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父亲的救援》。 (1)1992年,我在地区高师读书,父母亲在老家种田。父亲...

阅读《父亲的救援》。

(1)1992年,我在地区高师读书,父母亲在老家种田。父亲为贴补家用,不顾多年腰疼的老毛病,农忙之余帮人跑起了长途货运。这年父亲已46岁。

(2)正是这年,出了一件大事,父亲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当时所有的细节。

(3)那天正好是寒露,阴历的八月二十九。(A)天黑且下着雨的时候,父亲从外地跑车回来,刚一进村,就看见村支书迎头挡在车灯前面,朝父亲一个劲儿地摆手。父亲赶紧刹车。支书一脸焦急地说:“快!你娃出事了!”原来他刚刚从电视里插播的紧急通告里看到:一个20岁左右的小伙,在本市遭遇车祸,被紧急送往市一院,司机已逃逸,小伙身上只找出一些零钱,另有一本学生证,望家人紧急联系。学生证上写着我的名字,所以支书便急吼吼地来找我父亲。

(4)父亲的脸迅速变得煞白,他蹲在车下先抽了两分钟烟,然后抬头问支书:“你家里还有多少钱?”支书说:“也不太多。”父亲说:“有多少拿多少吧。”幸好父亲身上还装着代收的几千元货款。

(5)父亲不敢让我母亲知道,家也没回,当即发动车,准备直奔市一院。车开到镇子上,不敢再开了,因为手抖得太厉害。就从街上找到他的一名老战友,帮忙驾车直扑市里。从小镇到市区仅八十公里,一个小时后就到了。

(6)主治医生马上催他火速往住院部缴钱:“伤情非常严重,需立即手术,如果再晚几个小时联系不到家人,双腿将很难保住。”

(7)父亲再也隐忍不住,眼泪哗一下倾倒了满脸。他跌跌撞撞地赶紧往 缴费处跑。

(8)从缴费处回来,不顾护士的拦阻,硬闯进急诊室。

(9)父亲看到的是一张清秀的面容。人已昏迷过去。父亲的心里“咯噔”一下,因为他发现这个小伙并非他儿子——也就是说,并不是我 。父亲从里面退出来,反复端详从小伙身上找出的那张学生证,学生证上的照片和名字都是我的,没有错呀。父亲迷惑了。

(10)这时来了几名警察,警察告诉父亲,这个小伙的身份刚刚弄清了,原来是一名小偷,刚刚在公交车上偷了几个学生,被人发觉后,就跳车狂奔,他做贼心虚,已经把所有追赶的人都甩掉了,还是不停地飞跑,结果就跑到了一个车轱辘上。

(11)父亲这才松了一口气。整个人虚脱得一身大汗,瘫坐在门口的石头台阶上,再也站不起来。

(12)这时,父亲的战友提醒道:“病人不是你儿子,你缴的住院押金怎么办?”

(13)父亲说:“当然要退了,他偷了我儿子,还害得差点吓死我,哪能再给他白扔钱?”

(14)父亲就到收费处去退钱。收费处让父亲找主治医生开退费说明。又去找主治医生,主治医生刷刷几笔就开好了。

(15)父亲却犹豫起来,说,算了,这钱我不退了,你们接着给他治吧,长得那么漂亮的 小伙子,要是少了两条腿多可惜呀,他家里应该也有父母,他的父母也一定会疼得心慌。

(16)小伙的手术顺利进行。

(17) 此时已是深夜,父亲想来学校找我,又怕打搅我睡觉,就和战友在车里胡乱挤了一宿,第二日早上才来学校,看见我后,冲上来紧紧抱了我一下。父亲一贯性格刚强, 平时很少流露感情,这次拥抱,还是我有记忆以来的第一次。

(18)那小伙在医院的精心治疗下,恢复得很好。(B)小伙子出院的那天,阳光灿烂。他寻到我家,给我父亲磕了仨响头,非要认我父亲为干爹。

(19)我父亲担心他再学坏,就让他跟自己学开车。

20现在,十多年过去了,他已成为本市运输业非常叫得响的一位老板去年还被市里评为“2006年度最具爱心十大人物”之一。

1.根据文章内容,梳理小说情节,完成下面的题。

父亲得知“我”出事-                -父亲得知出事的不是“我”-              -小伙事业有成

2.文中的父亲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父亲的形象。

3.文中有两处环境描写,请选择一处结合文章的内容简要分析其作用。

A)天黑且下着雨的时候。      

B)小伙子出院的那天,阳光灿烂。

选择(    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小说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4)段“父亲的脸迅速变得煞白”表现出父亲突然知道“我”遭遇了车祸时的震惊、恐惧之情。

B第(7)段中“眼泪哗一下倾倒了满脸”,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了父亲在得知“我”病情后复杂的心情。

C第(11)段父亲“瘫坐在门口的石头台阶上,再也站不起来”,是因为父亲跑得太累了。

D小说最后一段用简洁的语言交代了小伙子现在的状况,照应了文章的标题。

5.联系全文,谈谈小说标题父亲的救援的含义。

 

1.父亲到医院救援儿子 父亲决定用钱救援小伙子 2.勤劳,父亲深爱儿子,有爱心并且宽容。(言之有理即可,未结合文章内容适当扣分) 3.A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渲染阴暗的气氛,暗示“我”遭遇车祸(出事)。B渲染明朗温暖的氛围,烘托了小伙子愉悦的心情,推动情节发展,喻指新的人生。 4.C 5.指父亲救援小偷的生命,以一颗宽容的心拯救小伙子的灵魂、精神,并教给他手艺,让他重新做人。 【解析】 1. 试题分析: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梳理情节,按照题目中的提示,先找到所示的两个情节,然后再根据情节的相关性,以情节中时间、地点、人物行为等要素概括另两个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分析概括人物形象,要根据文中故事情节及人物的言行描写具体举例,从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品质方面分析概括。联系第一题的解答,根据“父亲到医院救援儿子”“父亲决定用钱救援小伙子”这两件事来概括“父亲”这个人物形象特点。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 试题分析:在叙事文章中,景物描写属于环境描写。其主要作用有交代故事的环境、铺垫情节、表达人物的情感、烘托人物形象等作用,要根据具体文章来分析。 考点: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根据各项提示,阅读所示文段,分析各项表述的要点,梳理相关的内容,判断正误。从所示文段中“父亲这才松了一口气。整个人虚脱得一身大汗”此句结合上下文内容可知父亲“瘫坐在门口的石头台阶上,再也站不起来”并不是累了,是一种内心的放松。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5. 试题分析:叙事文章的标题一般来说有充当线索、点明主要情节、突出主题的作用。标题有独特之处的,可以从吸引读者、设置悬念。阅读本文,了解“父亲的救援”之“救援”的内容,即“父亲”对“小偷”这个小伙了的善待,即可理解标题的意义。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语段。

【甲】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乙】华佗治病     佗行道见一人病咽塞,嗜食而不得下,家人车载欲往就医。佗闻其呻吟,驻车前视。语之曰:“向来道边有卖饼家蒜齑大酢,从取三升饮之,病自当去。即如佗言,立吐蛇一枚,县车边欲造佗。佗尚未还,小儿戏门前。逆见,自相谓曰:“似逢我公,车边病是也。疾者前入坐,见佗北壁县此蛇辈约以十数。

有一郡守病,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无何弃去,留书骂之。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杀佗。郡守子知之,属使勿逐。守瞋恚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

[注释]华佗:东汉末医学家,是“建安三神医”之一,医术高明。蒜齑大酢):捣碎的姜、蒜、韭菜等。酢,同“醋”。蛇:这里指一种寄生虫。同“悬”悬挂。差:这里指差不多就能好。使:使者。瞋:同“嗔”。

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

①虎大骇,远                   ②技此耳(         

佗尚未(                     ④无何弃          

2.下列句子中加横线“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虎见,庞然大物也   B.驴不胜怒,蹄  

C.亦荆吴形胜最也     D.蔽林间窥

3.翻译句子。 

①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②佗闻其呻吟,驻车前视。

4.请说说这篇寓言告诉人们的道理。

5.华佗采用了哪些方法让郡守“瞋恚吐血而愈”的?用自己的话回答

 

查看答案

阅读《三个太阳》选段

①1986年12月28日上午9时正,极地号”驶进了乔治岛的民防湾。

……

②连续七天,她一直战斗在紧张而又繁忙的建设工地上,大家老劝说:“画家,这里干活儿不缺你一个人,快去画你的画吧!”她笑笑,没走,觉得自己早已融进了这个集体之中。

③但是,她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她用画家那一种独特的目光注视着身旁这些“南极人”。

④他,考察队队长,已是第三次来南极考察了。前些年,他到国外参加南极会议,那时我国还没有在南极建站,会议最后要表决时,主持人宣布没在南极建站的国家没有表决权,他的民族自尊心受到强烈的刺激。为了筹建长城站,他呕心沥血;长城站落成时,这位作风凌厉的男子汉也流泪了。别看他沉默寡言,心里却裹着一团火。前天,他在工地上对大家说:“我们这里虽然只有一名画家,但我们大家都应该是画家,每人添一笔,把长城站画得更美丽!”

⑤他,测绘工程师,站里的英语翻译。哪儿活累去哪儿,开车、修艇、驾驶雪上摩托,什么都会,大伙儿开玩笑:“给他一架飞机他都敢拆。”他太累了,眼皮老有些浮肿,好几次端着饭碗就睡着了。

⑥他,地球物理研究生,典型的80年代青年。风再大,每天四次(包括深夜12点)到后山观测所取数据,够辛苦的。不过他老是乐呵呵的,有时间,还要扭动身子,来一段“迪斯科”。

⑦他,开驳船又兼长城站邮局“局长”。那天,他悄悄找到她,说:“画家,今天是我儿子生日,求你帮我画张画,就画我现在这种胡子拉碴模样,儿子才一岁还不懂事,等他长大了,我把这张画送给他,告诉他:‘你爸爸曾经在南极战斗过。’”

⑧这些“南极人”,这些身上凝聚着南极精神的“南极人”!

⑨她的心底老有一种东西在撞击着、冲动着。

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上文的主要内容。

2.根据文意,推测并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加横线的词语。

长城站落成时,这位作风凌厉的男子汉也流泪了。

3.根据下列语句,分析人物形象或性格特征。

(1)别看他沉默寡言,心里却裹着一团火。

(2)给他一架飞机他都敢拆。

4.文中写考察队队长在长城站落成时,“这位作风凌厉的男子汉也流泪了”,他为什么流泪呢?

5.“她的心底老有一种东西在撞击着、冲动着。她的心里撞击着的东西是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如梦令·春思》。

如梦令·春思    苏轼

手种堂前桃李,无限绿阴青子。

帘外百舌儿,惊起五更春睡。

居士,居士。莫忘小桥流水。

【注释】这首词是苏轼离开黄州多年后,回想起当年的生活情景而写的;百舌儿:鸟名;居士,居士:苏轼自号“东坡居士”。这里是作者的自我呼叫。

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写诗歌前两句的内容。并说说表现景物怎样的特点?

2.你从“莫忘小桥流水”中读出苏轼怎样的情怀?

 

查看答案

参与还是拒绝?沉默还是制止?请你结合下面材料,解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11月13日晚,一则数名学生殴打一名同学的视频被发到网上。视频中,至少有4名女生对一名女生扇巴掌、脚踢达2分钟以上,周围不时传来一阵阵哄笑声。整个视频中,旁边站了不少女生,大家都无动于衷。该视频是一男生笑着拍完全程。据其中一位女生说,主谋是因为看不惯那位女生的衣着,邀请她们教训该女生。

【材料二】1962年6月1日,犹太人大屠杀负责人阿道夫·艾希曼被执行绞刑。在此前的庭审中,艾希曼为自己辩护说:“我只是在执行命令……我不做,也会有别人去做。”汉娜·阿伦特在观摩了庭审后提出了“平庸之恶”这个词。它指的是正常普通人自以为无力左右大局,于是麻木、顺从,沦为极端之恶的帮凶。

【材料三】有些事情你知道是错的,但是你接到权威的指令,或是朋友邀请你参与,你会怎么办?下图是这一问题的问卷调查统计图。

1.请为材料一拟一则新闻标题。

2.请阅读材料三,对统计图表进行解说。

3.针对生活中的“平庸之恶”,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下面这段话在表达上至少有三处语病,请修改。

徐州,古彭城是建城最早的江苏境内城市,历史悠久。秦汉之际,从这里走出的布衣皇帝刘邦一统天下建立了辉煌的汉王朝。两汉四百多年间,徐州共有l3个楚王,5个彭城王,是有名的帝王之乡。徐州城周围构造各异的汉墓,栩栩如生的汉画像石,惟妙惟肖的汉兵马俑并称为汉代三绝。徐州更是人文荟萃之邦,彭祖、刘邦、项羽自不必说,还有萧何、刘裕、李煜、刘向、刘禹锡、李蟠、李可染、马可、宋绮云等,从帝王将相到人骚客从艺术大家到革命志士,无数风流人物,闪烁寰宇。

(1)第①句语序不当,调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句不合逻辑,应删去                              

(3)第⑤句标点不对,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