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注音、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
A.愧怍(zuò) 烦躁(zào) (qiáo)翘首以待
B.罗绮(qǐ) 荒秽(huì) 情郁(yù)于中
C.归咎(jìu) 额枋(fǎng) 属(zhǔ)引凄异
D.蟾(chán)蜍 分泌(mì) 铸(zhù)剑为犁
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 江入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
(2)_______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
(3)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_______________。 (苏轼《浣溪沙》)
(4)夜久语声绝,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石壕吏》)
(5)常恐秋节至,___________________。 (汉乐府《长歌行》)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
(7)周敦颐《爱莲说》中,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语句是“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
(8)《答谢中中书》中 “____________,猿鸟乱鸣;______________,沉鳞竞跃。”写出了晨昏景物变化之美。
(9)中国古诗词中关于清明节、春节、重阳节、中秋节的名句很多,请写出有关其中某个节日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作
请以“打开窗,让春风进驻”为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② 真话,抒真情,忌抄袭。
③ 得透露个人的相关信息。
④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
现代文阅读
捡拾灵魂
瑟瑟的街头,时常有一位肩挑破烂的老人打垃圾桶边匆然走过,衣着朴素,路人们远远地避之而行,毕竟,拾荒者是最落魄的生活角色。
窗明几净的图书室里,老人把他的行囊放在桌下,用刚洗过的双手虔诚地翻看着墨香味实足的书本,如饥似渴。当人们惊奇于这位特殊的拾荒者如此痴迷、求知若渴的时候,没有人关心他的身世,他依旧游离于城市的边缘,当然更不会有人走近,去了解他的生活以及他的内心世界,或许于这看似繁花似锦的世界里,他也许就只是个陪衬。
生活总是那样百变莫测,眼看到的东西往往却不是真的,因为多数人生来就喜欢戴着有色眼睛来观测这个纷杂的世界,以鸿沟般的界尺辨分不同阶层人士的精神修为和他们的生活水准,岂不知这人世间的至美至善却往往掩藏在那些不起眼的地方,也可能是那些最为朴素平常的点滴之间。
一场飞来的车祸,拾荒的老人悲然离世。而在这离去的身后却解密了老人令人高山仰止般的一生。老人原名韦思浩,毕业于老杭州大学中文系,一生教书育人,曾参与过《汉语大词典》的编写。如此的一位文化人,一位智者,何以游走于生活的边缘?每月五千多块钱的工资还要省吃俭用?老人的遗物解答了人们的疑惑——一张张泛黄的捐资凭据,一封封受资助孩子们寄来的令人潸然泪下的肺腑感言,而且捐资凭据用的都是化名,如此的情怀又怎能不让人肃然起敬,慨叹二三。
韦思浩,多美的一个名字,富有诗意的感觉。伟大的情操和胸怀,浩然天地的思想境界,朴素的衣着里掩藏着一颗纯净不染的火热之心,灵魂的深处繁花似锦。他是无憾的!至少我是这样认为。胜者为意苦,劣者从身生。精神高尚的人追求的是灵魂的丰盈,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执着力行的,用“行的高标、做的楷模” 也不足以形容吧,于物欲横流公信力俱下的当今,试问能有几人如此?悲也!
人行于世,可以少些物质,但绝对不能丢了灵魂,不然就无异于行尸走肉。老人走了,谁道好人不长命,好人走的竟如此凄惨,唯留一片温暖,令人扼腕叹息!一路捡拾,一世艰辛,所获何止是那一片火红的丹心,深沉的博爱,更是那一份众多的读书人丢失的灵魂,楚楚丰盈!
老人去了,但愿天堂里依旧有一间舒适静然的图书馆伴他温存,徜徉那诗意般的灵魂。
(选自《散文网》)
1.为什么说老人具有“令人高山仰止般的一生”?
2.“生活总是那样百变莫测,眼看到的东西往往却不是真的,因为多数人生来就喜欢戴着有色眼睛来观测这个纷杂的世界,以鸿沟般的界尺辨分不同阶层人士的精神修为和他们的生活水准,岂不知这人世间的至美至善却往往掩藏在那些不起眼的地方,也可能是那些最为朴素平常的点滴之间。”请赏析这一段话。
3.“人行于世,可以少些物质,但绝对不能丢了灵魂,不然就无异于行尸走肉。”试着分析作者这样写的意图。
4.概括本文的写作特点。
科技文阅读
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戏曲
①中国戏曲在世界剧坛上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美学特征。
②首先,中国戏曲强调神神似、强调写意。戏曲舞台上所表现的生活与现实生活的形态是不同的,它是对现实生活的提炼和加工,是变其形而传其神、写其意。戏曲一般不用布景,舞台上代表什么空间,可以通过演员的表演随意而定,自由变化。舞台上此刻可以是书房,但剧中人一转身,舞台就可以变为花园,甚至可以变成千里之遥的另一地点。由此可见,戏曲舞台的空间是通过演员的表演写意性地虚拟出来的。这样,戏曲就可以自由灵活而又连贯流畅地表现无限广阔、瞬息万变的空间,也就可以十分自由地表现极其丰富复杂的生活事件。而西方戏曲强调摹仿,造成了西方戏剧的写实观念,主张运用布景按照生活的样子确定空间,亦即舞台上所表现的生活和现实生活形态是相同的或相似的。
③中国戏曲的情节有时也是写意性的,如二将相斗几个回合,便可表示千军万马的一次复杂的战斗,甚至只要吹奏一个曲牌一场宴会便已结束。
④在表演方面,戏曲中有许多虚拟的动作,如《打渔杀家》中肖恩父女划船,舞台上只有桨而没有船,但却给人以划船的真实感觉。难怪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1935年在莫斯科看了梅兰芳表演此剧赞不绝口呢!
⑤还有,中国戏曲是一种高度综合性的戏剧形式,中国戏曲包含着诗、音乐、舞蹈、雕塑、美术、建筑等各种艺术因素,也包含着诗、词、曲、赋、散文、小说等各种文学成分,这些因素在音乐节奏的指挥下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⑥再有,中国戏曲具有很高的传统技艺性。演员的念诵、吐字、行腔、哭、笑、身段、动作,都有高度的技巧,处处讲究形式美。可以说,中国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和典型代表。
1.阅读全文,说说中国戏曲“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美学特征”体现在哪三个方面。
2.简析“戏曲一般不用布景,舞台上代表什么空间,可以通过演员的表演随意而定,自由变化。”一句中“一般”一词的表达作用。
3.本文所采用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
【甲】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这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这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心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①走。居五日,李生故②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③,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射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李生论善学》
【注释】①还:同“旋”,掉转身。②故:特意。③厌:满足
【乙】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日:“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愚公移山》
1.(1)吾悉能志之( )
(2)汝之不惠 ( )
2.翻译下列句子
“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3.李生认为怎样才是“善学者”?(用原文回答)
4.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生认为善学者要不耻下问,能择善者而从。
B.李生引用孔子的话是为了论证善学贵在善思。
C.李生认为王生即使想改进学习方法也为时已晚。
D.文章主要运用了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
5.文中用天神搬走大山作结局的作用是
6.分别对王生和愚公的形象作简要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