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选出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 A.面对这道难题,他漫不经心地做,最后还...

选出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A.面对这道难题,他漫不经心地做,最后还是没有解出来。

B.车展会的展位供不应求,得到展位的各个企业,都使出浑身解数展示自己。

C.他在政治课上答错了一道题,结果弄得面红耳赤,声名狼藉

D.当四川汶川大震不期而遇时,给当地的人们带来巨大灾难。

 

B 【解析】 试题分析:A中“漫不经心”指随随便便。这里不合语境;C中“声名狼藉”这里程度过重;D中“不期而遇”不约定就遇到。这里不合语境。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词语中字形和加横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迁(xǐ)     赠(kuì)      (yǎn)      思遐想(mín)

B.心(fēi)    (ào)       (qì)       藏污纳(gòu)

C.待(nüè)    (nì)名       (yín)      首底眉(hàng)

D.罪(niè)    (qiàn)     黑(yǒu)      千山万(hè)

 

查看答案

随着新学期的开始,春天又一次来到我们身边。请以《今年春天我很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 中心明确,感情真实,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3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地名、校名、人名

 

查看答案

阅读所提供材料,结合你对宋应星的了解,参照示例,为宋应星写一段80字左右的推荐词。

【材料】宋应星(1587年—约1666年),字长庚,汉族,江西奉新人,中国明末清初著名的科学家宋应星一生致力于对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科学考察和研究,收集了丰富的科学资料;同时思想上的超前意识使他成为对封建主义和中世纪学术传统持批判态度的思想家永历二十年(清康熙五年,1666年),宋应星逝世,享年80

宋应星的著作和研究领域涉及自然科学及人文科学的不同学科,而其中最杰出的作品《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宋应星是世界上第一个科学地论述锌和铜锌合金(黄铜)的科学家使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大规模炼锌的国家《机械》篇详细记述了包括立轴式风车、糖车、牛转绳轮汲卤等农业机械工具,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

【示例】 李白推荐词——他自由,豪爽, 不受名利与富贵的羁绊;他逍遥,自在,四处行走,仿佛世间的种种纷争都和他无关;他只关心他的朋友,他的诗,他的酒。他就是他,独一无二的诗仙。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从微博到微信

①最近有两条关于微博和微信的消息值得关注。一条是关于微博的“坏消息”,1月31日市场研究机构的最新报告显示,2012年第二季度到第四季度期间,新浪微博负增长接近40%,腾讯微博更是可怜,以接近60%的负增长排名垫底。另一条是关于微信的“好消息”,2013年1月15日,微信注册用户过3亿。

②那么,这是否就意味着微博“式微”,或者即将为微信取代?

③要想弄清这个问题,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什么是博客、微博和微信。

④博客(blog)的全名应该是Web log,中文意思是“网络日志”,通常用来在网上发表文章;微博,顾名思义就是微小的博客,发的文章每篇不得超过140字,通常来表达心情,记录生活中的点滴;微信,是腾讯开发的一款用于手机端的应用软件,可以联系到你的手机联系人和QQ好友,发送语音图片,找到附近的陌生人等。

⑤从微博和微信的传播形态和用户体验来看,两者之间存在差异。

⑥就传播形态而言,微博更像是“大众化”的“媒体”,而微信尚不具备媒体形态,更像是私人化的沟通工具。目前,腾讯微博用户超过5亿,新浪微博用户超过4亿,微信用户数是3亿,且正在快速增长,微信用户数量赶上微博的用户数量似乎是迟早的事。两者用户总数差别不大,但从受众面来看,微博的大众传播性质比微信更明显。微博的受众(粉丝)数量庞大,以新浪微博为例,“微博女王”姚晨的粉丝数量,截止本文写作时高达38267622。动辄百万千万的受众数量,足以使微博的传播能力与传统大众媒体相抗衡。而微信目前还不具备大众传播的特点,微信的用户是基于手机通讯录、QQ通讯录等相对狭窄的好友圈形成的,尽管微信也可以通过“摇一摇”和“附近的人”等功能采取“偶遇”的方式添加好友,但目前与微博相比,微信的受众面十分“狭窄”,粉丝数量也非常“可怜”。

⑦从用户的体验看,微博用户更多把微博当做微型博客、个人门户。一些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甚至将微博当成是“永不闭幕的新闻发布会”,公开发布信息。而微信用户大多将微信当做免费的语音电话来使用,只不过这种语音是略有延迟的。另外,因为用户圈比微博更加熟悉、单纯和牢固,微信的内容比微博的更加私密和生活化,较少探讨宏观的政治经济、国计民生等“大”问题,其传播定位在娱乐、个人展示等小众层面。

⑧因此,目前微信无法取代微博。但将来两者是否会融合,微博是否会像开心网等曾一度火热的媒体或娱乐工具一样被冷落,尚难以定论。也许融合是必然的,毕竟早在2010年初印度就推出了“语音版微博”,并受用户追捧,而国内也有类似的语音微博开发成功。

⑨新媒体的发展往往以我们意想不到的形态和结局出现,究竟鹿死谁手,让我们拭目以待。

1.文章标题有仕么作用?

2.(1)因此,目前微信无法取代微博,“目前”能否删去,为什么? (2)第一自然段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3.第⑦节说一些政府将“微博”当成“永不闭幕的新闻发布会”,是因为其具有怎样的特点?

4.第⑥节和第⑦节能不能调换顺序?为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①一夜春雨。清晨,我撩开白色的窗幔,一眼瞥见小窗下那几根光秃秃的枝条上,冷丁里爆出些淡绿、鹅黄色嫩芽。“新叶!”我不由得眼睛一亮,惊喜地叫出声来。陡然觉得一阵清风带着春的气息从胸间穿过。“啊!你好,新叶!”大自然里的花五彩缤纷,而“绿色的花”却十分罕见。如果说我见过的话,那就是新叶了。

人们总把燕子飞来当作春天来临的预告,而我认为,新叶,才真正称得上春的使者。早在严酷的冬天,它就怀着自己的信念和希冀,坚贞执著地等待着,积蓄着。当冰消雪化,它便急不可耐地从干枝秃条上冒出来,怯怯地朝四处窥探一眼,然后,轻轻抖动小小的身子,亲热地互相招呼着,迎阳光、沐春雨、尽情舒展开来。不几天,就星星点点地缀满一树,展示出蓬勃的生机。新叶一天天长大了,伴着春的脚步。转眼间,便是满眼碧绿。仰头望去,在阳光的照射下,片片澄明透亮,青翠欲滴,恰似一芽鲜嫩的新芽投入沸水里。老远看来,却见一团团、一簇簇,浓淡相间、亭亭如盖。密处,浓得深远,像汩汩流油;稀处,淡得清亮,像一层薄薄的光晕。

然而,倘若它只有惹人喜爱的风姿,怎值得我动之以情?留意观察许久,我发现一些更使我敬慕的——它的德性和情操。

新叶的一生是短暂的。春天萌芽,夏日生长,秋风起后,大都飘去了。短暂的一生,却洋溢着无穷的活力和对生活的爱。首先,它从不挑剔所处环境的恶劣,或安家于深山僻野,或置身于繁街闹市,忠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与地不争丰瘠,与人但求有益。它辛勤地工作着,日夜不停地吸收二氧化碳,输出新鲜氧气。它用自己的身体装点河山,美化环境,为大道挡阳拦沙,为路人庇荫遮雨。它扶持着香甜的果实、艳丽的花朵,却从不炫耀自己,默默地专心致志地垂着绿荫,谦逊而不卑贱,清高而不孤傲,淡妆自持,深根自养,忘我自献。大地的乳汁养育了它,它报以一腔忠诚,即使凋落下来,也总是挤挤地集在树根前,不肯离去。而且,大多是叶面朝下,把最后一吻献给母亲!

也许是因为“绿肥红瘦”的缘故,花朵常常比绿叶更容易博得人们欢心。可是红花虽好,还需绿叶扶持;没有绿叶的“无穷碧”,又哪来花朵的“别样红”?我赞美绿叶,尽管我也十分喜欢花朵。新叶青青,使我忽然想到:即使不能做一朵流芳溢彩的鲜花,做一片纯净高尚的绿叶又何乐而不为呢?人生,本该像它一样青翠、蓬勃、谦逊、勤恳。

朋友,愿你的生命之树,永远长满绿油油的新叶,四季常青

1.文中赞美了新叶的诸多可贵品质,请你简要写出其中四种?

2.请用一句话概括第自然段的内容

3.结合上下文,从合适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

老远看来,却见一团团、一簇簇,浓淡相间、亭亭如盖。密处,浓得深远,像汩汩流油;稀处,淡得清亮,像一层薄薄的光晕。

4. 第五段在文中起何作用?

5.绿叶对人生有何启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