀,我从中读出了一个豪迈英雄的赤子之心。

我的心得

(2)阅读《简·爱》中男女主人公的一段对话,写出简应为什么事离开罗切斯特。

“你走了,简?”   “我走了,先生。”  “你离开我了?”   “是的。”

“你不来了?你不愿来抚慰我,拯救我?——我深沉的爱,凄楚的悲苦,疯狂的祈求,你都无动于衷?”

原因:

(3)有同学认为小说的人物本身就是虚构的,小说的情节也是经过加工的,尤其是名著,里面的故事背景离我们很远了,远不如当今流行小说,读小说的目的在于放松娱乐,所以应该按照自己的爱好去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说,一些名著可不读,你是怎么认为的,如果你是他的朋友,你会对他说什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