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读书如“喝粥” 赵畅 ①我喜好喝粥,是母亲培养的,因为...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读书如“喝粥”

赵畅

①我喜好喝粥,是母亲培养的,因为母亲煮得一手好粥。孩提时曾问母亲何以烧一锅好粥,她告诉我:“粥是熬出来的,熬粥有三要素,即好米、文火、持续。”熬粥之妙,令我想及读书。细细回味一番,读书不正如熬粥一般吗?

②读书之法,贵在选择好书。经典好书,如同“好米”。经典往往记录着优秀的思想,它们总是超越时代,历久弥新。读经典,你将从先贤的精神世界中吸收养分,从与高贵的心灵对话中得到陶冶。秘鲁作家略萨说:“如果一个人不读书,或者很少读书,或者只读‘垃圾书’,他可能会说话,但是永远只能说那点事情,因为他用来表达的词汇量十分有限。不仅是词汇有限,同时也使智力和想象力有限,使知识和思想贫乏。”略萨的这番话对阅读经典的意义作了深刻的诠释。一个常读经典作品的人,一个常读好书的人,更容易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

③读书之法,贵在耐心细读。心急火燎是读不了书的,粗枝大叶也不会有任何效果。读书须用“文火”,好似老牛吃草,不慌不忙,细细咀嚼。读书是一个人的心灵之旅,拿到一本书看到书名时,就像在长途汽车站的站牌上看到一个遥远的目的地,它意味着什么,暂时你还不知道,你只是向往。然后,你打开书本,仿佛踏上一段陌生而新奇的旅程。如果说,最幸福的旅行是那种沿途风光无限,刺激而浪漫的行程的话,那么,最幸福的阅读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书本中向你次第展开。按高尔基的说法,就是阅读向你“打开了一扇扇新的未知世界的窗户”。只是别忙,须从容读。从容读,你便会觉得处处皆风景。

④读书之法,贵在持之以恒。不能心血来潮,高兴时拼命读,兴头过后就丢弃一旁。真要读书,须善耐寂寞,甘守孤独。不要因为这份寂寞与单调你就感到厌烦无味,就与读书渐离渐远。坚持读书,须有定力。这方面,国学大师陈寅恪便是典范。据他的友人回忆说:“那时一起在德国留学的学生们大多数玩得乱得不得了,只有孟真傅斯年寅恪两个是‘宁国府门前的一对石狮子’。”意思是说,他们心思纯正,始终坚持专注于读书学习,不受其他诱惑的干扰,耐得住寂寞与单调。

⑤读书正如熬粥一般,也需“好米、文火、持续”。只要做到读经典好书,耐心细读,持之以恒地读,读书之“用”就会潜移默化,融进一个人的血液、精神、行动之中,让人享用不尽,受益无穷。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1.通读全文,理清文章论证思路,完成填空。

首先,由 ,引出读书方法的议论;接着,从 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最后总结文章的观点:(用自己的话概括)

2.文章第②③④段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3.请从论证方法的角度分析第③段中划线句子的作用。

4.请你辨析下面两句话,看看能否作为本文论据用到文章中去,并分别说说理由。

A.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

B.培根曾在《谈读书》一文中风趣地说:“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

 

1.(1)母亲讲述熬粥有三要素(2)读书之法,贵在选择好书(3)读书之法,贵在耐心细读(4)读书之法,贵在持之以恒(5)读书如熬粥,也要遵循“好米、文火、持续”三大法则,要做到读经典好书,耐心细读,持之以恒地读。 2.(意近即可,只作判断不得分))不能,它们之间有先后关系,与上文三个熬粥之法的顺序相对应。 3.运用比喻论证,把读书比成一场旅行,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读书贵在耐心细读的观点。 4.A句不能,因为本文要论证的是读书要“选择好书”“耐心细读”“持之以恒”三个观点,而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主要强调“兴趣”对“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的必要性,“兴趣”与本文阐述的论题和论点无关。B句能,可作为反面材料,从反面论述读书之法,贵在持之以恒,使论证更加全面有力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思路的把握。提出论点-分析论点-总结归纳。注意2.3.4段的中心句。 考点: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和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做这类题型,首先要判断,然后再进行理由分析。所以,课文②③④段介绍了读书应遵循的法则,顺序不能颠倒,因为:(1)文章是总分结构,②③④段论述与上文三个熬粥之法的顺序一一对应;(2)读书的三个法则排列顺序符合读书的一般规律,选择好书是读书的前提,只有耐心细读才能领略书中的“风景”,只有持之以恒,读书之用才会潜移默化,让人享用无穷。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语言表述为:①举例论证:举出……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②道理论证:引用……的名言或引用格言、俗语等,充分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③对比论证: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突出地论证了……的观点。④比喻论证:以事喻理,形象生动地论证了……的观点,使论证浅显易懂,易被接受。有时一段文字中不止一种论证方法,答题时要找全。第③段中划线句子运用比喻论证,把读书比成一场旅行,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读书贵在耐心地观点。 考点:分析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根据文章的内容,我们可以判断A句不能运用到文章当中,B句能运用到文章当中。A句不能,因为本文要论证的是读书要“选择好书”“耐心细读”“持之以恒”三个观点,而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主要强调“兴趣”对“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的必要性,“兴趣”与本文阐述的话题和论点无关。B句能,可作为反面材料,从反面论述读书之法,贵在持之以恒,使论证更加全面有力。 考点:分析论据的类型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饶州路①大饥,米价翔踊②,总管王都中③以官仓之米定其价为三等,言于江浙行省,以为须粜④以下等价,民乃可得食,未报,辄于下等减价十之二,使民就粜。行省怒其专擅,都中曰:“饶去杭几二千里,比⑤议定往还,非半月不可。人七日不食则死,安能忍死以待乎!”其民相与言曰:“公为我辈减米价,公果得罪,我辈当鬻⑥妻子以代公偿。”行省方悟,都中乃得免。

——节选自《续资治通鉴》,有改动

【注释】①路:元代行政区划单位。②翔踊:物价飞涨。③王都中:字符俞,元代官员,官至两任行省参知政事。④粜:卖出粮食。⑤比:等到 ⑥鬻(yù)卖。

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实词。

(1)杭几二千里    

(2)人七日不则死    

(3)能忍死以待乎(    

(4)其两膝相     

2.下列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我辈当鬻妻子代公偿                  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活板》)

B.言江浙行省                          骈死槽枥之间 (《马说》)

C.总管王都中以官仓米定其价为三等      何陋有(《陋室铭》)

D.人七日不食                       若印数十百千本,极为神速 (《活板》)

3.翻译下列句子。

(1)辄于下等减价十之二,使民就粜。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陋室铭》)

(3)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4. 选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写百姓的话有何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秋海棠

袁枚

小朵娇红窈窕姿,独含秋气发花迟。

暗中自有清香在,不是幽人不得知。

【注】① 袁枚,三十多岁以后不再出仕,过了几十年的悠游林泉山野的闲适生活。

②幽人,高洁的隐士。

(1)请根据诗歌一、二句,概括秋海棠具有哪些特征。(至少三点)

(2)本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请结合三、四句作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综合实践活动。

(1)【名著阅读】A道:“都管,你不知,这里正是强人出没的去处,地名叫做黄泥冈。闲常太平时节,白日里兀自出来劫人,休道是这般光景,谁敢在这里停脚!”

这段文字中的A是,他的绰号是              ,《智取生辰纲》情节跟他有较大的关系,《智取生辰纲》中A的性格特征是         

(2)如果要你以“合作”为话题发表议论,请从下列《水浒传》故事中选择你认为合适的一个故事作为你表达观点的依据,并简述理由。

A.大闹桃花村B.汴京城卖刀C.智取生辰纲D.三打祝家庄

我选择(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近很多电视台播放《虎妈猫爸》,下面是一段故事梗概。阅读以后说说剧中人物争论的焦点是哪两个?

毕胜男跟罗素又因为孩子的事情发生了争吵,两个人唇枪舌剑。毕胜男想把茜茜(女儿)送到张潮所在的实验小学学习,但是罗素不同意。两人讨论以后,罗素最终还是没能说得过毕胜男,第二天跟着毕胜男来到了张潮所在的学校。

张潮告诉毕胜男和罗素这所学校是一所很不错的学校,入学考试不仅面试孩子还要面试家长,并且对他们进行了面试。面试的内容是对孩子的教育理念,毕胜男和罗素的测试回答截然相反。

 

查看答案

默写。

(1)淮南秋雨夜,               (韦应物《闻雁》)

(2)               泥香带落花。 (葛天民《迎燕》)

(3)斯是陋室,               。(刘禹锡《陋室铭》)

(4)               欲上青天揽明月。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5)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

(6)               怅望青田云水遥。(白居易《池鹤》)

(7)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8)习近平曾引用“                              (孔子《论语》)要求领导干部要培养学习的浓厚兴趣,做到知学、好学、乐学。

 

查看答案

根据拼音写汉字。

三月的瘦西湖,既有曲径通幽、清逸深suì() 的绝地佳境,又有登高远眺、尽收眼底的高阜山巅,更有huò()然开朗、荡人心魄的大幅画面。 最qiè()意的是画来源学科网舫清荡,最婉丽的是细水潺潺,任由你zì( )情地歌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