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题目一:守望一树花开,守望亲情,守望梦想,守望成功,守望...

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题目一:守望一树花开,守望亲情,守望梦想,守望成功,守望团圆,守望幸福……守望是一种渴求,守望更是一种期待。一路走来,我们自己有太多的守望,也承载了太多亲人与师长对我们的守望,正是有了这每一份守望,才使得成长精彩纷呈。

请以“守望”为题写一篇作文。

题目二:            也是一种爱

要求:

①注意先将作文标题填写在答题卡27题的横线上,然后作文。

②若选题目二,先将问题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③结合生活实际,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定文体,写600字以上的文章。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地名、校名。

 

例文: 在暗夜中守望星光 当天空黑暗到一定程度,星辰就会熠熠闪光。 ——题记 人类最原始的恐惧,来自于漫漫长夜。寒冷和黑暗把一切勇气与信心吞噬得尸骨无存,于是人类用火,用梦,用各种各样的东西安慰在黑暗中瑟瑟发抖的自己。然而总有一些无畏英勇的人不甘在黑暗中闭上眼睛麻痹自己,他们选择在黑暗中守望星光,坚信他们的屹立可以为人类召唤不灭的火种穿过长夜迎接黎明。他们像稻草人守望麦田一样守望着自己的信仰,他们像向日葵一样守望并追随着生命的阳光,他们终于因为执著地守望而迎来了刺透黎黑的第一束星光。 苦难与黑暗的降临有如海啸,突如其来势不可挡。只有那最坚硬最顽强的礁石,可以忍受迅速漫过头顶的海水耐心等待退潮重见天日。在中国艺术史上徐渭是一个不能忽略的人物,他为中国的书画艺术引入了强劲的生命激流从而被后世铭记。不过徐渭在民间上被津津乐道更主要的原因却是他传奇的人生经历:幼年遭遇家庭变故,而后是政治牵连,抗倭战争;在癫狂中误杀妻子而入狱;自撰墓志铭甚至九次自杀而未死。他的一生就是与苦难扭打搏斗的漫长历程。然而即便他曾想过放弃在苦难中被蹂躏得面目可憎的生命,他亦未曾让画笔从他手中滑落,相反,他颤抖癫狂的笔触为中国艺术史撞击出响亮的钟声,一扇大门因他轰然中开。和徐渭一样固执得不可理喻的还有梵高和伦博朗,他们同样在污浊窒息中坚定守望自己对于真善美的理解和向往,即使在被苦难淹没的那一刻仍旧笃定相信一定有星光,他们棱角分明的守望背影令黑沉沉的天空铿然有声。 唠叨也是一种爱 “快起床了”、 “眼睛离远点”、“早点上床睡觉… …”,妈妈的唠叨从早到晚,起床、吃饭、写作业甚至上床睡觉,每时每刻都能成为她唠叨我的绝好素材。一听到妈妈的唠叨,我真是不胜其烦,真想把耳朵堵起来,又想冲着妈妈大吼一声:“别说了,烦死了!”难怪字典里对唠叨的解释都是“说起话来没完没了,惹人厌烦”,相信你会和我有同感。其实,大人唠叨,是因为爱你才向你唠叨。唠叨,其实也是一种爱 ,是一种呵护,是一种提示,是一种帮助…… 妈妈的唠叨随时倾注着对我们的爱。每天早晨,“快起床了”、“抓紧时间”的喊声都会在你我家里准时响起。妈妈是家里第一个起床的人,她总是一起床就跑到厨房里,忙着做早饭,然后叫我们起床,我们洗脸的空当儿,妈妈又把早饭摆好,等我们吃上早饭,妈妈又忙着收拾床铺。妈妈这么辛苦,不就是怕你我迟到吗? 妈妈的唠叨时刻提醒我们改正缺点。我就有不少坏毛病,比较突出的就是磨蹭,缺乏时间观念;还马虎大意,写字、算算术,不是丢三落四,就是计算错误,“太阳”我就有好几次写成了“大阳”;还有就是屡教不改,总是犯相同的错误,比如写作业的时候,写着写着就快趴到本子上了,这时,妈妈总是不停地提醒我:“眼睛离远点”。记得有一位名人说过: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我应该感谢妈妈的唠叨。 妈妈的唠叨还会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有时我为了玩电脑游戏,总是不停的缠着妈妈,一遍一遍的问“行不行呀?”,“行不行呀?。这时妈妈就会问我,妈妈唠叨你是为你好,你都不胜其烦,你为了不应该做的事没完没了,是不是也不好呢。这不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吗? 我想妈妈也是不想唠叨的,但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她情愿把自己变成一个唠唠叨叨的老太婆,所以当妈妈那充满爱和希望的唠叨再次响起时,我们应深情地说一句:“妈妈,您说得对!”因为唠叨是爱的精华,是老天给予我们的提示,是父母给予我们的关爱,是朋友的给予我们的帮助……唠叨,它把爱浓缩成了精华,可以使成功离你更近;可以使快乐伴你前行;可以使灾难离你而去! 【解析】 试题分析:第一题,“守望”这个词语的内涵是丰富而广泛的,守望的对象可以是一个具体的事物、一种具体的对象;也可以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以及这种情感的演绎与升华。所以同学们在写作时,可以守望一片天空、一缕阳光,可以守望旧时的朋友或是原来的自己,也可以守望平凡、成熟、淳朴甚至是爱情。在守望中聚焦自己的情感和心灵,折射复杂的思念和牵挂,再现人生的喜怒与哀乐……都是可行的。明确了守望的具体内容,进行怎样的守望也就有了着落,构思与立意也就有了基本方向。不是每一种守望都能圆满,不是每一种守望都能实现,但有了守望生活才可能变得深刻,心灵才可能变得充实。写作中抓住了“守望”这个焦点,自然可以写出精彩的文章来。第二题,半命题作文,可填人物具体的行为,如“妈妈的唠叨”“老师的批评”等。题目中“爱”这个关键字,大部分同学都能找到,但是,同样非常关键的“也”字,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会忽视掉,这里特别提醒并强调。“也”说明这种爱会在生活中被忽视,或者被事情的表象所掩盖。但经过一些事情,或者经历一段时间后,才会忽然意识到:“这,原来也是一种爱。”有两点需要特别指出:一是“这”属于近指,暗示你所写的事就发生在你身边,因此文中要有你自己最真切的感受。作为代词,“这”可以代替材料中所表现的某一种爱,由此及彼,以此类推:A是爱,B是爱,则C也是爱。二是“也”字承接上文表示频度,即同样的事情再度出现。现实生活中许多事物的表象和实质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只有经过个体不断的感悟、认识和升华,最终才会把握其精神实质。因此,这个“也”字提醒作者,要有写自己认识的转变,要有思辨性,即这个事件换一个角度思考,它就是一种爱的诠释。你可以不交代这个认识的变化过程,但要有体现“也”字的点题之笔。本篇作文的立意很明确,就是要表现浓浓的爱意,但“爱”,不是挂在口头上的,而是要通过具体的事例,尤其是细节描写(动作,语言,神态等)表现出来的。在作文时,可反其道而行之,例如从舍弃、磨难、严厉、放手等角度来把握“这也是一种爱”,使文章立意新颖且高屋建瓴。写前首先要确立写作对象。就本题而言,可以作为写作对象的资源非常多,可以写父母、老师、朋友、邻居、兄弟姐妹等等,甚至可以写陌生人。在众多写作对象里,陌生人虽然可以写,但鉴于初中生写作水平的局限,很难写出真情实感,所以提醒同学们最好写熟悉的人、熟悉的事情,这样才能写出真情实感。 考点: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一段文字选自名著,请你认真阅读后按要求填空。

“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上面的文字出自《             》,作者是           

 

查看答案

搜集资料是语文学习过程中常常用到的一项基本技能。凯里市某校八年级学生在开展“怎样搜集资料”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语文老师明确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进行资料搜集。以下是学生搜集到的三则材料,请你结合材料内容,根据要求参与完成活动任务。

材料一:中华国学经典指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专家疾呼“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中小学课堂”,“国家应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国家实验课程”。不少地方中小学已开设国学教育科。

材料二:目前,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400多所孔子学院。有关部门选取《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孟子》等国学文化经典,编写出版了《中华传统文化视听读本》,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材料三:匾额作为中国古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精品的体现。某同学在探访名胜古迹时搜集到以下建筑物的匾额题字:

①贡院——唯才是举    ②孔庙——万世师表    ③岳飞庙——还我河山

(1)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你从两则材料中获得了什么信息?

(2)根据“材料三”所提供的内容,请你从文化或历史学科知识等角度任选一组建筑物与匾额题字来解说两者之间对应联系。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选文,按要求回答后面小题

大众阅读从少儿抓起

葛竞

①培养民族阅读习惯,重点人群是少年儿童。从个体角度来说,阅读不仅帮助少儿认知世界,更是在塑造其人格,为其心灵注入力量,打下人生的底色。从国家和民族发展的角度来讲,一个人从少年儿童时期养成的阅读习惯不仅有可能保持一生,而且这一阶段的阅读滋养可以影响个体乃至群体心灵的塑造。

②家庭是阅读的起点,家长的阅读习惯和家庭阅读氛围,决定了孩子最初的阅读态度,也将影响孩子成年后的阅读习惯。因此,对家长的阅读引导,应成为少儿阅读推广的必要组成部分。前不久,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委托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进行了一个公益项目,就是直接对0到3岁幼儿的家长进行家庭阅读辅导,可称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

③对于少儿阅读习惯的引导,学校需要与家庭达成共识。小学阶段,阅读和基础语文能力的培养结合得比较紧密,容易家校合作。但小学生缺乏甄别能力,容易陷入娱乐化功利化阅读:或被花哨设计实则庸俗的低劣读物吸引,或只读教辅读物、作文选集,这将束缚阅读视野、降低阅读兴趣,更违背“书籍滋润心灵”的意义。因此,学校老师需要对小学生的阅读内容进行引导,培养孩子们判断图书好坏的能力。

④引导少儿阅读也要注意抓时机,抓关键。进入初中后,孩子们往往进入自主阅读阶段。学校在此时如果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更个性化的阅读,将事半功倍。而到高中阶段,学校和学生都面临着如何在升学和阅读上有效分配时间的难题。这时,有人会放弃阅读,有人转而读纯粹的消遣读物——这正是一个阅读的分水岭。

⑤目前,我国尚有很多少年儿童生活在贫困地区,还有许多是常年缺少父母陪伴的留守儿童。他们所处的成长环境条件有限,文化资源匮乏。令人欣慰的是,针对贫困地区少年儿童的阅读推广工作正在逐步开展。“书香童年”小书包公益活动,就是将装满书籍与光盘的“小书包”免费发放给贫困地区的3万个家庭,为尚在襁褓中的孩子提供0岁就开始阅读的条件。一些经济落后地区的学校也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扶持和各界资助下,建立起小小图书馆,越来越多的儿童文学作家正走进贫困地区推广阅读,越来越多来自贫困地区的老师也有机会走出来,到经济发达地区学习如何开展少儿阅读推广活动。这些做法,对于中小学生通过阅读获取各种知识、健康成长会起到重要作用。

⑥从0岁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培养一个人的阅读习惯,小了说,是一个家庭未来的规划,大了说,则是一个民族未来的规划。因为只有在孩子们心里种下一粒金色的阅读种子,将来我们才会有所收获。

(选自《人民日报》2016年01月15日24版,略有删改)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选文在第②段中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选文第⑤段中加横线的“这些做法”具体指代的内容有哪些?

4.联系上下文,试简要概括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阅读的不同特点。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选文,按要求回答后面小题

验证码到底有什么用

①在2015年年底的网络购票高峰中,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的12306图形验证码系统让很多购票者“吐槽”。人们不禁要问,那么复杂的验证码系统,到底有什么用?

②要回答这个问题,须先弄明白何为验证码。验证码实际上是一种Web自动程序,它有一个充满科学气息的名字——“全自动区分电脑和人类的图灵测试”,就是由机器来向操作者提问,从而鉴别操作者是人还是机器的一种测试。目前,这种测试主要有四类:图形验证码、手机短信验证码、手机语音验证码、视频验证码。

③视频验证码是验证码中的新秀,这种由随机数字、字母和中文组合成的验证码会动态嵌入到MP4等视频中,增大了破解难度。视频中的验证码字母、数字组合、字体的形状、大小,速度的快慢,显示效果和轨迹的动态变换,增加了恶意抓屏破解的难度,其安全度远高于其他验证码,而且这种验证码还不会使用户感到枯燥,同时又降低了用户识别的难度,让用户更容易辨认。

④验证码的主要作用是拦截不合理的入侵。比方说,若要进入一个页面,操作者只有通过了验证,才能顺利打开网页,有效防止恶意破解密码、防论坛灌水、防刷票等。

⑤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验证码设计也越来越复杂,程序员正在与破解者进行着一场仿佛没有终点的“拉锯战”,而在这场“拉锯战”中又催生出新的作用:2015年年底,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路易斯·冯·安等人设计出把无法识别的古籍文字制成验证码,派发给网站用户验证,根据不同用户反馈回来的单词答案,就可以轻松得到典籍模糊字符的正确结果,这对于古籍保护而言无疑是一个福音。

⑥不过,越来越复杂的验证码还是令很多网友烦恼。但是不可否认,验证码仍然是各网站反黑客恶意操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项保障系统,还是会继续使用下去,直到被另一种全新的、功能更好的反黑客软件所代替。

(选自《知识窗》2016年第3期,略有删改)

1.阅读选文,具体说说“验证码到底有什么用”

2.结合选文第②段内容,请你为“验证码”下一个完整的定义

3.选文第⑤段主要运用了说明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4.选文中提到的视频验证码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请简要概括其特点和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按要求完成后面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定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1.结合全文,请你简要说说选文开头画横线部分句子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2.联系上下文,从下列句子中任意选择其中一句的加横线词语,品味其表达效果。

(1)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

(2)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

3.选文中画波浪线句子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结合选文内容试分析其作用。

4.选文在写三路大军的战况时,详写东路军,略写西路军和中路军。请你结合全文说说这样的详略安排有什么好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