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鲁迅自传》,回答下题。
其时我是十八岁,便旅行到南京,考入水师学堂了,分在机关科。大约过了半年,我又走出,改进矿路学堂去学开矿,毕业之后,即被派往日本去留学。但待到在东京的豫备学校毕业,我已经决意要学医了。原因之一是因为我确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助力。我于是进了仙台(Sen-dai)医学专门学校,学了两年。这时正值俄日战争,我偶然在 电影上看见一个中国人因做侦探而将被斩,因此又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先提倡新文艺。我便弃了学籍,再到东京,和几个朋友立了些小计划,但都陆续失败了。我又想往德国去,也失败了。终于,因为我底母亲和几个别的人很希望我有经济上的帮助,我便回到中国来;这时我是二十九岁。
我一回国,就在浙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员,第二年就走出,到绍兴中学堂去做教务长,第三年又走出,没有地方可去,想在一个书店去做编译员,到底被拒绝了。但革命也就发生,绍兴光复后,我做了师范学校的校长。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教育部长招我去做部员,移入北京;后来又兼做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的国文系讲师。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2〕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我便因了朋友林语 堂〔3〕的帮助逃到厦门,去做厦门大学教授,十二月走出,到广东做了中山大学教授,四月辞职,九月出广东,一直住在上海。
1.鲁迅选择学医的原因是 ,后来又决定弃医从文的原因是 。
2.“……因为我总不肯学做幕友或商人,——这是我乡衰落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句中“两条路”是指什么?鲁迅自己不肯做幕友或商人,却强调“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这是为什么?
3.鲁迅到广东后,“四月辞职”,这中间也暗含了一个重大事件,它是什么?鲁迅为什么要辞职?
4.读完这两段文字,你觉得鲁迅是个怎样的人?
阅读《伤仲永》,回答下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丐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字。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2)不能称前时之闻( )
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泯然众人矣!
C.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D.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3.翻译下列句子。
①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②泯然众人矣。
4.王安石认为方仲永由天才变为“众人”的原因是(用原文)
5.方仲永的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仿写例句。
滴水可以穿石,是在告诉我们做事要持之以恒; , 。
名著阅读
①保尔•柯察全是《 》书中的主人公,他具有有钢铁般的意志、顽强奋斗的精神,是无产阶级的英雄形象。
②《水浒传》中,一些极富个性的人物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及时雨”指的是 ( )。
根据要求默写诗文。
(1)斯是陋室, 。
(2)结庐在人境, 。
(3) ,江春入旧年。
(4)角声满天秋色里, 。
报君黄金台上意, 。
(5)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 ?
(6)《陋室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 , 。
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九年级五班的语文成绩是全校最好的一个班级。
B.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C.通过开展赛龙舟、包粽子活动,可以使屈原的爱国精神代代相传。
D.父母经常给在外求学的小亮打电话,反复叮嘱他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