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孤独的守望 方爱华 ①在穿越了一条条宽阔马路,躲过来来往往的...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孤独的守望

方爱华

①在穿越了一条条宽阔马路,躲过来来往往的车辆以及川流不息的人群,准备走进那座高楼大厦的时候,却忽然被不知藏在什么地方的孤独感袭击。于是,我飞离城市,开始找寻那些遗失在远处的疼痛或者温柔,来到那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山村。

②转过一道山梁,又穿过一道峡谷,眼前豁然开朗。那是一种惊诧!仿佛一下子掉进了一幅最浓艳的油画里。一朵秋阳,斜挂山腰,被染红的山风成了最随心的画家。一笔画山,山披灿烂,一笔描水,水放金光,一笔泼在山沟里,沟里成了五彩的天堂。

③拨开路边密密麻麻鲜嫩的细叶,下面,竟藏有一弯清溪。凝神敛息,闭目细听,一股山泉之清凉,潺潺之清音,朗朗之清虹,刹那间沁过心田,直达肺腑,更是说不出的爽朗。寻着水声一路走来,水却似多羞的少女般犹抱琵琶半遮面,一会被浓阴掩翠,一会儿环佩叮当,一会儿弯成一枚碧玉,一会儿又不知躲藏到哪里去了。细看那水宁静之极,无波无痕,柔润如美玉。那是谁家女儿悬挂于颈间的玉璞?押着唐韵,携着汉风,一点点的走近,走近,将心清凉成一片温润的水域。

④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世外桃源”,是在尘世苦苦寻求而不得的心灵的栖息地。

⑤我在进入小村的那一瞬,突然变得很宁静。我用了很大的努力,才从这幅静默的油画中走出来,一路跋山涉水而来的疲倦和烦躁一扫而光。一处处低矮的农舍以最简单的装束站立在我面前,而它后面是五彩锦缎装扮起来的山坡,像一首天地之间的赞歌,我看见纯朴与艳丽和谐的统一。

⑥田园,多么美妙的字眼,它让许许多多流浪的心灵找到了家的温暖。袅娜的炊烟,鸡鸣狗叫,满山遍野的牛羊,子孙绕膝,我多么希望看到曾经在这里上演过的那些温暖和最原始的一幕幕生活图景啊。然而这里拥有的除了安静还是安静。看不见炊烟,听不见鸟语,也听不见动物的欢鸣,就连风都停驻在不知什么名字的山那边。

⑦物竞天择,时代犹如一列火车,轰鸣着滚滚向前。贫困终被繁华取代,宁静总被喧哗掩盖。那些没了主人的房屋,虚掩的房门,荒凉的院落,都似在诉说着一种久已淡去的生活。房前屋后的柿子树上,挂满红艳艳的小灯笼,就连地上也落了许多熟透的柿子。这些原本代表丰收的累累果实,在这里忽然受到冷落。

⑧一方石碾,丰碑一样默默地站在时光的怀抱里。深深的皱纹里记载着多少酸甜苦辣的过往?它在怀念那些五谷丰登的日子吧,还有那吱吱唱着的远去的歌谣。我看见空地上的水井里面装满了生活的百般滋味。

⑨所有的土地都荒芜着,那些被收割的玉米秸杆,怀抱成一堆坐在秋阳里,哀伤而无助。曾几何时啊,仿佛还看到它们挺拔着腰杆,向上生长着浓浓的丰收和喜悦。一些被开垦的梯田就那么闲散地敞着怀,留着斑驳的印记,像是刻满了主人点滴的心事。几垄白菜,几颗萝卜成了这些被弃置土地的最后守望者。

⑩我停下探访的脚步,对着一片宁静和绚丽沉默。

我不知道繁华在身后隐退的时候,是不是一些东西也会随之消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村庄就这样被遗弃在远离尘世的地方,在时光的隧道里独自演绎着一场兴衰与荣辱。美丽与孤独同在,寂寞与哀愁共存。

在村庄的深处,终于见到了真正的主人。一位老人,就那么安然地倚在门口,身后巴掌大的小院里,两棵参天的老槐,像硕大的两把巨伞,卫士一样地护着庭院。树是老人出生时爷爷种下的。

老人手捧山里红,热情地招待我们这些远方来的客人,她说家里没什么好吃的,只有这些山里的果子。问她为什么不和儿女一起走,老人只憨憨地一笑:“舍不得啊,几十年的家!”

⒁已是夕阳西下,那些山、那些树、那些落寞的房屋都开始变得暗淡起来。我最后一次回望山村的时候,老人正被金色笼罩,仿佛坐在一片灯影里。

⒂她在守望着一个人的山水,守望着一个她自己的家么?

1.第②③自然段作者极力渲染“世外桃源”般的自然美景,有什么作用?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③自然段中画线的文字。

3.第⑦自然段说“贫困终被繁华取代,宁静总被喧哗掩盖”,结合全文探究这句话包含了作者哪些感情?

4.文章的题目为“孤独的守望”,从全文看包含哪些含义?

 

1.一方面表达自己暂时逃离喧嚣城市、享受到自然美景后的喜悦心情;同时和下文形成对比,反衬出现今村庄的安静、荒芜、冷落(或:为下文写安静、荒芜、冷落的村庄作铺垫) 2.用排比、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富有气势地写出了清溪的宁静、柔润的特点(或:若隐若现,娇羞含情),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赞美。 3. ①作者肯定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希望山村摆脱贫困,融入现代文明; ②对美丽山村被遗弃成为空村的荒凉景象十分痛惜; ③对逃离喧嚣城市却因乡村衰落而陷入更大孤独感到迷惘。 4. ①庄稼、蔬菜孤独地守望着被弃置的土地; ②村庄的一切孤独地守望着过去的生活; ③老人孤独地守望着被遗弃的村庄; ④作者孤独地守望着美丽的精神家园。 【解析】 试题分析: 1.这类对农耕文明渐趋式微的忧伤小品是处于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一种时代情感。这种情感是复杂的,既有对社会进步的期待,又有在工业文明的倾轧下,农耕文明的静穆和祥和被破坏的感伤、失落和忧虑。更有对农耕文明这种融入民族血液的精神失去根基,而心灵还暂时没有皈依的一种迷惘和空虚,甚至是害怕、惶恐。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表达特色类题目是常规考题,首先要断定是什么表达方式,一般分析的都是描写类的文字。如果是描写,就抓住几个结合来分析: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声色结合,多角度结合,注意修辞方法,注意叠词的运用,注意句式的特点(长句,短句,对称句)。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3】这类对农耕文明渐趋式微的忧伤小品是处于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一种时代情感。这种情感是复杂的,既有对社会进步的期待,又有在工业文明的倾轧下,农耕文明的静穆和祥和被破坏的感伤、失落和忧虑。更有对农耕文明这种融入民族血液的精神失去根基,而心灵还暂时没有皈依的一种迷惘和空虚,甚至是害怕、惶恐。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第一步,明确标题表面义。标题有时就是一个名词概念或者一个形象的短语,理解其表层含义是深入挖掘其中心义的前提。标题的表面义就是标题中每个词语含义的组合。 第二步,分析文章结构。考虑文章的谋篇布局的匠心所在。标题常常与文章的选材安排有关,有的就是文章的行文思路——线索。 第三步,概括文章内容。找出每一段的中心内容,归纳概括文章的写作内容,因为标题常常就是文章内容的浓缩。 第四步,挖掘标题的中心义。设这个标题的原因,一定与文章的中心有关,因为文章的标题是不会游离于文章中心之外的。理解标题的中心义,要善于透过表象,找到文章结论性质或议论抒情的语句,发掘出人物和事件所蕴含的哲理美,当然,有的标题本身就有点题的作用。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成功的基石

①苏格拉底曾说过:“一个人能否有成就,只看他是否具有自尊心和自信心这两个条件。”

②千百年来,在人们眼里,命运是神秘莫测,不可把握、无法控制的一种神秘力量,是主宰人们一生的至高无上的主人,而人类则永远是命运的仆人和奴隶。半个世纪以前,一位比利时智者莫里斯•梅特林克先生告诉我们,人们是完全可以成为命运的主人而非奴隶,这种能够把握、主宰和战胜命运的首要条件就是自信。因此,我认为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③一个人要自信,就要克服自卑,树立自信。1951年,英国女医生弗兰克林从自己拍摄X射线衍射中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经过研究,她大胆地提出了假设,并以此为题做了一次很出色的演讲。然而,许多人对她的发现提出质疑,怀疑她的照片的真实性和假说的可靠性。在这些压力下,弗兰克林也开始怀疑自己:作为一个普通医生,提出这样高深的理论问题,或许太不自量力了吧?她动摇了。于是,她公开否认了自己提出的假说,也没有再继续研究下去。后来在1953年,其他科学家却证实了这个假说,不自信的弗兰克林与成功失之交臂了。

④著名天文学家、自然科学先驱哥白尼,第一个对影响人类达千年之久的托勒密地心说提出怀疑、否认,遭到无数人的反对及压迫,但他自始至终都相信自己的“是地球绕太阳旋转而非太阳绕地球旋转”的理论,也没有轻言放弃。最终,其日心说被印证了,哥白尼也成功了。如果他在人们提出怀疑的时候也怀疑自己的能力,他就不会有后来的成功。

⑤自信并不是自负。古代的项羽在巨鹿、彭城两战中有了神话般的战绩,而垓下之败,只因刚愎自用和性情残暴而失去谋臣和百姓的支持,最终在“楚汉之争”中败下阵来;关羽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威震华夏,自此不把东吴吕蒙、陆逊放在眼里,才导致丢失荆州、败走麦城,最终由于自负死于吕蒙之手;近代的日军侵华,日本天皇曾扬言1个月内灭亡中国,当他们真正见识到中国人的反抗,他们败局已定。

⑥有了自信,人才会冷静地面对挫折困难;有了自信,人才有足够的勇气克服障碍,克服胆怯;有了自信,人才会虚心讨教、诚恳学习、扬长避短;有了自信,人才会从胜利走向胜利,从成功走向成功。

1.阅读第①,说说这段文字在文中有何作用。

2.文章③④两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吾乡吕徽之先生,家仙居万山中,博学能诗文,问无不知者,而常逃其名,耕渔以自给。一日,携楮币富家易谷种,值大雪,立门下,人弗之顾至庭前,闻东阁中有人分韵作雪诗,一人得“滕”字,苦吟弗,先生不觉失笑。阁中诸贵游子弟辈闻得,遣左右诘之。先生初不言,众愈疑,亲自出,见先生露顶短褐,布袜草屦,辄侮之,询其见笑之由。先生不得已,乃曰:“我意举滕王蛱蝶事耳。”众始叹,邀先生入坐。先生曰:“我如此形状,安可厕君子间?”请之益坚,遂入阁。众以“藤”、“滕”二字请先生足之。即援笔即成,便出门。留之,不可得。问其姓字,亦不答,皆惊讶曰:“尝闻吕处士名,欲一见而不能,先生岂其人邪?”曰:“我农家,安知吕处士为何如人?”惠之谷,怒曰:“我岂取不义之财?”必易之,刺船而去。遣人遥尾其后,路甚僻远,识其所而返。雪晴,往访焉,惟草屋一间,家徒壁立。忽米桶中有人,乃先生妻也,因天寒,故坐其中。试问徽之先生何在,答曰:“在溪上捕鱼。”始知真为先生矣。至彼,果见之,告以特来候谢之意。隔溪谓曰:“诸公先到舍下,我得鱼,当换酒饮诸公也。”少顷,携鱼与酒至,尽欢而散。

1.下列句中的“之”与“询其见笑之由”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故时有物外

B.无丝竹乱耳

C.策不以其道

D.鸣而不能通其意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吕徽之是一位博学多才、安贫乐道、恬淡自守又不乏随和的隐士。

B.吕徽之听人作雪诗苦吟不出时笑出声来,众人一再追问原因,他才说出来。

C.吕徽之以耕种打渔为生,极其贫穷,乃至他的妻子只好坐在米桶中御寒。

D.吕徽之虽然隐居山野,但因其品质高洁,很关注自己的名声,很为众人仰慕。

3.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

楮币富家易谷种    诣:      

至庭前           徐:        

③苦吟弗            就:      

④众始叹            伏:        

4.翻译下列句子。

1)值大雪,立门下,人弗之顾。                                           

2)请之益坚,遂入阁                                                  

 

查看答案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1.第二句中的“渺茫”一词在诗中有什么含义?

2.“春江正渺茫”与“征帆何处泊”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选段,完成下面的题目。

(A)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成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

这段文字选自元末明初          著的《水浒选段中的A是         从文中可以看出A         的性格特点。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名著的情节和内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水浒传》“智取生辰纲”这个故事里,晁盖、吴用等七人分工合作,扮作挑酒汉子的是白日鼠白胜,揭酒盖的是赤发鬼刘唐,借饶酒下药的是智多星吴用。

B吴用等人在劫取生辰纲的时候,选择在炎热的正午,在黄泥岗设局,并假扮客商身份,巧妙在酒中下药,无不显示出“智多星”的高妙。

C水浒英雄各有绰号,如黑旋风李逵、小李广花荣、混江龙张顺。

D《水浒传》中具体描写的“四贼”:高俅、蔡京、童贯、杨戬都是倒行逆施、坏事做绝的大官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