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
【甲】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这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这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心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①走。居五日,李生故②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③,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射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李生论善学》
【注释】①还:同“旋”,掉转身。②故:特意。③厌:满足
【乙】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日:“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愚公移山》
1.(1)吾悉能志之( )
(2)汝之不惠 ( )
2.翻译下列句子
“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3.李生认为怎样才是“善学者”?(用原文回答)
4.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生认为善学者要不耻下问,能择善者而从。
B.李生引用孔子的话是为了论证善学贵在善思。
C.李生认为王生即使想改进学习方法也为时已晚。
D.文章主要运用了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
5.文中用天神搬走大山作结局的作用是
6.分别对王生和愚公的形象作简要的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迎燕 【宋】葛天民
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
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
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
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注释:咫尺:距离很近。比喻春天的短暂。咫,古人称八寸为咫。
1.这是一首咏物诗,首句能让人想起唐代诗人刘禹锡在《乌衣巷》中的两句诗:“ ,飞入寻常百姓家。”
2.颔联“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中的“旧帘”一词有何妙处?
3.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的画面。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实践证明,能否全身心的投入学习中对提高同学们的学习成绩很有成效。
B.据统计,这次参加实验技能考试的大约有1千人左右。
C.今年的《考试说明》对语文学科的考试内容及要求作了一些新的调整。
D.王艳同学迟到了,而且急匆匆的跑进教室。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这位青年教师看上去只有二十三、四岁,但她的构思很独特,为其他听课教师上了一节生动的公开课。
B.到底为什么来学校?来学校干什么 ?是作为学生每天早晨必须思考的问题。
C.班级召开了《学习雷锋,我在行动》的主题班会,课堂上,有同学出示了一幅题为“目不斜视”的漫画,引发了大家的热议。
D.用我们的言传身教去呵护春天、关心春天,用我们的心血去编织春天、灌溉春天,呵护关心春天的风吟鸟啼柳绿花红,编织灌溉春天的田园风光妖娆风情,让春天常驻我们身边,永驻我们心灵深处的爱心家园……
下列短语中与其他三项结构不同的是( )
A.基本结构 B.精神文明 C.工作积极 D.国家大事
下面语段横线上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植物是能“说话”的。有时像久病的老妇人,发出断续的喘息声。而一旦获得 的阳光,或者接受 的水分,声音就会变得婉转悠扬。当变天刮风,它们就会轻轻地呻吟,似乎正在忍受某种痛苦。面对人类的侵扰,那些植物就会用尽最后的力气呐喊,或者通过 的年轮、 的树叶,以及时刻准备倒下的躯干,表达它们的抗议。
A.适量 充分 干巴 枯槁
B.适度 充裕 干枯 枯竭
C.适当 充沛 干涸 枯黄
D.适宜 充足 干瘪 枯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