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丝绸之路上穿行千年的植物 白雁 ①丝绸之路已经有两千多...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丝绸之路上穿行千年的植物

白雁

①丝绸之路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是一条古代中国腹地连接亚非欧商业贸易的通道。经过这条通道,中西方互通有无。一些具有传奇色彩的植物,就通过这条通道传入了中国。

②黄瓜名称的改变就具有传奇色彩。黄瓜最初叫“胡瓜”,公元6世纪前传入中国。“胡瓜”为什么改叫“黄瓜”呢?原来隋炀帝因为有鲜卑血统而“讳胡”,所以将涉“胡”的字眼一律更换。按照五行学说,黄为土色,位在中央,因此黄色属于中央之色。隋朝以鲜卑血统入主中原,为了宣示隋皇室统治的正统性,才无视“黄瓜”之绿色而改为黄色。

③小麦的原产地是西亚和北非地区的两河流域,而中国发现的最早的小麦,出土于距今约四千年前的新疆小河墓地。大约一千年之后,小麦的身影又出现于小河墓地以东的吐鲁番地区。能证明小麦是外来植物的事例还有很多。比如出土于中原黄河流域的甲骨文中有“来”和“麦”这两个汉字,就保存了小麦由西向东传入中原地区这一具有传奇色彩的历史信息。“来”的繁体字是“来”,甲骨文字形之一,很明显是一个象形字,像一株小麦的形状,中间是直立的麦秆,上面是左右对生的麦叶,下面是麦根。“来”的甲骨文字形之二,上面的斜撇像成熟后下垂的麦穗。后来甲骨文被金文取代,“来”的金文字形将下垂的麦穗之形变为一横,而且表示麦秆的一竖还穿透了这一横,这就为字形的“讹变”埋下了伏笔。据此看来,“来”的本义是外来的小麦,引申为来去的“来”。“麦”的繁体字是“麥”,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来”,即麦子;下面是“夂”,像一只脚趾朝下的脚。甲骨文中的脚都是有方向性的,脚趾朝下就表示从外而来,因此整个字形会意为:麦子是从外地引进而来的作物。你看,这其中是不是充满了传奇性?

④其实,具有传奇色彩的植物还不止这些呢。大蒜的原产地是西亚和中亚,最迟在汉代传入中国。它的最初用途是和西方一样作为药用的,后来又变成了辟邪之物。原产于印度的甘蔗传入中国南方后,唐朝向印度学习熬糖法制作出了红糖。唐代宗年间四川一带人探索出了制作白糖的方法,然后再次传回到了印度。

⑤丝绸之路上穿行的植物还有很多。在这些植物传奇变化的背后,还有很多文化遗产的奥秘等待我们去探索。

⑥丝绸之路正以它博大的胸怀向世人述说着它的历史……

(选自2015年7月第8期《科学大众》,有删改)

1.结合全文,分析本文标题包含了哪些信息。

2.文章分别从哪些角度说明了这几种植物的“传奇色彩”?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请指出第③段划线句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4.阅读材料,谈谈你对第⑥节划线句子的理解。

材料:“申遗”是某国家或地区以某一特殊文化遗产价值申请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行为。申遗成功后,可使该遗产项目得到较好的保护。2014年中哈吉三国“丝绸之路”联合申遗成功。

 

1.指出说明对象,丝绸之路上的植物;突出植物的变迁;写出了不同地区的物种的交流,有历史厚重感。 2.名称的改变,字形的演变,用途的转变,方法的交流。 3.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小麦是外来物种,是丝绸之路上植物的传奇性增加了文化色彩。 4.示例:丝绸之路开放、包容的精神,促进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向世人展示了它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申遗成功,使人们重新关注丝绸之路,进一步挖掘其中的价值,使她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变体含义的理解,结合文本内容,分析题目所包含信息。瘦点点名了说明对象:丝绸之路上的植物。穿行千年,表明有历史厚重感。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示例黄瓜:是名称的改变。示例小麦,是字体的转变;示例大蒜,是用途的改变。示例甘蔗,是方法的交流等。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说明文中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打比方(1)举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更真切, 以便读者理解, 使内容具体、加强说服力,具体介绍知识的作用。(2)分类别: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条理清晰。(3)列数字: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使说明更科学,更准确,更具体。(4)作比较:把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 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说明对象的特点突出。(5)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能准确揭示事物 的本质,使说明更科学、更准确、更精练、更严密。(6)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结合语境具体分析即可。本句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小麦是外来物种,是丝绸之路上植物的传奇性增加了文化色彩。 【考点定位】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围绕“丝绸之路申遗成功”写出具有正能量的意义即可,注意言之成文。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刘善明,平原人。元嘉末,青州饥荒,人相食。善明家有积粟,躬食饘①粥,开仓以救乡里,多获全济。少而静处读书,刺史杜骥闻名候之,辞不相见。宋孝武见其对策强直,甚异之。五年,青州没虏,善明母陷北,虏移置桑乾。善明布衣蔬食,哀戚如持丧②。帝每见,为之叹息,时人称之。转宁朔将军、巴西梓潼二郡太守,善明以母在虏中,不愿西行,涕泣固请,见许。元徽初,遣北使,朝议令善明举人,善明举州乡北平田惠绍使虏,赎得母还。建元二年卒,诏曰:“善明勤绩昭著,不幸殒丧,痛悼于怀。谥烈伯。”善明家无遗储,唯有书八千卷。

(选自《二十四史·南齐书》,有删节)

【注】①饘:zhān稠粥。②持丧:守丧。③见:被。

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实词。

(1)多获全     

(2)甚之(     

(3)见       

(4)朝议令善明人(        )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宋孝武见对策强直    真不知马也(《马说》)

B.为叹息              是吾剑所从坠(《刻舟求剑》)

C.善明母在虏中        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D.痛悼怀              往来荒村野水之间(《治水必躬亲》)

3.翻译下列句子。

(1)善明布衣蔬食,哀戚如持丧。

(2)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4.请用四字短语简要概括刘善明的特征。

                                                                             

 

查看答案

阅读诗歌,完成题。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清】郑板桥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注】①年伯:古称同榜考取的人为同年,同年的父辈为年伯。②包大中丞括:包括,人名;大中丞,官名。③些小:指官职卑微。④吾曹:我们。

(1)这首诗首句有何作用?

(2)结合最后一句,说出全诗寄予了作者什么情感。

 

查看答案

语文实践活动。

扬州,一座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名城。

【古代文化】

扬州和《水浒传》亦有渊源。宋江平方腊时,曾在军师吴用的指挥下,以扬州为据点攻占了润州(今镇江)。《水浒传》中吴用的智谋随处可见。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1)(2)两题。

吴用笑道:“我已安排定了圈套,只看他来的光景,力则力取,智则智取。我有一条计策,不知中你们意否?如此,如此。”晁盖听了大喜,攧着脚道:“好妙计!不枉了称你做智多星!果然赛过诸葛亮!好计策!”

——《水浒传·第十六回》

(1)请根据这段文字将第十六回回目补充完整。

杨志押送金银担                         

(2)晁盖听了吴用的计策,大喊“好妙计”“好计策”。这个计策实施的关键是下蒙汗药的时间和方式,对此他们做了精心安排。请根据小说情节,完成下表。

 

人物

事情

刘唐

 

 

把药下到瓢里,也来舀酒,药便混在酒中,假意兜半瓢吃。

白胜

 

 

【现代文明】

一叶白帆沿着运河古道,从唐诗中缓缓而来,回眸已是千年。如今,继润扬大桥开通和扬泰机场启航后,宁启铁路动车,又让扬州多了一条腾飞的跑道,从此扬州进入“加速时代”。

(3)某报记者登上宁启铁路首发动车,体验扬州“新速度”后,发布了一条微博(见下图)。

这条微博一发布,就有许多网友不断点赞留言。

网友一:从身边小事做起,一点一滴都是文明。小朋友,好样的!

网友二:你用美丽行为展现美丽心灵,你是动车上最美的小孩!

请你参照网友的留言也为这个小朋友点赞留言。

 

查看答案

默写。

(1)感时花溅泪,                          。(杜甫《春望》)

(2)                          乞人不屑也。(《<孟子>二章》)

(3)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

(4)                          ,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5)横眉冷对千夫指,                          。(鲁迅《自嘲》)

(6)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

(7)                          ,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8)近期,《中国诗词大会》在央视热播。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带动全民重温学过的古诗词。假如你参赛,当右图徐徐展开时,你应该用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中的“                                                    ”抢答。

 

查看答案

根据拼音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方格内

王羲之《兰亭序》帖的用笔以中锋为主,间有侧锋;笔画之间的萦带,xiān细轻盈,笔断而意连,提按顿cuò恰到好处;整体布局上,前几行较收liǎn,中段逐渐放开并保持至篇末。

通篇一气呵成,具有xiāo洒流丽、优美动人的无穷魅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