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选自《孟子》)
【乙】孔子谓颜回①曰:“回,来!家贫居卑,胡不仕②乎?”颜回对曰:“不愿仕。回有郭外之田五十亩,足以給粥;郭内之田十亩,足以为丝麻;鼓琴足以自娱;所学夫子之道者足以自乐也。回不愿仕。”孔子愀然变容曰:“善哉,回之意!丘闻之:‘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为而不怍。’丘诵之久矣,今于回而后见之,是丘之得也。”(选自《庄子》)
注释:①颜回:孔子的学生。 ②仕:做官
1.解释下列加横线字
(1)乡为身死而不受 (2)是亦不可以已乎
(3)胡不仕乎 (4)行修于内者,无为而不怍
2.找出与乙文“失之而不惧”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
A.行道之人弗受 B.辍耕之垄上 C.学而时习之 D.宋何罪之有
3.翻译下列句子。
(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善哉,回之意!
4.回答下列问题。
(1)甲文多处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请举出其中一例。
(2)甲乙两文都强调做人要有所坚守,请谈谈两文分别要坚守什么。
阅读议论文,完成小题。
不妨边走边读
李笙清
①在图书馆里读书,纵然可以博览群书,阅尽世间沧桑,但那感觉只停留在想象中。其实,读书与旅行结合,也是不错的选择。祖国的名山大川,众多的人文胜迹,世界各地的旖旎风光,灿烂的古文化遗址,都可以在身临其境时翻开图书的页码,在走动中阅读。
②我喜欢旅游,尤其喜欢在旅途中读书,那种怡然自乐,是在书房中找不到的。通常在确定了旅游线路后,我会事先阅读一些反映旅游目的的相关的书籍,做到心中有数。在旅游景区,当别的游客大包小袋的忙着购买土特产、工艺品时,我总是将目光投向当地的书摊,购买那些跟旅游景区有关的书籍。结合景点阅读,从中了解当地的历史名人、风土人情、人文民俗、历史典故。在旅途中有书相伴不寂寞,让旅途变的更充实,不至于走马观花,而成为有意义、有目的的旅行。
③养成在旅途中读书的爱好,得益于少年时代读过多遍的《徐霞客游记》。“性酷好奇书”的徐霞客用双脚踏遍千山万水,留下厚重的宝贵篇幅,这让我对旅途充满了向往。跋涉在旅行路上,我的旅行袋里带回来的,全是一本本书籍,一片片笔记,一次次心灵之旅的强烈震撼。捧着书籍旅行人生,我领略到西递、宏村徽派建筑的古老神奇、张家界“放大的盆景,缩小的仙境”的秀美灵韵、黄山花山石窟的难解之谜、 ,普陀山南海佛岛的袖珍庄严,还有众多历史文化遗址的厚重悠远。
④清代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二者不可偏废。只有在行路中眼观耳识,才能补其知识的不足。是啊!在旅途中读书,拓宽了我的视野,增长了知识,大自然的地大物博,让我的心胸更加开阔。有时面对一处景物,掏出随身携带的书,翻开那些跟眼前景点相对应的章节,边读边游,那种文字与景物交融互动的韵味,那种赏心悦目的心灵感悟,令人陶然欲醉。特别是夜宿旅途,一边读书,一边细细回味白天旅途所得,却是夜间的伴侣之美妙感受。
⑤人生从起点到终点,是一场旅行,也是一种漫长的阅读过程。如果想让人生中的风景更美一些,不妨将心扉敞开,边走边读。
1.作者在文中要表达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2段划线句子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3.根据你的阅读和旅行阅历,在第③段横线处补充一个合适的论据,与上下文内容一致。
4.请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对“人生从起点到终点,是一场旅行,也是一种漫长的阅读过程。”这
句话的理解。
5.下面四个道理论据能较好地印证本文观点的是( ),理由是
A.读一切好书如同与往昔时代最优秀的人们交谈。——【法】笛卡儿《方法论》
B.选择书籍,不次于选择朋友。 ——美国谚语
C.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
D.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
现代文阅读
莫欠睡眠债
宁致远
随着我们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课后作业的越来越多,睡眠时间也相应的越来越少,很多同学将上床的时间慢慢往后推,直接导致睡眠严重不足,第二天没精神就打瞌睡。而很多同学在周一到周五的时候都有一个坚强的信念支撑——那就是到了周末睡上一整天,把觉好好补补,可是,长期透支睡眠会不会引起高昂的睡眠债呢?靠“补觉”来偿还欠下的睡眠债靠谱吗?
眼睛一闭一睁
要想评说补觉到底有没有用,我们首先要知道睡觉到底起什么作用。你知道吗,你的一生约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那么,人为什么每天要睡觉?
睡眠对于维持我们正常的生理机能至关重要,其生理机制也是当代生命科学最大的奥秘之一。作为人体最高的神经司令部,大脑白天担负了重要的任务,用日理万机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因此,夜间的睡眠是大脑神经暂时性休息的过程,也是一种保护性抑制。虽然睡眠过程看起来也就是眼睛一闭一睁,整个身体“蛰伏”起来,但睡眠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它可以帮助消除疲劳,平衡体内各个脏器功能,增强人体免疫机能和抗病能力。
既然缺了睡眠,人们就想去补。关于补觉到底有没有用,一直争论激烈,那么结果究竟怎样呢?
困了补觉有用吗
美国科学家为了搞清补觉究竟有没有用,他们特别设计了实验,用以确定最终的结论。
科学家选取志愿者进行测试,要求保持清醒33个小时候后才能睡10个小时,如此循环持续3周。当测试的志愿者保持清醒33小时再补觉后进行的立即测试表明,他们在测试中的表现情况与正常作息的时候基本相当,说明补觉似乎还是有一定作用的。但好景不长,当补觉后继续硬撑下一个33小时,再进行测试,志愿者的表现相当糟糕,这说明刚才偿还的那点睡眠债消耗殆尽,重新被债务缠身,随着测试时间的延续,这种糟糕的表现也越来越严重。
实验证明,缺乏睡眠会导致身体和精神状态受到影响,大大增加事故发生的概率,并且对自身的健康也是一个恶性透支。
我们每天该睡多少觉究竟是由谁决定的?只不过是少睡了几个小时,为何会这么难受,甚至会有这么大的伤害?
理想的睡眠和醒来的时间都是由体内的生物钟决定的,这是人类长期进化的结果。生物钟对生物体的影响十分广泛,甚至在许多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和神经病的发病和恶化中都发挥了主要作用。生物钟要是走不准了或是失灵了,人就会生病。倘若睡眠不好,生物钟就会紊乱,让我们积累起睡眠债。
由此可见,如果你实在是因为重要的原因无法按时入睡,又想要利用周末补觉,绝不能一睡一上午,或一下午,那样反而会适得其反,头晕脑涨。
1.根据文意,在文中空缺的横线上写上一个恰当的小标题。
2.文章“困了补觉有用吗”这一部分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睡眠对于维持我们正常的生理机能至关重要,其生理机制也是当代生命科学最大的奥秘之一。”中的“之一”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4.文章最后一段“由此可见”一句中“此”指代什么?
5.联系全文,结合下面链接材料,拟一则关心自己睡眠问题的公益广告语。
链接一:国家心理卫生所刚刚结束的一项不完全调查显示,全国约有72%的中小学生长期睡眠不足,其中高中生平均每天睡眠时间仅为5.5个小时,初中生约为6小时,小学生约为7小时。这项调查还显示,超过50%的中小学生反应睡眠质量不好。(《中学生睡眠时间研究报告》)
链接二: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但人们对睡眠的重要性普遍缺乏认识。(新华网)
阅读记叙文,完成小题。
一张安稳的睡床
秦珍子
①他们或许是这个城市最先感到天气转冷的一群人。霜降过后的某个中午,在北京地铁知春路站附近小路边,一对年轻男女对坐于路沿两侧。他们把头深埋进膝盖,乍一看,仿佛刚结束了一场争吵的情侣。
②然而当你悄悄走近,你会听到匀净的呼吸和轻微的鼻鼾。她身上,还穿着附近餐馆的白色工作服。他手边,还放着隔壁工地的黄色安全帽。劳作了整个上午,他们在北方深秋一天里最温暖的时刻,疲惫睡去。
③与路人偶然见到的这个场景相似,近日,一组由专业摄影师拍摄的照片引起热议。这组照片被命名为“中国睡美人”,发布照片的网站编辑写道:“中国正试图通过辛勤工作来使自己成为世界上最强大最富有的国家。只是有的时候,他们似乎需要休息一下。”④在这组照片中,你会看到水果贩子睡在堆积如山的柚子里,菜农在冬瓜垒成的“墙”边小憩,修路工人在冰冷的铁轨旁小憩,而一位养鸭人则直接睡倒在水塘边的空地上——鸭群以他为圆心围成一圈,好像给他“站岗”。
⑤有的人看完了或许会发笑,为那些奇异的卧榻和古怪的睡姿;有的人却泛起一阵心酸,为那些暴露在烈日下、浸透在汗水中的睡眠;更多的人则会油然而生感动;这些疲惫的人,正欲乘上一列奔驰的列车,朝着梦想而去,不知停歇。
⑥事实上,早在2002年到2009年,德国人贝尔恩德·哈格曼就曾拍过“睡觉的中国人”。在华工作的七年间,他印象最深的就是“中国速度”。他把镜头对准保安、司机、建筑工人等普通劳动者,为他们“每周7天、一天24小时”的干劲而激动。
⑦当人们惊叹于中国高速的发展变化时,那些随意发生在街道边、小摊上、板车里的梦境被轻易地遗忘了。它们本该是构成这个国家宏大梦想的一个个具体表达,它们的主人才是这个国家真正的“造梦者”。
⑧然而许多时候,这些人因为疲劳,来不及找个安稳的睡床,就已沉沉睡去。拍摄者从未觉得这种“哪儿都能睡”的行为有什么不体面,即使在公共场合打呼噜,即使睡眠条件再恶劣。在他看来,疲劳的时候就会打瞌睡,人们都一样。况且,照片中随意睡着的人不是无家可归、无榻可栖者,而是醒来就要马上投入工作的劳动者。他甚至欣赏这一点,认为“处事灵活”是中国社会的一种文化。
⑨这当然并不仅仅事关“灵活”。如果睡觉不再是必需品,而只是一种消遣,那么试想,这群人中会有多少人放弃睡眠,宁愿夜以继日地奔忙?在那些古怪的睡姿和奇异的卧榻背后,是为改变命运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全部辛劳。
⑩在照片中,建筑工人的卧榻——砖块、水泥、钢筋,也许马上就要撑起高楼大厦,但其建造者却往往只能是仰望着,而非分享着。用自己的奋斗努力活着,这充满尊严。然而象征工人身份的安全帽,只能为他们遮挡阳光,却难以为他们带来足够的体面和尊严。
⑪一觉醒来,现实照进梦想,他们看到的只有远去的冒着浓烟的列车。
⑫这些疲惫的身躯仅仅需要在这趟列车上拥有一张安静的卧榻——让启程者不必胆怯,让跋涉者得以休憩,让漂流者梦见未来。
(选自《新华文摘》,有删改)
1.文章开头写道:“他们或许是这个城市最先感到天气转冷的一群人。从“这个城市最先感到天气转冷”来看,本文所写的“这群人”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2.下面的句子表达了作者对普通劳动者深深的同情,结合句中划线部分说说这种情感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一觉醒来,现实照进梦想,他们看到的只有远去的冒着滚滚浓烟的列车。
3.文中写道:“拍摄者从未觉得这种‘哪儿都能睡’的行为有什么不体面。”为什么普通劳动者这种行为没有什么不体面?请依据文本内容分条概括。
4.结合全文,说说作者以“一张安稳的睡床”为题表达了什么愿望。
综合性学习。
汉字作为民族文化的承载工具,横竖撇捺都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让我们一起走近汉字,完成以下任务。
【汉字起源】
“采”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以下义项:
①摘 ②开采 ③搜集 ④选取 ⑤精神;神色。结合字形和义项,你认为“采”的本意是 ,理由是
【汉字风采】
请任选一句,说说下列诗句中的“采”包含着怎样的情味。
(1)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诗经·关雎》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其五)》我选 句,“采”包含的情味是
下列关于名著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武松武艺高强,性情刚烈,嫉恶如仇。他“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温酒斩华雄”“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一步步走向了反抗的道路。
B.祥子正直善良,吃苦耐劳。他买第一辆车的钱被孙侦探敲诈走了,第二辆车被大兵抢走了,第三辆车为了给虎妞办丧事卖掉了。在接二连三的打击下,他对生活彻底失去了信心。
C.《钢铁是怎么炼成的》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当过童工,从小就在社会最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
D.《海底两万里》构思巧妙,情节惊险。它主要讲述了贪婪的尼摩船长为了实现自己的发财梦想,乘坐“诺第留斯号”潜艇在海底探险、寻找沉船宝藏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