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18分) 天边有一抹若隐若现的云 官亦鸣 ①天边,有一抹若隐若现的云。 ②曾听...

18分)

天边有一抹若隐若现的云

官亦鸣

①天边,有一抹若隐若现的云。

②曾听一位哲人说,天边新出的一抹云,是天堂新进的灵魂。抬头看那天边的云,不,那分明是逝去不久的母亲。那若隐若现,飘忽不定的云层中,清晰地变幻着一个胖胖的身影,依旧是那样一如既往地来去匆匆,依旧是那样地摇晃着身躯——那是岁月无情,给你留下的永恒。

③母亲是那个一年中最冷的清晨离我们而去的。远处隐隐地响着零星的鞭炮声,空气中已是充满了年的气味了。而我们最最亲爱的母亲却悄然闭上她那永远是透着暖暖春意的双眼,胖乎乎的脸上依旧是那副似睡非睡,憨态可掬的神情。她是睡去了吗?可四周悲怆的哀乐声和透骨的恸哭声却庄重地提醒着我们,母亲是真的离我们而去了。懵懂中,我怎么也想不明白,母亲怎就不等我们回来。她是知道她的子孙们是要回来陪她过年并庆贺她老人家八十七岁华诞的。母亲一生中最大的幸福是亲手做一锅红烧肉炖白菜豆腐粉条。看着里屋外间团团围坐在整整三张大圆桌旁的她的儿女们及儿女们的儿女们,她怎么就忍心去了呢?怎么说走就走了,仅仅差十一天啊!

④一位外国科学家曾做过实验,人在离世的瞬间,体重减少21克,这就是说,人的灵魂重21克。守着母亲的灵魂,我觉得母亲的灵魂绝不止21克,应该是21千克,210千克,不,是更多,更重。因为在我们的心中,分明感到无形的沉重。从里到外的重,重得喘不过气来。是啊,母亲的双肩所承受的重,是我们几代人都承受不了的。望着似睡非睡的母亲的脸,忽然又觉得母亲的灵魂是那样的轻,她终于可以放下一切,扶摇直上九天,飘忽在天边云端……

⑤母亲是个农家女,十六岁离娘亲,为人妻,为人母。她深深地懂得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半个多世纪的辛劳操作,如今她是功德圆满,仓满斗盈。她可以放心地去了,去会见她相生相伴了七十余年的爱人——我们的父亲。去把她不得不的喜忧恨爱之情,十七年的别夫相思之意,美美地相倾相诉。看那云层后面的影子,竟是大步连天,急不可待地了。是的,那云层深处,有着另一个灵魂在等她,那是离我们而去十七年的父亲。母亲是轻松的,快乐的,一如七十年前坐花轿上路般的轻松,快乐。

⑥英国一位超心理研究者曾说:“灵魂可呈现为实体的,栩栩如生的,有时可投下一片阴影或是遮住一盏灯……”我相信,母亲的灵魂是栩栩如生的。看那天边的一抹若隐若现的云,分明是半透明的,甚至真的投下了一片阴影。

⑦此时,我想,那天边云层里的母亲的心里,是喜悦的。那轻轻舞动着的身影,便是证明。因为她看见了子孙们个个鲜活如出水芙蓉,楼房前停放着私家小车,她可以告诉父亲,那辆老掉牙的自行车,再也不用了;看着我们个个衣着时尚,皮鞋锃亮,天天像过大年一样,她可以告诉父亲,再不用腊月里的晚上,一个纳底,一个做帮,缝洗浆补,直忙到大年三十才能个个穿上新衣新鞋。此时的母亲,肯定笑得比那时更暖,更轻松。

⑧这样想着,看着,突然发现天边那一抹若隐若现的云变成了一抹淡淡的玫瑰红,并向大地投下了一片暖暖的光。噢,我明白了,母亲是知道灵魂有时能遮住一盏灯的。此时的她唯恐遮住了那一片暖暖的阳光。她知道她的子孙们分散在五湖四海是多么地需要阳光,于是她匆匆地走了。

⑨天边,那一抹若隐若现的云,幻化成一片玫瑰红,暖暖地……

1.结合第④段文字,解释划线句子中加横线字的含义。

(1)“母亲的灵魂绝不止21克,应该是21千克,210千克,不,是更多,更重”。

(2)忽然又觉得母亲的灵魂是那样的轻……

2.文中母亲的平凡和伟大,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3.结合全文谈谈“天边,有一抹若隐若现的云”这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

4.母亲是天底下最伟大的人,结合全文内容,仿照下面句子的格式,续写两句话。

母亲是幸福家庭的支柱,操劳一生,最后化为一抹云彩;                       

 

1.(1)重:母亲为家庭付出了太多,母亲离世,我们内心无比沉重。(2)轻:解脱操劳,放下一切,母亲可以快乐、轻松地离去。 2.①养育子女发,付山所有;②与丈夫恩爱相伴几十年;③为家庭操劳,任劳任怨;④辛劳一生,轻松离去。 3.①手法上,比喻或者象征,把母亲的灵魂比作天边一抹云,把对母亲的浓厚情感寄托在这一抹云上。②结构上:是全文的线索,形成首尾呼应。③在内容上:借对“一抹云”的描摹,表现了作者对母亲突然离世,心中难以抹平的伤痛和遗憾到自我宽慰的过程。 4.参考答案:母亲是儿女心灵的港湾,倾尽爱护,最后变成—丝似有似无的风,悠然而逝;母亲是父亲持家的臂膀,竭尽全力,最后幻为一团亦真亦幻的霭,逸然而离。 【解析】 1. 试题分析:首先要通过阅读全文,了解“母亲”的故事,再阅读所示文段,了解内容,结合具体情节,第一句从表现“我”因“母亲”的去世而痛苦来理解“重”一词;第二句抓住“灵魂”一词来理解“轻”所表现“母亲”不再操劳的“解脱”。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梳理情节,根据主要人物“母亲”的活动,从“母亲”对子女,对丈夫,对家庭,对自己几个方面来概括。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阅读本文,找到语句的位置,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分析理解。首先要点明语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再从内容上“云”的象征意义、作者借云所表达的情感和结构上的充当线索、呼应作用来分析语句。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注意要按照例句的结构(两个分句)和写作手法(比喻)的特点仿写,依照例句中的喻体拟作同类的事物作仿句喻体,从母亲对子女、对丈夫、对家庭的角度来仿写,注意句子要连贯。 【考点定位】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综合性学习】

立人中学举行“中国人读书情况专题研究”活动,下面是同学们收集到的相关材料。

材料一: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调查结果显示,2012年中国18—70周岁国民纸质图书阅读量仅为4.39本,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数据与我们形成了对比:韩国11本、法国20本、日本40本、以色列64本。

材料二: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情况统计表(2015年)

年份

国民图书阅读率(%)

数字化阅读率(%)

综合阅读率(%)

人均纸质阅读量(本)

人均电子阅读量(本)

2013年

57.8

50.1

76.3

4.56

2.48

2014年

58.0

58.1

78.6

4.77

3.22

 

材料三:李克强总理把“全国阅读”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我国的《全国阅读促进条例》已列入国家立法计划。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全国上下涌动着读书的热情,各大中小学校也开展了一系列读书活动。下边是格致中学的同学设计的学校读书活动的海报。

1.请认真探究材料一和材料二,写出中国人读书现状的三个结论。

2.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材料四中画面(文字除外)的内容及寓意。

3.阅读是提升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请你为提高全民阅读兴趣提三条建议。

 

查看答案

默写。

(1)            ,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

(2)春冬之时,              ,回清倒影。              (郦道元《三峡》)

(3)              ,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柳宗元《小石潭记》)

(4)山河破碎风飘絮,                                (文天祥《过零丁洋》)

(5)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范仲淹《岳阳楼记》)

(6)行到水穷处,                                   (王维《终南别业》)

(7)曾子曰:              ,任重而道远。              (《论语》)

(8)               ,青春作伴好还乡。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9)诸葛亮在《出师表》里用“                         ”两句精辟地指出了后汉倾颓的原因。

(10)李煜在《相见欢》里以冷落的清秋之景,来描写自己寂寞离愁的句子是:       

 

查看答案

诗词赏析

寻幽居不遇  庄翱

满庭花落迷行路,绕院泉声写半山。

     向暮此中回首去,洞门深处鸟关关。

1.这首诗写出了朋友幽居之处的哪些特点?

2.这首诗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汉中程文矩妻者,同郡李法之姊也,字穆姜。有二男,而前妻四子。文矩安众令,丧于官。四子母非所生,憎毁日积,穆姜慈爱温仁,抚字益隆,衣食资供皆兼倍所生。谓母曰:“四子不孝甚矣,何不别居以远之?”对曰:“吾方以义相导,使其自迁善也。”及前妻长子兴遇疾甚重,母恻隐自然,亲调药膳,恩情笃密。兴病愈,呼三弟谓曰:“继母慈仁,出自天受。吾兄弟不识恩养,心如禽兽母道益隆,我等过恶亦已深矣!”遂将三弟诣南郑狱,陈母之德,状己之,乞就刑。县言之于郡,郡守表彰其母,免除徭役,遣散四子,令其修革。自后训导愈明,并为良士。

穆姜年八十余卒。临终诸子曰:“吾弟伯度,乃智达之士。所言所言薄莽,其义至矣。今吾去,令汝等遵承,勿与俗同,增吾之累。”诸子奉行焉。

(选自《后汉书》,有删节)

【注】①安众,县名。  ②字,哺育、养育。  ③笃dǔ,忠实。

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其自善也      迁:改变、变化

B谓母曰          或:或者、或许

C状己之          过:错误、过失

D临终诸子曰:    敕:命令、训诫

2.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文矩安众令  向吾不斯役       

B四子母非所非  此遗之,不亦厚乎

C穆姜慈爱温仁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白章

D母道益隆  人有百手,手有百指

3.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四子不孝甚矣,何不别居以远之?

(2)吾兄弟不识恩养,心如禽兽。

4.作者选取了哪几件事来表现程文矩妻的美德?

 

查看答案

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①学校教育只是教育的一部分  ②我们在学校里接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③养成习惯,换个说法,就是教育  ④读书这件事也只是教育的一部分  ⑤教育不限于学校,也不限于读书

A.③⑤①④②

B.①②④③⑤

C.⑤③①④②

D.②①⑤④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